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4
28

过得好

By xrspook @ 7:21:22 归类于: 烂日记

很多时候,大家都觉得我的状态跟我的年龄不匹配,尤其是我的外貌身材跟我的实际年龄不是一回事。绝大多数时候别人觉得我的思想,远远大于我的实际年龄,但有些时候有些人老是觉得我情商低,他们会觉得我幼儿园都还没有毕业。当然,这就另当别论了。那并不是因为我真的就那么低能而是我不想在那里耗费任何的心思和时间,我觉得那不重要。回到一开始。大家都觉得我比我实际年龄年轻。这主要是因为我做的事跟我同龄人有区别。我这个年龄的人大多已经结婚生孩子,有一头家,是个妈妈,但我还是一个人,这就是一个本质区别。我有的时间他们没有,他们正在忙于干的事,我不必去干,所以我还有很多时间做小女孩的事。我还有很多时间去运动,我还有很多时间进行充足的睡眠。我不必考虑孩子有没有生病,要带TA去哪里玩,怎么才可以赚很多钱,让TA去参加这样那样的补习班,还有买房买车之类的基本需求。少年的外表外加中年的心。这种搭配感觉很神奇。

从小我就觉得自己是一个好动的人,小时候,我经常是坐不住的那种。但小时候,中国的氛围就是那样,也不管你家有钱没钱,反正可以玩的项目不多,没有很多的篮球场没有很多的足球场,正式的乒乓球和羽毛球馆也几乎没有。那是我小时候的看法,或许有,但可能因为我的见识比较少,所以不知道!不能去很正式的地方玩,也就只能自己,玩一些很不正式的。有什么就玩什么,但却一直觉得很开心。因为小学和初中学校都几乎可以说没正式的操场,所以,可以凭自己的能力去考取高中的时候,我要求我考取的学校,必须有塑胶的运动场。广大附在我读高中的时候,本来有很多很多的运动场,但因为基建的原因,山顶球场要拆掉,变成新的实验楼。尽管如此,广大附的操场还是比我小学初中的多很多,漂亮很多。当我到了一个有良好运动设施的学校读书以后,我才体会到没有设施的快乐。因为没有设施,我们甚至不需要练长跑,也不需要进行很正式的长跑考试,但有场地就不一样了,每节课都要跑,每个学年都要进行一次的长跑考试。夏天太阳晒在塑胶上,泛起的那股味道,尤其是在考试前后,闻到都已经让我觉得心寒。

想都没想到,大概就在10年以后,我开始长跑。并且,那可能将成为我终生的习惯。从小我就喜欢健身之类的,但是一个女孩子家,不能做那些事。家里没有那个装备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做。直到几年前,我终于可以我想怎么干就怎么干,所以现在,我正在做的事,是我一直都很想做,但却一直都没做成的。这是因为我没有谈恋爱没有结婚,所以我才有时间,有精力有金钱,去完成我儿时没有完成的愿望。当然这其中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这么多年来,我从来都没有把愿望,只当作遥远的梦想。勿忘初心很重要。在做了很多很多事以后,人会变,但最开始的那个诉求,你是否还会记得?你是否还会为之努力。

我之所以跟我的同龄人有所不同,另外一点,是因为睡觉时间有区别,大概现在很少年轻人会在晚上11点之前睡觉,在早上6点起来,这种作息作息模式,就像是,还没走出社会的少年,或者是已经年迈的中老年人。工作混沌了多年以后,我悟出了这个道理。为了更好地掌控自己的时间我必须这样。这样的作息,对身体最好。当年轻人还在挑灯夜战的时候,我已早早上床入睡。当别人还在追连续剧,或打游戏的时候,我把那些时间省下来了用来休息睡觉。

一个人也要过得很好,正是因为一个人,所以,就应该更容易过得好。

归档:2016-07-28 万事如意。

2016-04-28_stamp01

2016-04-28_stamp02

2016-04-28_stamp03

2016-04-28_stamp04

2016-04
24

人来人往

By xrspook @ 19:04:27 归类于: 烂日记

妈妈说我们对面那户人家在五一就会搬走,他们的新家和我家在同一个小区,户型一样,楼层和朝向不同而已。直到近期,我妈和对面那户的女主人才逐渐开始熟络起来,就像回光返照一般,也是到了最后时刻,两家的关系才变得比之前好几年都要密切。

我是初一下学期开始搬到这里住的,在这里住了接近20年了。这里一层楼4户人家,除了我们没有易主过,其它都变动多回了。我们隔壁的房屋买卖也换了好几手,我们的对面这次也第二次搬离,至于斜对面的租户简直不知道变了多少次。时间在不断流逝,我读完了初中、高中、大学,工作也已经到了第9个年头,这么多年来,我几乎都是早出晚归,读书时候因为学校离家都很远,初高中单程走路+搭车1小时搞不定,大学和工作后更加是一周才回家一次的节奏。家对我来说就像个周末渡假的旅馆。外加和左邻右里从来都没有到达一个非常熟络的关系,所以情况更是怪。20年,从理论上说这已经很久了!从小区里的树就能看出,以前从我家6楼的阳台看下去能看到小区中央的小型塑料儿童游乐设备,但现在看下去郁郁葱葱只能看到绿化芒以及其它树种的树顶,非常努力地才仅仅能看到小区的道路,当然了,那些设备也已经早已不存在。以前种下的小树现在都能把小区道路遮盖,无论晴天雨天那里都阴天蔽日。同样记录着时间流逝地还有大楼上一个个老窗式空调留下的洞洞。二十年前窗式空调是主流,因为小区的房子建起来的时候还没到空调为标配的时代,所以家家户户要装空调都要在某个自己心仪的位置装修时预留挖个方坑。从楼下昂头向上看会发现很多代表着辉煌过去的窗式空调大坑,极少人家那里还放着窗式空调,绝大多数那些坑都封住了。有些是用纸皮或泡沫随便填塞,有些则是拿砖和水泥重新封堵上。大概多年以后,后人们或许会不解为什么这些房子的墙上会有那些东西,因为现在最流行的分体式空调只需在墙上钻一个孔而已,无需整一大个洞。

在人来人往物是人非的变化中,我仿佛是个例外,准确来说我的生活轨迹好像是个例外。从我懂事开始后在做的事现在还在做,比如说周六或周日到外婆家并呆上一整天。我的一家三口还齐整,家具没有变过,只不过是家里的电器有所不同、东西越来越多而已。从前我的书柜里面空荡荡,所以我塞了很多其它东西进去凑数,现在我把杂七杂八的都拿出来书柜还是不够放,要在其它地方也慢慢越垒越多。高考时用的那堆教材和练习册之类还放在我阳台的大储物箱里,那是当年我放在课室的箱子,自从搬回家并完成高考后就一直放在阳台,里面到底什么情况我也说不准。妈妈多次问我可以不可以扔/卖掉,都被我拒绝了。我房间的书柜里还有我小学的语文数学英语教科书!有些缺失是因为妈妈从前拿去借给别人了,但却一借不回头。

我有想过买更大、朝向更好的房子,但在广州这谈何容易!综合各种因素考虑,要在市中心找到那种房子简直就是大海捞针!对我们一家三口来说大概现在这房子就是我们的最终选择,对我来说可能未必,但对爸妈来说基本上就是这样了。我不知道房和车在现在人心目中是什么个状况,对我来说,房子是个一辈子的事,努力工作一辈子才终于赚到属于自己的房子是很正常的事。经常买卖搬家,好处真的比奔波更多吗?

安定平稳舒服地继续下去已经很不错了。社会在变,我在静静地看,能不参合其中多好,但这不可能!

2016-03
12

成绩成绩成绩

By xrspook @ 19:45:39 归类于: 烂日记

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这是一个最实在的愿望,也是一个小年轻们或许不会轻易许得出来的愿望。

自己想成为的那个是怎样的呢?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们都只是在向别人想我们成为的那个方向发展。家里的长辈希望我们快高长大、聪明伶俐,做什么都优秀,大概没有一个家长会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班里的倒数。至于学校的老师希望我们聪明听话,那么他们教学的时候就不用操太多的心了。如果孩子稍微指点TA已经能很好地领会,多好!上面所说的只是从前的愿望,现在的家长在所有愿望之前又会添一个“最”字的追求,成绩好还不行,如果成绩好就是门门考试都90分以上,但全班有80%以上的人都能做到,那么考90分还不行,要满分!如果班里有N个人满分,你的满分只是这一门课还不行,你的满分科目的门数要比别人多!别人做不到满分的时候你也得满分!路过一些私教机构门口,他们总喜欢在门口贴张纸,现在更高级了,是LED的滚动显示屏播放他们某些学员的“优异成绩”。什么99.99%的通过率啊,谁谁谁语文数学英语100分,谁谁谁考上了名牌高中大学什么的。光是看看都觉得非常累。什么是第一?如果设置算法得当第一就只能是一人,那么其他的呢?!难道其他的就不能成为优秀了吗?!在南印电影《孩子们2》的最后,在技能比赛后男主角在最后宣布成绩并颁奖前把他的孩子们和孩子们的家长都领走了。知道最终结果真的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已经竭尽所能做到最好了,而且别人给予的反应也很不错,至于最终获奖的是不是你,那是评委们该纠结的事。得奖不得奖很多时候跟好不好没关系,而只跟某些东西有关系。让孩子始终都保持信心满满最重要。从一开始就把孩子放在漫长人生无休止的PK舞台,大人自己尚且不想这么干,怎么可以这么残忍让孩子去干我们自己都不想干的呢!

第一次被迫接受排名那个事实是在我小学六年级的时候,从前也有排名,但一个学期就那么一次,期末考试完了,要开家长会的时候,全班主科成绩合计前十名的被写在黑板上,同时也有神马三好学生和文明学生之类的名单。到小学六年级的时候我们换了个语文老师,同时也是我们的新班主任。每个学期主科都要进行四次测验,每一轮测验过后她都把所有人的成绩及排名以电子表格的方式张贴出来,我们的座位完全是按照排名排的,所以你坐在哪个位置就说明你的学习成绩如何,非常的讽刺!但小屁孩时候我没有体会到这种痛,当然也不会去怜悯那些成绩不好的同学。为什么要这么红果果地伤害呢?!前十那几个人相对固定,即便有变动也不过是内部位置有所不同而已,那时我只知道这些,因为我身在其中,至于前十以外的世界,我根本就从未用心去理会。不应该这样,不是么?!幸好的是纯粹靠排名分座只持续了几个月,后来又回归到正常的以身高排座规则。在黑板上把前十的名单和成绩公示出来是一回事,但把所有人的排名和成绩张贴出来又是另一回事。后者真的会让人很伤心!到高中,张贴成绩那种事就更频繁了,尤其是高三那个语文老师连选择题小测验答题卡的成绩都习惯贴出来。每次看到那东西我都很想知道结果,虽然我知道那一定很打击,因为我语文的选择题从来都很糟糕,无论是前六题基础知识还是阅读理解古文部分,阅读理解现代文我会相对好一些,因为那道题靠的不是选ABCD而是需要写字。进入学生时代,我们肯定会被“成绩”那玩意折磨得很痛苦,为什么连年纪轻轻的孩子也要早早遭受这种罪呢!

成绩好的人靠击败多少多少人获得无比自豪优越感,但他们有没有想到成绩差的人会多伤心?这种怜悯直到几年前我都没有体会到,因为还是小屁孩尤其当我还是小学生的时候我觉得那些成绩不好的是他们活该,如果他们学习用功一点情况就不会那样了,但后来,当我无论多么努力在重点学校的重点班都仍只能在倒数挣扎徘徊的时候,我体会到了弱者的无助。我已经很努力了,我已经不可能更努力了,除非每天给我36小时。成绩好的同学为什么可以那么厉害?那对我来说简直就是神一般的存在啊好吗!作为弱者我们会自然而然地觉得丢脸觉得比自己好的会看不起自己,但曾经做过强者的我也明白到那些强者根本就没空去想弱者怎样,因为他们要保住他们最强的位置,他们要变得更强。这样的发展模式正确吗?这是最好最互利的方式?

如果可以重来,有好的解决办法吗?

2016-02
26

包书

By xrspook @ 12:57:29 归类于: 烂日记

不知道大家觉得名字有多重要,在我们单位“欧”被写成“殴”,“侯”被写成“候”一年多那些同志居然都不提出抗议,跟有关人员说那错了,应该是怎样怎样。他们到底把自己的名字看得有多重要呢?还是说他们觉得形状差不多,读音一样,别人能辨认出谁是谁就无所谓了呢?还记得小学的某次美术课,老师把我的名字从“茹”念成了“菇”全场笑得此起彼伏。那两个字相差有那么小吗?有人会拿个“菇”字当名字的吗?!从那次起,我就有了新nickname。幸好的是如此低能的老师我这辈子暂时只遇到过一次。后来很多人遇到我的名字都不知道该怎么读,并不是他们不认识那字而是工作以后我把自己的签名的“茹”字写成了草书。“口”写成了接近于数字“3”,没有那么点文化的认不出来。但现在的签名神马都只是个形式,要读名单的话全部都是用打印的版本,当然就不会出现不认得草书那回事了。如果连自己的名字都觉得随便无所谓的话,到底还有什么那些人会认真当回事呢???

我经常提笔忘字,尤其是绝大多数时候写东西都是靠敲键盘以后。不过呢,小学二三年级开始写作文的时候我也经常提笔忘字,在家里的时候我有爸爸那个活字典,一个人的时候我身边总会放有《新华字典》。我那本92版的新华字典原封皮是淡紫色的,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就烂了,爸爸给我包了个淡蓝色的封皮,一直使用至今。小学低年级的时候包书基本都是我爸的活儿,我那时是非常粗枝大叶的类型,包了的教科书封面尚且非常容易被我弄皱弄折,更不用说不包的那些了。像语文书数学书那一类使用频率很高的一个学期要包好几次。幸好那时挂历多,挂历就是用来包书的,我一直那么觉得。后来我对教科书不那么毁灭性了,也就很少包书了。中学开始书都没包过,因为我不会对他们怎么虐了。但语文书很厚,而且可能胶灌得不怎么好,所以会散架,那是靠包书无法补救的,所以爸会把我的书线装起来。前两年我去粮油质量检验员高级工培训,我嫌那本初中高级内容都加起来的书太厚所以切开了,我爸爸每一本都加上封皮线装起来。现在,某些我可能经常看且喜欢珍惜的书会包起来,用的是单位闲置的A3纸,因为书顶多就16开大小,A3马马虎虎能包住。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就已经会用普通纸包书了(但还是不会从前挂历的那些光面塑料纸包,那些纸现在几乎不复存在了,大概只会在花店找到),但我还是没试过自己线装书。这是生活技能,我应该学会!爸爸不可能帮我线装书本一辈子。从来不觉得我自己的爸爸有什么好,每次想起他我就自然而然地和“fatal”(西班牙语发音)那个词扯上关系。但估计,其它孩子没有个不厌其烦地帮他们包书订书的爸爸,虽然,我爸的手工真的是非常粗糙,我之所以后来自己包书而不让他来这是原因之一。从前包书用的是家里的旧挂历,后来包书同学们用的是花花绿绿的卡通图案/漂亮纹理包装纸,我从未买过那些东西包书,我觉得包成那样会让我分神。我买过包装纸,那是为了包装我送别人的礼物,次数极少。小时候每到开学最兴奋就是发书的时候,崭新的书花花绿绿多好玩!但到了大学,看到那一大堆砖头那么厚的教科书我就头痛了,按照从前的速度,那一个学期的书在高中三年都学不完,我们又要逆天了……

今天依旧阴沉沉的,中午甚至下小雨了,明天真的能见到阳光吗?

2016-01
22

学会唱第一首印地语歌

By xrspook @ 22:53:01 归类于: 烂日记

不知道是怎么记住的,但貌似我真的已经几乎完整地会唱第一首印地语的歌。那是电影Dhoom 3里的一首童声独唱,几乎没什么配乐,歌词超好,名字叫做“Bande Hain Hum Uske”中文意思嘛,我总把这首歌理解为“天之骄子”肿么破。不同的翻译组有不同的译法。电影我看的Dhoom 3是深影的版本,他们的翻译很优美正能量,跟歌曲的坚毅自强很匹配。印地语拉丁体及多种中文翻译如下:

Bande Hain Hum Uske

印地语拉丁体 | 网上某翻译 | 印坛翻译 | 深影翻译

Aasmaan ki chhat pe | 我们的世界 | 我们的世界 | 在高高的天际之上
Hai apni duniya | 天际露台上 | 在天空的露台上 | 是我们的世界
Khikhilaati jiss mein | 我们的幸福 | 我们的幸福是 | 在潋滟的阳光里
Hain apni khushiyaan | 莞尔欢笑中 | 在那轻声欢笑 | 是我们的欢声笑语
Chaand ki chhalni liye | 圆月啊 做滤网 | 用圆月当作筛网 | 我们用月光编织的网
Taare chunte hain hum | 收集那满空星辰 | 筛选满天繁星 | 招揽星光
Jaadui hai ye jahaan | 这世界 人惊奇 | 此世界不可思议 | 这是一片神奇的地域
Hai nahin koi gham | 没遗憾 无恨意 | 没有懊悔恨意 | 释怀了所有的悲伤
Bande hain hum uske | 上帝恩赐 | 我们是上帝之子 | 我们是上帝的子民
Hum pe kiss ka zor | 命运天定 | 何人能战胜 | 谁敢与我们作对
Umeedon ke suraj | 希望之光 | 那希望的光芒 | 沐浴在
Nikle chaaron ore | 普照我身 | 正笼罩我们 | 充满希望的阳光下
Iraade hain faulaadi | 坚毅如钢 | 我们决心如钢 | 满怀钢铁般的决心
Himmati har kadam | 勇往直前 | 脚踏着勇气 | 迈着无所畏惧的脚步
Apne haathon kismat likhne | 而今伊始 | 亲手书写自己的命运 | 今天我们就要出发去谱写
Aaj chalein hain hum | 命途自闯 | 就从今天开始 | 命运之歌

Aasmaan ki chhat pe
Hai apni duniya
Khikhilaati jiss mein
Hain apni khushiyaan
Suraj ki palkon tale
Dhoop bunte hain hum
Jaadui hai ye jahaan
Hai nahin koi gham
Bande hain hum uske
Hum pe kiss ka zor
Umeedon ke suraj
Nikle chaaron ore
Iraade hain faulaadi
Himmati har kadam
Apne haathon kismat likhne
Aaj chalein hain hum

看电影的时候我就很喜欢这首歌,也不知道是被歌声吸引还是被歌词的翻译迷住,反正就是很好。印地语的拉丁体转写嘛,就是一堆跟英语有所不同的东西,分明你就每个单词都不懂,但好像都会读。还记得之前找印地语和拉丁体相互转写的时候才知道了世界上所有不是由拉丁字母组成的语言都能通过拉丁体音译出来,对汉语来说,那种模式当然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汉语拼音了。但汉语拼音的发音又和拉丁字母的习惯有一点点差别。还记得小学三年级的时候语文老师叫我们不要把汉语拼音和英语搞混了,明明是“波坡摩佛”却读成“ABCD”。我是小学四年级才开始有英语课,而且只是口语,到五六年级才开始全面的英语教育,才从最基础的音标开始。所以我觉得四年级的英语是让我学得最痛苦的,尼玛的小学四年学的都是汉语拼音,但那发音在英语书里行不通拼不出来啊!只能死记硬背!!!我不想背都不行,不知道哪个坏蛋找我当英语科代表早读的时候让我去领读。小学四年级的英语口语显然不回家加码的学生一句都念不出来。我那是被逼上梁山每天回家一遍又一遍地播放跟读录音带啊!早读的时候我念一句,下面的同学念一句,根本就不能简简单单地起个头大家一起念,因为他们根本就不会啊好吗!!!!!!!是我们智商太低完全记不住get不到那些纯粹口语教材的发音?并不是我们记不住单词的意思,而是完全没有拼写读音规则,你叫我们如何记住啊啊啊?!!!不知道现在的孩子还会不会遇到我这代人从前的问题,但可以确定的是即便他们不会,回到家,家长们都会,至于发音准不准是另外一回事。所以啊,你知道吗?在五六年级学完英语音标,我掌握了那些发音规则以后,我彻底地觉得自己被拯救了!录音带变成了纯粹只是用来例行公事随意听听的玩意,不用再一遍又一遍地像从前那般痛苦了。情况就像小学一年级的时候学会了汉语拼音我们就能读出任何我们不认识的字,哪怕根本就不知道那玩意什么意思。意思和发音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东西。

高二开始接触西班牙语,往后的日子里我好些时间有自学那玩意,虽然至今仍只算是皮毛中的皮毛,但同样是拉丁语系的一员,有英语的基础,西班牙语并没有让我感觉非常痛苦。西班牙语的发音比英语更简单更固定,西班牙有些单词跟英语类似,所以连猜带蒙也能瞎掰出一些。直到去年,当我遇到印地语,我又陷入了小学时的语言学习困局。印地语是天城体,通常在网站上会用拉丁语转体表示,跟所有拼音都一样,同样的发音代表的可能是完全不同的东西,这就呵呵呵了。汉语拼音嘛,一个汉字,如果不是多音字,只有一个发音的就只有一种拉丁体的写法,但是印地语不同人的拉丁语转体会有不同的样式,彻底服了有木有!看印度电影已经半年多,拉丁体的印地语单词我确信是某个意思的不超过10个,服了!所以啊,我不纠结了。唱个歌,发音正确,意思大概了解就差不多,不要纠结具体某个单词对应的具体是什么了。

上面那首歌,我是怎么学会的呢?旋律很简单,几乎是重复再重复,歌词断句神马多听几次就能记住。往后就是记住那些不符合我习惯发音形态的拉丁体。我把歌词抄在本子上,反正年末要开很多会。一开就是好几个小时,刚好给我重复再重复默默念唱的机会,读多了,也就能记住了。现在我还不能全部准确地不看歌词唱出来,但听这首歌的时候我脑子里已经能蹦出唱的那句歌词的拉丁体了。再开那么几次会,估计我就能完全啃下。

人啊,要长进,哪怕是在被迫无聊磨屁股的时候。

© 2004 - 2024 我的天 | Theme by xrspook | Power by Word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