2020-01
16

乐理白痴

By xrspook @ 19:28:54 归类于: 烂日记

我一直觉得自己的音乐基本功相当差,我的乐理知识简直像是体育老师教的。当然这个说法,好像是贬低体育老师了。我也不知道为什么理论上那些我应该都懂的东西尤其是小学生都应该知道的东西,现在全都还给了老师,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在音乐这个问题上尤为明显。其实无论是小学、初中还是高中,一直以来我都有音乐课,而且我感觉那些老师还都不错,但为什么到我成年以后却发现我的乐理知识完全就是一张白纸呢?这只能说我一直以来都没有把这门不是主科的音乐认真对待。小学的时候,老师有教我们五线谱,但是没有教我们简谱。什么4分音符8分音符休止符之类的的东西肯定都有教。因为不是主科,一个星期就两节,到考试的时候,可能老师不过是叫我们出去唱一首或者唱一段我们学过的歌而已,很多时候,音乐这门课是不考试的,所以成绩怎么来,现在我已经回忆不起来了。如果那门是美术,老师还可以收集一下同学们作品的平时的分数,最终平均一个出来,但音乐这门课老师是怎么打分的呢?在我印象之中,我没有经历过音乐的笔试。的确,小学的时候,老师叫我们买过五线谱的本子,我们要在上面练习写各种音符。但貌似那个作业根本就不用交上去。我一直以来都觉得自己写那些东西非常丑,直线还容易一点,但显然那些扭扭曲曲的东西,有些还得绕几个圈,让我很烦恼。理论上,我可以把那比作是在画画了,但实际上我又明白那是在写字,在写音乐的特殊字符。

对节拍的把握,至今我都是乱七八糟的。大概什么叫做一拍,当时并没有一个很确切的时间给我们做指引,但现在再去搜索的话,大概就可以给出我一个确切的时间。一拍到底持续要多长时间,这可以量化。从前一般同学的家里不会有节拍器这种东西,而当时我们也没有智能手机,顶多有个秒表。显然看时钟,而且还是那种转圈的时钟肯定不太准确,但是即便是小学生用的那种电子表,也不会精确到秒以下的单位,只有体育老师的那种秒表才能显示小于秒的单位。现在,如果要掌握节拍这种东西,在手机上轻松下载个APP就可以了。从前,我只在学小提琴的人那里才看到过节拍器那种东西。我不能把自己乐理知识是一片白纸借口在过去的那些不方便上。很多东西我都是会唱,我能感受,但是你要我确切地用音乐语言表达出来,我不知道该如何做。我的这种状态大概跟大山里面的那些人差不多。我不过是个会唱歌的八哥而已,而且八哥鹦鹉等动物或许模仿得比我好很多。我的母语是粤语,然后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普通话我必须得掌握,接着学了英语,然后接触了西班牙语,之后是各种程序语言,再后来我又认识了印地语,转了一大圈回来我发现音乐语言原来我一直都一窍不通。在我学吉他和尤克里里的时候,曾经补习过一些乐理知识,但隔了好长一段时间以后,琴还会弹,那些早就已经灰飞烟灭了……

有时,我会鄙视我自己。

2020-01
13

挂历回忆录

By xrspook @ 10:46:05 归类于: 烂日记

还记得从前每到教师节,学生就会送挂历,有些家庭富裕一点的,可能送钢笔。初中的时候,我们班集体合伙给班主任订了一束花,而且还在她正在上课的那个时点送。小学一年级开始,不知道持续了多少年,我都会教师节送日历,倒不是因为同学们这么干,我也这么干,而是家长要我这么干。那些日历都不是我家特意买的,因为我家有个当老师的亲戚,她有收入,我们也就有支出。我不知道为什么教师节要送日历给老师,但显然,班上很多人都会这么干,虽然我不喜欢,因为我是个害羞的孩子,但是日历这种东西还是得交到老师手上。当时的老师也都会照单全收,大概他们也明白的送日历这种事,对一年级的孩子来说根本没有意识到到底是什么,只是在执行家长的意愿而已。后来送日历渐渐少了,因为各家各户基本上都已经不挂那种很大的挂历。为什么不挂,从什么时候开始不挂那种挂历,我已经不记得了。因为用挂历的人少了,所以送挂历的人也少了。不知道到小学几年级,每到教师节就没有了给老师送挂历的风气。后来过了好多年,我才明白到,给老师送挂历是家长为了让老师能关照自己的孩子。同样的事情也会发生在各种其它的场合,比如说医院,比如说要去办某件事。八项规定以后,这些东西只有在私企才会出现,于是老百姓的钱终于不用花在这些冤枉的地方,也不用为了每次干这种事买什么东西、送多少钱而头痛。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每年我都会打印一张竖版A4纸的年历,然后把它折起来,竖在我的办公室桌面上,那就是我的台历。之所以这样,是因为我需要在台历上记下的东西很少,不过是一些加班儿值班而已。正常情况下一个月才一次。在我开始这种A4纸年历之前,我没有台历,大的小的各种型号都没有,但我又不想花钱买。我需要记录某些东西,于是也就只能这样。或许你会问我,为什么不在手机上记录,大概因为当时手机上的日程表还没有现在这么功能丰富吧。同时,我经常要报数,要看一下周一和周四是几号,显然纸质的日历要比在电脑上调出日历又或者打开手机的日历方便。又过了不知道多少年,单位不知道怎么又有了一些小台历,但是对我来说,已经没有那个需要了,我反而觉得那个东西太占地方。

小时候的挂历,除了用来看日期以外还是个很好的装饰品,家家户户都会挂,还记得从前我家客厅挂1个,爸妈的房间里挂2个,我的房间里挂1个。为什么要挂那么多呢?我不知道,因为挂上去以后一个月还得翻一次,那么大尘多麻烦。从前的挂历设计得不怎么好,翻页后就没有了挂钩,所以外婆家的挂历,外公是用绳子绑着挂的,那些绳子是外公用普通的红绳自己搓的。我还记得外公搓红绳的那个模样。现在的家庭,挂在墙上的大概是某些装饰画、家庭照片或者明星海报。挂历这种东西是某个时代的特定产物,现在已经消失在我生活的圈子里了……

挂历除了是看日期和家庭的装饰以外,还是我的包书纸。现在的孩子能想象我们当年的家长是怎么帮我们包书的吗?

2019-11
27

妈妈

By xrspook @ 9:59:17 归类于: 烂日记

过去几乎每个周末,我跟我妈都会去一些之前我们从来没去过,或者已经很久不去的地方。之前,我们从来都不这么干,因为当外婆还在的时候,每个周六的固定节目就是去外婆家,哪怕只是去吃两顿饭,余下的时间又到处溜达。实际上,我已经不记得为什么当时会把周日改成了周六,因为我记得我读小学的时候,我是周日到外婆家的,而之所以发生了这样的变化,大概是因为我们的单休日变成了双休日。那大概是从我小学高年级的时候开始的。从只休星期天,到星期六下午不用上课,再到星期六也不用上课。小学的时候,之所以星期天到外婆家,是因为那天上午我要去上奥数。大概从六年级开始,星期天我下午还有一个英语中心的课要去上。初中开始没有了这些羁绊,但是到初三的时候周六又要上一天的课。星期六也好,星期天也好,上一个上午的课也好,下午才能到外婆家也好,过去三十几年,除了一些非常特殊的时候,每个周末,我总会去外婆家。我是外婆三个孙子里面和她见得最多的,每周都要见上一面。虽然只是见一面,但是如果不去的话,我会觉得浑身不自在,所以,当我没办法继续做到的时候,我真的是觉得生命中缺少了点什么。连续做21天,某件事就会养成习惯,何况这种事我做了30多年。正是因为以前每个周末我们都有一半的时间要去外婆家,留给我和我妈的空余时间实际上就没多少了。尤其是我妈,她得忙外婆家的东西,也得忙自己家的东西,说不准某个亲戚也要找她帮忙,所以即便她50岁就退休了,但实际上几乎可以这么说,忙的时候她比上班还辛苦。

现在我跟我妈每个周末都到处去,说不准去哪里,想到哪里就去哪里。我觉得,她仿佛年轻了几十岁,情况就像她不像我妈,而像我的姐姐。这样的搭配有点怪异,因为理论上一个老人通常不干这种事,而我这个年龄,即便干这种事,伴侣也不应该是我妈,而应该是我男朋友或丈夫。如果外婆早点去世的话,我不肯定现在我跟我妈的这种快活是不是意味着可以早点到来,但或许,如果这种自由十几年前就有了,我们不会有现在的这种兴致。

还记得我曾经考虑过要带着外婆搭水吧,去芳村,去黄沙,去沙面,去石围塘,去那她他曾经非常熟悉的地方。但最终,我只是想过要这么干,实际上没完成。外婆的腿一直都不好,所以从时开始,她甚至不能步行去喝茶了。但之后有了轮椅,所以她又可以轻松快活地去喝茶,那几年的时光非常快乐。对我们来说,只不过是推着轮椅比较麻烦而已。当时的外婆就像个小孩,每周都盼着那一天,我妈跟姨妈带她去喝茶。但后来,从腿脚不便,到身体控制失灵,这种事情我觉得来得太快。又或者,其实这很正常,只不过是我不愿意接受这么残忍的事实。

外婆去世以后,我妈再都没有了妈妈,而我也没有了那个像我第二个妈妈的人。不过现在,我仿佛多了个姐姐。

2019-11
22

我爱积木

By xrspook @ 9:07:18 归类于: 烂日记

小时候我一直很喜欢积木这种东西,但我小时候接触的积木都是非常简单的大块塑料。我还小的时候,爸妈给我买了一套五颜六色的塑料积木,但那个时候,我总喜欢把东西放在嘴里咬,尤其是那两根绿色的小棒。有时,我会拿那个模仿大人抽烟,但更多时候,我会把那个塞到嘴里,当作那是在吃青菜,虽然到吃饭的时候叫我吃青菜我一脸不情愿。那根东西的质量还可以,因为即便被我那么折磨,还是没有被我咬穿。但是,被咬到一定程度、两头已经不成形的时候,我妈气愤之下把我那两根东西丢了。积木少了两块,我不觉得有多可惜,我只是觉得平时用来咬的东西没有了,很不高兴。那套积木里面还有两个黄色的小人。没有了那两根绿色的小棒以后,我开始咬小人的脚。所以那两个小人的脚也被我咬得不成形。但因为小人的主体形态还在,而且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大人们就禁止我继续咬那款积木,所以那两个小人幸存了下来。我已经不记得一开始的时候那两个小人有没有五官,反正在我记忆之中我就没见到过,当我有了自己的水彩图画笔以后,我为他们画上了很丑的眼睛和嘴巴。又不知道过了多长时间,我意识到那太丑了,所以又画上去的擦掉。如果从前的积木能像现在这样,在制作的时候就加入一些安全的苦味剂,小孩就不会把积木拿到嘴里咬了,但这肯定是后话。因为在我记忆之中,我的所有积木里我就只咬过那一副,至于为什么其它我没有咬,我也不知道,大概因为其它积木不完全归我所有,有一些甚至已经传了不知道多少手,看上去旧旧烂烂的。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知道了有乐高积木这种东西,大概是看到香港台的广告吧。第一眼看到的时候,我就知道自己迷上了那个东西,但身边的玩具店不卖那个,因为那实在太高端太昂贵了,不会在普通的玩具店里出售。即便是大型的百货商场也没有。不知道去哪里可以买到,同时我也知道那些东西的价格肯定很贵。大概在我小学中高年级的时候,我在其中一个姨妈的家里看到表哥买了一套,而且拼出来了。那个时候,我已经不再是小孩,当然懂得守规矩和控制。我知道那个东西人家拼好就是放在那里当摆设的,不能随便乱动,而且如果被我拆了,我肯定拼不回去。那个时候我仍然不知道那一套小小的积木到底要多少钱。那个时候的乐高积木我觉得只是用来拼装组成一些场景的,虽然我很喜欢,但我也知道,即便我有一套以后,因为我自己的想象力不怎么样,所以也搞不出些什么。如果你给我一套的话,我会有点不知所措,不知道该如何开始。表哥的那套积木被我捧在手里,观察了好长时间,实在太漂亮、太精致了,跟我玩过的积木完全不一样。

后来,我不知怎的就知道了有科技型积木这种东西,而且乐高的这种积木比那种小颗粒拼场景的积木贵得多。然后又过了好多年,小米推出了自己的积木——米兔积木机器人。那个东西也是贵得让我怀疑人生。虽然那是一个积木,但显然,那不是给小孩玩的。因为价格太贵了,零件太小了,拼装太复杂了。又过了好几年,我终于自己也入手了一个,而且之后一发不可收拾,把一整个系列都入手了。

玩过科技积木以后,我觉得这才是我的最爱,但至今我都只是按图照搬,没有真的自己领会贯通掌握出些什么东西然后进行创作。我相信总有一天,我能这样做到,如果不是现在的话,实现与否只是个时间的问题。

2019-11
3

回忆绿箭口香糖

By xrspook @ 21:05:56 归类于: 烂日记

今天我跟我妈第一次去广东省博物馆。有了花城广场以后,其实我们早就去过那片地方,但是我们却没有去过花城广场上的几个馆,比如说广东省博物馆,广州图书馆,广州歌剧院,以及歌剧院旁边的广州市第二少年宫。第二少年宫没去过是很正常的。因为即便是广州市少年宫,从前我也只去过一遍。那是小学某次去旅行的时候去那个地方。之所以我还记得那是小学的事,因为小学的时候,每到旅行我几乎都没有什么膨化食品的零食,我只有一个水果,某些干粮,我经常要吃别的同学的零食,所以每到旅行,我就会带一堆绿箭香口胶。然后我那个小组的人,每个都派一根。这里说的一根,是指一根有5片的那个最小包装。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我妈会在家里买一板绿箭香口胶。大概她觉得其它东西我都不适合吃。小学那次去广州市少年宫的旅行,我还记得我又带了一堆的香口胶去派。我妈觉得我这个行为真的是好奇怪,而且挺费钱的。但是,她没有阻止我这么干。多年以后,她才跟我说,我这样花费很大。小时候我只知道家里有绿箭香口胶,可以带去和小伙伴一起吃。除了那个,我实在说不出家里有什么零食了。那个时候,我并不知道绿箭香口胶和其它零食到底值多少钱。因为当时我根本不会买那些零食。还记得某年春节前逛西湖路的花市,某个档口正在卖奇多。我妈给了我买了一包,我兴奋了好长时间,那一包奇多里面,送的是橙色的中国奇多圈。那个时候,能抽到中国的奇多圈属于非常罕见的事,所以有人愿意用好几个其它国家的奇多圈换我那个中国的,但我仍然没有换。因为那些膨化食品,以及其它垃圾食品,我几乎不会吃不会买,所以每当能够吃到的时候,我都会觉得自己特别幸福。至今我仍然不会经常主动地去买那些东西。当然偶尔还是会买一些的,但更多的时候我顶多会去麦当劳买一些特价的薯条。有可能是因为那段时间薯条买1送1,也有可能是我在网上抢到了什么优惠。反正当那些东西是正价的时候,我对它们完全没有兴趣。因为一直以来,我都没有吃那些东西的习惯。

这篇东西一开始的时候,我本想谈一谈今天我跟我妈第一次去广东省博物馆和广州市图书馆,但显然突然就绕到了小学时候的零食上面了。因为没有零花钱,所以没买零食,因为我没有吃零食的需要,所以我不会找家长要零花钱。这是一个良性循环。从前对我来说,要不要零花钱根本无所谓,但估计现在的小孩不这么认为。我的钱是我的钱,你的钱我也想当成我的钱。我的钱应该由我掌控该怎么花,你的钱也应该听我的掌控,愿意为我花。现在的小孩是这么认为的吗?我不知道。反正当我小的时候,虽然我不会主动要零花钱,但是当我想要某个玩具的时候,我会在那里赖死不走,又或者大吵大闹。当然这种事都是在我懂事之前干的了。

人生匆匆几十年,眨眼间原来我已经不再是小孩了。小时后希望自己能快快长大,长大以后却希望时间你得慢慢来,哎……

© 2004 - 2024 我的天 | Theme by xrspook | Power by Word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