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2
12

人算不如天算

By xrspook @ 12:20:31 归类于: 烂日记

9-10月的时候我拼死拼活地抓紧时间学《西班牙语初学者手册》,希望自己能在2021年里把那本书学完,结果我还是没办法做到。就只剩下最后两三个单元了,但是10月下旬开始连续不断的出差让我彻底梦想破灭。按照正常进度,如果时间充裕,大概两个星期我就可以完成一个单元,所以只剩下两三个单元的话,还剩下两个半月,我是可以做到的,但问题是人算不如天算。我曾经有想过把书带在身边,路上也学习,但是经历过第一次出差以后,我根本不敢那么干了,因为我没有时间,我也没有精力。

就花在路途上的时间而言,第一次出差是用的最多的。我们一起共同经历了好几个500公里。第二次出差,一头一尾两段花的时间非常长,其它时候大概车程就一个小时左右,短途的话可能30分钟,长途的话也不会超过两个小时。第三次出差相比于前两次来说,坐车时间已经算温和很多了,连一个500公里都没有,最长的那一段大概就只有300多公里。唯一不同的是前两次出差都是租车,都是专职司机,最后这一次出差是粮食局自己的司机。专职司机不会给你抱怨什么,但粮食局自己的司机,而且是一个很年轻的司机,所以他不时就会埋怨他不想开这么辛苦的车。

第一次出差毫无准备,想都没想过我要在车上办公,而实际上在车上办公得最多的也是在第一次出差的时候。第二次出差,我真怕我得自己一个人打滴滴到蕉岭,所以我准备好了充电宝,但是那一次我却没有用过。那个充电宝是我很多年前买的,充电比较慢,所以在第三次出差之前我买了新的充电宝,虽然容量只有之前的一半,但是充电速度快了接近一倍。因为有了之前车上办公的经历,所以第三次出差我准备好了USB便携灯,以防在天黑车里没灯光的情况下我可以照亮我工作的区域。

USB的便携灯没用到。新的充电宝我自己也没用到,但是充电宝却借给了两个人,所以那个快充的充电宝以及那个专门用来装快充充电宝的那个便携包真的起到了作用。我想不明白那种手机电量只有5%,甚至只有1%电量的人,为什么居然还不慌张?别说剩下5%,如果我的电量只剩下50%,我就已经开始在那里不淡定了,当电量降到30%以下,我必定要找地方充电,无论以什么方式,可能到达一个什么地方就赶紧找个插座补充一下能量。之所以手机电量剩下不到10%都不紧张,大概是因为他觉得即便手机没电也没什么,但是这完全是天真的想法,因为现在无论去到哪里都得要查看你的健康码。即便你不需要用手机工作,但是进入某个场所,又或者去服务站上个厕所,你依然要带上你的智能手机,没电根本什么都做不了。如果是从前,如果现在不处在疫情防控期间,的确手机没电也没什么,但现在我们绝对不能让自己的手机没电。也就更不用说,其实让手机的电量完全耗尽,是一个伤害手机电池的行为。

不知不觉之间,我已经放下了西班牙语学习接近两个月了。之前攒了好几个月,才好不容易积累回来的一点感觉现在又好像变得有点荡然无存。同样让我觉得一夜回到解放前的还有我挣扎了好几个月才让自己重拾当年的身材、体脂状况以及运动习惯,仅仅过去一个多月,我又不得不把那些都还回去了。

这是我人生第一次感觉到原来工作这件事这么残忍。

2021-12
10

我没错

By xrspook @ 8:43:11 归类于: 烂日记

憋了一路直到回到单位,回到自己的宿舍,才给我妈发了个日志的链接,然后再补了两句之所以发那个链接的缘由。我妈憋了一整天,直到回到家以后才给我打了个电话,给我说起她昨天获取到的消息,以及她看到我写的东西以后的感受。如果是我自己做错事了,我挨骂受批评种事我不会跟我妈说,尤其是工作以后。

还记得小学二年级的时候,本来我是负责锁班门的。因为我家就在学校对面,所以老师委派了这个任务。但是班里有些顽皮的就是放学以后死活也要赖在那里不回家,他不走,我也走不了。在各种催促无效之后,我直接把他锁在里面。我并没有打算把他锁在里面就一走了之,不过是想吓他一下而已。但接下来的那一幕,是我从未想到过的。隔壁班的班主任过来给了我一巴掌,然后训了我一顿,叫我马上把那个同学放出来。当我开门以后,那个同学以箭一般的速度直接冲了出来不见影了。接下来就是老师不断地责骂我。我已经不记得当时我有没有哭,反正回到家以后,我妈好像觉得我不大对劲。当时我正在看明珠台的art attack,但实际上。我的脑子里仍然是刚刚发生的那件事。最终我妈用巧克力撬开了我的口。我已经不记得有没有因为那件事班主任找我的家长谈话,反正我记得那一次我妈好像没有骂我。小学的时候我妈的打骂是密集型的,但在那件事上她没有。我妈没有,但不代表我的班主任没有,虽然她没有打我,也没有像隔壁班主任那样训斥我,但是她就是默认我这样做不对。自从那一次以后,我不用锁门了,由我的一个同学负责,因为她跟我住在同一栋楼,我们都住在学校对面。我觉得我的班主任对我的责骂更多是因为隔壁班主任向她投诉,更重要的是,那个老师年纪比她大,资历比她老。我不知道是不是那个原因,所以二年级的时候我得了肺炎,但是班主任却不允许我在自习课的时候请假去打点滴。我打的点滴耗时要比别人长,因为我对青霉素过敏,只能打红霉素,红霉素那瓶药的份量是青霉素的两倍甚至以上,所以我必须得在医院待很长时间,但即便这样,班主任居然不允许我自习课请假。这件事无论什么时候说起,无论是家长还是同学都很不明白,因为当时的自习课就只是大家在那里各自做作业而已,老师不会额外给我们加课。

这一次当我跟我妈说起我的出差遭遇以后,她好像比我还要气愤。我不知道这是她的真实反应,还是只是在安慰我。其实我这么大个人也不需要安慰,我不过是想找个人发泄一下。某些事情我不能跟身边太多不知情的人说。如果我妈能预料到十几年以后居然会发生这种事,我确信她当年一定不会找人帮忙。如果我能预料到这个,我也死活也不会接受这样的帮忙。找一份靠谱的工作很重要,但是如果因为这个无端端要背一辈子的冷眼,我宁愿工作辛苦点,钱少点。

从我的角度去考虑我没有错,但是别人可能不这么认为,我做出来的事不可能符合所有人的口味。对得起良心,过着快乐,让别人说去吧。

2021-12
3

衔接

By xrspook @ 8:39:34 归类于: 烂日记

有种慵懒什么都不想做的感觉。不知道下周的出差会怎样。因为据说另外一组已经出去回来了,理论上是三天,实际上两天就回来。倒不是因为东西真的很简单,而是因为本来要去4个地方,结果两个地方的资料都已经被纪委收走了,没东西可看,当然也就只能打道回府。一开始我根本没想过这些东西可以这么快就结束,但显然可能我有点高估了,但也有可能快乐是别人的,与我无关。我到底要去哪里?到底要去多少天?到底要去做些什么,我都不知道。

今天我把去年已经领回来的一本关于流通统计的书翻了一遍,发现里面只有几页纸是与我有关的,其它的那些和我都没什么关系,更重要的是,与我有关的那几页纸实际情况又跟我们有差别。所以里面到底有多少东西是可以接收的呢?实际上真没有多少,于是这也带出了另外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现在正在做的那些事,居然没有一本教材可以很确切地说明白要做什么,要怎么做,以及为什么要这么做?

检查了一圈下来,发现大家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实际上很多时候是因为大家不理解,为什么要那么干。比如为什么要在账本上分来源和去向,而且如果那里的地方不是一个的话,必须要分开。之所以这样是因为那实际上是跟国粮局的报表对应的。进行采购和销售的时候,就会有一个省外的空格,如果你分不清地方,那该怎么填呢?如果你还要填流向的话,那就不仅仅是省外那么简单,就得分清到底是什么的具体哪个地方。即便不需要精确到某个地市,但是省份这个信息还是必需要的。有些人把生产年份全部都混在一起写了,于是数量就一只有一个,但一个公给通单元里生产年份却有好几个,如果把生产年份这么搞,同样也是国粮局的报表。库存数量分生产年份的几列单元格又可以怎么填呢?其实我个人觉得账本跟报表实际上是一个衔接的过程,理论上账本上的数据应该是由原始凭证那里获得,但实际上。原始凭证上面反映的信息往往不足以支撑账本上的内容,比如说我不可能在每一张原始凭证上都写明产地以及生产年度。但是最终国家要求的报表里面就得有这个东西,所以根据原始凭证生成账本的时候,就得把那些之前没有的信息带入。这就让我产生了一个疑惑,实际上生产年份以及产地这个信息是不是应该跟每一条原始记录完全对应上呢?从数据的聚合来说必须得这样,但是实际操作过程中。好像我根本就没办法要求客户把每一车每一船上面的这些信息都写得如此确切,每一条船还相对好一些,每一辆车,每一个集装箱都这么整的话,肯定会让人崩溃掉。但是崩溃归崩溃,实际上这些东西都是应该具备的。所以说最终我们是不是应该把思路反过来,确定我们最终必定要得到哪些信息,然后从那里反推我们最原始的数据结构至少应该具备哪些信息?

我们经常会觉得自己平时用得很溜的那些东西,在别人让你系统讲述到底该如何操作的时候会一脸懵逼。实际上是因为可能我们一直都没有非常完整地去考虑过,那到底那是怎么回事?如果都遵循着某条规则,我们可以完成所有的操作,当然很理想,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我们又有太多的例外,当例外大于规则的时候,自然我们就会处在一个没办法说清楚自己到底在干什么的状态。

彻底的搞清楚工作的全流程,是一个自我升华的过程。

2021-11
28

单位断网了

By xrspook @ 11:59:51 归类于: 烂日记

周六下午来了个突发情况,单位的网络断了。这意味着要通过那条中国电信的光纤与外界联系的所有都中断了。不仅仅是单位的主力光纤,连宿舍的那些也断了,所以中国电信到底是怎么了呢?这意味着单位的作业可以正常运作,但是我们在外面的人就没办法连回去了。那些留在单位又或者宿舍的人只能靠自己的手机网络跟外界交流,但幸好这次中断的只是中国电信,绝大多数人手机用的是中国移动,所以不怎么受到影响,但万一有一天中国移动的信号也被故意干扰了呢?那该怎么办?今年总公司为每一个直属库都配备了卫星电话,因为我们单位比较大,所以配备了两部卫星电话,这样的准备大概就是为了应对突发事件吧。

没办法通过网络连回单位,意味着我根本没办法干活,所以好长一段时间以来,我终于不用周末在家里加班了,因为根本没法加班。但其实如果硬是要访问的话,还是有办法,比如说让单位的某台电脑连接手机发出来的热点信号,然后安装远程控制软件,接着就可以继续干活了。某些电脑上的确已经配备了软件,只不过缺少了一个人工给予的热点。但是真的有必要这么干吗?不知道电信的网络到底什么时候才能恢复。前段时间我们那一片区的工业用电中断了,找不出原因,折腾了起码两天以上才终于搞定。所以那几天里我们完全是靠着自己的发电机满足办公用电的,而这一次电信网络的中断要修多长时间呢?

要正常干活,对我们说,高压电以及网络都非常重要,在这两个问题上,我们到底有没有备用方案呢?比如我们通常绝大多数情况下都只用一条主力的供电线路,但如果遇到了突发情况,我们没有没有备用的线路可选呢?哪怕那条线路只能给我们供应可能不到50%的电量,又或者供电时间做不到24个小时,每天只有10个小时左右,我们有这种选项吗?同样,在网络方面,一直以来我们用的都是中国电信的网络,但是中国联通和中国移动,有没有确切的网络可以到达我们那里,只要启动应急预案,可以随时接入使用?至于费用,可以特事特办去处理。当然,无论是哪个网络都不会愿意让自己成为备胎。但是从大局方面考虑,这样不是应该更合理吗?但也有一个可能性,中国移动可能在那里已经具备了网络,虽然可能网络的稳定性没有中国电信那么好,但是中国联通在我们那一片的网络布局可能非常糟糕,所以如果找备胎的话,非常有可能是中国移动。从三大电信运营商的角度考虑,这样的布局简直是他们不可接受的,但是从重要企业最基本重要功能的方面考虑,这样的布局绝对有必要。如果我们不是一个国企,是一个私企,会有这种双线的布局的考虑吗?如果是外资企业,他们有可能不这么双线布局吗?

这是因为我想太多了,还是因为这这种策略真的很有必要?不用加班,理论上是一件非常好的事,但是我却会为这个瞎操心,摊手。这些神马停电断网是低概率事件,但发生起来真要命。

2021-11
25

数据表达

By xrspook @ 9:14:41 归类于: 烂日记

我觉得自己对数据和图表有一种痴狂,但我又不是那种很文艺的人,所以我希望图表是漂亮的,但我不会花很多精力去把图表搞得很花俏,哪怕那看上去会更漂亮。我是一个实用型的人,所以当我看到人家用一大段文字来描述数据的时候我会很自然翻一个白眼,显然那些东西最佳的表达方式是图表,哪怕你不能用图,用表也是很直观的,没有必要用一大段话把明明一目了然的东西搞得很复杂,而且一旦这样做,别人核对起来也非常麻烦,所以是什么样的脑洞才搞不出那样的东西呢?到底那么逆天的模板是谁创造出来的呢?真想把那个人揪出来打一顿,可能一顿还不解恨,要打几顿才能解决问题。创造那种表达方式的人已经够狠了,这样反人类的表达方式居然会被当作模板,一次又一次使用,那些使用的人为什么就不抗议呢?创造者的脑洞很奇葩,追随者根本就没有用大脑,没有用大脑的结果就是在套用的过程中根本不理解作者的意图,然后各种各样的错误就出现了。

数据的表达应该很舒服美观,当你把那些处理得当以后一切都是那么的舒服,但是用一种不恰当的方式强行表达,那不仅仅是影响美观,而且会让人觉得处处卡顿,有时甚至是看半天都不知道那到底是干嘛的,因为没有逻辑性可言,所以一些笔误的东西会层出不穷。最经典的笔误就是把数字倒过来写,比如15写成51。从输入者的角度考虑,这样的笔误很正常,但是从数据本身考虑,这根本是无法容忍的错误,因为一大堆数字的排列方式毫无逻辑性可言,所以出现了这些很明显的笔误,在核对的时候非常难找出原因,因为那不是重复计算或者缺少数字那么简单。核对汇总数的时候,你怎么都想不到那差值是怎么来的,唯有一个一个人肉对明细,最后发现原来是如此低级的错误。可以汇总的数据还可以快速对比出有差别,但是一些时间的数据,而且就只有一个时间的数据发生这种错误简直就在考验你的RP好不好,有没有那么好的运气能找出这样的毛病?

刚刚参加工作的时候,不知道为什么就被叫去做统计。有一次去找领导签名,那是一个很常规的报表签名,他突然问我某些数据,那时毫无准备的我根本回答不上来,然后他就来了一句,你对数字不敏感,不太适合做这个。做这个不是我主动选择,是你们安排的,如果你觉得我对数字不敏感,你完全可以找一个敏感的人去做。现在回想起来,即便突然有一天领导问我同样的问题,我依然会回答不上来。因为我的脑子就不是用来装那种数据的。我不能马上脱口回答那个问题,但是我却可以最快的速度反馈出最精准的答案,我的习惯是把数据抓在手里,而不是一直存放在脑子里。这些年下来,事实证明在这个单位我是干这个的最佳人选。如果是几年前。这个最佳人选是毋庸置疑的,而现在估计我得加上之一这两个字,但是如果综合考虑对全面性的把控,我依然是那个最佳的人选,没有之一。

正是因为我干的就是这个,所以当我看到别人在瞎整的时候,我会条件反射一脸嫌弃。

© 2004 - 2024 我的天 | Theme by xrspook | Power by Word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