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4
11

重游沙园市场

By xrspook @ 21:38:13 归类于: 烂日记

从前,在我心目之中,市场就只有万松园跟沙园,其它的也是市场,但是远远没有这两个市场给我那么深的影响。沙园市场从前在我家附近,但实际上我的家人不经常去那里买菜,但是我知道那个市场很大。至于东西跟其它地方比起来是不是很便宜我不知道。知道万松园市场,是因为外婆家就在附近,她每天都要去买菜。为什么会每天都要去买菜,不是一次性就买很多,不用天天去呢?首先因为一开始的时候家里没有冰箱,即便后来有了冰箱,那个冰箱也不大,不可能存很多天的东西。那个冰箱是一个小冰箱,是单门的,可想而知那有多小。冰箱很小,所以不可能像现在的人那样存很多菜。市场就在家对面,为什么不天天去买菜呢?大概当时的人觉得,当天买回来当天做的东西才新鲜。鱼我们不会自己宰,但鸡鸭这东西,尤其是逢年过节的时候,一定不是从外面直接买宰好的回来,而是在某个地方养着好几只,大概到年三十那天宰一部分,然后留下一些年初二再宰。万松园市场还在,但是现在的这个万松园市场已经跟从前有很大区别了。沙园市场还在,昨天我跟我妈去了沙园市场,我感觉跟从前比起来,那里的时间好像流得慢一些。之所以有这种感觉,大概是因为其实相对于万松园市场来说,我不太熟悉沙园市场,其次是因为我真的很久都没去沙园市场了。

在其他人的眼中,沙园市场简直就是个圣地般的存在,因为跟广州的很多市场比起来,那里的东西非常便宜。之所以很便宜,是因为那里的档口非常多。在我记忆之中,从前沙园市场的规模没现在这么大,昨天我见到的沙园市场有一大个区域主要是卖三鸟的,一大个区域主要是卖海鲜的,一大块区域主要是买猪肉的,一大块区域主要是买蔬菜的。其它市场的占地面积就只有其中一块区域那么大,可想而知,沙园市场聚集了多少当铺,也正是因为聚集的数量足够多。摊位之间的竞争很激烈,价格自然也就下去了。在我记忆之中,沙园市场从前除了一些固定的档口以外还有一些流动摊贩,而且流动摊贩的数量还很多,昨天去的时候我觉得流动摊贩少了很多,固定的档口数量惊人。

昨天我跟我妈说要去沙园市场的时候,她还埋怨我到那个地方还真不知道如何买齐她想要的东西。她不过是想买一束去拜山的鲜花而已。最终我们用同样的价格,买到了漂亮很多的花。进入沙园市场之前,她吃到了她梦寐以求的臭草绿豆沙。她吃的是绿豆沙,我吃的是红豆沙,红豆沙真的很沙,而且里面有强烈的陈皮味,价格只需4块钱,在广州其它地方不可能吃到。因为量很大,味道很正,那家店很小,络绎不绝进去的都是附近的街坊,尤其是老人家。当我妈知道那里有臭草绿豆沙,而且吃到浓浓的臭草的味道的时候,她太开心得像个孩子。星期五那天我妈买了一块猪肉煲汤,那块肉要30块钱一斤,但昨天在沙园市场,同样的猪肉只需要23块钱一斤,于是她赶紧又买了一块。全广州的人都知道,沙园市场是个神奇的地方,我妈不可能不知道,因为她从前偶尔也会去那里买菜,但因为太久没去,她大概已经忘记了那里的神奇。

小时候我很讨厌去市场,因为地上总是湿漉漉的,我很喜欢去逛百货商店,因为那里有空调,而且商品琳琅满目,后来我非常喜欢去逛超市。但现在超市也好,购物广场也好,见多了,好像无论在哪里也都那几个店,也都卖那些东西,厌倦了。经典传统的那些市场反而给我新鲜感。

2021-03
20

老派茶居

By xrspook @ 18:00:02 归类于: 烂日记

走在广州的老城区,你永远都不会知道惊喜会在哪里。可以肯定的是走在广州的老城区,你永远都饿不着。因为街边小巷里总会有各种便宜且好吃的东西。昨天我们跟我妈先去剪了个头发,然后去了观绿路的观绿茶居。在剪头发的之前之后,我们说顺便在城光汇购物广场用一分钱换500毫升的茶派。那个东西是农夫山泉出品的,从配料看来貌似他们用的不是茶粉,而是真正的茶,至于其它味道,用的是浓缩果汁。我换了一瓶柚子绿茶,我妈换了一瓶柠檬红茶。剪完头发出来我感觉还没饿,没有什么想吃的。虽然现在仍然是麦当劳的派日范围内,还可以用4块钱的价格买一个派,但是上个星期一次性连吃两个派之后,我已经对那个东西没兴趣了,而且我们只剩下红豆派没吃,但是现在的麦当劳好像已经都没有红豆派了,为什么会这样呢?派日的派就只剩下菠萝派跟香芋派。红豆派这个东西通常是春节特供的,在春节期间一直都有红豆派,而且相对于其它派来说,红豆派的价格要贵一点。单卖的话,其它派是7块钱,红豆派是8块钱,难道因为这个所以在派日的时候,他们直接不把红豆派放出来吗?但是他们的广告里有红豆派啊,这是不是太狗了?

观绿茶居在诗书路跟观绿路之间,离广东省中医院很近。我明明曾经路过那个地方,但却完全没有意识到那个东西有多么的特别。跟广州很多老派高大上的酒楼茶居酒家不一样。观绿茶居做的完全是街坊生意,菜单上的点心最低5元,最高15元。茶居面积很小,1楼只有小小的一片区域,上到2楼,从前茶居人声鼎沸的感觉扑面而来。以前喝茶总会有很多人,桌子摆得很密,一张大桌子可能搭了好几拨人。因为茶居的面积小,而且只是某栋建筑物的一个阁楼,所以回音效应非常强烈。在那个地方,戴着口罩跟坐对面的人说话,也未必能其听清。菜单上的东西很神奇,那些经典的味道甚至连我妈都不知道到底是什么。据说这个茶居已经有30多年的历史。在那些广州老字号都走上高端路线之后,这个市井里的可以说是中低端货色,让人感受到了时光的味道。他们每个点心的分量不多,但是做得很用心,能吃出一些其它地方吃不到的味道。虽然去过一次之后,我妈说不会再去第二次了。那里可以用手机点餐,但是坐在那里用餐,吃的那些点心的时候会让人仿佛有种穿越的感觉。如果他们的地方再大一点,也用手机点餐这种方式而使用从前经典的盖章卡和推车卖点心的方式,估计这个地方一定会成为网红打卡点。不知不觉之中我真的很怀念从前喝茶时候那些推着车来卖点心的时光。有西点的车,也有蒸品的车。还记得小的时候在南园酒家被抢得最快的通常是拉肠的车。车还没推出来,大家就会蜂拥过去,直接把车上的东西扫光。不知道当时外公是怎么把肠粉抢回来的,但是他总能抢到我们想要的那些。在我记忆之中,我从来都没有见过肠粉车推过,只记得外公把肠粉带回来。

方便是必然的趋势,但有些时候我们想回味一些情怀的东西。

2021-03
16

依旧很难

By xrspook @ 9:26:33 归类于: 烂日记

已经彻底不记得前天晚上到底做了个什么样的梦,反正感觉好像不是件什么顺心的好事,大概因为睡觉之前我看了一集比较悲壮的GA。昨天早上出乎我意料,304上车以后居然还剩下两个位置,在最后一排一左一右,于是跟我一起上车的那个大叔和我都可以坐下来了,连续下三个星期我都遇到那个大叔,我已经连续2个星期一大早搭车都没位坐了。不知道为什么大叔要那么早,和我搭同一辆车,以前我上车的那个时间,不是304的头班车,但估计这几次大的都是304的头班车,所以才有那么多人。

我不知道现在的304有了什么特殊的改动,反正他们最早的一辆车现在估计真的是6点才发车了,所以到达我上车的那个地方已经接近6点30。以前他们的发车非常的变态,6点30估计我已经到科韵路地铁站了。这就意味着我一定是6点之前就上车,然后在6点15左右下车,但现在,我到达科韵路公交站的时候,已经接近6点50。所以现在如果我不是在那个地方等同事的私家车,我仍然要像以前那样转地铁,到达南岗出口还得走20分钟的话,我无论如何没办法准时上班。为什么他们要取消了304从前很早的那趟车呢?难道因为在304天河区的那个总站现在也可以发车了,而从前304所有车估计都从番禺长隆发出为了要天河那边的早班车能准时,所以他们只能在另一这一边的总站非常早发车。以前当我站在江海大道中等车的时候,往番禺方向的304是没有车的,但现在要有了,所以如果某一次我又得赶到南岗,我该怎么办呢?估计那个时候我也就只能很早去打的士到科韵路地铁站。从上车到下车大概只需要15分钟。如果要省一点钱的话,我可以坐到猎德地铁站。希望我不需要用到这些招数,

为什么会这么痛苦呢?因为我没有私家车,因为我住在离单位直线距离26公里,步行距离超过一个超过全程马拉松路程的地方。即便是全程打车,在完全不塞车的情况下,也需要起码一个小时。我那个不是朝九晚五的单位,早上8点就上班,而且单位没有交通车。之所以没有交通车这种东西,是因为他们根本就不默认你要从广州去东莞上班,为什么你不在东莞买房呢?你为什么不在单位附近居住呢?如果你要住广州,为什么你自己不买私家车呢?这些东西换做是10年前,全部都不是问题,因为那时的私家车远远没有现在普遍。虽然私家车凤毛麟角,但是路上还是会塞车,而且塞得很严重,尤其是在广深高速上。现在我觉得虽然路上的车多了,大家自己的车也非常多,但因为路也多了,所以反而没有塞得像从前那么变态。但无论是现在还是从前,对我来说家和单位依然是遥远的距离。虽然我工作的这个地方也说不准收到的到底是广州的移动信号还是东莞的移动信号,反正两边的信号都很差,因为在互相争抢。我明明家就在广州,我明明就只和广州一河之隔,但是医保是东莞的,所以在广州我甚至不能拿着医保卡去自费就医。大湾区同城化这种东西很美好,但一年又一年,对我来说,公共交通没有什么本质上的优化。刚来工作的时候根本没想过依靠公共交通我就能回家,因为当时单位还有班车,但是当大家的私家车多了,单位的班车取消,当大湾区的交通还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美好的时候。每次上下班都是个劳心劳力的大工程。

有些东西在发展着,有些东西却好像仍是老样子。

2021-02
5

出去看看

By xrspook @ 17:00:19 归类于: 烂日记

昨天去了一天的广州,跑了两个地方。具体那两个地方叫什么名字,我实在记不起来了,因为都是质量安全监督所之类的名字,不过一个是针对食品的,另外一个是针对农产品的。从前我并不知道这两个地方的存在。又或者说其实其中一个我是知道的,而且还经常路过,但是我却一直没有把他们当一回事。很早以前我就知道磨碟沙那里有个蔬菜研究所,到底是市的还是省的我一直不知道。之所以会对那个地方有印象,因为很多年以前我曾经去过那里吃过饭,当时他们在磨碟沙还有一个很大的地。他们在那里有一块很大的菜场。你可以在那里买菜摘菜,也可以在那里吃饭。之所以在那里吃饭,因为他们提供的东西跟其他地方很不一样。他们最大的特色是有一桌你甚至叫不出名字的蔬菜。除了蔬菜当然也有肉类,比如说鸡窝什么的,虽然那里只有几张桌子,但每到吃饭的时候总会饱满。我们之所以去那里,是因为亲戚介绍。现在,我已经不记得那到底是多久以前的事了,吃的大概是套餐,100多块钱三个人,但我们只去了一次,就再也没去过。我们的一些亲戚,从前经常去那里,而之所以他们去那里,其中一些原因可能是那是蔬菜研究所,而我们某个亲戚是农机研究所的。二者在业务上有往来。至于那是我的亲戚退休之前的往来,还是退休之后才了解到,这就不太清楚了,

昨天是我第一次进入到那个农产品检验中心参观那栋楼,外表看上去还行,但是里面已经很陈旧了,跟之前参观的那个单位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一个是新生代的代表作,而另外一个则是传统经典款,甚至还有点日落西山的感觉。好几层的检验室,居然没看到几个人。显然那个农产品的检验中心大多数人都是老人家,而之前去参观的那个地方绝大多数人都是近几年才新招回来的,所以200多号人平均年龄居然只有31岁。在年龄上,他们的区别非常大,也正是因为这种年龄差,所以某些方面差别也非常大。那个老单位的好些人已经是某些认证的评审员,但显然,新单位的那些虽然制定过很多标准,申请了很多专利,也写了很多论文,发表了一些著作,但是他们却没说自己这个单位里面有多少个评审员,显然,资历这种东西是要用时间积累回来的。有时候我会觉得很惊讶为什么第二个单位现在居然能继续存活下去。如果没有政策支持,他们仍然能够这样吗?但换个思路考虑,如果我们单位没有政策支持,我们也扛不下去。前面一个单位有200多人,但第2个单位只有20多个,这就是区别所在。前一个单位的高端仪器塞满了各个房间,房间里的高端仪器可能各个牌子各种型号都有,给我的感觉就像是一个卖仪器的地方。后一个单位机器都很齐全,但是给人的感觉就是已经是老古董了。老古董也好,最新款最高端的东西也好。只要能做出准确的结果,一切都好说。东西很多,人也很多,如果工作没多少,根本活不下去。第一个单位的爆发,说明他们刚好碰上了一个好机会,当年我来这个单位的时候,就设想有一天我们也能这样,但实际上,我被耽误了十多年。现在,终于有向那个方向发展的苗头了,但是,我却不再做检验。

人生就是这么喜欢跟我们开玩笑。

2021-01
16

广州人讲广州的故事

By xrspook @ 22:16:54 归类于: 烂日记

今天我跟我妈去看了电影《点点星光》。其实去看之前,我是有点忐忑的,虽然我不知道是星期几就买了电影票,但我实在不知道单位什么时候会出一条规定,除了家里跟单位哪里都不许去,但新命令一直没有,所以我也就不理会那东西了。

让我觉得有点惊讶的是,虽然今天那个电影院的那个放映厅里有很多小孩,而且还是低龄的,比如小学低年级甚至是幼儿园的,在电影一开始的时候,我曾经担心过这片子没法看了,因为孩子们会像一锅粥一样一直乱哄哄,但结果却出乎我的意料。整部片子下来最制造噪音的是大人,尤其是那些中老年人。之所以是中老年人,通常是因为那些小孩不是父母带过来看的,而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之类的带过来。为什么要带小孩过来看?我不知道,我觉得是不是因为学校有什么要求呢?但是后来我好像又感觉到不是这么回事,尤其当我查询过猫眼专业版关于这部电影的数据以后。最关注这部电影的是30-34岁的年轻人,这些人通常已经成为了年轻的父母,而他们的孩子大概就是幼儿园到小学低年级的那种状态。就男女比例来说,女性要高于男性,大概是6:4,所以这大概一定程度上,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年轻人有那么一种情怀,他们觉得应该把这部电影当作某教育片让孩子来打卡。如果是大一点的孩子,比如说是小学高年级的,有可能就会是学校推荐你看这部电影,然后实际上老师要求你在看完这部电影以后交个观后感上去,但实际上来看电影的是低年级,所以这个情况应该是没有的。即便是有,也只能是孩子看完电影回去家长笔录下来。

今天去看电影的时候,观影的人基本都是粤语,这大概是因为我选择的是蓓蕾剧院,那个在广州市少年宫你的电影院。如果我选的是我家附近某的电影院,必定不会有那么多说粤语的观众。今天这种情况在其它电影院观影的时候是极少发生的。现在即便是本土广州人带大的孩子,很多情况下,他们都不再愿意说粤语,开口就是普通话。现在年轻的父母通常都很守规矩,看电影的时候不说话。他们也不会允许孩子在电影那里打闹。今天干扰大家看片段是老一辈的人,比如五六十年代出生的那一辈人。他们深知自己的子女叫自己陪下一代孙子辈过来看电影,是为了教育,所以就一边看电影一边上课,但他们的教育很单一,说来说去就那么几点,第一是强调这部电影在广州本地取景地,在广州的从化郊区,第二个是这是真人真事改编的电影,第三就是他们那么穷,也这么认真训练、练习跳绳,也认真学习,你们比他们好那么多,你们怎么可以不努力学习。这三个观点可能在同一个老人口里不断地循环播放。循环播放的人通常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在循环播放。

总的来说我觉得这部电影如果拍成纪录片的话,会更好一些。因为有一些方言类的东西如果用旁白或纯粹的字幕会表达会更好。一些内心的东西,用旁白能表达得比较清楚。这部电影要表达的是专业的体育,专业的跳绳,一般的演员根本演不了,所以只能当事人真人演出,要所有跳绳世界冠军都能出色地表演剧本,这实在是太难为他们了。大人尚且要找专业的演员去完成某些角色,核心演员的孩子却不能换人,所以有些时候你会感觉他们表演不自如,台词背得怪怪的。虽然我看的是国语版本,但是里面却出现了不少粤语,而且是带了口音的粤语。不只是粤语,还带入了一些比较羞涩的方言,比如嗷呜。如果这是一部纪录片,旁白里完全可以解释嗷呜,这到底是什么意思。但是在电影里,要在瞬间表达出来,就非用注释不可,但在电影里用注释又不太寻常,所以这挺矛盾的。但总体来说,这部电影给人的感觉是很真是纯粹。虽然有些细节的表达好像还没到位,一些本应说清楚的事情不知道为什么就断了。儿童电影不好拍,儿童运动电影就更不好拍,所以能把握层这样已经很不错了。我完全明白编剧兼导演为什么要表达这些东西,因为这正是他一直都关注、一直都想让大家知道的事情,在当导演之前他当过好多年的G4记者。把故事搬上大银幕是一个最好的宣传方式,但如果要跟真正的商业大片比起来,的确有很大差距。

如果以后还有这类电影,我依然会去支持。

© 2004 - 2024 我的天 | Theme by xrspook | Power by Word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