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5
1

RUN NOTE

By xrspook @ 17:42:16 归类于: RUN NOTE

星期一 2017-05-01 10:03
平均心率157,最高心率176,平均配速602。为什么要这般作死上午10点才开跑!如果上午9点前跑完会至于这么自虐吗?!我妈昨天看完《摔跤吧!爸爸》后问我为什么老爸那么喜欢早上5点。因为只有那个时候才能躲过猛烈的太阳,也只有那个时候开始才不会影响上学,且能保证训练时间。跑着跑着日出是个不错的体现,虽然现在我非常懒,但起码我试过早上5点了。#xrspook未行够#

2017-05
1

带上爸妈看电影

By xrspook @ 17:22:30 归类于: 烂日记

昨天带着爸妈去广州花城汇UA看了广州FIRST DAY FIRST SHOW的《摔跤吧!爸爸》。这是我这辈子有记忆以来,第一次一家三口去看电影。我妈说从前我爸是个电影的狂热粉丝。每次有新片上映,他都会去看,而且通常一部电影他还不止看一遍。对上一次我爸是什么时候看电影已经很难再记起来。但显然,对我爸和我妈来说,他们对上一次去电影院看的印度电影就是《流浪者》。这说明什么呢?这说明这些年来在中国上映的印度电影非常少,在人们心目中留下深刻印象的更少。我妈甚至不只记得她对上一次看的是《流浪者》,她甚至可以把流浪者的歌哼唱出来。可以说明,当年的流浪者在中国的风靡程度绝对是顶级的。如果你是三十几岁的人,你还能记起你几岁时候看过的某个电视剧或动画片的主题曲吗?

三十年前的,电影院跟现在的电影院有了非常巨大的区别。荧幕大小有区别,音响效果有区别,但最大的区别可能是电影院的大小。昨天我们去的UA 2号厅,有112个座位。我爸说以前的电影院,分前中后三块,光是前的一块,就要比这样一个厅都大。现在其实也有那些大厅。广州有能容纳四百多人的大厅。如果那出现在一些新的电影院,电影院一定是横向长方形的。比如说天河城的,正佳广场的,或者万胜围的,但如果那是一个比较老的电影院,那样的大厅就是竖向长方形的,比如说是二宫。

要带他们去看《摔跤吧!爸爸》,我之前几乎没说过什么。看完以后我也没有问什么。也不能说我没有问,我问过,但他们没有给我什么答复。于是我就干脆不问了。电影好不好,观众心里知道。如果某天他把这部电影作为和别人交流时的谈资。这部电影就算是体现了它的价值。

我以为我看这部电影会哭,甚至哭得很厉害,但实际上我只有两个场面眼泪在眼眶里打转。是因为我心肠太硬吗?可能不是。又没有死人分手那种场景,为什么要哭呢!电影里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那些激烈的摔跤场面。激烈和哭没什么必然关系啊!因为这部电影相当写实,几乎没有任何夸张的成分。所以那些温情的场景让我觉得就像发生在我身边一样。我感觉到很窝心,但是不会哭。这部电影的笑点主要落在轻松调侃的对话上面,而搞笑的人物绝大多数都是女儿们的表哥。几乎每到那个人说话,全场就知道,有笑点了!但其实,这个人物的设置也是真实的,而不像其它印度电影一样,某个小角色专门为搞笑而设,那样的角色通常都是某个仆人。

140分钟的电影,听上去好像很长。但实际上看的时候,我却觉得前面的故事好像还没说完就已经过掉了。因为我总觉得印度电影的铺垫应该不止这样。这到底是因为我看印度电影已经熟悉到一个程度,还是因为我之前就知道这部电影砍掉了21分钟,所以心里一直有个疙瘩,会不知觉的去找那21分钟到底在哪里。

《摔跤吧!爸爸》我肯定还要去二刷。不只要刷,可能要三刷四刷,甚至上映多少个周末,我就去刷多少遍。去电影院花钱看印度电影这种事一年之内不会有多少回。如果那部电影是米叔的,频率将更低。

看第二遍的时候,我关心的重点会变成什么呢?但其实到现在为止,除了我参与做字幕或时间轴的米叔的电影,我完整看过第二遍的也就只有PK。第一次在电脑上看,用十几个GB的高清完整原声版本。第二次在电视上看,那是CCAV-6播的普通话阉割版。

2017-03
28

Dangal在台湾

By xrspook @ 8:57:02 归类于: 烂日记

Dangal现在正在台湾上映,台湾的译名叫《我和我的冠军女儿》。从他们引进方的官方网站看来,他们推这部电影的时间并不很长,大概只有一个月不到,具体猛推大概是在电影上映之前十天。我觉得他们推的方式跟我们推的方式很不一样,可能我们暂时还没到那个程度吧!一部电影如果你想观众去看,尤其是要那些平时不去电影院的观众也去看。你就不能光写软文,用一些夸大的成分、用一些刺激你眼球的字眼去乱吹。观众的口碑是最好的广告,而且也是威力最强大的广告。

《我和我的冠军女儿》是3月14号在台湾试影的,估计那天叫了一些影评人或者名人之类的去试看。那是电影上映前的十天,也刚好是米叔的生日,这个日子重叠得真够巧合的。有了那一次以后他们就可以做第一批录影,用第一批观众做人肉宣传。第一批名人的评价会非常影响,观众去电影院看的欲望,但实际上,即便没有他们的评价,这部电影在有心人的心中早已被期待多时。不知为什么,我总觉得台湾有不少印度人。至于香港,印度人多不多不知道,但起码,有一定数量的巴基斯坦人,因为我记得曾经看过某个香港纪录片是说有关他们的。香港之所以有巴基斯坦人,因为他们主要在香港从事某些非主流的体育运动,他们是核心成员。至于具体是什么,现在我没有印象了,难道是板球?外婆和妈妈那一辈的人经常跟我说,从前广州的沙面经常有摩罗叉把手,他们都很黑、有大胡子、戴着个大帽子。他们默认摩罗叉就是印度人,但实际上,可能那是巴基斯坦人,毕竟,在英国殖民印度的时候,印度和巴基斯坦还是一个国家,不分你我。所以把那些都称为印度人没错。但当时的印度人,用现在的角度去衡量,非常有可能,是巴基斯坦人。印度人也好,巴基斯坦人也好,其实这里之所以带出,是因为去台湾电影院看《我和我的冠军女儿》的观众里面,好些是印度人。印度人对印度电影的情结就如墨西哥人对lucha libre。那不只是他们的一种娱乐,也是他们生活中非常重要、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有时甚至已经上升到信仰的级别。

看过部分台湾人对《我和我的冠军女儿》的影评后,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是某个孕妇去看电影,她的评价是:紧张得孩子都快生出来了。官方网站里放出来的消息当然几乎全部都是正面的,从正面的评价看来,这部电影的摔跤动作部分非常有说服力。这是一部运动电影,如果运动方面不够专业,会让人笑掉大牙。也正是因为这是一部运动电影,所以在试片和正式上映时,官方网站找了一些专业运动员(有些是知名级别的,有些甚至是奥运会级别的)去看这部电影。他们的感受是这部电影非常真实,他们就像看到了自己。影评里面甚至有摔角格斗方面的专业人士说他非常惊讶,原来电影里的不是专业运动员,而是普通演员。他们所做到的技术让他非常吃惊,动作做得相当到位,有些技术动作甚至连他都未曾想过可以那般。印度电影通常给人的印象是一言不合就唱歌跳舞。在逻辑和真实性方面,通常做得很一般,但显然,这一部阿米尔汗的新作《我和我的冠军女儿》颠覆了大家对印度电影的传统看法,让看过的人都大大地被感动和热血一番。

真的很羡慕台湾可以一分钟不剪,完整上映,而且还不做配音,原汁原味的把电影呈现出来。在写这篇blog之前,我看了一下《我和我的冠军女儿》的台湾票房,暂时他们还没能打进前五,我觉得主要原因是他们电影院的排片还远比不上好莱坞的大片。排片的电影院少,已排片的电影院播映次数不够多。当然了,这是跟好莱坞大片比的,如果跟之前在台湾上映的其它印度电影相比,《我和我的冠军女儿》已经是高水准地创造了很多新纪录。随着人们口碑的捷报连连,估计会加码新增排片。一部印度电影在台湾上映,在一些能坐100多人的小厅能做到全满,这是非常了不起的事!!!这说明大家想看这部电影,已经很久了。希望这部电影最终能让想看的台湾人都能看到。

至于中国大陆这边怎么样,我真心不敢对中影的人有任何的期待。虽然对印度人来说,中国的市场比台湾重要非常多,否则他们也不会过来做多天宣传。我们这边的引进方能对得起别人的认真吗?拭目以待。

2017-03
22

崇拜·信仰

By xrspook @ 8:42:18 归类于: 烂日记

当了粉丝十几年以后,昨天我突然明白到,当一个粉丝,最看重那个人的作品,而不是那个人本身。当然,从那个人身上,我们也能学到很多,但无论是他的作品,还是那个人本身,最多也只能让我们兴奋。他活在他们的世界,我们活在我们自己的,可以很遥远,也可以很接近。就像人们对各种信仰的崇拜一样,难道如果你是穆斯林,你就想看真主一面?难道你是天主教或者基督教你就要见耶稣一面?还是说,如果你是佛教,你就要去见观音菩萨或者如来佛祖?即便你睡在他们的庙里,睡在他们的教堂里,或者睡在无论什么存放他们雕像的地方,难道你就真的和他们接近了吗?其实让我们和他们去接近的方式是学习、理解那些流传下来的教悔。只要你心中有古兰经,你就和真主接近。只要你心中有圣经,耶稣就在你身边。那不意味着你必须就得带着那本书,而是说,那已经跟你融合在一起。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做某些决定的时候,你不做违背里面教条的事。如果把明星的个人崇拜也当作是一种信仰,我们生活的重心就不应该去八卦,他作为一个非公众人物的时候喜欢做什么,有什么不良嗜好,喜欢吃什么穿什么之类,因为那些都不是重点。难道你会纠结真主穿的是什么衣服?是什么牌子?出自哪个大师之手吗?估计也不会有人模仿如来佛祖的头发型,或者穿得像观音菩萨一样若无其事地上街。由此得出,信仰不是用来表面模仿的。

而之所以让我有这种感叹,是因为有些人选择故意的去看盗版,虽然正版显然就在我们可及的地方。而且他们还把看盗版当作是理所当然的事。他们愿意到街上喝杯奶茶随便的花个几十块钱,也愿意到商场里买上千块钱的衣服或者鞋子。但他们就没想过,要尽自己所能去电影院实实在在地支持自己崇拜的人。看电影的花费甚至还比不上,他们在外吃的一顿饭。他们自己都不愿意那么做,就更加不会号召身边的人也那么做。情况就好像,他们迷上了某个宗教的某个佛像,但却对宗教本身不感一点兴趣。

以米叔为例,他是一个演员,所以电影是他最能施展自己所长的地方,也正是因为电影,让我们知道了有这么一个人,并对其产生崇拜。但我们崇拜演员的是什么呢?我们喜欢的归根到底可能是电影的某个角色,因为我们觉得,那很能引起我们的共鸣。而对一个电影演员来说,基本上某个角色演过一次后,就不会再有第二回了。那个角色之所以吸引我们,是因为他穿的衣服吗?是因为他吃的那个东西吗?还是那个造型?平面摄影和电影的区别在于,前者是静止的,后者是运动的,后者之所以吸引力很大程度是因为里面讲述的故事让你感动。崇拜一个演员,如果脱离了他的作品,脱离了他的角色,他就什么都不是。于是我就不明白,为什么有些人选择一定必须想方设法去米叔的见面会呢?见上一面,那又怎样?!他不过是个五十岁出头的大胡子而已,而且还有不怎么喜欢洗澡的癖好。而我之所以喜欢他是因为他的电影给我很多启发,让我确实在生活中做了某些改变。他在现实生活中的某些习惯也很让人敬佩。当然,这里说的是某些而不是全部,任何东西一说绝,就肯定不对。所以对我来说,他的信念在指引我,这就足够了。情况就像,有人真的想见耶稣一面吗?如果他真有那个机会的时候,或许他已经上天了,他已经不再为人。

生活需要有追求,最好有一些执着的信仰。如果信仰可以轻而易举地cosplay模仿,那就不是信仰。

2017-01
25

姜黄料理

By xrspook @ 22:05:22 归类于: 烂日记

大姨妈不知道怎么就来了,也不知道为什么从基础体温上说不合常理就走了。今天在家里吃了3餐,第一餐是一点点螺丝型意面拌番茄酱、2个鸡蛋、一杯牛奶咖啡。中午和晚上是一样的,一碗米饭,蒸瘦肉片,水煮蔬菜。如果我天天都在家吃饭,我的每一顿午餐、晚餐都会吃蒸瘦肉片和水煮蔬菜。在外面通常都找半天才找到想吃的,嫌弃外面的东西油多盐多辣多重口味,但如果窝在家里,不用买不用煮不用洗却天天这样重复2次,不疯掉才怪!

昨天中午跑完13K回家,把余下的螺丝型意面煮了一些。先放水,水烧开以后放意面,然后放肉片,接着是姜黄粉五香粉胡椒粉盐糖。姜黄粉一下去,所有东西都黄了。东西再次煮沸后关火把水倒掉。姜黄粉我放了不少,余下的调料我都只是意思一下。所以这个黑暗料理的口感好奇葩神奇!是淡口味的,但仍能吃到肉的鲜味,本身没有味道的意面虽然被染黄了但实际上没什么确切的味道,但是整体你能感觉到微微辣味,而且那个辣味还能在口腔里停留好些时间,就像水洗咖啡的酸味那样,有点绵延。我用的是姜黄粉而不是咖喱粉,所以那个能把东西染成黄色的调料实际成分单调。因为所有调料我都是放在用来涮的水中,水最终又倒掉,而且所有调料又加得很轻所以出来的效果跟作为酱汁的咖喱截然不同。这样的组合并不是因为我受到神马启发脑洞大开中西结合,而是因为我家就只有这些东西了。如果家里还有神马茴香八角花椒之类的东西我会继续乱来。姜黄粉和胡椒粉真的很配,出来那种微辣的感觉我很喜欢。通常来说,家里有胡椒粉和五香粉很正常,但为什么我家居然会有姜黄粉呢?因为我印度电影看多了,通常受伤情节之后就会祭出加了姜黄的牛奶,被迫喝的那个人通常满脸的非常不情愿。后来我明白到姜黄有消炎的功能,外加蛋白质丰富的牛奶简直就是绝配。那些主角通常会非常嫌弃姜黄牛奶,我也试过,姜黄热牛奶我觉得简直好喝到爆!对我来说,那是消炎和驱寒一起附加作用啊啊啊~~~ 天朝这边,受凉了会煮红糖姜水,但那多麻烦,还得洗还得削皮还得煮,奶粉+姜黄粉+热水马上姜黄热牛奶了!还记得刚刚入手姜黄粉的时候我做神马都放点,连馒头和面的时候也不放过,我妈不停地埋怨我,说吃那个很热气。一开始我在麦片里加姜黄粉,我也会热气,但习惯了以后就会有抵抗力。有些人因为风寒而咳嗽,吃油条秒杀解决问题。他们为什么不试试姜黄牛奶呢?

今天全副武装准备好所有要到大街上刷爆支付宝的AR实景企业红包。让我始料不及的是原来满大街的企业红包同一个企业只要开过一次以后往后你就不可能再看到了。没到可打开红包区域的时候你看到满眼黄色的企业红包,但当你靠近到适合范围的时候全部消失了,想死的心都有!!!所以我今天抓的都是浮云啊!今天一共摸到了4个合计1.4元的企业红包:如家,周黑鸭,饿了么,优衣库。前面三个在我家半径1.5K范围内就已经全部达成,最后一个用的是11路车,因为用车已经58分钟,如果再不停止,1.5元的车费即便我再拿到优衣库和热风的红包都包不住。如果知道某个企业红包只要拿过一次以后一路都不可能再拿,我不会选择一路骑行,一路边骑边停边搜。马云这个恶魔,明明拿过一次的企业红包不可能再拿,为什么那些东西还会出现在用户的手机上呢!!!!!!!!!!!!!如果策略完全正确,我今天能省下0.5元的骑行费用。今天我用的是mobike lite。本来想用小蓝单车,但开锁以后我发现车子有一点点问题,立马把车锁上,但却已经计费,我那5元的优惠券刹那间就被消耗掉了。同样的价格,我显然更喜欢mobike lite,试验证明,我3次mobike lite的骑行体验都让我很满意,无论是11分钟,26分钟,还是58分钟。找到一拍即合得心应手的单车搭档不容易啊。所以今天我今天退掉了小蓝单车和ofo的押金,一心只做mobike的粉丝。

不知道明天我会几点才开始去跑步。

© 2004 - 2024 我的天 | Theme by xrspook | Power by Word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