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5
27

一周痊愈

By xrspook @ 9:24:33 归类于: 烂日记

上周这一次无心的失误,因为穿了新的回力帆布鞋,也因为玩的太过于兴奋,所以右脚的小脚趾磨掉了一块皮。那天晚上我是有点紧张的,因为我不知道碘伏到底能不能控制住组织液的渗出。通常这种类型的掉皮,如果发生在手指上,我不会担心会控制不住,但脚趾的那个位置比较尴尬,因为只要穿鞋就一定会造成摩擦。接下来的几天我消耗了好多根碘伏棉棒,尤其是一开始的时候,通常我都是两根棉棒一起上的。因为感觉还没有完全消毒到位,第一根已经干掉。之后我看了一篇东西说伤口的表面最好让它保持湿润,这样有利于细胞修复。之前我并不确定湿润到底是对还是不对,但可以肯定的是在电视新闻里看到的那些烧伤病人,通常都会在伤口上抹一些像凡士林一样的东西。显然这样有利于伤口的保湿,但抹了那些东西以后该怎么换药呢?把那些东西都擦掉,然后消毒处理吗?通常来说根据我以前的经验,如果要让暴露的伤口恢复,首先要保证伤口是干燥的。如果伤口一直的在流组织液甚至是流一些有蛋白质气味的东西出来,肯定不是一个好的苗头。如果伤口真那样的话,我只能跑医院了。在进行创口清理后,以前我的做法是涂上紫药水,但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就已经不提倡这样了。因为紫药水硬壳的覆盖,的确外面是干的,但伤口里面如果有炎症的话,没有一点办法,所以有可能你以为那好了,但实际上伤口里面在发炎,这种事我经历过。

因为伤口的部位比较特殊,穿鞋的话一定会蹭到,即便是穿拖鞋的时候也得小心翼翼。如果是人字拖还好一点,如果是普通的拖鞋。如果伤口裸露的话,随便就会碰到。

因为我知道了要保持伤口湿润才有利于细胞修复,所以这次我选择在伤口上涂抹百多邦。因为百多邦是胶状的,理论上涂上薄薄一层就能解决问题,但是为了让那个地方能保持湿润,所以我还是比较凶地多抹了一些,因为之后我还要在外面贴创可贴。创可贴的护垫部分有可能会吸收部分百多邦。之所以要在外面贴创可贴,是因为这样的话起码能避免在不小心的情况之下造成额外的摩擦。

如果在伤口上涂抹碘伏。碘伏很快就干了,会在外面形成一层保护膜。那层保护膜没有完全干燥之前,会有点黏黏的。如果碘伏涂得比较多,还会一直都黏黏的。但如果伤口还处在组织液渗出的阶段,即便涂了碘伏,因为组织液的原因,伤口依然会有点水水的。大概因为我开始涂百多邦的时候,其实伤口已经不怎么渗水了。当我撕开创可贴的时候的确伤口好像还有一点点反光,但起码组织液不很明显地渗透出来。

在使用了百多邦一天以后,我已经几乎感觉不到伤口疼痛。因为百多邦溶于水的,洗澡的时候我也没有特别不沾水之类的操作。我确信洗澡的时候那些水会把外面的百多邦给洗掉了。把脚擦干以后,我又直接在上面涂百多邦。

到昨天为止,刚好过去一周。第五天开始我已经没有在伤口上涂百多邦,因为已经没有必要了,伤口已经完全硬化,摸上去已经没有感觉,湿水也没有感觉。虽然要穿鞋的时候,我还是贴上了创可贴,但这样做只是为了防护。在伤口的结痂完全掉落之前这个保护的操作还是有必要的。

我是个粗心大意的人,经常会遇到这种事,处理手段丰富,但在当真遇上的时候我总免不了紧张一番。

2022-05
19

35分钟100个三分球

By xrspook @ 9:37:18 归类于: 烂日记

上周是我第一次做三分球做无定点投篮,结果100个三分球用了50分钟。上上周当我五定点三分投篮,44分钟搞定100个以后,远方的老领导突然给了我个一万个三分的目标。每周去一次,每次投100个。一个月按照4周计算。用两年多一点的时间就可以完成1万个三分球。但显然我不是那种可以等得了两年的人。所以这周去投篮的时候,我决定要把罚球的数量减少,增加三分球的数量,至于应该增加多少,得视情况而定。

这周我把罚球的数量从很长时间一直以来的100个减少为50个,上周也是50个,因为我要赶着去做核酸,不能在投篮上耗费太多的时间。这一周我也只投50个,因为我要把时间节省下来给三分球。

第一轮100个无定点三分球投完以后居然只花了35分钟!很快是显然的,因为投球的时候不断连中,让我有种飘飘欲仙的感觉,而且好像身体并没有承受太大的压力,我没有感受到很明显的起跳或用力。很高的出手,很高的抛物线,手指很完美的摩擦,以及完美的出手角度。很多三分球都能听到完美的擦网声音。也正是因为球没有经常狠狠地砸在筐上,然后乱飞,所以我不需要花太多的精力捡球。之前如果要我投三分,当我体力一般的时候就得做到很刻意的核心下压,起跳也得非常用力,但显然前天完全不需要,一切都很顺其自然。我不知道我前冲幅度到底有多大,因为起跳以后我再也没有看脚下。就我个人的感觉而言,整个动作很流畅,甚至可以用潇洒去形容。有些球的确砸在篮筐上飞远了,但是一个加速,我只需要努力跑几步就能追上球。大多情况下,在球飞出三分线之前,我就已经可以把那拿住,再向前迈一两步就到达三分线,转身就可以起手了。上周我感觉这样的捡球让我觉得气喘吁吁,有些时候还没缓过来就胡乱出手,但这一周我并不觉得捡球给了我多大的压力。可能正是因为命中的球多了,球擦网而下,弹起来的时候无论力度还是角度都要比乱飞的球好处理很多。投球以后本来就有一个向前的趋势,顺势向前捡起弹起来的球。有些时候可能球正朝着我人去的方向飞来,所以我一个侧身,躲闪开球的路线(才不要吃饼),然后用手把球吸过来。我甚至不需要用双手去把球握住。只要那个力度和角度刚刚好,把球吸过来以后,我只需要顺势运球,同样也是两三步,又回到了三分线上,而且有可能又回到了之前起手的那个点。这周50个罚球,我用了11分钟,通常100个罚球,我得用25分钟左右。35分钟完成100个三分球,这样的命中率其实跟罚球已经没差多少。考虑到三分球投不中的时候,捡球的路程要长一些,所以实际上可能我的三分球跟罚球已经在同一水平线上了。

因为第一轮100个无定点三分非常快速就搞定,所以我赶紧开始第二轮100个。虽然开始的时候我不知道自己还能不能完成第二轮100个,因为在第一轮快结束的时候,我已经感觉到弱弱的疲劳,也不知道这是心理上的感觉,还是生理上的反应,反正第二轮开始的时候是有点波折的。但是跟往常一样,越投越顺。虽然总的来说,好像第二轮的时候力量有点不够了,最明显的是在正中央90度的地方投篮。第一轮的时候在那里投篮根本不存在偏短这个问题,如果不中肯定是歪一边了。但第二轮居然会有偏短打前框,但是这个问题在我起跳猛一些,出手的摩擦再强烈一些以后不复存在。相对而言,第二轮投得比第一轮挣扎,我个人感觉大概用了40多分钟,但实际上第二轮100个我也仅仅用了38分钟。35分钟100个三分球比我之前的纪录44分钟快了9分钟,即便是38分钟也快了6分钟。不知道为什么,居然有这么厉害的神仙状态。温度湿度合适,估计是其中一个因素,因为冷空气的到来。5月居然会有不到25℃的气温,湿度60%不到,这简直是奇迹。上周投篮的时候,汗一直沿着我的手臂流到手掌,结果我把篮球都给搞湿了,而这一周出汗非常轻微。

200个无定点三分之后,我觉得如果还要继续下去的话,我是有余力的。当时我的想法是直接继续投三分到单位的男同事开始过来打球,但最终我没有这么干,因为理性告诉我,要懂得适可而止。虽然我并没有觉得很疲惫,但这非常有可能是因为我太兴奋了,多巴胺让我变得很high。另外一个原因是理论上周一晚上我要跑10K,但是跑步机在3.66K的时候挂了,我感觉脚底凹凸不平。进而发现跑步机的跑板裂开了。如果时间还早的话,我可以换一台跑步机。但我选择的是停下来把那个坏掉的跑步机用螺丝刀拆解。因为前一个晚上我的运动量少了,所以第2天我才会憋出更多的力气去投篮。或许200个三分球对我来说不算什么,但是“留得青山在,哪怕没柴烧”。要把200个变成250个甚至300个,我有的是机会。我不能一次性提升太过火。训练过度比训练不足危险多了。

事实证明200个三分球之后打住,我的选择是正确的,因为一些当时没有发现的问题之后就会慢慢涌出来,比如第二天早上起床的时候我发现右后腰酸痛。

2022-04
10

第三个48分钟

By xrspook @ 10:52:06 归类于: 烂日记

连续三次100个三分球我都只用了48分钟,而且实际上每次都要比上一次快一点点。什么叫做一点点呢?因为我是按秒表的,所以一点点就意味着是快十几秒,每次都快一点点,这没什么大不了,但是连续三次都能做到48分钟,这就意味着这个48不是巧合,不是纯粹的运气,而是货真价实的能力。虽然那种三分球的感觉通常我都只是若有若无,有时开挂,有时纠结。但不得不说,这种开挂与纠结是每次都混搭在100个三分球里的。如果我一路开挂,估计我那100个三分球可以25分钟就搞定。但问题是我不可能每次都开挂。因为实际上我还不能100%确定自己能进入那种节奏。

100个罚球连续三周,用时都差不多,25、24、26分钟100个。但实际上就我个人的感觉来说,最后那一次挺挣扎,如果是以前的话,我觉得自己已经用了30多快40分钟,但实际上不是这么回事。所以有时我甚至觉得现在的我在那个球场投篮的时候,仿佛进入了平行世界,那个世界的时间过得要比我平时的慢。这才能解释,为什么我觉得自己已经很挣扎,自己已经老是投不进,老是要捡球,但是投中100个球的用时依然相对而言很短。

可以肯定的是当我站在罚球线的时候。我没有任何的畏惧感,投进投不进,其实出手那一刻我已经有预判了。但有时预判会错,比如一切都很好,但是太大力了,几乎垂直打在篮筐后侧,然后球飞得老高。如果运气好的话,弹了一下之后球还是能进,但更多时候直接就落旁边去了。相比于三分球来说,罚球我更需要控制控制角度和力量。三分球对我来说就是用尽所有力量并且控制角度。对我来说,罚球的控制角度就只是不要左右偏而已,但三分球的控制角度除了意味着不要左右偏,还意味着出手的角度。不能平平地把球推出去,推出去我就没办法拉球,手指没办法在最后时刻给球加一把摩擦,我的球就飞不了那么远。出手角度对我来说很重要,如果我的抛物线高,即便球速看上去很慢,但还是会进。所以当我老是觉得自己投不进的时候,我会跟自己说:要慢下来,站稳了,把球拿好,出手的时候不要很刻意地加上手臂的力量,应该慢慢地感受力量从脚底传递上去,出手的那一刻要做到球滚过手掌,离开手指的那一下要加摩擦,瞄准点不能是篮筐。对我来说三分球的瞄准点应该是篮板的上沿。很多次当我的三分球投不进的时候,我都觉得是因为抛物线太平了,球平飞过去,然后又平飞出来,我要跑很远才能把球捡回来,又或者我刚好站在回来的路线上,反应慢一点就吃饼了。当我慢下来,当我把瞄准点定为篮板上沿,抛物线自然就会高,然后球很自然就进了。当三分球老是投不进的时候,我会挣扎,会有急迫的感觉,如果是连续很多个都不进的话,甚至会有沮丧的感觉。现在我知道,只要自己把状态调整回来,不要盲目地把球丢出去,下一个球我能投进。大概因为我已经掌握了这种调整,所以哪怕我觉得自己捡了很多球,自己满场飞奔的次数其实没少多少。如果有计数的话,现在我没投进的那些球可能远远要比以前少很多,从我手机的计步就能看出。以前疯狂的时候,要投完那些球我得整2万多步,但现在1万多步就可以了。

可以这么说,弧顶的三分球投篮我已经基本合格了,接下来我需要攻克三分线上任意角度的投篮。

2021-09
4

转书转球

By xrspook @ 12:23:13 归类于: 烂日记

上个星期在家里玩起转篮球,其实在之前在单位我就试过,但是不成功。我用我以前传书的技巧转篮球,结果发现篮球根本转不起来,因为速度不够快。转球这种东西,我是高中开始练习的。高一的那个十一假期我在家里一直装。我把初中的一本历史书用透明胶包起来然后不停地转。一个假期结束以后,我的转书已经到达一定程度,回去以后在那个曾经笑话我的同学面前炫耀了一番,因为我已经转得比他好。有一些同学转书层次更高,因为他实际上最擅长的是转篮球,所以他可以把书不断地换手指转,也可以把书抛起来,然后接着继续转。显然那样我就做不到了。我可以用一只手指不停地转,然后也可以换另外一根手指,但是你要我用左手转,我直接投降。因为左手完全没有练过,之所以高中会转书,是因为高中的教材基本上都是大本的。初中的时候没有人玩转书,之所以没人玩,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反正我觉得成绩比一般的人好像都不怎么喜欢转书转笔。高一的时候因为身边的那些男同学的刺激让我学会了转书。虽然那个时候没人教,但是相对于转篮球来说转书还是比较温和的。起码不会伤手指,而且跟篮球比起来,书也比较轻,一个7号的篮球500克以上是很正常的,大书大概100克不到,而且篮球是球形的,书是扁的,所以书的重心比较好掌握。篮球的重心,如果你的旋转开始得不够垂直,旋转轴心会一直转圈圈。

转书的时候开始的那一下,我用来转的那个手指是跟书的重心重叠的,但是转篮球的时候,如果不先让篮球离手,球无法高速转起来的。的确球也会转,但是转速太慢以至于你很难平衡。所以这就是为什么我在单位也努力尝试过,但是不行。回到家以后,看了别人教怎么转球的视频以后发现原来转篮球起手的时候得让球离手,之所以又可以稳稳地把球接住,其实跟用手背接篮球一个道理,先有一个接触,然后有一个缓缓的下降。知道这个原理以后,我觉得如果你要我转书一段时间以后,把书飞起来,然后重新接住有可能了。当然,飞太高是不可能的,因为重心都不好找了。

让篮球离手转起来,然后用手指接住这个过程说起来很简单。实际上我觉得最难的部分在于怎么让篮球垂直转起来,只有垂直转起来,你才能比较容易比较稳当地找到那个重心,因为那就在旋转的轴心上。如果篮球旋转的轴是倾斜的,你的手指放在哪里都不可能让那保持平衡。怎么让篮球垂直地旋转起来?这其实一点都不简单,起码至今我都没有100%的把握可以做到,虽然上个星期我已经磨到转球的那个手指起水泡了。周日的晚上手指起水泡,我就不干了,结果周一投篮训练的时候,我感觉到那个起水泡的中指在拉腕的时候不自在,因为我知道那会痛,所以可能会出现一些变形的动作,于是这也可能造成了周一我投篮的时候各种不顺。

拿着个500克的东西在手指上转,而且必须得高速转才能保持平衡,对我这种新手来说还得不断的尝试,于是球的各种地方都会跟手指触碰。这不是不可能不起泡的。对老手来说没问题,因为他们的手指已经有茧了。正如玩弦乐的人,手指必定会有茧,无论是尤克里里还是吉他,又或者是各种提琴类的东西。所以上个星期我有考虑过,要不我直接用左手去转?因为左手的手指本来就是用来按弦的。无论是尤克里里还是吉他,按弦的时候手指都必须和指板垂直。所以其实按弦的部位跟转球需要用的部位一致。

因为这个星期刚好是月末,工作太忙,我几乎没有在单位转过球。当我忙完以后,右手的中指水泡已经逐渐吸收,我那里的皮已经加厚了,所以我又可以用来转球了,但问题是转多了又开始痛,又开始有水泡的趋势。所以现在我又在考虑,不如我真的换左手算了。

转球如果成功,效果是炫酷的,但问题是在别人觉得你牛逼的背后,实际上都藏着各种累与痛。

2021-08
7

迷上冲浪服

By xrspook @ 11:44:53 归类于: 烂日记

上个周末两次出门我穿的衣服都是迪卡侬基础款的冲浪服,那是中袖的,虽然说是中袖,但那个衣服是速干材质的又或者是说类似于泳衣的材质,所以穿上去的时候不觉得热,但那个东西也不吸汗,汗会蒸发得很快,但来不及蒸发的时候会直接顺下。因为是紧身的衣服,所以排汗效果更好。之所以要穿这个衣服,是因为只有紧身的衣服才能尽可能地减少摩擦。再上一个星期的摩擦经历,实在让我印象太深刻了。右肋骨处的那条疤虽然其实形成的第2天我已经不觉得痛了,但过了两个星期,当我照镜子的时候,那个东西居然还在。是因为我没有特意处理过还是因为本来这种摩擦导致的疤痕就有点难去掉呢?我承认我是一个疤痕体质的人,一旦形成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慢慢退掉。或许某一些特殊方法可以让这些东西快点消失,但是我显然不是那种会在那个问题上用心的人。正是因为我知道出大汗了容易打滑,打滑就会产生摩擦,所以上周我选择了穿贴身又或者是紧身的冲浪服。紧身的衣服其实我还有用来跑步的那些一体织物,但问题是跑步的那些袖子太短了,从前当我还没胖成这样的时候已经觉得腋窝的部分湿了以后会有摩擦,现在就更加不敢想象了。

冲浪服的好处是湿了以后会很凉爽,而且湿了以后很快干,对我来说,在盛夏太阳底下。瞎逛身体出的汗跟别人在冲浪时候,或者只是玩水的时候湿身的效果没有本质的区别。因为衣服是中袖的,所以还是会有一部分手臂露在外面。衣服盖住的,我不知道汗是怎么蒸发的,没有衣服的那部分手臂,我是能看到汗珠一滴一滴的在上面形成,过一段时间我就能感觉到汗流下来,所以过一段时间我就得甩手。可以这么说,我已经迷上了迪卡侬冲浪服这种东西,但是买回来却一直没怎么穿的另外一个原因是冲浪服这个东西实在太贴身了,当你满身都是肉的时候,你简直不敢碰那个东西。因为穿上去以后你就是一个米其林轮胎。我倒不怕自己因为太胖了穿不下那个衣服,因为那种衣服的弹性非常好。紧身什么的,我早就已经习惯了,长期穿紧身裤子已经让我觉得紧不紧身对我来说无所谓,但是外人会觉得比较辣眼睛。现在我之所以选择再次穿上,而且不是在跑步的时候穿,是因为我感觉跟前一年个月前比起来自己好像不那么米其林了。又或者说,我的运动能力已经恢复到我不在乎别人怎么看了。

这周五的晚上在回家之前我又逛了一圈迪卡侬,试穿了一下那里S跟M的冲浪服,之前我买的冲浪服都是买S的,但显然现在的体重跟之前不一样了,我还是得先试一下再买。最后我依然选择的是S,相对来说M的感觉没那么紧绷,但是S的紧绷感跟我之前买的那两件没什么区别,我喜欢那种压迫感。毕竟我觉得现在的体型和体重都不是我觉得自己应该长期如此的。所以我会努力的让自己的体重降下去一些,身体的维度再小一些,那样的话S就刚刚好。所以,我买衣服,我买这件衣服是以我以后自己为标准去衡量的。

周五的傍晚时分,猎德的迪卡侬冷冷清清。我已经不记得是第几次在这个时间去这家迪卡侬遇到这种情况了。因为大家那个时间都在往家里赶,或者都在家里吃饭吗?还是说迪卡侬的东西贵了,所以没那么多人了?我个人觉得跟前几年前相比,迪卡侬商品的价格的确提高了,但是我的入手价格其实没差多少,因为我是个机会主义者,会等到价格非常合适的时候再出手。在试穿过S跟M码的冲浪服以后,我选择了S码,但不是选择马上去结账,而是选择在网上下单,因为在他们的官网价格要比实体店便宜30块钱。所以我宁愿等一等,等待配送,而不会选择立刻在门店把衣服带回家,毕竟其实我也不是很紧迫。

女人的衣柜总是我感觉还是差一点点,虽然里面已经有很多了。

© 2004 - 2024 我的天 | Theme by xrspook | Power by Word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