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1
4

我的长处

By xrspook @ 10:04:38 归类于: 烂日记

有没有认真自己知道,别人看到的可能是你认真了,他们不觉得那有什么;你不认真,是剽窃回来的,他们居然没看出来。但这种事,人在做天在看,对我来说最重要的是过得了自己良心的那一关。

从前我并不觉得自己有什么特别,但是现在我却慢慢地意识到了自己的特别之处。无论是在生活上,还是在工作上,又或者在学习上。从前我的这个特点并没有很好地展现出来,因为大家都在朝着同一个方向进发,人太多,空间太小,时间太紧迫,根本出不了什么特点。这个事实一直贯穿于我们的学生生涯,从进幼儿园到大学毕业都是这样。大学的时候,可能会好那么一点点,但是被束缚了那么久,即便给你自由,你也搞不出什么花样。

我觉得自己最大的特点是认真,在某一个问题上不断地钻进去,并不是因为领导要求我这么干,也不是因为这么干了我知道自己能拿到什么好处,我纯粹是觉得我应该这么干,我觉得这么干有意思。所以,当我耗费几十个小时做一件事的时候,其实我并没有考虑过效果会怎么样,我只是让自己竭尽全力地做,做到不会有后悔,至于往后的事,到底别人觉得怎么样,那就与我无关了。要做到别人也觉得好,首先我得把对自己的要求提高,而且理论上要高到有点超乎他们的想象。显然,要判断别人到底想要些什么,别人最期待的是什么,什么才会超出他们的意料,这实在太难了。所以实际上我没有考虑过。小时候写作文的时候,我不讨厌抄袭,长大了写文章的时候,我也不喜欢参照自己从前的作品,除非某些情况下,我觉得那根本没意思,想糊弄一下。但即便这样,我参照的也不过是我自己的东西,我不会直接在百度上搜索然后复制粘贴。

我最大的特点是我会喜欢不断地刷新自己的极限,无论那件事是不是我真的没办法做到。从前我以为大概别人也有可能这样,但是从我现在的观察看来。当他们遇到问题,更多时候,他们选择的是退缩,是丢包袱,直接不管,直接把本应该是他们做的事全部丢给你,或者在需要承担责任的时候找各种借口让自己离问题远远的。这种不负责任的人,怎么可能让他承担,重大责任?!简直是想想都让人心慌。别说大责任,即便是小任务,在那种不断丢包袱的人,小事情也会出错,小事情错了,积累起来就会有大问题。我真心不知道如何改造这种人,这种人应该放去哪里才能把我们的风险降到最低呢?他们为什么会这样?大概是因为,他们只是在混日子,他们在得过且过。我觉得如果天天都活在自己犯错,可能会被挨骂的氛围里,日子舒服吗?其实他们明明只需要再多做一点,就不会有这种问题了。人人都想少做点,人与人之间的那个间隙就会变得越来越大,然后问题就来了。我之所以会有别于他们,是我不仅把自己要做的全部做好,而且我还会没有限度地往四面八方扩充,于是即便他们在不断缩小自己的责任,但有些时候,我把我扩张的东西直接伸到他们那里去了。我觉得跟他们合作我很辛苦,但是他们觉得和我在一起实在太舒服了。有些时候,我会觉得非常的心理不平衡。他们既然这样,那么发工资的时候,他们是不是也应该把一部分钱给我呢?幸好这种心理不平衡只会在极少数的情况下干扰我,绝大多数时候我都不会在乎别人怎么看。

对我来说最重要的就是提升自己,至于提升之后能不能打胜仗,显然,那就不是我的考虑范围了。

2018-12
13

改进

By xrspook @ 10:14:35 归类于: 烂日记

总是抱怨别人这里不好那里不好,其实不如抱怨自己,到需要采集数据的时候我才发现自己的一些设置不完善。有些数据需要聚合,有些数据需要拆分。到底如何把握那个度,至今我仍没有一个确切的答案,把数据聚合起来的确可以让我省事。有些要拆分的东西如果不把那分开,根本没把得到一个正确的答案,但是如果把数据拆分得太多,到聚合的时候你又真的是不知道该如何下手了。规则是我定的,但当我自己整理的时候也发现问题,理论上这个东西可以通过设计好正确的逻辑去避免,但问题是,连我自己都说不清,我怎么能要求别人做出我需要的效果呢。今年的数据收集我基本沿用的是去年的方法,但明年我会对数据进行一些增加或者减少一些不必要的工作量,完全就不需要一再重复了,这样可以减少我每天处理基础数据的时间,而在一些没办法通过基础数据整合出来的东西,我必须用更详细的方法记录下来。今年让我很麻烦的那些拆分与整合的数据,是因为今年一开始的时候我一直没有做好收集工作,而是过了大半年以后我才开始着手慢慢找回来。虽然这样也行,但是数据多的时候自然就会默认产生惰性,批量生产的时候人难免会犯错,那个错误到底在哪里,你又实在是说不清。

我觉得最应该改变的是我要把正在使用的Office系统换掉,从2003换成2016,因为在数据查询方面,2016加的某些功能是2003无论如何都做不到的。比如说数据的不聚合功能,通过那样的方法可以轻松地对文字进行数据透视,但2003的数据透视表就只能把所有信息用数字的方式表达。明明可以通过窗口界面进行的外部数据联合查询,但是在2003里就只能使用脚本编写,虽然也能达到类似的功能,但显然这有点繁琐,而且必须小心翼翼,稍有差错就没有然后了。2016很早我就想换掉了,但是我需要使用的电脑是我家里那台跟我单位工作的这一台。该怎么说服领导让他给我买正版软件呢?或许别人会说用WPS不行吗?显然,Office跟WPS不是一回事,差太远了!专业的人不会用WPS,因为那只是一个高仿,核心的东西他们永远放不完全。2016这个东西貌似网上没有一个完美的破解版。几乎所有破解的版本最后只能过一段时间就去注册一次,才可以让软件继续使用。与其这么麻烦,不如直接买正版。半年之前,到处都可以买到2016的正版,但现在,微软官方商城的价格被提到非常高,而其它我知道有卖正版的地方貌似都已经不卖了,至于为什么,是因为微软在推他们的Office365。他们希望你每年都为软件给钱,而不是一次性地把软件的使用权买断。这样的话他们就可以一直赚钱,同时也保证了你可以一直使用他们的更新服务,让你的软件随时保持最新版本。对联网的人来说是完全没有问题,但是,在中国这种特殊的国情之下,有些时候,我们的网络真的不怎么好,虽然理论上的网速很快,但实际上让人很着急。使用盗版软件是我们一向的作风,使用正版软件还是得每年都给钱,这会让人有点难以接受。我个人觉得给钱买服务这完全是可以的,但估计我的领导不这么认为。虽然,只要我提出要求,估计他们会允许我在这方面每年都投入几百块钱买正版软件。别人不会向他提这个要求,因为他们的工作不会迫切地需要用到这个。这也是我跟他们很不一样的地方。但同时我也会遇到这么一个问题,领导会不会说你找一找有没有破解版本,那么就可以省下一笔钱了。虽然即便那笔钱省下来了,还是不会到我的口袋里去。既然付得起钱,为什么要用盗版软件呢?破解版某些功能是憋足的,你得到完整的售后服务,何必呢。

我需要变好就必须改变,要改变就必须得思考总结。

2018-12
11

我的选择

By xrspook @ 11:23:12 归类于: 烂日记

什么是高兴,什么是不高兴,什么是好,什么是不好,以前我从来都不会去主动判断,即便有时候别人要我去选择,我也会觉得不知道该如何抉择。因为一直以来的教育,无论好还是不好,都不会让我们去做评判。准确来说,所有判定早有一套规矩,而且那个判定人不是我,所以当你叫我去选择的时候,我会不知道该怎么办。例如一个随便的点餐,我也会很彷徨,不知道自己到底要些什么。无论你给我吃什么,我都会把那些东西吃完,过后你问我好不好吃,对我来说都无所谓,那些对我来说不过是一些吃进肚子里的东西而已。

但慢慢地,我觉得自己开始有了自己的想法,即便别人没让我去判断,我也会主动去感受,然后发表我的意见。这东西是好的,但是如果我是一个特立独行的人,别人都说对,但我说错,我就很容易被别人当作一个怪物般歧视。有些时候并不是他们心里觉得那真的是对的,而是大多数人都觉得那是对,如果举手说那是错的,可能要承受很大的风险,比如会被追问为什么觉得那是错的。有些时候,对与错的判定只是一个感觉,实在说不出理由。对于摇摆不定的人,他们会毫不犹豫地随大流,又或者他们想都没想过要去判断,对与错,就像从前的我一样,大家怎样就怎样就可以。不过我跟他们不一样,小时候我不知道该如何判断,但我并不会随大流。大多数时候,是家长帮我选择好了,但到我自己做决定的时候,我还是会思考好段时间,然后给出个答案。现在对我来说,给出答案不再需要痛苦的思考,尤其是在别人问我以后才急着找答案是不存在的。通常,他们说的时候我就已经有了自己的判断,有了自己的理由。如果你问我的时候我没有意见,大概是因为我从来没有在那件事情用过心,我觉得那是不重要的,当然就不会思考,当然也就没有答案。但我敢大声宣布我的答案的时候,绝大多数情况下,我都认真思考过了,又或者那根本无需思考,因为那就是我做人的准则之一,是我一直以来信奉的真理,不容得半点动摇。我做决定的时候,我不会在乎别人怎么想,所以有些人会觉得我过于偏激,过于愤世嫉俗,因为我把他们放在心里不敢说的话都喷出来了。他们之所以不说是因为他们觉得说了也没用,而且说了出来会暴露自己跟主流不一致,但对我来说,在那个时候,我总是无所畏惧的。主流这种东西总得要有个人去引导,谁说现在的主流就一定是对的呢?!或者某一天我会成为引导主流的人呢?!真正能评判我的,不是现在的人,而是以后的人,是那些在历史上读到我故事的人。我现在做的主要是为了对得起良心。我可以安心睡觉吃好饭过日子,哪怕我拿到手的钱没别人多,过的日子没别人奢华,但是我过得实在,问心无愧。

昨天我把稻谷的那篇东西写完了,接下来我要开始策划全年所有数据的大综合。那才是我最期待的作业。

2018-10
22

为什么

By xrspook @ 11:35:38 归类于: 烂日记

理论上小孩子是非常喜欢问为什么的,但是对我来说,之前我一直都没有那个欲望去了解。我只想知道,那是什么。只知道那是什么很多时候,很多时候只是个敷衍,因为实际上并不知道那到底是什么东西。可能你知道这个东西的名字或者发音,至于那个东西有什么特点,跟其它东西有什么关系,理论上是没办法从是什么这个答案里得出的。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有了问为什么这个诉求。我会问自己为什么,也问别人为什么。我为什么喜欢或者不喜欢,为什么别人会抗拒或者欲罢不能。在问为什么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对事物作进一步的了解。在问我自己为什么的时候,我会发现一些自己的特点,比如说自己的喜恶是什么,其中内在有没有什么关联。在问别人为什么的时候,我会对事物产生别样的理解。无论那个反应是好的还是坏的,当把我自己的意见和别人的意见放在一起,就会产生对比,自然而然就发现其中的区别了。为什么我跟别人不一样,即便结论是相同的,但实际上我们欣赏或者厌恶的某些东西不一样。别人喜欢或者不喜欢,对我们自己的判断不影响,因为我们没必要随大流,别人喜欢什么我们也学着喜欢。一定程度上,我觉得知道别人为什么做那个判断可以纠正我们自身的一些错误。有些时候,我们直觉的判断可能是不合理的。在问别人为什么的过程中我们不需要使用复制照抄别人的结果,而是让自己有更多的视角。同时,在判断别人为什么会出错的过程中,其实也是防止自己掉入同一个陷阱。知道别人出错的原因,当然也能帮助别人少犯错误。所以,知道得多一点总是好事,但现在的人越来越懒。一定程度上,我觉得真的很糟糕,这其中的原因可能是现在这个时代,获取各种资讯实在太简单了。资讯的内容太多,有些时候真的会让人觉得我已经知道得够多了,或者觉得那些我不知道的我可以轻而易举就了解到。到必要的时候才发现,和从一开始就已经有做准备,在做判断的时候结果会很不一样。毕竟融会贯通这种事不是一两天养成的。只有做到无招胜有招,才是真正的高手。

从前我几乎不问自己为什么,所以当我现在问别人为什么的时候,可能他们也答不上来。很多时候,他们给我的回答是我觉得应该这样,但具体原因没办法说清楚。我也这么糊涂过,但现在我选择不再那么糊涂了。对某些人来说,可能他们一辈子都愿意那样。于是,就会有某些人像木偶一样,一辈子都给别人牵着鼻子走,因为他们本身是空洞的。他们知道要怎么做,甚至可以做得很好,但他们并不知道这样做的原因。

要做个更好的自己,估计好奇心是基础。

2018-09
14

三分开窍

By xrspook @ 9:19:32 归类于: 烂日记

23岁的身体加33岁的经验,我觉得现在的我真的过得很爽,以前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没有目标,要做某件事的时候很茫然。在做之前,不会先理清思路,而只是别人让我去做我就跟着做了,但现在很不一样,在我开始之前,我首先会想这样做可不可行,如果可行应该用什么方式。在做的时候,应该有什么步骤。结束的时候我应该得到什么效果,如果里面有什么问题,会大概在什么情况下发生,影响有多大。这些我都会全盘考虑。经验并不意味着在做某事之前我就一定曾经做过那些事,而是做其它事的时候积累回来的套路,可以用在我新接触的所有事情上。互联网盛行的今天,大大方便了我们,从前当我们不懂怎么做的时候,我们只有去找书或找人,但现在把问题打上搜索引擎,通常大概就能得到你想要的结果。虽然那些东西未必靠谱,你要提取出恰当的关键词,可能得用各种语言去搜索。这样下来,起码当你开始的时候,你就不会再那么茫然了。

过去几年我发现自己做的事情越来越顺畅,虽然那些东西是我之前没遇到过的,但是我却不知道为什么能用正确的方法很顺利地完成。当我还只是20出头的时候没有发生过,也正是因为30岁左右我突然领会到了这个,一次又一次成功以后,让我积累了不少信心。我不一定一开始就知道的比你多,但我的学习能力非常强大。可能我的天赋不如别人,但通过后天的经验和坚持,我可能会比别人掌握得更快更好。

昨天晚上去国丰打篮球,只是我们自己单位的人在练。在打球之前,中间休息,和练习结束以后通常我们都会投篮。昨天一个晚上,我投进了三分球比我过去一辈子曾经投进过的还要多。而且我用的不是乱来的套路。之所以可以这样,是因为过去几个月,我已经稍微掌握了中投的柔性手感。在罚球线两端,我可以用稍微屈膝弹跳的方式投进。在那个位置投进与否与我出手有没有偏有关,力度是刚刚好的,而昨天白天,在还没有开始尝试三分球之前,我就已经在网上搜索过,也根据自身条件去考虑过我应该用什么方式去投三分。三分和我中投比较有把握的地方相比,大概远了一两米。在中投的地方,我轻轻弹跳就能命中。在远一点的地方,我能不能用更猛一点的弹跳去支撑呢?的确,昨晚我就是这么干的。一开始我尝试的是垂直方向猛一点的弹跳,这样的结果是我的球还是离篮筐有半米到一米的距离。然后,我尝试在三分线把重心降低,以接近立定跳远的方式给自己一个向前的力。在开跳的一瞬间同时把球推出去。腿部的推力足够大,我的球就会完美的进入篮筐,那个抛物线刚好。如果有些时候歪了,可能是左右手的力度不完全一致,或者出手的角度有一点偏移。这样的三分效果,我很满意了,因为对其他三分不擅长的男同事来说,这样的抛物线,这样的命中率,他们多年以来都不曾做到过。这样的动作,我必须依靠腿后蹬发力,而且重心很低。这就意味着,我前面必须有很大的空间,而这种事在打比赛的时候通常极少发生。但说不定某一天,我会拿到一个压哨的球,然后我就可以表演一下了。即便不能命中,而偏出打在框上,我也觉得很满意了。你或许会说,如果早一两个月我就知道可以这样,大概现在我的球队就不是现在的打法,我自己就不是现在的这个用处了,但是一两个月之前,我还没能很好地掌握柔性的手感。从小到大,没有一个人真正指点过我应该怎么去投球,应该用什么力度角度以及出手方式去投球。一切都是在摸索中前进。突然之间,到了三十几岁的时候。有了比较大的飞跃。我觉得这倒不是因为我在球场上遇到了什么高人,可是生活中做其它事的经验让我在自学的层面上长进了。我不只是学,我还会把我想到的应用起来,用无数次尝试去实现我的目标。

我不觉得自己很强大,但是,我知道自己是个遇强越强的人。

© 2004 - 2024 我的天 | Theme by xrspook | Power by Word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