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9
1

自律有那么难吗

By xrspook @ 7:28:04 归类于: 烂日记

又到开学季,但对我来说开学这件事,非常的遥远,我已经很多年都没有像学生一样全职在学校里学习了。工作之后的确有时我必须得回学校,或参加各种培训班,但那种感觉跟当一个百分百的学生不一样。如果说一个全日制学生的一个学期像一个半程马拉松的话,我参加的那些什么培训班之类的,不过是个一两百米的短跑而已。感觉怎么可能一样呢!而且,很多培训班都只是收钱,然后发证,难度高一点的,可能最后还会让你做个题,或者来个测验,进行一下鉴定考试之类。但那些东西都是一次性的,跟学生在学校几乎每天都得面对的测验考试相比,不足一提。我不是干老师那一行的,所以对我来说,工作后根本没有寒暑假,现在我的脑子里,只想,有些正常的双休日,但现在永远都是单休,而且如果不提出要求的话,可能连单休都没有。

还记得小学低年级的时候还不是双休日制度。一开始好像只休星期天,后来进化成星期六下午,也不用上课,最后进一步进化为星期六和星期天整天都是节假日。还记得小学六年级的时候,虽然星期六不安排上课,但星期六早上会有一些兴趣班,当时我选的是作文班。想想都觉得很疯狂,因为连我们班里成绩最差的学生,也会很乐意上那堂课,作文班虽然是这么说,但是当学校有什么额外活动的时候,我们首先去做的是别的活动,比如烧烤又或者在教学楼顶楼的水池里抓泥鳅。我们并不讨厌去学校,我们喜欢跟老师和同学们在一起,我们只是不喜欢参加那些什么测验考试而已,但我们喜欢玩,任何事只要跟玩扯上关系,我们都会很乐意接受。就像我的同事所说,他的儿子吃饭的时候很捣蛋,但是只要他跟着他儿子说,某某,你要完成个任务,然后,儿子就会很规矩地把饭认真吃完。那不过是个准备上幼儿园的孩子而已。人生很多时候的自律靠的不是别人给你安排什么任务,而是让自觉去指导你,把事情做好。一个人的时候会好好吃饭,好好睡觉,不胡乱吃东西,不打游戏或者看电视到凌晨天亮。在没有喝彩没有点赞的时候,你还会去坚持进行各种体育锻炼吗?在没有人逼迫你的前提下,你会认认真真规律读书吗?在没有人监督的情况下,你会继续做好自己的工作而不是抓住一切机会偷懒吗?难道是因为我太自律了,所以我无法理解接受别人的不自律?读书的时候绝大多数情况下,我都是班里去得最早的那一个,所以我无论如何都理解不了那些,经常迟到或者差一点就迟到的同学到底是怎么回事。难道不迟到就那么的难吗?难道不把自己压在差点迟到那条线上就那么的难吗?发生这种事大概是因为每次上学我都是自己去没有家长接送。有些同学是家长接送的,而家长有些时候就是那么多神经病。家长自己尚且做不到自律,孩子怎么可能做到。但换个说法,家长做不到的为什么下一代就一定做不到呢!

今天明天据说会有狂风暴雨,但现在,天还是蔚蓝的飘着几朵白云,阳光不错。那场传说中的大范围降雨,到底什么时候会来呢?但无论是下雨还是刮风,工作还是继续没完没了。

不给自己的生活来点动力,人真不知该怎么活了。

2016-09-01_stamp01

2016-09-01_stamp02

2016-09-01_stamp03

2016-09-01_stamp04

2016-07
18

清单控

By xrspook @ 13:14:58 归类于: 烂日记

昨天看到这么个标题“大神们都是清单控”。我觉得这太对了,虽然我不是大神,但我完全理解这个神韵所在。无论那个清单是白纸黑字写出来的,是app管理智能模式的,还是那只是在人们脑子里的一个虚拟货。实体的也好,摸不着看不到的也好,做所有事之前其实都应该有个确切的流程控制思路。

有些事情,规划个大概就可以了,但有些东西你必须精确到每一分钟。把时间耗在做计划上并不能保证你一定就可以万无一失,但起码如果真的用心去规划过实际上就等于你在大脑里把事情都过了一遍,到真的去做的时候就不至于非常茫然不知所措毫无准备了。自主地去当清单控是一回事,被别人逼迫地去用清单模式交作业是另一回事。我实在太叛逆,很多时候别人强迫我去做的时候我一万个不情愿,虽然最终肯定不会随便草草收场,但在怎么真的展开、把精力放进去这个问题上往往会周璇很长时间。至于我自己的要做的清单,几年前我都仍未体会到其中的重要性,但后来我慢慢通过自己制定合理的计划,然后按部就班地去实施,最终的结果符合我的预期目标,完成时间也都在我的计划范围内,过程一切顺利,即便不是全部都一帆风顺起码大体都靠谱。任务被KO掉的成就感非常好,而我觉得这得归功于清单模式的正确实施。因为有了第一次的成功你自然而然地就想继续下去有第二次第三次,在一次又一次的规划后你越发清楚自己需要的是什么,什么是强项和弱项,在哪里需要花时间和精力去重点对待。清单不只是把流程要求的东西都罗列出来,个人的清单需要做到因地制宜、抽象事物具体化才能达到最佳效果。而要做到标准的东西完全适配于具体个体这就需要对整体布局的熟悉了解,也需要对个体的具体特征清楚明白。

长期跑步在灵与肉方面都让我长进了。在肉方面的长进,那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在灵方面的长进是不知不觉的,那已经通过不断重复的长期运作让我养成了习惯。我清楚自己的跑步状态,什么心率在什么环境下跑什么配速,跑多少距离大概需要多长时间,在不同的环境变化下我可能会出现什么状况,还有如何应对一些可预知或不可预知的伤病。我实在太享受那种完全控制事情发展的女王感了,以至于你必然一定会迷恋并成为清单控。

小学的时候我一直都体会不到预习和复习的必要性。我知道要做作业,老师让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家长觉得我是马虎应付,但我自己并不那么觉得。做作业是必须要完成的,否则就要挨批。预习和复习相比于本子上可以验证的作业显然就很虚,做了跟没做无法考证,我说我做了,你难以证明我没做。要交上去的作业避无可避,但存在严重检查漏洞的预习和复习却可以省掉,我怎么会放过这个好机会呢!从前妈妈让我去复习,我15分钟就说完事了,她一定会嚷嚷半天再让我继续复习。我不知道该怎么复习,什么是重点,我到底记住了什么,很难入脑的是哪些。简而言之,我对自己的状况不了解。我只是流水帐一样把教科书的字都过一遍,再过一遍,甚至再重复过N遍。如果当时老师和家长教会了我预习和复习的目的性和针对性,估计我就不会那么迷茫,觉得那些都不重要了。一个对自己不了解,对事情的发展完全没有整体感的人不会觉得清单控是件大好事,反而,他们会觉得那只是个负担。

不是所有人都能成为大神,所以肯定不是所有人都能为列清单这种事大拍手掌。

2016-06
11

不跑

By xrspook @ 17:08:38 归类于: 烂日记

今天一大早我放弃了去跑步,天色虽然不如意,但按照这几天来的规律我还是可以去赌一把的,但我没有。我转而选择了一边做面包一边进行1000卡的workout,对上一次做这个已经不知道是多久以前的事了。我把跑步留到明天。后天游泳明天跑步,一切都在计划中。如果我把今天的workout留到明天反而更加有可能无法完成。做面包需要很长时间,跑步也是,在家里出发跑10K的时间我可以做好半发面包,如果在家里workout,疯狂流汗和做面包却可以兼顾。如果天气给我一个明确的指示,确保某段时间不会下雨大概做面包和在家里跳跳跳不会是我的首选。像今年的雨量一般完全hold不住持续暴涨的体重告诉我在有限的时间里,放弃跑步以外的运动比减少跑步本身的里程可能影响更大。这不知道是我第几次在家里做这个1000卡的workout,反正记忆之中没有哪次完了以后我不是在家里下暴雨的,只不过暴雨的程度到底是50毫升还是>50毫升而已。今天穿了薄袜子和李宁的羽毛球鞋,完了以后我路过之处都有汗滴,在洗澡之前根本不敢坐下,因为往后的搞卫生肯定相当麻烦。鞋子之后拿去晾干,因为解鞋带的时候发现鞋带是湿的,整个鞋舌和固定后跟的海绵也是。袜子因为薄且颜色浅,我看不出到底湿了多少、湿的趋势如何。可想而知,健身房如果跳操处铺的是地毯那卫生状况会多么的糟糕。如果那片区域铺的是木地板或塑胶也必须一天拖好多回才能保证不恶心。同理可证,在公共的健身器材上如果红果果或者不带毛巾弄得到处湿嗒嗒是多么的让人恶心讨厌。自己在家里弄得一团糟不过是得自己搞卫生而已,虽然不情愿但还是得去干,毕竟搞脏地方的是自己,但如果东西是别人搞脏的,在公共场所总不能洁癖一般搞一番卫生再开动吧。在室内健身俱乐部铺天盖地袭来的现在,我不但怀疑那里的运动效果也各种不放心里面的卫生状况。逛街的时候,一看到身穿荧光色(荧光橙/荧光黄/荧光绿)背心/短袖/风衣的人我赶紧兜路,因为他们总会迎上来派传单或者招你入会神马。

就在写这篇东西的过程中又到了我第二个不加奶不加蛋也不加油面包的整形。把面团整形放回面包桶开始第二次发酵之后我用上几次余下的凉粉粉做了凉粉。只有7g的粉末,按照盒子上说明,我应该加20倍的水,也就是140g,但实际上我豪爽地加了200多g,在烧开水之前又加到了估计500g,所以这次估计比较难凝固了,我加了接近4倍的水啊好吗!不过呢,凉粉这东西其实很随意,无论多么的稀颜色还是那么的深,东西都吃进肚子里起作用的永远只是那7g的粉末,于下的水就当是额外补充的好了。几个月前我到处找凉粉那东西,夏天来了以后到处都摆在显眼的地方卖了。凉粉也好,龟苓膏也好,家里就只有我有那个瘾去做去吃。在今年以前,估计我有接近18年没在家里做过那东西了,因为自从搬家后家里就再没有买过。我还是小学生的时候做龟苓膏(其实是凉粉)和马蹄粉是少有的两项我允许在厨房折腾的东西。二者的步骤极为相似,用少量冷水把粉开成无颗粒的糊状,烧开一大锅加了片糖的水,然后把糊往里面倒,边倒边搅拌,马蹄粉还有个打个鸡蛋进去然后搅碎的过程,等水再次沸腾就可以关火收工。比起做煮做菜神马这些操作几乎没有技术含量,怎么做都没问题,少水多水都无所谓。

今天的雨憋了一整天,我家这边就没有痛快地下过,傍晚临近大雨也临近的节奏,但或许,跟今天一整天的状况一样,这只是吓唬人的。

2016-05
30

厨房里的折腾

By xrspook @ 13:52:01 归类于: 烂日记

人到达一定程度才会去做某些事,强求不来。这让我想起辛弃疾的《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 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 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 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 却道天好个秋”。太傻太天真的时候老喜欢装逼,到经历了风风雨雨过后才觉得那些酸甜苦辣已经不说也罢,因为那些东西嵌套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多如牛毛。

还是个小学生的时候,我在厨房只做两种吃的——龟苓膏(其实是凉粉我觉得,粉状要煮的)以及鸡蛋马蹄粉。不知道我当时的同学有没有非常喜欢在厨房做菜的,估计没有。印象之中小学的时候我就只做过一次番茄炒蛋,那是劳动课要求完成的课外作业,但实际上呢,我只允许拿着个铲稍微翻了两下而已,无论是配菜、洗菜、下锅还是最后的装盘之类都是妈妈抢着做的。她说我去帮忙就等于额外添乱。作业是我的,但,你懂的。学校没有要求必须把做好的菜带回去,在90年代的时候当然也没有满大街的智能手机可以轻而易举地录制视频并分享。如何证明学生完成了作业?唯有学生做个步骤叙述,家长签字证明确有此事。如果我当时一再要求,或许我能做多一点,但父母肯定不会从买番茄和鸡蛋开始一步步地远观。什么番茄才算好?什么鸡蛋才算好?番茄要怎么洗?洗完要泡多久的水?蛋要怎么炒?要炒多久?番茄要什么时候放进去?要放多少糖和盐?东西都放进去以后多久可以关火装盘?整个流程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地方?即便现在我也回答不上这些问题。生活到底是怎么回事?妈妈说在她结婚成家之前她也不会做,但后来自然就懂了,这是生活逼迫的。像我这种不成家的,难道一辈子都不懂不会?有份工作,工作赚回来的钱够花销,虽然不算很体面,但起码也饿不死。想吃的时候出门给钱下馆子,随便的时候家里备有最基本的主食、蛋类、奶类,饿不死。从前我无肉不欢,现在我甚至连这个都有点无所谓了,只要你别天天都给我吃素的,偶尔几顿没有我完全可以接受。奔三的时候我开始进入厨房折腾,做蛋糕做馒头做烤饼,买了个面包机以后更加是做面包做酸奶做豆沙做年糕。从前我就从来没有意识到这原来这么的好玩!但当然这到处是学问,失败和成功都是个概率事件,所以最好抱有打不死的心态。如果我没有实现经济独立,妈妈肯定不会让我如此挥霍。正如她自己所说,随着年龄的增长,她感觉自己越来越懒,越来越什么都不想干了。所以有段时间家里经常吃外卖烧腊,或者是鸡或者是鸭或者是叉烧。她自己不觉得很经常,但我觉得几乎顿顿如此。如果妈妈还年轻,她会自己做冬菇蒸鸡、三杯鸡、栗子炖鸡等等而不会直接从外面买回来,拿到微波炉里加热后开吃。从前妈妈说大姨妈总是说她儿子喜欢吃烧腊,所以经常买回去吃。后来我明白到完全不是那么回事的,我很喜欢吃烧腊吗?为什么之前有段时间妈妈总那么干?这其中道理,想想都会觉得心痛。

我意识到,在我精力最旺盛的当下如果我也懒得折腾,这辈子就算废掉了。

2016-05
1

再见,畏缩

By xrspook @ 10:39:05 归类于: 烂日记

小时候每当父母问我要什么,要我做选择(无论是什么选择,买吃的也好,买穿的或买玩的也好)我都觉得很窘迫,难以作出决定。所以经常挂在我嘴边的词是“随便”,接着,家人就会给我选一个。我不知道我想要的是什么,因为没有对比过,也不清楚实际情况,单纯地问心我喜欢的到底是什么嘛,我其实有些一点都没兴趣,至于我有兴趣的,他们不可能都给我买下,我都喜欢我无法挑出一个我最喜欢的,于是就出现了上面的状况。后来,当我到亲戚家住,亲戚按照他们的习惯也要我做决定时,我会觉得很为难,在没有任何心理准备的时候我也就只能随便来一发。归根到底为什么会这样是因为我并没有作深入的思考和了解,准确来说我根本连想都没想过,选不选我觉得没什么区别,反正最终父母都会做选择。我担心的是我的决定会跟他们的不一致,只有我和他们的想法是相同的时候喜欢才有意义,否则那就只是发表了一下意见而没有下文。单纯从价格判断行不通,因为我心里非常明白价格最高的他们不会埋单。他们要我选的东西我无感,我非常想要的东西我没办法当面跟他们说,难道我要跟他们说我要玩具店里的全部吗?小学非常流行百宝盒的时候我做梦都想要,但我只能在同学把那东西带回学校的时候不遗余力地加入一起玩。每次路过玩具店看到那东西的时候我只有眼馋的份儿,我说不出口我非常想要,因为我知道爸妈肯定会说那东西没用。小学过后我已经不能再肆无忌惮地开口要买玩具或者因此而在商场之类的地方纠缠不清不肯走了。因为我知道那样做是不会有什么好结果的,但话说回来,如果我真的那么干了未必一定就一无所获。

不敢走出第一步说我想要是问题存在的根本。

有些时候我很想要的东西妈妈刚好买了给我我会兴奋很久很久,比如说30多年前她在南丰商场给我买了一支斑马牌安全笔。那是一支正在大卖广告的圆珠笔,小学同学已经有不少人在用了,不知怎的有一天妈妈就带我去买了那支传说中的圆珠笔,价格是普通随便任意牌子的几倍。对图新鲜的孩子来说那是很高大上有面子的事,才不管那到底有没有广告里说的那么舒适好用。接下来的好多回我们又在南丰商场买了好多次安全笔的替换笔芯,但多次以后在另一个售货员接待我们时才发现原来我们好长时间买的都是“马牌”的替芯而不是“斑马牌”的。我作为用笔的人我只能感受到笔芯写不写得出,写出来的东西会不会漏墨多一点东西的区别而已。至于笔芯具体是哪个牌子,出来的颜色和顺滑度是否有区别我完全不知情。现在,我家里的笔袋里仍有一支斑马牌安全笔。笔杆已经略有发霉,因为长期搁置不用。那支笔显然不是我当年在南丰商场买的那支,但到底这是怎么得来的我已经彻底没印象了。从笔芯上的信息看来,这是一支原装斑马牌的笔,但已经写不出。如果不出意外大概再过30年那支笔还会在那里。笔的意义在于书写,但显然这支笔留下已经不是为了书写了。

我是那种我想要但我不说的人,如果你刚好懂我实现了我的愿望,我会非常兴奋。我妈会做这种事!

工作后,开始自己赚钱并在网购大行其道以后我的愿望终于不停流在期盼阶段,幸福就像毛毛雨,想什么时候下就什么时候来。那些不会做决定的状况终于成为了历史。

© 2004 - 2024 我的天 | Theme by xrspook | Power by Word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