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收官
死人这种东西,见多了,也就那么回事,昨天终于完成了我清明节最后一次祭祀任务。据说昨天是清明拜祭结束前的最后一个周末。不知道其它地方的风俗是什么样的,反正,我妈这边说清明节意味着祭祀活动可以开始,往后的一个月都适宜拜祭。如果要年轻人,特别是上学或者工作的都参加,这些活动就只能放在周末,一个月只有四个周末。以今年为例,其中一个周末我要加班,但偏偏那个周末他们去没有安排,而余下的三个都排满了。对我来说,清明节真的不只是拜祭一场那么简单,因为老一辈的亲戚年纪都大了,一个挨一个去世很正常。有外公那一辈的,也有妈妈这一辈的。因为城市的人口已经非常多,无论是生的人还是死人,所以不可能都集中在一个地方存放,于是就出现了有很多拜祭地点需要去跑这么一个痛苦的事实。我的爷爷奶奶放在银河公墓对面的广州火葬场,我外公放在新塘的中华永久墓园,我舅父放在番禺的眉山寺。你或许会问,为什么不能一天搞定。一天把这些地方都跑完是不可能的,因为这其中参加的人不一样,唯一相同的只有我一家三口都必须得去。如果只需顾及我们三个人的时间,大概我们可以用一个周末,一天半的时间把所有点都跑完,但显然不是这回事,因为人多的时候可能会超过三十人,要让所有人都腾出时间,显然很早以前就需要做计划了。也正是因为很早以前就做了计划,所以,即便突然知道某天可能某个墓园人少,但是我们也无法改变行程。
还是小屁孩的时候,我觉得清明节去拜山是件很好玩的事。但年复一年干这些事,从我懂事开始这已经超过二十年了。虽然只是一年一次,但如果你把那个当作是负担,也会觉得很烦。去拜祭我爷爷奶奶的时候,基本上我们一家三口会选一个避开高峰的时间。所以总体来说比较顺畅,无论是来回的路上,还是拜祭的过程。但其它两个地方就没办法把握了。
有时我会想,就是为了在那里烧一炷香,顶多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为什么要这般折腾呢?烧香这种事,在任何地方都可以做。从环保的角度考虑,为什么一定要烧香呢?但换一个角度想,一年你就在一个拜祭的地方呆几个小时而已。即便三个地方的时间都累加起来,还是不到24小时。那不过是一年365或者366天分之一而已,为什么连这个时间都不愿意拿出来?我觉得,烧香不烧香,在哪里烧香,不过是个形式。如果先人真的活在你心里,清醒的时候你或许在聊天之中会谈到那个人。在睡着的时候,你甚至会梦见他。这些都比烧香什么实在多了。生前你不好好对待他,死了以后,烧再多的东西,都只是徒劳,那不是对先人的孝敬,而是炫耀给活着的人看而已。
文革的时候破四旧,把那些什么神主牌呀,骨灰之类的全部没收了。所以,在中国的大城市里,我外公或者爷爷之前那一辈的东西基本上不复存在。但现在,显然已经不会再做这种事,对我们来说,或者对我们的后代来说,先人留下的东西只会是越来越多。强迫后人怀缅那些曾曾曾曾曾祖父有什么意义呢?
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活着,但他已经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