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8
21

电动乐趣

By xrspook @ 9:28:35 归类于: 烂日记

从小开始我就非常喜欢折腾电器。小的时候能折腾的电器也就只能是我的玩具,还记得某个下午我和表哥在外公的眼皮底下把我那会动会发光的玩具车拆了。可以拧螺丝我们全部拧出来,但有些是用胶水粘的,我们就用暴力手段,把那搞下来。电线是焊上去的,显然我们没有电烙铁,所以我们就用剪刀对付它。我妈回来看到一个烂摊子,简直傻眼了,那次以后,她再都没有给我买过电动车。我已经不记得当时她有没有说过气话,说以后都不给我买电动玩具。记忆之中,之后的确没有买过了。后来姑婆送了我一辆会翻筋斗的车,当遇到正面有障碍,车就会翻筋斗。那辆车我们没有拆,因为那辆车的好玩之处在于运动时会翻跟斗,而我们之前拆掉的那辆是个上面有两个军人的吉普车,只会一路向前一路闪灯,至于会不会播音乐我已经不记得了。那两个军人我觉得他们面目狰狞。那辆车没散架之前时的模样我已经彻底没印象了。为什么当时我跟表哥把那辆车拆散的时候外公不阻止我们呢?现在回想起来,当时我妈看到那辆散架的车的时候肯定生气到了极点。在我小的时候,所有会亮会叫的玩具都不会有好下场,比如我那根按下按钮就会唱歌和闪灯的电动手枪,第一天就给我带去洗澡,结果就是完蛋了。电子玩具在我手里永远存活时间永远超短。理论上说那些玩具最贵,我妈当时估计很心痛,但是被我搞砸了以后,她不会再买一个给我,而是直接不买。

搞一些会动的东西向来都是我的兴趣,大概是因为幼儿园和小学低年级的时候我的玩具都不能动,所以我有急切的愿望让他们动起来。小学高年级的时候,拿到几根小电线,一个牙膏盒,再加一个灯泡,几个图钉,一个四驱车的小马达,一块小木板,就可以让我乐很久。那些DIY的电动玩意通常都只有男孩玩,但是我就是很喜欢。初中高中的时候,我的物理力学不咋滴,初中的时候还行,高中的时候简直得用糟糕去形容,但我的电学和电磁学向来都很好。不是因为我有那方面的天赋,而是因为我后天付出了很多努力。物理的电学学得再好,在动手的时候又会是另一番景象。

几年前,设计焊接LED灯牌,现在在破电脑上把CPU风扇和机箱风扇拆下来,然后连接USB线,当普通的风扇用。这些东西貌似简单,但是如果纠结起来,全部都是学问。小时候没钱,手头的资源也不多,也就只能折腾那么一点东西,但现在不一样了,钱可以买到我想要的所有材料,但是我内心省储会有个挣扎,能不能不花钱做到?能不能花少一点钱?即便不把钱这个因素考虑进去,如果要实现我的目的,什么配置才是最优?在追求最优的情况下,我应该购买什么组合?又或者要收集我手头上已有的什么资源拼凑出我想要的效果?昨天我学会了一些线材的标准,知道在数据线上写的那些东西到底是什么意思。但写是一回事,实际上里面的线能不能达到那个要求又是另一回事。为什么同样的线材这家店的价格只是其它的1/2。两天之内我拆了4条USB线,里面的线材没有一条是相同的。同样是打印机线,线上的参数也完全一样,但实际上拆开以后,我发现根本不是那么回事。要买到合适的线材,光靠网站上那几张照片,根本解决不了问题,因为鬼知道是不是虚标。最终,可能那还不如我随便拆几个破鼠标和破键盘,那些还实在一些。毕竟那是很多年以前的品牌货。

如果有人指点,我当然能少走很多弯路,但也正是因为一直都只有我一个人瞎折腾,所以乐趣特别多。

2018-07
26

公式变体

By xrspook @ 9:35:01 归类于: 烂日记

从完全不懂得如何还原魔方到可以完全不看武功秘籍还原三阶魔方,用时四分钟不到,我用了接近五天的时间。完全是靠自己看武功秘籍。前两层一些技巧性的东西没有人指点,只能靠自己摸索,虽然很简单,但是要把握先后顺序还是得思考一下。至于顶面的还原,至今我还没有100%的把握能快速做到,但总算有一点点技巧。就是把尽可能多的黄色方块放在左前侧。经常会用到左上右下,到了一定程度以后,我可以捏住其中两个方块进行扭转,所以最后两个动作是一气呵成的,不会过了或者没到。大概对高手而言,几乎每个旋转的动作他们都可以做到这样,因为即便是对我这个只玩过一个星期的人来说,无师自通的时候,我也已经掌握了这个。自己摸索回来的经验总是觉得很好用,如果那些都不是自己经过实践学回来,而是通过老师教授的话,大概我会觉得玩这个东西真烦,因为要记住很多口诀。现在我记住的只是最基础的东西,那些N多的口诀如果都能记下的话,大概很多情况我可以秒杀完成,但显然一直以来,我会不怎么喜欢魔方了,就像高中的时候学数学或者物理,同一条公式能推导出很多个变体。

还记得高一的物理老师兼我们的班主任总是想让我们记住每个公式的变体,我很烦他这种做法。如果我是记忆力牛逼,记住那些当然不成问题,但如果本来我的记忆力就很一般,要同时记住很多个科目的很多东西,我怎么可能把物理的一个简单公式推导出来的各种变体都完全记住呢?!如果我记不住那些变体而又乱用,最终只会导致那道题目我彻底没有分。相比之下,我们的数学老师他也可以根据函数公式推导出非常多变体。但是他没有强迫我们一定都得把变体全部都记住。记不住变体但是却一定要知道变生成的套路,根据原始的公式只要套路正确,肯定能得到正确的变体。的确,记住那些变体在数学方面,尤其是对付选择题方面,可以把很多东西都秒杀掉。但是,对我来说,记住那些东西实在太难了。一定程度上,我觉得如果要让我记住那些东西,唯一的方法只能是我通过题海战术经常使用到它们。就像一开始玩魔方的时候,刚刚接触左口诀跟右口诀,我总是一步一步慢慢来,但是到了现在,那两个口诀对我来说基本上已经成为了条件反射,刹那之间已经做完。做的时候有时甚至我不知道自己具体在做什么,反正手就能做出那些东西。这是因为我已经练习过非常多次了。相比之下,还原魔方的顶层的凹口诀和顺时针口诀每次我都要小心翼翼一步一步来,现在出错的几率已经比较低了,但是在使用那两个,比较长的公式的时候,我还是会放慢速度。口里一边默念,我需要做的动作,然后手跟着脑子做。如果熟练到一定程度,我觉得在完成那些操作的时候我可以做到像现在用左口诀和右口诀一样。

从来没还原过魔方的,会觉得还原魔方很神奇,现在我可以一次又一次地还原魔方,通常来说五分钟之内就可以搞定。如果快的话,甚至可以做到三分钟左右。现在对我来说,最重要的不是提速,而是明白其中的道理,因为只有摸清了其中道理,才能用那六九五十四个方块里设计出自己想要的造型。真正的魔方高手,除了速度以外,也肯定心里非常清楚魔方的各种形状是如何具体生成的,能做到随心所欲拼出自己想要的东西。我觉得那才是我玩魔方的目的所在。显然,现在我还没能把握好那些公式,为什么会那样?能不能不那样?顶面和顶层遇到某些形状的时候,我该用什么方式快速搞定?即便我不能快速搞定,我也应该知道循环某公式几次才能达到目的。对新手来说,一个高手突然告诉他这些信息,他一定会觉得非常神奇,但是,对老手来说,我觉得这是理所当然应该知道的。

魔方这东西最根本的应该由自己去领会,而不是直接通过背公式去死记。

2018-02
13

拼出我的货

By xrspook @ 21:39:03 归类于: 烂日记

能一觉睡到自然醒,真好,而且醒来以后也不用马上开电脑开始统计,真幸福。自从重新当统计以后,每个周末早上都要算数,不是早上算就是晚上算,反正准确来说我没有多少个完全的休息日。今天算是个极少数的例外,因为我知道,的确没有数了。所以起床以后,我可以悠闲地刷牙,然后吃早餐,最后才是开电脑。

春节回家,我把自己的米兔智能积木也带回来了。那个东西和我一路从东莞麻涌回广州,也陪着我那天下午去高德置地春广场以及猎德的迪卡侬。在麻涌的路上,踩着膜拜,把装着积木的金蝶凭证盒子放在车篮,每次踩过那些高低坑洼,我都不得不小心翼翼,因为怕装在盒子里的零件会蹦出来。那些东西到底有没有在我回家的路上洒漏丢失掉我不知道,即便有,我也实在没办法去验证了。昨天晚上我DIY了一个可伸缩的架子。那个东西在其它科教积木上我曾经见过类似的造型。因为不是看着说明书做出来的,于是,我完全凭自己的感觉去组装。有些东西到底是这样好还是那样好,我要试过了才知道。在组装那个东西的过程中,我觉得某些积木块实在太少了,如果那些有更多的话,我能组一个更大的,自然也会变得更好玩。还记得小时候某些玩具正是利用了那个原理。

今天早上我又组装了一个小风扇。米兔智能积木的官方造型里就有一个小风车。那个东西直接把轴插在动力系统的出口,即便动力去到最大,转起来也不快。因为那个动力的扭力和转速有一定限度。如果在动力输出上直接插一根轴然后转动,无论叶片用什么样的摆向,都不会扇出风来。要扇出风你就必须加大风扇的转速。我的方法是用两个齿轮实现。把最大的齿轮放在动力输出的轴,然后旁边通过积木的拼接再固定一个小齿轮,小齿轮和大齿轮联动,小风扇的轴固定在小齿轮上。动力输出的转速一定,但是大齿轮一点点的角度,就等于小齿轮转了很多。它们的线速度是一样的,但角速度相差很大。因为大齿轮我用的是36齿,小齿轮我用的是8齿。这是整套积木里最大的齿轮和最小的齿轮了。经过这番改造以后,起码我的小风扇能扇出一点点风。虽然出来的风不如用从前四驱车的普通马达出来的大,但整个分析情况以及后的续组装过程,我都很喜欢。大齿轮和小齿轮的转换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比如变速车自行车正是利用了大小齿轮的改变实现在恰当的地形用恰当的方式。比如上坡的时候用小齿轮,提高踏频的方式前进会比用大齿轮舒服。齿轮这个东西向来让我很着迷,但当我还是个小学生的时候,我接触得最多的齿轮却是那个经常让我觉得神烦的修正带。每次更换带子,或中途出状况要整理的时候都挺麻烦。之前用的是涂改液,有段时间用修正带,有些同学用修正纸,但后来,我们好像清一色都退回了涂改液,或者直接在纸上涂黑。

如果米兔智能积木有更多的零件,我当然可以创作更多东西,但我觉得最重要的是你得有那个想法,然后你才知道需要什么零件。给你再多的零件,给你堆成山的零件,但是你不知道如何运用它们,一点用都没有。我觉得用我的思路玩积木,跟直接看着说明书,一步一步来,是两件完全不一样的事,但在独立思考之前,你首先要积累经验,如果当初我没试过按照说明书一步一步来,我后面也就没有办法折腾出我想做到的东西。老师只能教你某些方法,但具体应该怎么叠加使用,则是靠每个人自己。看说明书做事,是一个制造的过程,但是按照自己的思路去一步步实现,是一个创造的过程。

我并不讨厌物理,我只是讨厌从前我的某些物理老师传授知识的方法。

2017-11
5

不合格往事

By xrspook @ 21:34:18 归类于: 烂日记

我一直都觉得,自己是脾气比较暴躁的人,在一定程度上我的忍耐力,已经比从前很多,这个跟的是我学生时代做的对比。记得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我总会因为一些事感觉到烦心,于是自然而然的就会发脾气。结果可能不是骂人打人,而是大哭一场,最终会导致,我被家长教训一顿。

还记得小学的时候,有一次期末考试之前,语文老师布置的作业很多,都快晚上12点了,我还没有做完,于是我就哭了,但哭并不能解决问题,我还是得继续装下去。哭只会让我产生怨气,做得更慢。回想当年,那些作业不过是老师要求把后面生词表的字全部都抄上不知道多少遍而已。为什么会做得那么慢,我也不知道。如果我胡乱写,肯定可以快很多。从狡猾的角度考虑,即便我把一些字漏掉,老师也可能察觉不出来,而且那真的是无意漏掉的话,老师也真的不能拿我怎样。但是学生的时候,我就从来没有想过还可以这样,实际上抄是抄了,但真的有没有漏掉真不知道。因为那种抄写的作业谁也不会认真去看。语文也好,英语也好,其实每到期末考试之前都会有这样的作业。从前写得慢大概是因为我妈对我的田字格汉字有要求。但到了那个时候,其实那个字不写错也就可以了,丑不丑不是重点。汉字写得慢,可能是因为,我对文字的了解不是很深。所以每个笔画都要按照印刷体来画,与其说那是在写字,不如说那是在临摹。就像外国人学汉字一样,那是在画画。只有把每个笔画都清楚了解了,你才不容易把字写错。这个过程需要积累,到期末考试之前,理论上我们应该已经把那些汉字掌握了,所以老师布置那个作业的时候,她觉得我们不需要用那么多时间去完成,但实际上,我去耗了很长时间。

还有另外一次我做作业做哭了,那是因为第二天就是高中的物理考试。当时我真有这个感觉,无论如何我都不会考及格。并不是因为考试之前老师就已经恐吓我们,而是因为那些知识点无论是从公式还是计算,对我来说都很难。每次物理期末考试,很多人都不及格,所以为了让分数好看,老师只好在所有人的成绩上面乘以一个系数。最终大家要不要补考还得把平时成绩加权平均算上,因为如果只是用一次考试成绩做定断,补考的人实在太多了。最终那一次物理考试,从卷面成绩说,我的确没有及格,但我也不需要补考。那是我第一次感觉到,明天去考试,今天知道自己一定不会过,那种感觉实在太糟糕了。完全不是胸有成竹一定能考得好,而是胸有成竹自己必死无疑。之前之后这种事都没有发生过,唯独那一次。

高中时候的英语测验我也试过有一次不及格,那是因为卷子是学校里面非常牛的英语老师出的,那份卷子的难度相当于四级。我做那份卷子的时候我们只是读高二。除了第一大题语法题是跟那个单元的生词有关,完形填空、阅读理解以及后面部分看不懂的单词看不懂的句子比看懂的还要多。给我们出那份卷子的老师就没想过我们会有多少人及格。他只是纯粹想让我们感受一下什么叫做难。在做那份卷子之前,我并不知道那份卷子会这么变态。知道那份卷子如此厉害之后,我觉得自己不合格是理所当然的事。因为做的时候我就觉得那份卷子就像天书一样,纯粹碰运气瞎掰。通常老师出的卷子都不会让大多数的人太难堪,但显然那一次老师出的卷子就是故意让大家很难堪的,所以我死了那是很自然的事。

高中时候的数学,有段时间我一直徘徊在合格与不合格之间,正负十分以内。当时我真的很怕我们那个数学老师,但后来,我居然习惯了他经常让我心惊胆战,再到后来,虽然要挣扎达到班的平均分以上还是很难,但总算我不会在合格线附近徘徊了。

高中是我唯一觉得测验考试合格或者达到班平均分也很难的阶段。

2016-11
8

广附记忆

By xrspook @ 7:47:39 归类于: 烂日记

前天因为要在公交车上用16wifi,所以我被迫加了广州百事通的微信。我发现原来那个东西还真挺好玩。因为我已经很久没试过,用一个广州人的心态去看东西,无论是文字还是见闻。虽然没有被洗脑,虽然和家人以及会讲粤语的人沟通的时候,我用的还是广州话,但实际上,我脑子里主要的思维方式已经变成了普通话。所以如果你让我用广州话输入我会半天憋不出一段话来,说没问题,但输出有问题,阅读的速度也很慢。在推荐栏目里,我看到一篇关于广附的。那是一个毕业了四年的同学写的东西。她才刚毕业了四年,但我已经毕业了十年有多。那篇东西里,最引起我共鸣的是广附的春卷。还记得,课间的十几分钟时间我们喜欢冲去饭堂买春卷。当时从来没有担心过春卷会售罄不够卖,只是担心动作太慢了,上课铃响都回不到课室,但实际上这种事没有发生过。虽然春卷会让我想起广附,但实际上我在广附吃的春卷并不算太多。广州有哪一间学校,第一个让人想起的居然是里面的春卷呢!

我的很多广附的记忆,很多都是跟体育有关的。比如说,高中到那里的时候我发现,班里的人都挺擅长排球这东西,但我在高中之前几乎没接触过。当时的体育考试,有一个是两个人颠排球得多少下以上。那简直把我折磨死了。一开始用的是普通排球,我就只有一直去捡球的份。但后来用起来软式排球,情况好了一点。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软式也好标准也好,反正我跟某个男生搭配的时候基本上可以轻松拿到100分。当时我实在不明白,颠排球这种这么痛苦的事,为什么要我们去干?更加让我不明白的是我班里有个校队的,所以体育课空闲的时候,她就会拿着个排球对着墙练习。其实当时班里有两个排球队的,一男一女,但男的我却从来没见过他如此练习。最兴奋的要数其他学校的队伍来我们学校打篮球赛,那通常会在风雨球场进行。虽然跟华附打的时候,我们几乎不会赢。但是整个风雨球场都人声鼎沸。因为华附的那些篮球队员里面就有从前初中是广附的人。他们有些是因为成绩好,所以去了华附,有些则是被体育特招进去。还记得高三那些吃完晚饭在风雨球场里踢毽子,打羽毛球打乒乓球或者在学校里瞎逛的日子。别人都在赶着回家,都在跟车流人流作斗争,我们却可以那么休闲,饭后运动一下。因为有了那个经历,所以我才觉得,高三比高一高二还要轻松。运动过后是晚自修,9点半过后才可以回家。但就是因为在晚自修前有那么大概一个多小时的运动时间,让我有更多时间跟同学接触,同时,运动真是一件非常让人放松的事。在上课的时候,老师是我们的老师,但下课以后,在课余时间,老师就只是我们的对手。还记得我们在羽毛球网的两边踢起毽子,某个男老师在开小差,结果我一个毽子踢过去,正中他眉心。虽然并没有造成什么伤害,但那也够囧的。广附校队,篮球很厉害,排球很厉害,毽球也很厉害,据说从前有射击的时候射击也很厉害。所以那里的很多人并不是书呆子,他们学习成绩很好,但运动方面也厉害。体育课要抓紧每一分钟去玩,大家都爱是体育课,除非要进行什么长跑考试。体育科办公室门口放着一个杠铃。我记得有段时间我会把那扛在身上,然后做全蹲,为的是备战校运会两百米接力。我也记得高一的某段时间,班主任逼迫我们放学之前必须绕着200米1圈的操场跑上三圈。那个高傲自负的班主任,我从来对他没有好感。我骨子里就有一股气,必须要跟他作对。大概因为这样,所以他教的物理力学部分我觉得自己总是很糟糕。我抵触老师,自然会让我非常不喜欢他的教学模式。我不喜欢他总是要我们记住所有公式的变体,其实记住一个最根本的公式也就可以了。所以到后来,当我离开物理重点班到了其他物理老师的手下以后,我觉得物理很轻松。

如果可以再来一次,我该怎么好好利用高中那三年呢?

© 2004 - 2024 我的天 | Theme by xrspook | Power by Word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