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3
9

痛并快乐着

By xrspook @ 9:14:55 归类于: 烂日记

在变得更好的路上,没有什么东西是不痛的,比如像现在,我左手的食指中指无名指就在痛。因为几天前我又开始折腾起我那尤克里里,这一次让我突然想起要折腾的原因是我要弹唱《平凡之路》。这首歌其实不仅仅能弹唱,也可以弹指,但显然我没有那么高超的技术,所以我们选择先弹唱。别说弹唱,光是唱那首歌就很有难度,副歌部分跟主歌部分跨度挺大,如果要保证主歌部分不破音,副歌部分就得压得很低,但显然破音不过是吼出来而已,副歌部分那些低音是根本没办法再往下走的。以前我没有意识到有这么郁闷的问题,但是当我开始抱着尤克里里弹唱,就发现很多我觉得自己应该可以hold住,实际上hold不住的歌。可以跟着空唱,可以哼唱某一段,比如说只唱主歌或者只唱副歌,但如果整首歌一起来,就会发现理论上从副歌到主歌是很自然的转换,但主歌的高音就是hold不住。为什么那些听上去那么普通的歌,实际上会那么难呢?到现在为止,我马马虎虎熟悉弹唱的也是只有Beyond的《光辉岁月》,《真的爱你》也行,但是那只是以我个人的感觉去弹唱,实际上我并没有完全按照他们歌谱执行。

从前觉得那些人抱着乐器叮叮咚咚唱得high很帅,但是当自己去做这种事的时候,就完全明白到其中的不容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小的时候我就看着妈妈工友的女儿每天都在那里咿咿呀呀地练小提琴。最终她到达了多少级我不知道,反正到了小学高年级的时候,她经常在学校的大会上面独奏表演。同学们看到的是她多么的厉害,而我看到的是几乎每一次有意无意到她家的时候,她永远都在被爸爸逼着练小提琴。

小时候我玩电子琴是因为觉得好玩,正如现在我玩尤克里里也纯粹是因为我想玩,而不是因为有什么人逼着我必须得有什么成绩。小学我们有电子琴课,对当时的我们来说挺不容易。小学有电脑课,也有电子琴课。虽然学校很小,可以进行体育活动的操场场地非常有限,但是在文化课方面,那个小学真的很用心。我们的电子琴课是音乐课的一部分,也需要考试,但是正如其它非主科一样,成绩有那么一个,但是并不影响什么。我是那种不练习就会很糟糕的人,虽然我听得懂老师在说什么,但是我需要大量的练习才能掌握那个东西,无论是我真的想清楚了那个原理并反映出来,还是我迷迷糊糊地也不知道自己到底做了些什么,反正就大概模仿出那个模样。为了电子琴课的考试,我在家里也会用同款的电子琴练习,那是我一个在另外一所小学当老师的亲戚送的。我有在家练习,但是我练习得不多,绝大多数练习都是在学校的电子琴课上完成的。所以在家的时候我会练习学校上课的曲目,但更多时候我是用我的感觉去把我想表达的歌曲表达出来,比如说电视的主题曲。我不懂得如何用简谱或者五线谱把曲子写出来,但是我就是可以用电子琴弹出来。现在,当我听到某些曲子的时候,如果音域的跨度不是很大,在尤克里里的可控范围之内,我也会把那表达出来。当然了,只是主曲部分,至今我都没办法听出和弦。

尤克里里的弹唱,有些时候我会觉得指法差不多了,理论上可以把唱加进去,但是却无论如何找不到那个入口。当某一刻突然找到的时候。和弦的那个key和我唱的那个key刚好对上,那种感觉好美妙。我在唱我也在弹,实际上我不知道自己在弹什么,我也不知道自己在唱什么,但是就那个感觉,那种对味的感觉。我的弹奏没有到达随心所欲、不需要思考的地步,但是当我唱到某些地方的时候,我就是觉得我的弹奏可以自然而然地出来。我没有在上面主动努力,完全是条件反射,那是水到渠成的事,那种感觉很奇妙。非常有可能那个时候我的那种演绎并不完全是谱子上的规则。如果听上去没有毛病,很舒服很顺畅的话,这又有什么问题呢?很多时候我们的确在刻意模仿别人的弹奏或者演唱,但实际上其实可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风格,如果只是一味的模仿的话,为什么要进行模仿呢?直接播那个人的歌不就好了吗?

我可以在工作上找到甜点,我可以在运动上找到甜点,同样,我也可以在音乐又或者其它领域上找到甜点。这也就是为什么虽然我的兴趣非常广泛,绝大多数时候都是半桶水的状态,但我却可以过得很快乐,痛并快乐着。

2022-02
19

思维导图,你好

By xrspook @ 20:23:54 归类于: 烂日记

之前我觉得思维导图跟流程图是差不多的东西。几年前单位的同事让我思维导图入坑了,在所有电脑上我都已经装了mindmanager,那是一个破解版,破解的方法也很简单,只要把主程序exe文件替换掉就可以了。之前我从来没想过做思维导图,原来可以这么方便,因为通过键盘的快捷键就能很快地上下左右进行层级之间的变换。思维导图需要的就是这种东西,你不需要把东西非常细化,但是你要抓住要表达那个东西的脉络。

当我还是学生的时候,从来没有人跟我说过思维导图这东西,但实际上语文老师的板书一定程度上一层套一层的大括号大概就是思维导图,不过他们当时并没有直接跟我们说那就是思维导图。又或者在他们的教学里面,也没有思维导图这个概念,但实际上他们正在执行思维导图。其实各个科目的内容都可以通过思维导图表达出来,但绝大多数情况下只有语文老师用的大括号比较多。当时我们其实也没用多少脑子,只是把老师写下来的东西抄下来。黑板没有明确一行一行的标记,所以当我们做笔记的时候,到底要预留多少行呢?每一次都这都是一个纠结。大概现在的学生再也不需要为这个烦恼,因为老师在上面再也不会有板书,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又一个的电子课件,课件拿回去就行,完全不需要手工操作。但话说回来,当老师上课再也不需要在黑板上做板书以后,电子课件里几乎没有思维导图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又一个的标题,一大段接一大段的解释。虽然这样的操作一点问题没有,但是总觉得会少了点什么,如果要我上去讲课的话。,可以怎么着呢?

过去好几年,当我要写统计分析的时候,我就先会用思维导图做一个梗概。把主体的框架定下来,然后把里面需要补充的内容以及补充的方式都写得很清楚。这样的好处是我就不会写到某个地方不断地扩展开去,而另外一些地方,因为前面的扩展忘掉了。无论整体的把握还是细节的处理,思维导图都帮忙,让我们思路更清晰,但问题是只有在时间充裕的时候才能这么干,如果那是一个考试的作文,显然我就没办法以这种方式开展了,因为时间有限。的确可以写之前整理一下思路,但是写的时候只能是从头到尾。即便前面有什么缺陷也再也没有补救的空间,因为把试卷用各种符号添加删除显然是不行的。但话说回来,真正工作的时候,只要不是时间非常紧迫、必须匆匆忙忙赶出来,就必然会有添加、删除和修改的操作,这是不可避免的,又或者说只有这样才能让最终的成品让我个人觉得拿得出手。

思维导图这个词我接触没多少年,但是这种思路实际上当我还是个小学生的时候,就已经接触了。流程图跟思维导图比起来,逻辑性更强,那远远不是天马行空那么简单,而是根据那个流程,就意味着可以顺畅地把某件事执行下去。感觉好像很简单,但实际上危机四伏,尤其在做某些判断的时候。

mindmanager是一个很好的思维导图软件,但是用我现在的那个版本做流程图显然就水土不服了。之前我做过流程图,用的是visio,但现在我发现我居然找不到免费的版本了。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误打误撞之下,我认识了画流程图的免费神器draw.io!脑洞大开真好!

2022-02
14

溜旱冰

By xrspook @ 11:37:27 归类于: 烂日记

很小的时候爸妈就给我买了一双旱冰鞋,但是那双鞋是没有轴承的,所以虽然是旱冰鞋,但实际上仅仅能滑而已,没什么速度可言。当时家里不大,客厅有一条宽度不到1米的走廊通向厨房。我很喜欢在那里全速滑行,虽然是全速,可能因为当时我太小,而我的旱冰鞋也只是仅仅能滑动而已,所以从来没有发生过任何问题。我也从来没感受到什么重心不稳之类的东西,每次都是全力往前冲。

我就读的小学面积不大,总是说有一大片地要征收回来,那将成为我们的操场,但实际上一直没有实现,起码在我毕业之前都没实现。但我们有一块很平很平的小操场。学校在建那片操场的时候就已经计划好,要把那里的水泥抹得很平,四周装上不锈钢栏杆,那是我们的旱冰场。寒暑假的时候学校会请教练回来教我们滑冰。直到那个时候,我才终于买了一双真正的双排轮滑鞋,但是买的不是那种一体成型的鞋,是需要穿着鞋,然后再上去固定的款式。那双轮滑鞋已经很多年都没动过了,那依然放在我家的某个鞋盒里。广州是一个不下雪的地方,但是在我小的时候还是有不少旱冰场。小学里就有一个,虽然绝大多数时候都不会有学生在那里溜冰,因为即便是下课的时候在走廊跑步也是禁止的,就更不用说在人很多的操场上溜冰了。离我们学校不远有个广州造纸厂,他们的厂区很大,工人很多,也有很多体育配套设施,比如说游泳场,旱冰场和足球场等等。学校里不能随便溜冰,但是我们可以去纸厂的旱冰场玩。旱冰场这东西5块钱就可以玩一整个下午。跟学校的旱冰场最大的区别在于他们有一个波浪形的区域。那是用来玩花样的。站着通过我没有一点问题,但是当我的同学邀我一起以蹲着的形式通过的时候,显然我就不行了。因为全蹲的时候我没办法控制双脚一直保持平行。全蹲的时候我一定是外八,这样的话是无法前行的,最终只会一屁股坐在地上。我没办法平行全蹲也一直让我成为同学的笑料。到现在为止,我依然没办法在脚掌完全触地的情况之下,双脚平行全蹲。这是天生的缺陷,虽然通过后天的训练应该可以克服。如果当我还很小的时候就发现了这个问题,在我的柔韧性还没怎么固定下来的时候就开始纠正,这个估计是纠正过来不太难,但是当我意识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我已经太大了。

小学时候穿的旱冰鞋一律都是双排的,无论是学生的还是老师的,我们甚至没见过单排的旱冰鞋。那只会在某些非常特殊的极限运动场景里才会看到,身边的人都不穿那个,情况跟现在好像刚刚相反。

多年以后,广州市的旱冰场一个接一个消失,情况就像从前广州有不少的舞池,很多人会在那里跳舞,但现在舞池这种东西在广州基本找不到了,旱冰场也剩下没几个,取而代之的是大家不在固定场所溜冰,大家会选择穿上单排的轮滑鞋在各种你想到又或者想不到的地方练习或表演。

虽然我只是个30来岁的人,但我的的确确已经感受到了时代的变迁。

2022-02
6

喜欢

By xrspook @ 12:00:58 归类于: 烂日记

我到底有多喜欢看体育比赛呢?我也不知道。到底是谁让我有这种习惯了呢?我也说不准,因为我爸我妈从来不会主动转到体育频道看比赛。

还记得中考前后,我非常喜欢看X-GAME。各种极限运动都喜欢。轮滑、滑板、BMX,任何类型都可以,只要我看到某个体育频道正在播那个我就肯定不让他们转台。后来我看得越来越少,首先是因为我看电视的时间不多了,其次可能是因为电视里转播极限运动的时长大大缩短。现在我几乎没有在电视上看那东西了,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可能是如果现在要看体育比赛,我会选择CCTV,而之前通常我会看竞赛频道或者广东体育。

体操、跳水、网球、篮球、田径所有我都会欲罢不能,但是我却很少把羽毛球或乒乓球一直看下去,同样让我没办法看下去的还有MMA,我可能会看拳击、跆拳道或者柔道,但是我不喜欢MMA。举重也很好看,击剑虽然通常都是看了个寂寞,但是我也喜欢看。跟夏季运动比起来,冬季运动我看得很少,而且大概都只会在冬奥会期间看到。花样滑冰很好看,但与其说我是看花样滑冰,不如说,我只想看某些选手,但是要等待某些选手的出场,却要很长时间,于是非常有可能我看着看着就睡着了。但不知道为什么睡到某个时候我就会自然醒来,发现原来我等待的那个选手终于出场了。

在各项体育比赛里,我觉得100米和短道速滑是最让人心跳加速的。跟100米比起来短道速滑更加让人紧张。因为田径的100米是在划定的赛道里跑的,但是短道速滑即便是最短的距离,也得在那个小小的冰场上转上几圈。转上几圈的后果就是非常有可能你会跟对手有非常近距离的身体接触,一旦接触一旦阻挡就完蛋了。发生摔跤肯定没戏,但即便没有摔跤,但事后被裁判经过回放判罚为阻挡也依然没戏。大家实力都那么的接近,大家都那么的想赢,身体接触在所难免。我们不想干扰别人,也不想被别人干扰。但是却没有绝对的实力把对手抛离,或者被对手抛离,于是各种意想不到的事情都会发生,最后夺冠的那个可能不是最强的那个,而最强的那个可能因为某些疏忽或意外跟奖牌无缘。所以最终要拿到短道速滑的金牌那得靠多强大的心脏、多强大的心理以及多强大的能力啊。我这只是在电视机前观战的尚且有这种感觉,就更不用说在场上拼命的他们。短道速滑非常快,大概80秒男子就可以完成1千米。如果在田径场上要完成1千米,起码需要两倍的时间,在游泳池要完成这1千米,估计得4倍的时间。电光火石般要拼速度也要拼角度,要让自己滑得更快,也要尽量挡住对手的前进路线不让他们超越,这实在太难了。

看着运动员穿的冰刀在冰面上飞舞的时候让我有个冲动,是时候把自己沉睡多年的单排轮滑鞋拿出来玩一玩了。小学的时候,学校虽然很小,但是他们把水泥的小操场铺得很滑很滑,操场的4周还立了不锈钢的栏杆,那就是我们的旱冰场。暑假的时候,学校会请教练回来教我们如何轮滑。但当时我们用的是双排的旱冰鞋。所以多年以后,当我终于买了自己的单排轮滑鞋的时候,我就像个新手一样。全部都得从零开始,但那种速度,那种对自己精准的控制让人很着迷。

运动是会让人上瘾的,而我又是那种拒绝光看不练的人。

2021-12
29

看着你来,看着你走

By xrspook @ 8:33:23 归类于: 烂日记

现在大城市的超市一个接一个关门大吉。我是看着那些超市像以后春笋般冒出来,又看着他们一个接一个的离开我们,这种感觉是很复杂的。

还记得小的时候根本没有大型超市这种东西,但有百货商场。我小的时候就已经有南丰商场,南方大厦、广百百货还有新大新。我去得最多的是南丰商场,因为离外婆家不远。我很多玩具都是从那里买的,几乎可以这么说,小学时期大件的文具我也都是在那里购置的。或许现在我还从能从家里找出某个印有南丰商场图案和文字的塑料袋。后来南丰商场所在的南方大厦集团好像垮掉了,被广百百货吃掉,所以南丰商场变成了广百的一部分,至于那个时候还叫不叫南丰商场,我已经不记得了。那个时候,南方商场对我来说这已经是一个让我觉得非常神奇的地方,因为有很多很多东西虽然绝大多数我都不会买。那相比于街边的小店又或者市场来说,南丰商场非常的高大上。后来有了海珠购物中心,也就是现在摩登百货海珠店倒闭的那个场地。在沙园,离我我家不愿的地方也有了一个大型的百货商场,至于那叫什么名字,我居然已经说不上来了。因为那里的人气在我记忆之中一直不咋滴。虽然这些百货商店有很多东西卖,但是他们的售卖方式还是传统的,比如说售货员站在货架后面,你要什么他给你什么,又或者你挑选了货品以后,他给你开张单,你先去交费,然后拿货。

在我记忆之中,第一个彻底改变这种销售模式的是天河城的吉之岛。那个未来街市对当时的我来说实在太神奇。小学时吃的第一次寿司好像也是亲戚在吉之岛买回来的。吉之岛那个未来街市那个望不到头的冰柜上面那些我从来没见过的东西,让人印象非常深刻。后来我见识了万客隆、好又多、家乐福、百佳。这些超市的出现让我觉得买东西不就是要去那些地方吗?那些店就在我的身边,我可以货比三家,看看哪家大卖场便宜就去哪里买。一开始的时候万客隆据说非常便宜,那个时候还是会员制,所以如果亲戚手上有个会员卡的话,大家还得轮流借去那个地方买东西。那个地方很大,东西也很便宜,所以每次去采购的量都非常大。后来当市中心的大型超市变得越来越多以后,我们再也不需要这样做了,我们不需要像外国人那样开车去采购,每次买一大堆,而是有什么需要才去买点回来,所以大型超市虽然很大,但有可能我只是进去买瓶汽水而已,买的东西跟我在随便进一家便利店买那的东西没什么区别。唯一最大的不同点在于我的选择性更多,而且可以找到价格相对便宜的货品。

我看着那些超大型超市一个又一个地出现,也见证了他们一家又一家地离开,心情相当复杂。都说是网络经济、是网购杀死了这些大型超市。我觉得这肯定是有影响的,但想到我这一代或者我的下一代再也没有那种随心所欲逛超市的那种经历,感觉可惜。

© 2004 - 2024 我的天 | Theme by xrspook | Power by Word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