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
7

感性的人

By xrspook @ 23:59:28 归类于: 烂日记

我买《公羊的节日》这本小说的时候,我根本不知道那是在说什么的,我只是觉得价格很吸引,然后就买了,这是巴尔加斯·略萨的作品。在我记忆之中,我好像读过他的书,但具体是哪一本我已经说不上了。当我开始阅读后发现,这本书的内容跟标题不是我想象中的那样的,公羊实际上是一个代号,指代的是多米尼加的某个元首,但那是虚构出来的还是有点写实的意思,我不知道。总的来说,这本书让我读得有些困难,因为角色太多了,名字太长。当我看了好长一段时间中国人写的书以后,突然间又变成了翻译小说,就会觉得自己在那些名字之间绕来绕去实在挺痛苦。这本《公羊的节日》不仅仅角色名字很长,里面的情节也跳跃得比较厉害。让我觉得绝望的是你要明白看懂你还得有很多他们默认你应该知道的东西。比如说某些政治事件,也比如说某些党派斗争。如果没有了这些东西的加持,他们在你面前讲故事,但是你却完全不知道他们讲的是什么。

作家和政治总是有千丝万缕的关系。毕竟作者的东西反映的就是生活。极少数的人会反映一般老百姓的普通生活。如果真有那样的作品的话,有人会愿意花钱买书看邻居家的平常故事吗?如果只是要看一个普通人的普通故事,大概在大家日常生活的聊天之中也都可以实现。我不需要特意为此出一本书了,尤其是现在自媒体时代。通过大家的文字博客、图片分享又或者短视频。各种故事可以通过各种形式表达出来。之所以作家的书能变成书,显然他们不仅仅是把生活的故事直接呈现出来,必然会有某些提炼浓缩升华还外加一些像做饭那样的添加了各种调料。主心骨还是那样,但实际上我们所看到所呈现出来的那种色香味已经远远不是一开始的那个状态了。

我是一个理科生,但是我有个很大的特点,是当我看书的时候,我从来不会研究剖析作者的思路意图之类,我只会全身心感受故事本身,于是这也就决定了我是一个非常容易被感动的人。换个说法,容易被感动,也容易被欺骗感情。某些把我感动的屁滚尿流的故事,在某些人面前,他们觉得那不过是一些虚假的、无以言表的东西而已,无论是构成还是表述方式,又或者是故事的核心都经不起各种推敲,但我觉得,如果生活之中没有了被感动,人跟石头没什么区别。被感动的基础是当你接触某个故事的时候,你完全不去剖析,你完全不能把理智加在上面。情况就好像当你看某部电视剧的时候,如果你总把注意力放在那些人的服装表达一点都不合理上面,你总是各种嫌弃,那么你就不可能全身心地投入到电视剧的剧情本身上面。当然,如果角色表达出来的东西让你秒秒钟出戏,我感觉就无需继续挣扎下去了。直接不看,换另外一个就好。强迫自己看一个一边看的一边吐槽的东西,又何必这么自虐呢?

感谢老天爷,虽然在各个方面我都不太突出,但起码我是一个感性和理性并存的人。

2022-10
6

嗜好

By xrspook @ 23:59:24 归类于: 烂日记

有时我会问自己到底最喜欢的是什么东西?其实我也说不准,可以肯定的是,我不是一个有创作灵感的人,比如说你要我在艺术上有所作为,我不知道该怎么做。无论是美术还是音乐,对我来说都很飘渺。就技法构成来说,大概我知道那是怎么回事,但至今我都觉得自己跟那些东西格格不合。

绝大多数时候,我觉得自己是个理工生,所以我更喜欢逻辑。但我又是那种有思路但是却很粗心的人。所以最佳的方式估计是编程,让电脑把那些反复计算帮我实现。但是我想要的就是探索的过程以及最后计算出来的结果吗?的确那个探索的过程会让我觉得很有趣,我喜欢沉沉浸于其中,但是相比于真正厉害的人来说这样的效率很低。所以说干这种事或许我是喜欢的,但不能说我擅长做那个东西。因为在做那种事的时候,我没有展现出比别人更高的天赋,之所以我能在那些地方更进一步,是因为我付出了比他们多很多的精力,更多的学习时间,更多的练习时间,更多的思考时间。当我着迷于其中的时候,吃饭洗澡睡觉,我脑子里想的都是那些东西。我不知道做这些事的人他们的脑子是不是也是这样,还是说他们那些神来之笔就像音乐家或者美术大师那样,灵感一来什么都有了,又或者根本不是灵感,只要他们掌握了某些东西,他们就能像条件反射一样直接反馈出来,完全不需要主动思考。之所以有这种想法,是因为高中的时候我的确就见识过这样的同学。别人冥思苦想的东西,她仿佛根本就不用想。的确不是因为她做了比别人多很多的练习那些东西她早就遇到过,她也是第1次遇到,但是对于怎么解决那个东西,她就是有自己的想法,而且那还是可行的。

三人行必有我师,冥冥之中我总觉得在某些地方估计我还真隐藏着某些过人的优势,但这到底是什么呢?至今我仍未能解开这个谜底。

我是一个喜欢听故事的人,但不是所有故事我都喜欢,当讲故事的方法我不能接受,又或者那个故事太扯淡了,我是完全提不起兴趣的。有时我觉得自己很喜欢用走路的方式认识一个城市。尤其是走那些老街巷,在穿越那些的过程之中,我看到普通人的生活。也喜欢想象或者听取那些老街巷曾经的故事。显然走在那些路上的时候,我欣赏的并不是什么建筑艺术之类的东西,更多时候,我喜欢里面的烟火气。或许是做饭飘出来的香味,又或者是屋子里电视机传出来的声响,再或者是屋子里主人的吵架声之类。在那种情况下,可能我会有遇到某个猫或者某个狗,慵懒地躺在某个地方睡觉。绝大多数情况下他们都会对路过的陌生人置之不理。当然,如果某些狗没有拴住,他又对我特别感兴趣的话,一丝莫名的恐惧就会涌上心头。因为这个奇怪的喜好决定了我不可能在旅游景区满足我的这些欲求。我也不可能通过纪录片之类的东西全身心的感受到这些。要沉浸式地做到,唯有靠自己的双脚走进去,走到那些宽度可能只有一米多的小巷中,感受寻常百姓的人生百味。或许你会说这样的话估计我得带上一个靠谱的相机记录下一切,但是用双眼去捕捉,不需要请求别人,但是随便照相,在得到别人允许之前到处照相,显然是对别人的不尊重,而我又是那种懒得去开口的人。照片能记录下光与影,但是照片留不下那个场景我所感受到的种种味道,又或者某种恐惧。

有人能概括一下我的这种嗜好到底算什么吗?

2021-06
13

易哭的人

By xrspook @ 9:37:38 归类于: 烂日记

在别人眼中我是一个很男性的存在,除了我的性别不是男性以外,其它特征貌似没有一个会让人觉得我是个女的,无论是思维方式还是平时的行为。大概因为连我自己都不觉得自己应该是个女的,如果一开始我的性别就是男,很多事情估计也就没有那么多为什么,我会变得理所当然。

为什么我会全程都像个男的,而不像个女的呢?这估计跟我一直以来的观察有关。好像一直以来我都没有把我的注意力放在观察女性上面,我甚至对观察那些有点厌恶,但是我却很喜欢观察男性到底是怎么做的?究其原因大概是因为我们生活在一个男性的社会,无论是生活之中还是影视作品里主角永远都是男性,一定程度上,女性通常都只是个配菜。所以即便在我小的时候,我小小的脑袋直接把女性给忽略掉了。观察非常重要,我看上去像个男的,在我做某些决定的时候,我根本不懂得如何从一个女性的角度给出一个方案。因为科学、技术、理论的领域不分男女,在做那些决定的时候,只靠知识、逻辑以及经验。

但是当我完全放松、清空大脑去感受某些事的时候,我俨然就是个女人。除非我故意冷漠起来,否则我根本没办法在某些事情上理性,我的感性会超过一切,比如我是一个非常容易在看影视作品的时候哭得稀里哗啦的人。从前我没怎么发现自己这个比较神经的特点,但现在我觉得这种事情越发平常了。那种感情的释放是完全无法控制的,跟看恐怖片的时候那种害怕,看剧情片的时候认证思考完全不一样。到了某部影视作品的某个镜头或者某些场景,我的眼泪就涌出来了。又或者那只是角色的某些动作或者某些话。为什么这种事情以前不怎么发生,现在却越发强烈了?我觉得其中一个原因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我经历的东西多了,所以能引起我共鸣的东西同样也多了。共鸣这个玩意有时候还真的不需要自己亲身经历过。你只要你俯下身用心去感受,你就会感觉到他们的痛,然后眼泪就自然而然出来了。拍哭戏对演员来说向来都不容易,要培养那种哭的氛围不是想有就能有。但我看片子的时候,哭是那么的自然。一部电影有好几个哭点,我哭了,这很正常。但当我把某一部电影一看再看,我依然会动容,这就很神奇了。如果某一天我真的要在那些场景里面运用我的理性去做一些技术上的活儿,我真不知道我能不能冷漠起来。我的眼泪怎么就这么的不值钱呢?为什么就像滔滔江水一样会延绵不绝呢?我试过在看某部电视剧的某个场景的时候,哭到根本控制不住,不得不暂停,哭了好些时候才终于稍微缓和一下,但那个时候我早已把眼睛给哭肿了。在我记忆之中,我被我妈打或者骂,最后导致我哭的场景反而极少,而且那些也哭得不凶。在痛的场合我会挣扎我会叫,但痛到哭,而且是哭到感动的那个程度,没有。所以我得出这么一个结论,对我来说,心灵触动导致的眼泪远远要比疼痛汹涌。我试过在写某篇周记的时候,写着写着就哭了,一边哭一边写,我只能一手拿着一堆纸巾一边写一遍擦,尽量不让眼泪掉在本子上。那篇周记的写法有点粗糙,但是却非常感人,所以记忆之中那是我高一的时候,唯一一篇拿过A+的周记。我不是故意要煽情,那个时候我就想到那些,我只是把那些下来。

如果有一天我能找到一个和我一样这么容易就因为心灵触动而哭的人,我们得好好地交个朋友。

2019-12
10

读懂自己

By xrspook @ 19:48:34 归类于: 烂日记

我经常会迷上自己跟自己的较量。那这种事情当我还是学生的时候我没办法做到,因为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当时我不觉得这是我的特性。奥运精神更高更快更强,一开始我觉得这肯定是要跟别人比的,因为奥运这种东西几乎没有人会想过是自己折腾自己。但后来我迷上了跑步这东西以后,那让我明白到真正的乐趣是跟自己比,而不是要赢别人。在跑步这个问题上,如果一心只想着要赢别人,你通常都会让自己落入一个非常危险的境地。跟其他运动不一样,跑步一个人就能到,当然如果你想更上一层楼,可能你得得到很多人的帮助。回看过去这些年,我也得到过不少人的帮助,当然我也帮助过别人,那都是自然而然的事。在跑步这个问题上,怎么赢自己,首先你就得有自己的标准,所以一开始的时候,把自己的资料详细记下来是必须的,否则的话,你只能凭借感觉去做事,时间一久,那些感觉都不灵了。回忆第一次的时候,或许还能记得个大概,但是回忆N次以后,那个东西就只剩下你吹水的内容。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这种东西从小家长老师就这么教育我们,但直到我迷上各种数据以后我才觉得这非常有道理。

小学的时候,我的计算经常出错,首先是因为在家的时候我偷偷用起了计算器,其次是因为为了赶时间为了快,我在草稿纸上写的数字总是迷糊的,连我自己都认不出来。后来我又认识了Excel,而且迷上了这个东西,所以我知道了数据的重要性,尤其规律全面记录原始数据的重要性。有了原始数据,你就可以发挥想象,排列出你想得到的,或者你意想不到的汇总数据。在跑步这个问题上也一样,当你记录了详细的明细数据以后,你就能得出各种结论。高端的运动手表除了记录你的基本信息以外,还会给你一些运动提示、运动预测之类的东西,而那些预测就基于你让他们记录的明细数据。当然我记录的明细数据并不是为了让自己也能像专业的运动手表那么牛逼,我只是想仔细地了解我自己,知道自己的极限在哪里,知道自己的弱点在哪里,知道自己在哪些方面是不可能创造什么奇迹的,而在哪些方面我可能有所突破。最后我想要的到底是什么,我也说不准,但跑着跑着,走着走着,想着想着,思路就会自然而然地袭来。所以,当我写一篇东西,一开始我或许会觉得不知道该如何下手,我会直接下手开干,干着干着,感觉就来了。反而你叫我一开始设定标题大纲,然后填充,我会觉得很拘束。但是在一些比较大的问题上,提前谋划好结构是必须的,所以有时这会让我挺矛盾,因为我一直是那种随性的人,而另一方面,我又很理性地明白框架这种东西非常重要。

这几天电子产品的问题不断地骚扰我。台式电脑的开机、软件,手机的wifi上网等等,这到底是肿么了???

2019-01
21

情怀

By xrspook @ 20:06:10 归类于: 烂日记

总觉得我自己骨子里有艺术家的追求。通常来说,我是一个理性的人,但我也做一些很傻的事。某些时候,我做的很多事,一些非常实际的人是无法理解的。他们会觉得我做的事都很多余,完全没有必要,在浪费时间浪费金钱浪费空间。虽然其实开始的时候我也不知道那么做到底有什么用,但直觉告诉我,我应该那么做,所以我做了。最后的好处并不是立马体现,而是需要一些时间才会渐渐展露出它的价值。大概因为这样,所以需要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然后产生大器晚成的结局。该发生的事情始终会发生,问题只是什么时候来而已。对这个我看得很开,因为一开始的时候,我就根本没料想过要发生些什么。目标定得太高远,会看不到尽头的希望,但如果把那拆分为可现实的小目标,你就可以一步一步地满足需要。实际上对我来说,很多时候小目标也是不存在的,我只是跟着我的直觉走,跟着我的兴趣走。

我妈说我是一个图新鲜的人,新鲜感一旦过去了,东西就撂在那里,所以我会买一大堆东西回家。钱花出去了,东西在那里占地方,但实际上新鲜期以后我又不再触碰。但实际上,在我妈看到的只是表面现象,因为我的新鲜感太多,我的时间不可能安排得了每个东西任何时候都可以去搞,但实际上那些东西我都喜欢。我喜欢尤克丽丽,我喜欢电子琴,篮球也不错……几年前买回来的平衡板很好玩,也很有用,刚开始跑步买的瑜伽垫和泡沫轴很重要。对我妈来说,我就只是把这些东西都买回来,一开始的时候的确用得比较多,但现在已经很少去碰它们。几乎可以这么说,我妈觉得我是一个垃圾收集商。别人觉得没用的东西,我都要拿回来。大概是因为我妈没有那种情怀,所以她没有那种不会睹物思人,但对我来说这是再正常不过了。有些时候,我把某样东西留下来,不是因为那个东西是稀世珍宝,而是因为,那和我共同生活了一段时间,我们有共同的记忆。对我来说,这些记忆是用钱买不回来的,忘记了就意味着永远失去。我觉得失去是件非常可惜的事,但是对某些人来说,那无所谓。如果对记忆也可以无所谓,他们对什么有所谓呢?钱吗?对我来说钱反倒无所谓,反正花出去以后总可以再赚回来。我不知道对别人来说什么事要才算很有意义。老了的时候,回望自己的人生,什么事让他们觉得非常带劲非常无悔呢?冥冥之中,我一直在寻找着自己的代表作。与其说是寻找,不如说是创造。没有一个人是可复制的。如果连你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的特别之处,别人又怎么会把你当回事?虽然实际上我做很多事的时候并不是为了让别人把我当回事。我纯粹为了要对得起自己。

我不需要给别人解释,我也不会解释。

© 2004 - 2024 我的天 | Theme by xrspook | Power by Word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