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
20

与我们都有关

By xrspook @ 9:57:08 归类于: 烂日记

周六和我妈去看了《不止不休》点映场。下午14:05开场,票面上是这么写的,但实际上开场时间是14:09。电影开场前播了好几个熊出没的观影须知,这完全可以理解,但接下来的贴片广告以前大概就播两三个,但是这一次却播了接近10个,所以中国电影到底有多饥渴呢?这还是我第一次在看电影之前看到了那么多的贴片广告。有些我是没感觉的,但有些我挺感兴趣,比如黄渤的、王宝强的。《伟大的胜利》估计张颂文在里面没有多少个镜头,但是贴片广告里基本只剩下他,要不是露脸,要不是声音旁白,蹭热度简直蹭到不知道该如何形容了。

这部片子宣布要3月24日上映,开始卖广告的时候里面就有不少有张颂文的镜头,但实际上看过这部电影以后,你就会明显地感觉到剪辑那个人太难了。基本可以这么说,他们已经把张颂文所有镜头的相关东西都拿出来做宣传了。至于一开始被路人们吐槽得很厉害的在张胜文开始爆红之前,《不止不休》海报上的人是男女主角白客和苗苗,但当张颂文爆红了以后就变成了白客、张颂文。这三人在海报上的名字次序也打乱了。看过电影以后,我感觉就对韩东的影响来说,资深老记者黄江的确是大于他的女朋友小竹的,之所以要把女朋友放在第二位,大概是因为绝大多数人认为电影就应该是男主角女主角,虽然那个女主角的存在感几乎可能不存在,但默认就是这般男女搭配。看完整部电影以后,我觉得《不止不休》的海报上有4个人的编排是比较合理的。一个是实习记者韩东,一个是带他入门的老师傅黄江,还有就是男主的女朋友,接下来就是男主考研屡次失败的死党。基本可以这么说,这四个人串起了整个故事,如果说存在感的话,我反倒觉得女朋友应该是排在三个男的后面,因为就故事的关联和重要性来说,就是这样,如果突然爆红的人不是张颂文而是宋洋的话,《不止不休》海报上非常有可能就会剩下白客和宋洋两个。

这部电影里面每个演员的表演都没有问题,之所以让人觉得挺压抑,是因为这部片子的主题实太现实了,现实到深深地打击到每一个人。有网友评论说这部片子就像是一个乙肝的宣传片。让人觉得更加搞笑的是,麻涌镇卫生服务中心官方公众号在周六晚上11:30的时候就发布了一个乙肝的宣传,标题大概是如果发现没有乙肝抗体了,该怎么办?但实际上中文的内容是讲解乙肝是通过什么传播的,应该用什么方式保护自己,什么样的人应该在什么时时候打乙肝疫苗。为什么突然会有这么一个宣传呢?难道因为那个经营公众号的人也去看了《不止不休》吗?要不他们在标题那里加上“强哥提醒你”这几个字吧。这还只是电影的点映已经有这样的蹭流量宣传,那么3月24日是不是所有地方的卫健委相关的公众号都得做这样的宣传呢?

乙肝是被歧视的,但是绝大多数有乙肝携带者都不会坦荡荡地跟别人说我有乙肝。同样,估计没有人会突然会间跟别人说我有艾滋病,但是大家却不忌讳跟别人说我有高血压,我有高血脂,我有糖尿病,我有高尿酸等等。虽然乙肝这种东西在绝大多数的场合之下都是不会轻易传染的,但是这种歧视一直存在,无论是《不止不休》那个故事发生的那个时代,某些法律法规还没被修改之前,还是现在。现在突然有个人冒出来说我有乙肝的话,估计大家会照样敬而远之。虽然倒不至于严重到要劝他退学,要炒他鱿鱼。但除了乙肝,其他东西也照样会被歧视:性别被歧视,年龄被歧视,学历被歧视,种族被歧视……

正如《不止不休》的核心思想——世界上发生的任何一件事,怎么就能说和自己没有一点关系呢?

2019-01
19

打钉

By xrspook @ 16:52:48 归类于: 烂日记

昨天晚上我把《摔跤吧!爸爸》和《印度暴徒》的两张签名海报都放到了新买的黑色相框里。相框很便宜,两个加起来才32块钱不到,这是两个A3大小的相框,这么大又这么便宜,质量肯定一般般。正面总的来说还过得去,但问题是背面,尤其是用来挂起来的装置显得非常不靠谱。送的那些挂钉感觉还可以,但是相框上那个用来挂的铁片显然感觉非常柔弱,跟我在宜家家私买的那些相框的那个固定装置的质量完全不是一个层次的。因为那个东西软绵绵,所以我觉得只靠一个根本不足以承受得了根本不算很重的相框。因为一个做不到,所以我也就只能平行打两组钉,但家里没有平衡尺,所以我就只能凭着自己的感觉打。最终呢,还是有一点点歪,这是不能避免的。

那些钉,我打在书柜门的木框架上。好长一段时间,我家里都没打过钉,我妈不允许我打钉,但后来,在木柜上打钉或上螺丝变得越来越多。我妈实在管不了我干这个了。现在那两张海报正挂在我床脚上方书柜门的最上处。的确,黑色框显得庄重,但也有点那个的意思。相比于之前我已经挂在衣柜门上的白色相框,那两个黑色相对而言看上去没那么文艺,同时也有点怪怪的感觉。

昨晚的两个相框虽然我已经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装上去,但现在我还是觉得有点不太稳当。最简单粗暴的方法是我去找一些免钉胶回来,贴在相框的边上,然后直接贴在书柜门,这样无论如何都不会掉下来。文艺一点的做法是我用某些东西代替,现在,那是个非常柔弱的相框悬挂铁片,但用什么东西替代那个,暂时我还没想好,估计得去搜索一下。

因为悬挂的钉我打得很高,所以昨晚第一次在那个地方打钉的时候我很痛苦。感觉敲了很多下才终于把钉敲进去,而且还没能做到让钉子和塑料齐平。但当我打到第四组的时候,显然我已经能做得又快又好。因为我已经能把握住那个力度,一开始的时候我在担心书柜门上的玻璃会不会因为震动太大出状况。但到最后一组的时候,我已经完全没有这个忧虑。每一下下锤子都能明显地看到钉子又往木头里钻。所以感觉到第四组的时候,只需几下就就能把东西装好。那个塑料的装置上有三根钉,钉钉角度是不一样的,所以实际上要把那三个都打到木头里,实际上锤子不应该垂直于那个装置动力,而应该从不同的角度分别打三根钉子。之所以第一组钉我打得那么痛苦,是因为我是垂直用力的,当我打第四组的时候,我知道三根钉子我得在三个不同的倾斜角度用力。这种事情做过一次以后显然我就有经验了。于是这也就可以解释,为什么第一次打的时候我打到手酸,进度也很慢,但到第四次到时候情况完全改变。其实如果只要我细心一点,在打钉子之前,先观察一下那个装置再动手,可能前面三组我就不需要走弯路了。从小到大,其实我也没看过别人打过多少钉。我尤其没见过别人打我昨天用来挂相框的那种钉。所以,最后我能在几分钟之内发现规律且掌握技巧,已经算很可以了。

第一次真好玩。

2018-06
5

发布了

By xrspook @ 9:20:17 归类于: 烂日记

还记得开始着手翻译《古拉姆》的那天是五一劳动节我用了四天时间完成了第一轮翻译。第一轮翻译最后的那些我是边听着习大大的纪念马克思诞辰讲话,一边看打印在废纸上的对白,那是最后的冲刺了。但有些部分我猜不出说话的人是谁,所以具体要如何翻译我还得看过视频再最终确定。但我记得我在五四那一天的中午就搞定了第一轮翻译。在第一轮过后我做了个gif的动图,因为我觉得米叔的那个动作实在太帅了。与其说是整个肢体语言表现出来帅,还不如说是他的那种坚定的眼神让我不得不折服。因为前提是他化的那个妆实在太脏、太血腥了。然后,在一个月后的昨天,我居然可以把我亲手做出来的东西发布了。发布需要很多人配合,歌舞翻译也好,审核压制也好,我一个人做不来,因为我实在无法把握如何歌舞翻译,我也不知道如何调节视频最后的一些格式性、技巧性的东西。那些东西跟翻译无关,但跟往后会不会被别人找麻烦有关。

昨天,我不只是发布了720p的影片本身,也发布了这个电影的蓝光原盘的歌舞,一共五首。前天在搜索电影的海报的时候我才发现原来有原盘歌舞这个东西存在。那时我觉得要把那五首歌舞下回来实在是几乎没有希望了,因为资源太久远,已经是2015年的了。除了有蓝光原盘的歌舞以外,还有蓝光原盘的整部电影,但是有可能歌能下动,电影却下不动,因为电影很大,不是疯子一般不会去下。高级疯子下载40GB的蓝光原盘,估计会选择买蓝光光盘。合计27分钟不到的五首歌,加起来大小是6.82GB。不是疯子当然不会下载,换作从前,我也不下载这种东西。但之所以今天我想下载蓝光原盘的歌舞,是为了看看到底蓝光原盘的《古拉姆》电影的质量如何。因为之前看到体积最大的一个1080p压制版本画面的颗粒感非常强。颗粒感强到甚至让我觉得那是不是用720p的视频源强行压到1080p的大小。我觉得自己真的很狗屎运,因为115上面居然从前有人下载过那蓝光原盘的五首歌,所以在网友的帮助下,我很轻松的就把它们下载了回来。结果发现这五首歌舞的视频质量要比要个1080p的好非常多。前晚我在一个外国论坛就已经看过网友评论,说《古拉姆》蓝光光盘的质量五分为最高分,他们一律评价这部电影的图像质量为五分,音频质量4.5分,所有人都惊叹20年前的老电影居然会有这样厉害的视频质量,实在是让人很感动。前晚在不确定视频如何,只看到截图的情况下,我已经有点心动去亚马逊买他们的蓝光光盘,虽然我没有蓝光光驱。昨天,在网友的怂恿之下,我终于让他给我买了美国亚马逊的《古拉姆》蓝光光盘。不是寄到我家,而是寄到他那里,由他帮我压制,因为他有蓝光光驱,而且他电脑的配置比我的好非常多,再者,他也熟悉做这种事。更重要的是他是一个对视频有很高要求的人,所以他压出来的东西我很放心。另外一个不送去我家的原因是那个《古拉姆》蓝光光盘售价是29.98美金,运到中国的话,要外加10美金的运费。而这样的运费只能是普通标准船运,也就是我得等大半个月,天知道大半个月漂洋过海之后光盘会是一个什么卖相?之前我用这种途径买《地球上的星星》的DVD,折腾了几个月以后,过来时盒子都有点变形了,蓝光光盘的价格是DVD的三倍以上,显然我经受不起这种惊吓。如果把光盘送到他家的话,运费不用钱,所以为什么不让他代劳呢?我非常走运,能交上个这样的朋友。

在《古拉姆》上影20周年之前,我尽力给出了我最大的致敬。

为了给发布的资源来个有中文片名的海报,我不得不硬着头皮用上自己的三脚猫PS功夫,效果嘛,不要求太高的话,还凑合着。第一张海报,原图的正中央手指处被某只鬼用圆珠笔写了个日期!我不得不一点点地用印章工具抹掉,然后呢,就是插入华文隶书的片名呗,用了底纹的特效,为的是配合有年代感海报的破烂感,必须把干巴巴的文字做旧。第二张海报嘛,主要工序是让中文片名的样式和原片名类似,反正呢,我是尽力了。在第二张海报里该把中文那三个字放哪里我也研究了一番,试过竖着放,但最终还是觉得横着恰当点,所以就顺便把原海报里一些无关的东西用印章工具抹掉了。第二个海报估计是个DVD封面,是我搜索了很久很久找到最清晰的版本,但瑕疵在于左边有点裁得太过了,所以感觉少了个边。搞不懂《古拉姆》是当年非常红火的电影之一,为啥留存下来的海报质量都如此一般,和非常优秀的蓝光视频质量很不相称。

2017-02
9

整理成册

By xrspook @ 8:55:28 归类于: 烂日记

前天晚上我春节前买的资料册终于到货了,具体下单时间是1月17号,但我是2月7号才收到货的。春节假期真是个恶魔。但其实早收到跟晚收到没有区别,因为,我从1月21号就开始放假,2月6号才上班,如果把那些不上班的时间都剔除掉的话,我大概等了一个星期而已。这些资料册是从广州发出的,广州黄沙到东莞麻涌居然用了一个多星期,想想都觉得很神奇。

资料册到货,我终于可以把抽屉里那些之前装在密封袋里的东西都整理到本子上。那里包括我几年前整Berto的相关东西。有海报设计的,有灯牌设计的,也有各种刻胶片的,而刻胶片里面有Berto logo的,Dos Caras Jr.面具的,墨西哥制造图案的,以及宿命的标语。那些东西好一部分我都用来印制在衣服上了,但有一些没用过的。最经典的要数我从柜子的底部翻出的几张从前靠拼接而成的大图。其中有用A3纸拼接的,也有用A4纸拼接的,当时为了准确切分这些图,真的花了很多心思。和这些图放在一起的还有我当年做的手工标语。昨天找东西的时候才发现,除了已经做好的标语,其实我还有不少彩色空卡纸存货。Berto的东西整理我用的是一个30页的资料册,还剩下几页纸就满了。除了已经放在资料册里的东西,我也已经扔掉了不少,那是一些用剩的边角料。当时之所以没有丢掉是因为我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会不干那个了。用折纸刀刻胶版真的很伤刀,这种伤是相比于用真正的刻刀刻橡皮章。不过也只能用折纸刀刻,因为用刻刀肯定会非常容易打滑,不容易把线都走直。如果没有当年的折纸刀刻胶板,大概现在就不会有刻橡皮章。

除了整理Berto已经尘封了的各种资料,我还把橡皮章的相关也整理了。用的是两个A4 40页的资料册,以及一个A5 40页的资料册。A5资料册是用来放描图硫酸纸的,因为一开始买的那一家硫酸纸是A5大小,所以往后即便是买回来A4的硫酸纸,我也裁到了A5大小。A5的尺寸是合理的。因为我刻的章子很小,即便是A5,也能排版下很多东西。如果一张纸上面的内容过多的话,就非常容易在描下一个图案的时候,把之前的图案搞花。搞花也没什么问题,因为转印过一次图案就不可能再使用第二遍。如果还要重新复刻,必须重描。但既然有不容易让图案花掉的方法,为什么要搞得那么难看呢?两个A4的资料册,我分别一个放原始设计图,另一个放试印的图案。原始的设计图我知道有多少的,因为那跟我自己电脑里的某个排版好的Word文档一摸一样。但试印的却要比设计图多好几张。因为一开始的时候试印对我来说不只是印一次,而是印很多次。那个很多次可能是指十次二十次甚至三十次以上。所以一开始的试印纸里可能一张A4只有一个图案或者两个图案。但最近的试印纸上,满满的一张A4里面可能有十几个图案以上。那些东西不完美,但却让人有满满的感动。毕竟所有的这些东西都不是一天做成的,靠的是日积月累。我已经不记得,刻第一个橡皮章的时候是什么感觉了。每一刀下去都小心翼翼。挖空的时候更加是让我心惊肉跳。现在刻什么图案对我来说都只是个时间问题而已。我知道自己刻曲线不怎么好,所以,我比较喜欢,刻硬邦帮的直线。但永远的硬邦邦不能构成好图案,所以有些时候,我还是得硬着头皮去刻曲线。设计过那么多的橡皮章图案,也从各个地方收集来很多,我觉得自己刻得最有气场的是龙珠图案。据说龙珠里面的孙悟空将成为日本2020年东京奥运会的吉祥物。估计很快我又会有很多新图案可以刻了。

如果只是把这些资料,放在一个袋子里存放起来,我不会有兴趣把东西拿出来,一页页的去翻自己曾经做过的事,但如果整理到资料册里,不只会自己不时的去翻,也会把资料册拿给别人感受感受。

归档:2017-02-09 红女座

2015-09
16

干柴烈火

By xrspook @ 12:45:10 归类于: 烂日记

还记得高三校运会我们班的口号是“LIGHT THE FIRE”,巨型横幅海报是硕大的火团,每个人胸前别着火团中有一个“柴”字的logo。正是因为我们班主任的姓是“柴”,我们才想出了这样的点子。我们把大海报挂在课室门口涂画和晾干,某些嫉妒多口的老师跟我们班主任说:“这帮小屁孩胆大包天要烧死你~”本来是很逗趣的口吻,班主任心里却暗不爽,曾经暗示让我们改变设计。但最终我们的口号和logo还是没变。如果没有柴,我们又怎么能燃烧爆发小宇宙?!如果我是班主任,我会觉得这很好!每到教师节,不是总会说老师是蜡烛,燃烧自己照亮他人么?我们把这具体化了!如果献出自己能让别人更好,我愿意。高一高二的运动会口号和logo是什么我没印象,因为那个巨型海报都是由班里某个抽象艺术小天才包办的,我们这些普通人很难理解他的作品到底什么意思,但高三的干柴烈火,从设计到施工我都有插一脚,那是我们全部人一起创作出来心血。在我的生命中,起码至今为止之前没发生过那种事,之后也没有过。那帮人真的很聪明也很勤奋,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好少年,他们之中只有极少是书呆子,个个都活泼得很,虽然在他们之中我就像是个笨手笨脚的傻瓜,每次测验考试都只为不当倒数前十作斗争,但可以那么说,高三才是我整个高中里过得最快乐的日子。

没见识过高人你永远想象不到高人到底是怎样的。就像《三傻大闹宝莱坞》里面的Rancho,他平时会跟大家一起傻,但到测验考试的时候永远毋庸置疑地第一,你真的没他折。不能安慰自己说那是因为他特聪明,那是因为你完全无视了他的专注和自律,这两点有可能是与生俱来的,天性使之,但更多的是因为后天的养成。如果人人都能做到这两点,大家也就不会有那个闲情去抱怨什么、嫉妒什么了,因为自己的计划里还有大把大把的事没做,哪有时间管别人到底怎样。

我有点沉迷于自己跑步时的那个状态。在经过一开始的进入状态后那个持续不断的重复过程。进入状态是痛苦的,对我来说,有时那需要1K,有时是2K,通常来说4K才进入算是比较迟的了。呼吸是那么的自然,其它都是条件反射。身体状态好、地面条件良好的时候我会几乎听不到自己的脚步声,我只听到自己的呼吸声,但因为呼吸是非常平稳规律的,时间长了,那个也被忽略掉。时间在分秒过去,周围的景物在不断变化,但我貌似还是那样,那种感觉就像我的时间停止了,我处在时空隧道中。若不是以比赛的节奏去跑,理论上全程(起码18K以内)我是不会感到任何不适的。为什么我能坚持做每个月160K+这种事?没明显地感觉到伤害估计是原因。我没想过要让自己成为长跑运动员,我不想那么干,因为运动员不可能干一辈子,我希望我能跑一辈子。

勇敢不是刻在额头上给人看的,而是应该常驻大脑内存时刻准备着被调用。

© 2004 - 2024 我的天 | Theme by xrspook | Power by Word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