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1
25

牛逼的十三行

By xrspook @ 10:35:21 归类于: 烂日记

还记得小时候,去上下九的时候路过某个路口,我就看到一块写着西来初地的石头。准确来说,那是一块石碑。据说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古人去到那个地方,正是从那里上岸的,那是他们到达中国的第一个地方,所以叫做西来初地。我一直都很想进去看一下到底西来初地是什么东西,但一直以来我都没有进去过。因为显然小时候路过那里的时候我们是在下九路逛街,而不是去看什么古迹的。昨天,我和我妈终于去了华林寺以及怀圣寺这两个地方,我们早就耳闻,但却从来没去过。去到华林寺以后,我才明白到,原来那就是传说中的西来初地。据说以前,华林寺金刚堂的罗汉非常漂亮,但一场大火以后就全部灰飞烟灭了。后来他们又重修了一些,但是肯定不如从前辉煌。那里的罗汉之所以可以这么厉害,肯定因为那是西来初地,某段时间当地的人都因为顺差的问题富得漏油。但昨天我们没能看到罗汉堂,因为那里正在装修。我猜新建的罗汉堂里面的东西应该是木质的。之所以有这样的猜想,因为上一次去过广东省博物馆参观之后我知道了潮州的木雕非常厉害。无论是木质建筑,还是外面贴金的木质雕刻。他们都做得非常精致,如果要谈到那方面的东西。就以前来说,广东地区他们首屈一指。现在是不是仍是这样我不知道。华林寺的大殿木质的东西跟其他地方很不一样。其它地方正殿安放的大概是大佛释迦牟尼,但华林是安放的却是达摩。跟广州市的其它寺庙比起来,现在的华林寺面积很少。大概是因为文革时候被蚕食了很多地方。这种问题,广州的其它寺庙也存在,但是过去的几十年,其它寺庙很多已经把地也都重新要了回来,并且在上面盖了很多漂亮的建筑。相对来说,华林寺是归还得比较晚的一个寺庙。之所以那样,肯定是因为那附近的商业太繁荣了,所以地价很贵。

昨天除了去了华林寺和怀圣寺以外,我们还去了文化公园里面的十三行博物馆。十三行这个东西很久很久以前我就听说,但直到昨天,我才知道原来十三行不仅仅指的是一条街,而是一片牛逼轰轰的区域。那里的群楼全部都是外国商人办公经商的地方,好大一片区域,风格跟其它的完全不一样。我之所以从来没见过那个地方,是因为某一年的大火把那里烧个精光,而且大概因为某些历史原因,政府把那里铲平了。辉煌的十三行原址,就是现在的文化公园。在文化公园之前,文化公园的那个地块是土特产博览会。要在原址上恢复十三行当年的荣光是不可能的了。现在那片区域,早就成为了服装批发市场,而且占地面积越来越大。跟从前一样,现在那里依然车水马龙,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但跟从前相比起来,现在的贸易品种比较单一,而且货品的价值也低了许多。十三行,当年梦一般的神奇地方,现在已经完全看不出当年的模样。广州啊广州,千年商都,但实际上作为一个广州人我却资金想象不到当年这里到底是何等盛况。

我对这座城的认识还远远不够。

2019-11
17

博物馆游感

By xrspook @ 19:49:38 归类于: 烂日记

近一个多月来,我跟我妈去了很多博物馆。有广州的,也有佛山的。我们仿佛把之前都没去过的博物馆一次性都有那个遍。我们去了越秀山上镇海楼的广州市博物馆,去了花城广场的广东省博物馆,去了恩宁路的粤剧艺术博物馆,去了华农里刚开的华南农业博物馆。今天,我们去了陈家祠。在佛山,我们去了祖庙以及里面的佛山博物馆。我们去了梁园,那里是佛山禅城区的一个博物馆。我们也去了普君北路地铁站出来的黄氏公祠,那里是广东省粤剧博物馆。我们几乎把路过的博物馆都看了一遍,无论是收费的还是免费的。从完全不去博物馆,变成了每个周末都变成了博物馆一日游,这个变化真的很大。在游这些博物馆的时候我发现,游园的人绝大多数都是外地人,又或者他们不是外地人,他们来广州已经生活工作多年,但因为他们的普通话太标准,所以我实在不知道他们是哪里人。唯一可以确定的只是,他们没有说我们这里的方言。为什么在游览博物馆的时候很少听到本地的方言呢?难道本地人就不去博物馆吗?

我妈说她从来没有去过陈家祠,我跟她不一样,之前我去过陈家祠,但我记得当时去那里的时候里面空荡荡,几乎没有人,也没有什么展品。现在的陈家祠里摆满了各种民间艺术品。也正是因为这样,他们才能收你10块钱的门票。因为里面摆放的东西都很精致名贵,所以每个展厅他们都需要一个或者以上的工作人员紧盯着游人。陈家祠提供了一个非常神奇的免费服务,只要完成预约,你也有耐心等待,他们能给你提供免费的讲解。陈家祠里除了编制内的工作人员以外,还有不少志愿者维持秩序。在很多广州游的线路里面,陈家祠都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景点,所以我感觉今天在陈家祠里遇到的游人比我之前在任何一个广州市内博物馆里遇到的都要多,而且显然,他们是旅游团性质的。

相对而言,我觉得在广东省博物馆里面遇到的小观众特别多,尤其是在自然科学展厅。有一些小观众甚至才刚刚学会走路。家长们不得不推着婴儿车。我不明白,为什么年龄这么小的观众工作人员也允许他们入场,因为说不准什么时候他们就会放声大哭了。这不是我的杞人忧天,而是我真的在展厅里见过好几回这种事。当然,也不乏有一些小孩在展厅里追逐打闹。华农的华南农业博物馆展品和参观者是分隔开的,但是这只是在正常情况下,只要熊孩子一撒野,而他们的父母又任由其乱来,甚至搭一把手的话,展品的命运就堪忧了。回想对比一下就会发现,广东省博物馆自然展厅里面的东西绝大多数都被放在玻璃墙里面,但是华农的玻璃墙只起到了半人高,所以就会出现一些家长抱着熊孩子伸手进去的场景。想想都觉得这非常的触目惊心,无论华农有多雄厚的资源储备,都肯定比不上熊孩子的破坏速度。孩子在搞破坏,家长不去制止,他们甚至帮助孩子搞破坏,这种事情真的很恐怖。为了杜绝类似的事件发生,陈家祠里的工作人员把所有参观者都盯得死死的。你只是把食物拿出来,还没开始吃,他们就会马上上前制止你,告诉你这里不准进食。

不是所有参观者都是规矩的,起码在中国很长一段时间内都这样。所以呢,博物馆只能做好保护自己的各种措施了。

2019-10
27

集永庆印章

By xrspook @ 22:01:44 归类于: 烂日记

今天我跟我妈又去了佛山,这次我们同样是从普君北路地铁站出来。出来的时候,我没有具体的打算要去哪里,不过首先要先去一下洗手间,洗手间就在兆祥公园,那里有一个兆祥黄公祠。公祠门口有一个莲花池,四周围了一圈粤剧的宣传栏。看了半圈以后,我突然发现兆祥黄公祠旁边挂着一块广东粤剧博物馆的牌子。走近一看,发现那里写着“周一闭馆,免费参观”,于是我们就进去了。从马路对面看,这个公祠好像不大,但是里面的内容却是非常充实。

昨天,我们先去了一德路的石室圣心大教堂,然后就开始穿街过巷走到了上下九,然后继续走到了恩宁路。因为我知道,十一之前恩宁路的永庆坊二期,已经开放了,那里有一个展览,是到这个月尾结束的。所以我们就去了那里转了一圈。让我觉得很好玩的是,在那个展览的出入口放着一些卡片,你可以拿着它们到展馆里面的某些特殊位置打卡。在某根柱子的旁边,会放着一个小印章,你可以把印章盖在卡片的相应位置。根据虚拟的打卡比起来,我觉得这种实体打卡更让我觉得过瘾。我看到的第一个印章是一条鱼,我不确定那到底是什么东西,但因为那里展示的是金声戏院,所以我怀疑那是不是金声戏院的吉祥物之类。后来我妈看到卡片上有个位置写着永庆鱼,显然印章上的那条鱼是永庆鱼,而金声戏院的印章是一张仿古的电影票。其余的印章还有铜壶、满洲窗,以及永庆两个字。那几个印章我觉得我盖得最好的是铜壶,盖得最糟糕的是满洲窗。一开始我只拿了一张卡片,但没走几步我又回去拿了一张,但是盖第一个印章的时候我就已经把永庆鱼盖在了金声戏院那里,所以我又到门口拿了两张。印章集宝这种东西,我觉得任何年龄的人士都喜欢,因为我发现盖印章的除了年轻人以外,中老年人也很喜欢。

看完永庆坊二期那个小小的展览以后,我们继续向前走,我知道前面就是粤剧博物馆。习大大来参观过以后,我才知道原来广州有个这么的地方。之前我跟我妈来过,那一天挺冷,下着雨,而且我们发现貌似粤剧博物馆是要收门票的,所以我们离开了。昨天发现原来粤剧博物馆已经可以免费参观了,刷身份证就能进去,但问题是我们到达那里的时候已经是16:22,博物馆16:30就会禁止入场,17:00就会停止一切参观,但我们还是进去了。这个粤剧博物馆完全是仿古制造出来的。有块石头写着2015年,所以这大概是2015年开始建设的吧。博物馆的主体参观收藏部分位于地下室。那个场子好大,除了固定的展厅以外,还有一些临时的展厅。这个粤剧博物馆除了可以让人参观、了解粤剧的历史以外,还有一些放映厅之类的,可以在里面做一些讲座,或者举行一些表演。他们还有一个很漂亮的室外戏台,但问题是,室外戏台一河之隔的对面几乎没有地方给观众坐下来慢慢欣赏。这样的设计,我觉得挺反人类。难道说那个那么漂亮的室外戏台就只是在某些特殊场合供高级人士在对面的房间里观看?佛山祖庙里也有一个非常漂亮的粤剧戏台,在那个戏台下面,有一片好大的空地,表演的时候,就会在那里放满凳子,大家可以免费看戏。我觉得,粤剧这种东西更应该是走进百姓的心坎里,而不是把那纯粹当做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放在保温箱里,只供极少数人见识。只有大概半个小时的时间,我和我妈走马观花看完就赶紧离开了。因为我们还得赶着回家吃晚饭,而在下午5:00多的时候搭车回家,肯定会很塞。

两天之内看了两个粤剧博物馆,这里已经谈过广州恩宁路永庆坊的那个,而佛山的那个又怎样呢?下回分解。

2019-10
20

神奇的佛山岭南天地

By xrspook @ 22:48:02 归类于: 烂日记

老城市的老地方怎么才能让其融入新鲜的血液?在广州,我首先想到的是各个创意园。广州的各个创意园大多是一些老工厂改造的。那些地方空间很大,无论是厂房空间还是绿化面积。工厂越大,创意园的可雕塑性就越强,尤其是如果那是一个挺有历史的工厂。不过话也说回来,老工厂这种东西,而且是面积很大的老工厂,必定意味着曾经那里是一个辉煌的传奇,有无数的人在那里日夜奋战。那些地方甚至曾经是国家,甚至亚洲数一数二的巨型企业。广州有不少工厂改建的创意园,最有名,而且改造时间最早的估计是员村的红砖厂。那里的面积很大,也有各种各样的店铺,但总的来说,让人觉得有点过于文艺,这就导致可能生意会挺惨淡。那些店铺能维持下去,真是个奇迹。大型的工厂除了能租给一些小店以外,还会租给一些小单位,比如从前的TIT创意园,就是微信的大本营。现在红砖厂的某些地方仍然是某些小公司的办公场所。

今天我和我妈突然兴起要去佛山的祖庙,但我们并没有从广佛线的祖庙站出来,而是在普君北路就出来了。要怎么去祖庙,我大概知道怎么办,那完全是看地图看出来的,甚至没有用导航,我只是凭我自己的感觉来。误打误撞之下,我们钻进了那个叫做佛山岭南天地的地方。从名字看来,那估计是一个挺高端的大型购物场中心,但实际上那片区域全部都是低矮的老房子。那片区域的全部商铺都是从老宅改建而来的,其中的很多还是非常有名的文物。我不知道他们到底是如何做到的。今天进去的时候,那里已经很有规模,同时气氛也非常好。里面有一些不知名的小店,但是也有不少有名的餐饮店。你能在里面找到各种口味的东西,天南地北的各色餐饮店你都能在里面找到。最让我觉得神奇的是他们完全的融入到了那些文物古迹建筑里面。那片区域走两步就有非常有名的文物建筑。在这片区域被盘活之前,那估计就只是门口挂了块牌子的老房子。有可能年久失修破败不堪,也有可能虽然里面的东西保存得非常良好,但是大门紧锁。这些神奇的经济深入到了这些老建筑里面。我们可以像时光倒留一般在那些有几百年历史的老房子里面享受着现代的服务和饮食。从前如果要走进那些文物老建筑,我们除了去博物馆别无他选。但现在,我们可以免费进入到各家店,哪怕我们并不消费。店铺要在那里经营下去,就必须负责起保护那些文物的责任。因为那是一片非常特殊的古老之地,所以去店铺里消费的人显然要比一般的普通大型商场多。也正是因为有了那些店铺的渗透,我们有机会进入到文物里参观历史留下来的奇迹。在那里,星巴克开在一座老宅里,门口用楷书汉字写着星巴克,而其它星巴克里最显眼的绿色女人头像在那家店只是角落里的小logo。我跟我妈说,如果只在门口照一张相的话,我可以骗别人说,星巴克其实是中国的东西,不是外来品。因为我妈在看到那个招牌以后,居然在纠结这家店是不是平时那些星巴克的翻版。佛山这个叫做岭南天地的地方真的让我感觉非常神奇。大概广州的永庆坊想制造出的就是这种效果吧,但我觉得广州的永庆坊比不上他们,因为相对而言,佛山那个地方的历史沉淀比我们的永庆坊深很多。为什么我只听过广州的永庆坊,而没有听过佛山的岭南天地呢?大概只是因为我们这里曾经是习大大的打卡点。

佛山这个神奇的地方,我还要继续去探寻。

2019-10
14

被迫夜行

By xrspook @ 11:44:33 归类于: 烂日记

我不知道现在年轻人的消费观念到底是怎样的,不知道他们认为很正常的交通方式应该是怎样的。过去几天,我脑子里全部都是接近半夜12:00的飞机到达广州之后,我要怎么回家。那是一个非常尴尬的时间。在没认真搜索之前,我觉得广州的夜班公交应该能满足我回家的需要。机场大巴理论上应该有航班就有车,到达市区以后,即便多转几次车,也肯定能回家,但昨晚当我认真搜索一下之后,我发现情况不是这样的。虽然现在广州的公交车站已经多了很多夜线路。那些车大概30分钟发一班,错过了等等就好,但问题是那些车的运行时间大概是到晚上12:00。也就是说在那之后,要出行除了用的士和私家车以外,几乎公交约等于误解。正常情况下,很快就可以在机场叫到网约车,但问题是半夜怎么可能会有很多网约车在服务呢?除非这辆车你一早就已经预约了。但预约这种事根本说不准,因为半夜的飞机晚点是很正常的。

如果是某些很紧急的事,又或者没有任何周旋的余地,搭乘这种凌晨到达的航班无可口非,但是在可以选择的情况下,这些年轻人还选择这样的出行方式,让我觉得很无语。大概他们觉得白天从机场或者南站打车回家跟晚上没什么区别。可能是他们完全没想到孤身一人的危险性;又或者是他们曾经就这么干过,觉得这没有问题;第三个可能性是他们曾经干过,但回家的时候是有家人或朋友去接的。对我这个长期生活在广州城区的穷人来说,在正常时段往返高铁站和机场都可以通过公交轻松的实现。白天从我家去白云机场T1航站楼只需要10块钱的公交费用。即便在不塞车的情况下,从家里打网约车去机场也需要起码150块钱。15倍的差别!或许你会说,这样会舒适很多,但问题是你怎么知道司机不会卖你猪仔呢?从小到大我打车的经历非常少,在没有网约车之前,我出门几乎不打的士。在一些特殊或者紧急情况之下,我才会打的士。至今我也只坐过一次网约车。那次之所以要那么干,首先是因为间太晚了,公交路线太长了。几乎不打车这显然是我的问题。对年轻人来说,他们觉得用20块钱买大概75分钟是非常划算的事。我搭公交就只需要3块钱,但是他们愿意给25块钱去拼车。这种情况也像如果要爬白云山,我会背上一两瓶大水,因为我知道山上的东西价格很高。通常来说,在市区,1.5升的水大概三块钱,但是到了山上,500毫升的水也要10块钱。我宁愿自己背3升水上山,也不愿意在山上被人家要高价,但是年轻人不这么认为。所以你可以看到他们双手空空就去上山了。如果不想走上去,就去坐缆车。如果走下来觉得太辛苦,就去坐电瓶车。渴了或者累了,又或者想玩什么新玩意了,给钱就好。钱真的是那么容易就赚到的吗?从我们单位新招回来的那些同事的薪酬看来,他们把钱赚回来真的挺简单,甚至有点简单的过头了。

之所以有这些吐槽,大概是因为我太土气、太抠门了。

© 2004 - 2024 我的天 | Theme by xrspook | Power by Word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