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1
6

回广附

By xrspook @ 8:13:10 归类于: 烂日记

按照广附计划的时间表,理论上校庆活动8点30才正式开始,但是8点就可以入场了,所以我的计划是大概8点30就到达。因为纪念品是先到先得的,领完即止。像我这个年纪或者比我小的人。绝大多数情况下,周末都不会起那么早,如果是跟我年纪相仿或者±5岁左右的人还得带孩子,所以大多不可能那么早。综上所述,如果我早一点,就肯定能拿到纪念品同时遇到同学的几率会很低。我的计划本来是7点30出门,但是起床刷牙洗脸之后,我还是选择先做一下尿酸,结果头两次扎手指居然怎么捏都捏不出血,所以我只能调整扎针的深度再扎第3次。第1次不够血,我还是打算碰一下运气,结果仪器显示E-7,就是血量不够。第三次扎针以后血量够了,但是数值太低,所以我又多花了一个试纸。之前我从来没有试过扎针太浅,怎么挤都挤不出血。因为测尿酸耗费了几分钟,所以出门时间推迟了。

前一天晚上我就纠结过,我是搭184直接到,还是公交转地铁。从时间上说公交转地铁好像快一点,但是184显然省事很多,但是184有一个不确定的点。从越秀北到黄华路以前有一条小路通过去,那条路不能走汽车,但是可以步行、汽车或者走电动车。现在那条路还在吗?如果那条路已经不通了,那么我就得绕大很大一圈。最后我还是选择了省事的184,到公交站的时候,发现前一辆184才刚刚过站不到2分钟,想死的心都有了,但是小程序显示184的发车间隔是6分钟,所以实际上我并不需要等待太久。

上车以后人不多,基本上都是老人,我坐到了倒数第二排,前面是两个已经退休的大妈,一路上她们都在聊个不停,用的是纯正的粤语。一开始聊的是老人大学,然后聊的是去越秀山唱歌,其中一个还说她开了健身卡可以去某个地方游泳跳舞之类的。当车开到越秀南的时候,又上来一个大妈,跟之前那两个大妈好像是认识的。她们在聊应该在哪里下车。越秀南上车的那个大妈说要在越秀桥也就是越秀北路下车,然后有一条路穿过去,于是我马上意识到我们都是去广附黄华路校区的。车走到越秀中的时候,又有一个大妈发话说她的同学群没到8点就说现场已经在发纪念品了,然后其他大妈说不是8点30才开始吗?说8点就发纪念品的那个大妈说,反正就是提前了,她的同学已经帮她领了,所以她可以慢慢悠悠地过去。到底这辆184上面有多少个广附的校友呢?

到越秀桥也就是越秀北路下车的时候。一下子公交车上一半的人都下了。除了我以外,其他都是中老年人,如果也把我算是中年人算的话,下来的全部都是中老年人,而且老年人偏多,女性占绝大多数。下车以后大家都往同一个方向前进,其中一个大妈就发话说可能这些下车的全部都是校友吧。我默默地一句话也没说加快步频加大步距,直接把他们甩在身后。

幸好从越秀北通向黄华路的那条路还在。从前每天上下学我走的都去那条路,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我会知道那条路的存在,是同学告诉我的吗?还是我怎么摸索出来的?在我读广大附中的那个年代,根本没有电子地图,即便现在有电子地图,也很难识别出那些不能走车的路到底路况如何,又或者有没有路。所以这一次,我是赌博,赌赢了。

校庆余下的事情,下回分解。

2019-02
12

笔笔笔

By xrspook @ 8:41:44 归类于: 烂日记

新年上班的第一天,没什么具体的事情做,因为其他人的工作还没开展,所以我也没有。于是我一整个下午都耗在了淘宝上。中午吃过饭,散步完以后回到办公室,我就开始研究钢笔。钢笔这种事昨天我已经研究了大半天,还是没有结果。昨天中午我终于找到了高中时我用来默写语文诗词和写英语作文的那支钢笔的型号。其实前天我也找过,但找不出来,昨天总算被我找到了,那是英雄的841。那支钢笔非常简洁,没有多余的装饰。一支1998年出厂上市的,产量非常大,价格亲民,所以受众也多,我是其中一个。淘宝那个卖家写,这支笔是1998年5月上市的。记忆之中这支笔是小学六年级的语文老师给我的,至于是送还是奖,已经不记得了。过了好久,我都没有使用。

好像小学的时候我们要写钢笔字帖,但是到初中的时候,完全没有这个要求了。小学高年级的时候,我偶尔会用中性笔,但用得不多,因为中性笔相比于当时很流行的圆珠笔来说,价格昂贵,而且非常容易坏。当时最流行的中性笔是三菱的0.38,那种笔线条非常细、不漏墨,非常流畅,但问题是一摔就坏。圆珠笔也会摔坏,但显然没有三菱那种笔那么娇贵,如果三菱的0.38直接笔头落地,必死无疑。如果带着笔盖平行落地,可能还能挺一下。当时也有0.5的中性笔,但相比于三菱的便宜很多,但跟圆珠笔比起来也很贵。当时是有中性笔的,但我们舍不得用中性笔。初中的时候中性笔越来越流行,圆珠笔用得越来越少。我大概一半用圆珠笔,一半用中性笔。圆珠笔我觉得最大的问题是写着写着就会漏墨,然后搞得满手都是。也不知道是不是我用力有问题,因为我的同学跟我用同一个型号的笔,他们貌似不会遇到我这么麻烦的问题。相比于圆珠笔,中性笔漏墨的情况显然几率会低很多,尤其是如果用质量好的中性笔。

小学的毕业考试我已经不记得自己用的是什么名了。中学的升学考试我记得自己用的是黑色圆珠笔,而且那种圆珠笔的颜色还不是很深,有点像HB铅笔的颜色,而且我用那种笔还不容易像其他圆珠笔那样漏墨,所以我非常喜欢,而且还不贵,好像一支还不到一块钱,因为笔尖细,所以很耐用。革新路当年整条街都是卖文具的,但也只有一家店卖我心爱的那种圆珠笔。到了高中,我基本不用圆珠笔了,几乎全部用中性笔,因为中性笔的价格终于下去了,超市里卖的大概是一块钱一支。替换芯稍微便宜一点,但相比于圆珠笔,中性笔的寿命非常短,大概只有圆珠笔的1/3到1/2,所以正是因为这样,每当我要大量写字的时候我就会用钢笔,但那个我不会在测验或者考试时使用。因为高中考试用的卷子通常都是白报纸印刷的,那种纸会化开,而且当时我用的那种墨水颜色比较浅。可能连HB铅笔的颜色都不到,但是那根钢笔配的那些墨水在广大附中的答题纸上却非常流畅不会化开。正因为这样,小学的钢笔终于派上了用场。大学的时候,钢笔又被我放一边了,几乎任何时候,我用的都是中性笔。大学测验考试用的卷子都是高级铜版纸打印的,质量非常好,估计钢笔不会化开。但显然到那个时候,钢笔对我来说就只是个情怀了。因为大学里除了考试之前和考试的时候,平时做的笔记不多,甚至可以说几乎没有,那时中性笔的价格比高中时低,为什么我还得那么麻烦用钢笔呢。

昨天中午我终于找到了自己从前那支笔的型号,于是我在微信找我妈,我妈迅雷不及掩耳地就在我爸那堆钢笔里帮我找到我的那支英雄841。前天我就觉得,那里的其中一支笔很像我的笔,但我不敢确定,昨天回到单位,把所有笔都翻一遍,确定没以后。我更加怀疑前天看到那支笔就是我的。我妈立马验证了我的想法。我爸是那种偷偷摸摸翻我和我妈抽屉的人,他寻宝一样找他要的东西,但当我们问他有没有拿过的时候,他永远都是回答没有。是他真的不记得,还是他故意说没有,这已经无法考究。但是那种偷偷摸摸的行为,一直以来我和我妈很不喜欢。我的笔被我爸拿走以后,不知道他有没有用过,他之所以又把那堆笔放一边,是因为他觉得那些笔写出来的字都太粗了。鬼知道被他折磨过的笔还能不能写出来,所以昨晚跑完步回到办公室以后,我又纠结了一番,买下了淘宝店那支老版的英雄841。

对我来说,英雄841是个情怀,至于新买的那支旧货有没有我旧的那根那么好写,显然那个我无法控制,因为每一支钢笔都是独一无二的。

2018-07
4

什么鬼回弹

By xrspook @ 9:37:46 归类于: 烂日记

室内球场在我的心目中一直都是很高大上的存在。广附的风雨球场一直保养得很好,无论是在里面打篮球还是打排球,感觉都很不错。还记得初中考高中的时候,我就看中了他们的那个地方。在里面上体育课的机会不多,还记得有一次,老师罚我们绕着篮球场跑了好多个圈。他每次都说我们跑得不好,于是跑完上一次的那个圈数以后还得继续加不断地加,结果一节体育课下来,我们绝大多数的时间都用在绕着篮球场慢跑上了。当时觉得他真的很变态。因为这样我们就几乎没有了自由活动的时间,但是现在回想回来,其实那是一个锻炼耐力最好的方法,但当时在我们的心中就只有怨恨,其它什么都想不到了。

工作以后也去过一些室内球场打球,现在回想起来,那都已经是八年之前那些篮球比赛的事了。去过中山,去过顺德,也去过佛山,印象最深刻最糟糕的篮球场是军体院。那个篮筐烂烂的,那个地板也烂烂的。但起码那个时候我不觉得球落地的时候回弹的感觉好奇怪。顶多觉得那个地板会不会多踩两遍以后就烂掉。昨天晚上去的是古梅体育馆的室内篮球场,木地板,一上去运球,我就感觉很不对劲,不只是我,所有人都感觉不对劲,因为用平时的力度拍球,球回弹很差。那种感觉让人简直怀疑我的球是不是没有打足气。那种状态完全就是像遇到一个内压严重不足的网球,正常高度放下去以后,回弹相当糟糕。这可是一个新的体育馆,前两年才建好的,为什么篮球场居然会这样呢?这样的篮球场,还不如找一个室外的塑料地板的篮球场,那个的回弹还会正常一点。这个木地板真的让我们很崩溃。水泥地、沥青地、塑胶地,全部都不是那种感觉。而之所以我感觉很不妥当,是不是因为我已经很久都没有在木地板的篮球场打球呢?印象之中,广附的风雨球场从来不这样。华农的风雨球场是不是这样我没有印象,因为在那里基本上我都只是打羽毛球。如果我有在那里打过网球,估计我能感觉得出来,但因为羽毛球是不需要回弹的,所以我印象不深,但记忆之中,即便没在华农的风雨球场打过要回弹的球,我也感觉脚步落下去的那种回馈跟昨天那个篮球场很不一样。昨天之前我从来没进过那个篮球场,虽然游泳馆就在旁边,紧挨着,共用更衣室,但篮球场我一次都没进去过,更没在那里打过球。以前路过的时候,曾经看到有人在打球。看别人打球的时候,总觉得很高大上,但是昨天当自己踩着那个场地打球的时候,我就感觉各种不对劲。室内球场全部都被玻璃密封,理论上很高大上,但也正是因为这样,里面就像一个蒸笼一样,没有空气流通,感觉要比室外的还要糟糕。单位系统的篮球比赛要在下午4点开始。想想都觉得那会相当变态。这个室内球馆是可以开空调的,但是却要额外的多交每个小时200块钱的空调费。比赛的时候给不给那个钱不知道,反正练习的时候是肯定没有。所以昨天我喝水的量是平时的两倍。袜子就像我跑步那样,早就被流下去的汗湿透了。所以昨天开始我就在考虑,无论跑步还是篮球,估计我都得用上小腿套。本想买一些便宜的凑合着用,结果发现即便不是品牌的小腿套也不便宜。但后来我却偶尔发现原来袖套也可以凑合的用来当小腿套,如果只是用来阻止汗液一直的往下流湿透袜子湿透鞋子,估计袖套真能胜任,毕竟我就没想过要靠小腿套起压缩作用。

七月中旬的篮球比赛我们是主场,但那个主场的场地连我们自己都呵呵了。

2016-11
8

广附记忆

By xrspook @ 7:47:39 归类于: 烂日记

前天因为要在公交车上用16wifi,所以我被迫加了广州百事通的微信。我发现原来那个东西还真挺好玩。因为我已经很久没试过,用一个广州人的心态去看东西,无论是文字还是见闻。虽然没有被洗脑,虽然和家人以及会讲粤语的人沟通的时候,我用的还是广州话,但实际上,我脑子里主要的思维方式已经变成了普通话。所以如果你让我用广州话输入我会半天憋不出一段话来,说没问题,但输出有问题,阅读的速度也很慢。在推荐栏目里,我看到一篇关于广附的。那是一个毕业了四年的同学写的东西。她才刚毕业了四年,但我已经毕业了十年有多。那篇东西里,最引起我共鸣的是广附的春卷。还记得,课间的十几分钟时间我们喜欢冲去饭堂买春卷。当时从来没有担心过春卷会售罄不够卖,只是担心动作太慢了,上课铃响都回不到课室,但实际上这种事没有发生过。虽然春卷会让我想起广附,但实际上我在广附吃的春卷并不算太多。广州有哪一间学校,第一个让人想起的居然是里面的春卷呢!

我的很多广附的记忆,很多都是跟体育有关的。比如说,高中到那里的时候我发现,班里的人都挺擅长排球这东西,但我在高中之前几乎没接触过。当时的体育考试,有一个是两个人颠排球得多少下以上。那简直把我折磨死了。一开始用的是普通排球,我就只有一直去捡球的份。但后来用起来软式排球,情况好了一点。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软式也好标准也好,反正我跟某个男生搭配的时候基本上可以轻松拿到100分。当时我实在不明白,颠排球这种这么痛苦的事,为什么要我们去干?更加让我不明白的是我班里有个校队的,所以体育课空闲的时候,她就会拿着个排球对着墙练习。其实当时班里有两个排球队的,一男一女,但男的我却从来没见过他如此练习。最兴奋的要数其他学校的队伍来我们学校打篮球赛,那通常会在风雨球场进行。虽然跟华附打的时候,我们几乎不会赢。但是整个风雨球场都人声鼎沸。因为华附的那些篮球队员里面就有从前初中是广附的人。他们有些是因为成绩好,所以去了华附,有些则是被体育特招进去。还记得高三那些吃完晚饭在风雨球场里踢毽子,打羽毛球打乒乓球或者在学校里瞎逛的日子。别人都在赶着回家,都在跟车流人流作斗争,我们却可以那么休闲,饭后运动一下。因为有了那个经历,所以我才觉得,高三比高一高二还要轻松。运动过后是晚自修,9点半过后才可以回家。但就是因为在晚自修前有那么大概一个多小时的运动时间,让我有更多时间跟同学接触,同时,运动真是一件非常让人放松的事。在上课的时候,老师是我们的老师,但下课以后,在课余时间,老师就只是我们的对手。还记得我们在羽毛球网的两边踢起毽子,某个男老师在开小差,结果我一个毽子踢过去,正中他眉心。虽然并没有造成什么伤害,但那也够囧的。广附校队,篮球很厉害,排球很厉害,毽球也很厉害,据说从前有射击的时候射击也很厉害。所以那里的很多人并不是书呆子,他们学习成绩很好,但运动方面也厉害。体育课要抓紧每一分钟去玩,大家都爱是体育课,除非要进行什么长跑考试。体育科办公室门口放着一个杠铃。我记得有段时间我会把那扛在身上,然后做全蹲,为的是备战校运会两百米接力。我也记得高一的某段时间,班主任逼迫我们放学之前必须绕着200米1圈的操场跑上三圈。那个高傲自负的班主任,我从来对他没有好感。我骨子里就有一股气,必须要跟他作对。大概因为这样,所以他教的物理力学部分我觉得自己总是很糟糕。我抵触老师,自然会让我非常不喜欢他的教学模式。我不喜欢他总是要我们记住所有公式的变体,其实记住一个最根本的公式也就可以了。所以到后来,当我离开物理重点班到了其他物理老师的手下以后,我觉得物理很轻松。

如果可以再来一次,我该怎么好好利用高中那三年呢?

2015-05
14

凤尾往事

By xrspook @ 13:46:28 归类于: 烂日记

不懂不会,会而不对,对而不全,全而不好。这句话是高中数学老师龙哥的经典语录之一。数学的结果很重要,但过程和思路也不容忽视。没有思路是第一阶段,有思路但过程偏颇是第二阶段,过程没什么大问题却不完全思考到位是第三阶段,做到了却绕了条很远的路才终于实现是第四阶段。我还清楚记得那位老师有时会一节课只给我们讲一两道题,但那一两道题他会用N种方法去解答。从小学开始,除了计算经常出错以外思路基本不会是我数学的痛,但在那位老师的监督下,我完全就是个渣。几乎可以这么说,全班除了少数几个人他觉得还过得去以外其余都是无可救药的。他经常讽刺我们是“吃饭重点班”,除了吃饭啥也不会。是他颠覆了我对数学的感觉,从以前的好玩、喜欢、还不错到后来的害怕、担心、敬畏。在他的监督指导下,即便你过程思路还马虎可以,结果不对也是不行的。高中的第一次测验我就没及格!在那之前对我来说在数学这门功课上是从未有过的事。虽然全班的成绩都只是马马虎虎,以至于那个单元老非常不满意,要来一次重考。但你知道吗,第一次测验,班的平均分已经有70-80了!我是屈指可数的少数几个不及格。重考里,我总算及格了,刚好60,马勒戈壁,我从未感觉过数学考及格居然是那么的难!!!那个学期,我的数学一直在挣扎着,在及格线上浮沉徘徊,至今我仍对“或并非”的判断有阴影。从初中时数学的从来正数到一升上高中的从来倒数,落差太大太打击了啊啊啊!!!为什么我当年就没想过要去跳楼呢?语文向来不是我强项,英语一定是我的弱项,连传统强项数学也变成一坨屎我还怎么活?幸好我去的是物理重点班,所以我的化学还能算点事。如果连化学也挂掉的话我真的没有任何生存的欲望了。化学是我有机会超过全班平均分的唯一科目,起码在那个物理重点班里,记忆之中我的确每次测验考试都做到了。直到学习抛物线,我的某次数学测验才在100分制下考了90分以上,我终于超过了全班的平均分,虽然,只是几分而已。那次超水准发挥是因为测验的时候我脑子里只有我的一个同学马上就要走了,在高考前就要离开我们去美国了,不是因为羡慕嫉妒恨,而是因为非常舍不得。该懂的我都懂,我需要的是心如止水般把数都算对。高中时期一鸣惊人的表现还体现在某次数学竞赛,尼玛的我神一般的居然拿了个二等奖,要知道一整个年级300多人,一等奖的只有几个,二等奖的也不过十几个而已。谁也搞不懂为什么那个测验考试从来都徘徊在及格线的人怎么会突然发难,光靠运气解决不了问题,因为选择题的数量不多,更多的是填空题。他们不明白,我也不明白,我只是觉得那次竞赛题目的调调有点像是我们正在学的知识点和奥数里的那些东西的集合。奥数讲究思路,数据肯定不会要求你算得很痛苦,掌握方法就能又快又好。我只是在小学吊儿郎当式地上过3年课外的奥数班,到高中的时候解题思路早已忘得一干二净了,但我却似乎还有点那个感觉。

高一班里的学号排序很讽刺,按照入学成绩降序排列。先男生,后女生,全班56个人,男女几乎对半。我的学号是55,呵呵呵,我的中考成绩是661,当年中考录取分数最高的执信也不过是656而已,640以上已经算是广州的优秀生了。从整体来看很优秀的成绩,到了一个重点中学(第一批录取的学校里分数线最低的学校,630)的重点班,刹那沦落为倒数。学号已经足够丢人了,老师肯定非常明白学号的含义,他们会平等对待我们?真的吗?反正,当时的男女班长是一开始就指定了的,他们分别是男女入学分数最高的两人,他们考到的是接近700的分数,亲,我中考的那一年用的可是标准分啊啊啊!他们的成绩完全可以去华附、执信、省实、广雅直流。当时,我那一届高一共有10个班,其中3个重点班,最牛逼的那个几乎全班都是学校直升免考补送生,记忆之中我那个班没有?余下的那个班有一些是补送。从前是广附的他们告诉我,在他们的中考一模里如果能排到全级前多少名如果第一志愿又报回本校就能保证进重点班。所以,我的那个班里有极少数的一些人中考成绩比我低一点点,但学号却在我前面。现在回想起来,外校进去的和原校的学生根基真的差很远,尤其是像我这种来自全市有名糟糕初中的人。从鸡头变成凤尾的滋味试过的人都会不堪回首。从入学成绩全班倒数,到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总成绩全班第九对我来说简直就是不可思议!那让很多人都目瞪口呆了,包括我自己。那是侥幸?我得说,那是因为他们之中的某些人不能在考试里作弊。为了成绩好,平时的测验因为班数太多肯定不能同时考,于是别的班考完就去拿点消息,那么测验成绩就会还不错,但考试没门,我这个平时就是老老实实的人考试的时候也就继续该怎么着就怎么着。

逆行向上的艰辛做过的人会很懂。不过其实,你很痛苦的时候你呼喊抱怨也没用,只会浪费时间,哭着也要继续是唯一的出路。

归档:2015-05-14 新世代jefe。

2015-05-14_stamp01

2015-05-14_stamp02

2015-05-14_stamp03

2015-05-14_stamp04

2015-05-14_stamp05

2015-05-14_stamp06

© 2004 - 2024 我的天 | Theme by xrspook | Power by Word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