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9
26

不将就

By xrspook @ 23:04:22 归类于: 烂日记

我的某个大学同学非常喜欢说“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八九不离十的意思),但实际上对我们这代人来说倒过来,说“没见过猪跑,也吃过猪肉”更合适。

我没亲眼见过高手是如何压片如何翻译如何调教字幕轴,但我看过很多很多的美剧、电影,还有不算太多的动漫。自从开看带字幕的原声视频后我就很抗拒那些配音的,就像绑鞋带一样,自从我开穿有鞋带的鞋以后基本上我就再没穿过不用绑鞋带的运动鞋了。那种感觉就是无论如何都回不去,怎么整都觉得很别扭。

绑鞋带多了不意味着你就要自己去做鞋,看电影看多了当然不意味着我要立志于从事那个行当,但鞋带和电影字幕对我来说还有个很巧合的共通点。我经常不满意买回来的鞋子已经穿好的鞋带,要不是因为鞋带两边的长短明显不一,要不是因为鞋带的穿孔方式不是我的模式(穿洞方式并非从下往上),要不就是鞋带某些部位“扭麻花”了,90%的几率我要把鞋带都扯出来重新自己穿一遍。鞋子可能穿到旧了烂了要丢了我都没有把鞋带扯出来拿去洗,但开穿鞋子之前我总是那般很隆重认真地让鞋带以我的方式系到鞋子上。正常人都觉得把鞋带扯出来重新穿很麻烦、无聊、多此一举,因为即便不那么干鞋子还是可以照穿无误,不会明显影响舒适性。你猜到我接下来即将要说什么了吗?做电影的字幕很困难,那比穿鞋带麻烦多了!!!大多数时候,我都会将就随便,大概差不多也就可以了,但遇到我真的觉得有必要的作品,我会以我重新穿鞋带的傻劲去干。翻译不对、时间轴明显提前/延迟,这怎么能接受?!而且那还发生在我觉得很重要、有意义的作品上!!!只要我有时间和精力,我会去重做。即便我对鞋带有比较高的要求,但我穿出来的鞋带也不能保证一定会左右完全等长,每次都会差那么一点,每次我也不学乖去研究到底应该在左边还是右边多预留一些长度,但我保证我穿出来的鞋带一定是对称的、不扭麻花的,最容易穿脱的。很多人喜欢鞋带绑很松,穿脱的时候跟不用绑鞋带的鞋一样把脚插进去/拔出来就可以了,但我不是那样的人,绑鞋带必须让脚和鞋恰好贴合包裹,有松动、相对位移和打滑是不能接受的。于是,你大概就会明白我对字幕的要求有多高。我并不能做出多高水准的字幕,因为我的翻译水平有限,非常有限,所以哪怕多年以后我在调节时间轴和压制方面已经积累了丰富经验,该死的外语翻译还会是我的短板,但我会尽我所能做到最好。就像鞋带我不能穿得左右等长但我还是会亲手重新穿一样。

生活不能随便,任何时候都不应该让步,如果并非如此不可。其实我们无需同时拥有太多,狠狠地抓住几个钻研足以让人获益良多。钻研不是句空话,那需要把心投进去、人跳到里面。我很傻,我总习惯自己乱撞一通发现不太可以的时候才开始去参考别人的经验教训,但我觉得自己傻比某些人为了不让自己撞墙一开始就各种“求人肉”好。

今天是周六,没有晨跑,因为今天快天亮的时候下了一场像泼水一般的暴雨,所以我就直接跳过跑步了。今天也没出门,在家里做了馒头、烙饼、鸡蛋饼和1小时的上肢力量workout。今天是周六,但过的节奏根本不像。

明早18K,我现在该去睡觉了!

2015-09
18

我准备好了

By xrspook @ 13:20:15 归类于: 烂日记

昨天晚上,当我把视频和外挂ass字幕发给网友的时候我感觉我真的解脱了!已经不记得一开始做《爱在旅途》的字幕是什么时候的事,反正那部电影我是2015-08-05那天看的,估计也大概是从那个时候起步吧。到昨天为止,我终于觉得我准备好了。出来的ass可以拿去压制,MEGUI吃的avs也已经做好,需要做的只是选个压制参数,余下的工作扔给电脑。选MEGUI参数也是个很大的学问,我非常明白,因为那个软件太强大了,非专业人士驾驭不了,同样的片源不同的参数设置出来视频的大小和质量会截然不同。我花了很多时间去琢磨字幕翻译的词句,花了更多的时间去仔细调校时间轴,但我却没花多少时间在压制参数的设定上,我错了。在参数这个问题上我只是向我的好朋友要了个截图,本来我用的是网络上某套针对动漫的压制参数,但那个模式在我压完ac3,要开始264的时候就无法再进行下去。现在,我用的参数是auto 2pass,目标码率1400,AVC等级是3.1,高级设置以后的东西我就没再修改了,朋友说一般压制那些不用管。《爱在旅途》的片源本身就不咋的,我不用费什么心,如果将来要压神马720p甚至1080i的,后面的肿么着估计就要花点时间了。

这一个多月来的努力让我学到了很多。努力向上的路是孤独的,没人能帮你,因为掌握技术后接下来的事就是重复运用。多个小时持续地做同样的事,天天都专注于干这个,以至于完全没有字幕的印度老电影有时我几乎不知道自己2个多小时看了什么,或者不过是知道了个大概而已。再也没有时间看《真想访谈》也没有时间捧起书来读了,每天就是对着电脑,打开Aegisub和PotPlayer做同样的事。

这趟孤独之旅让我明白到字幕制作是技术活、体力活,但同时也需要灌注大量的感情。之所以说是技术活,尼玛的,连最基本的操作都不懂,还干个毛线。掌握各种快捷键,掌握各种参数是必须的。之所以说是体力活,在掌握技术后绝大多数时候都在重复运用。《爱在旅途》有2个半小时,load一次需要那么长的时间,但谁告诉你一次就OK了?那是要load无数次的好吗!整个一起的N次,小段回放更是无法计算。你不会估算得出你得用多少时间才能干得完,你需要一直做下去,勿忘初衷,一直都牢记自己的标准、严格执行。每次在电脑前坐到手脚发麻,大半夜都还没睡觉的时候我会责怪自己不应该那么拼命,但心想这样,忘我是自然而然的事。知道自己那么做不对,但第二天还是会虚心接受坚决不改。之所以说要灌注大量感情,看字幕的时候你能feel到某种节奏吗?如果节奏合适,你会完全不觉得字幕的突兀,反之,那是怪怪的感觉,那跟字幕翻译的语言用词无关,和时间轴设置有关。一条舒服的字幕应该根据说话人的语速语调和对话场景搭调,有合适的持续时间。短促有力的词,快收是必须的,但对于一些慢悠悠的、甚至是懒音持续时间就要相应拖长。具体的快与慢并没有一套万用标准,快的时候要延迟0.1秒?慢的时候要持续1秒?没有,没有这个既定准则,但可以肯定的是用Aegisub可以通过波形精准地看到说话的段落在哪里,但人是有反应时间的,完全按照说话开始和结束时间来做时间轴必定会让看字幕的人看得很着急,错觉会是怎么感觉话还没说完字幕就没了?按照波形来做电影字幕时间轴很技术,但不人道。用波形来做歌曲MV没问题,因为哼哼啊啊的持续时间很长,相对于停顿来说,那个更显著,但对电影对白来说,根据我的经验每句话的结束都应该有延迟,但具体多少我还没把握出个规律。既然还没找到规律,我就得用我的感情和理解去界定那到底得多少。没有情感不够投入无法做好这种事。所以,《爱在旅途》的字幕对我来说是一个感性要去做,理性去做了,但最后得用感性去慢慢调校的过程。

如果肯在一件事上投入很多时间和精力,那就不只是普通的一件事了,没有爱,做不到,而这种爱跟神马一见钟情、情投意合没有半点关系,那是在相处的过程中培养出来的。不肯选择付出经历其中的磨难就不会得到那珍贵的东西。而那东西不是块奖牌,更加不是份丰厚的奖金,那是大大的满足和自信——我做到了自己想做到的,实现愿望了!这是个自我圆梦的过程,根本无需理会别人到底怎么看待,因为那不是为他们做的,目标不是为了取悦他们,所以他们喜不喜欢不是重点。当然了,如果出来的东西大家一致觉得不咋的,那么你设定的标准也该拿去好好反思了。

认真+坚持,这是一条不归路。

2015-09
14

有啥好争

By xrspook @ 13:14:11 归类于: 烂日记

要分句的重新分句,后面可以延长的一律延长,所以,昨晚我又折腾了一晚上的《爱在旅途》时间轴。一边播1985年的《强壮》一边做,我完全不知道电影看了什么。剧情貌似峰回路转但不算太过分,看看具体的剧情简介估计我能明白个大概。这是90年代之前的最后一部我要啃下无字幕的AK相关了。不打算重看,差不多大概也就算了,不知为啥我对那个“面瘫”表情的男主角没啥兴趣,上周的另外一部电影也是他当主角,那部电影我也是一边做《爱在旅途》的时间轴一边看,但内容我却能知道个差不多,所以呢,如果我完全get不到内容,估计这部电影也挺呵呵,不要再折磨自己了。这周三我要看2015年的新电影《让心跳动》,印坛刚出原创翻译版本,AK为其中的一只汪星人配音。从无字幕颜色惨淡的世界回到当下感觉太棒了!!!

最终,我都没能在周末完成我满意的字幕轴,没办法,尽量在这周工作日之内搞定,然后这个周末压制吧,或者,我也可以试试用手头上的破烂办公电脑/手提电脑压制。

有时,我真的不明白大家脑子里到底想的是什么。电影都还没上映,甚至还没开拍,只是处在有各种消息甚至是小道消息的阶段,人们已经在各种评价说那电影的票房会怎样,是非常棒、一般般还是非常糟糕,还有就是和某某某某部同样是在传说中的电影比起来哪个更好。这有意思吗?!票房很能说明问题,没有票房相关的人的努力都得不到应有的回报了(金钱上),大家都喝西北风去吧!但票房不代表一切。有很多电影都是票房一般但口碑很好的。票房神勇破纪录,口碑也大好的类型属于传奇。一个影人的生涯里不可能部部电影都能成为传奇,若传奇来得那么随手拈来,传奇不传奇也就没什么值得让人珍惜的了。通常来说,我是看过各种消息后不怎么发表评论的人,即便发表评论也是属于只说一些看图说话的普通层面描述,之前怎样大家已经分析争辩得很透彻了,之后怎样,事情还没发生天知道之后会怎样?!我们需要写议论文,但那是少数,绝大多数时候我们应该多写的是记叙文,穿插一下说明文。天天都为了某些本来就是空想出来的观点跟别人争得面红耳赤的,这有意思么?!

到底一条字幕大概持续时间多少秒比较合适?多少秒匹配的字数是多少?字幕完全按照音频的出现和结束时间同步显然看字幕的人是反应不过来的,那么,提前和延迟到底得多少毫秒才算合适呢?在学习、运用、熟悉、精通某事的路上会遇到超级多的问题,当这些问题都一一被KO后,准大师就诞生了。

用破烂电脑玩字幕和时间轴,这根本就是逆天的事。

2015-08
27

判定

By xrspook @ 13:41:41 归类于: 烂日记

系统内部要举行比赛,单位要派人参加,只要和跑步相关,他们想都不想直接就把我塞上,完全不考虑那是什么类型的玩意!如果要跑15K以上,我可以非常自信,我赢定了!因为没进行过系统训练的人根本不可能15K持续都跑,不论速度,连续跑1个半小时以上对我单位系统的女同志来说是不可能的。但九月底的那个是消防比赛啊!总公司的习惯是两男一女,女的项目是麻袋灭火。这不完全是跑步,这是技巧,技巧比跑步还重要。把技巧抹去不说,这种跑步也不是我习惯的范畴,这是短跑,全程大概100米,期间要捡起麻袋、到达火源,盖住火焰,这是短跑!而且是要急停的短跑!长期的长跑练习早已让我不知道短跑、完全用前脚掌前部跑步到底是什么感觉,我更加讨厌急停。我对急停有恐惧感,那容易让我摔跤。就跑步性质而言,无论我的长跑多厉害,我的有氧及心肺能力有多强,在完全考验爆发力、敏捷性和协调性的这种短跑里,我完全没有优势可言。情况就跟让一个瘦成一根杆的马拉松运动员去参加110米栏,效果可想而知。那个消防比赛的项目,除了跑步还有捡起麻袋和盖住火苗的技巧,那是技巧!当然,那个技巧谁都可以学,只要练习得够多谁都一样(前提是当老师的足够厉害)。为什么我要拒绝这个项目?给我足够多的时间和练习机会,我一定可以把技巧掌握好,是足够多哦!你们会给我足够多的吗?现在离下个月底还有一个月的时间,你能保证每个工作日都让我练那玩意?显然不可能!一个星期能练一两次已经很了不起了。很坦白,我是那种没什么协调性天分的人,我的优点是我一根筋地练习,别人干别的、休息的时候我还在练,我是靠勤奋来弥补天生缺陷的。在训练时间不可能充足的前提下,我会低于平均水平,与其这样,为什么你们就不挑个天生在这方面的领悟力就比较高的去干呢?一方面你们想取得好成绩,另一方面你们没想过要投入,好的话不是你的功劳,是他们组织有方,坏了的话总有一句“友谊第一,比赛第二”垫底。在这种体制下,我没有能最大发挥出水平的舞台,因为都太急躁了、太以所谓的成绩说了算。我知道自己的优缺点,我知道我要做什么,我知道我该怎么做,判断我到底合不合适的不是你们觉得,而是通过一系列的因素综合考虑得出结论。就像AK选电影,他不会因为那是他朋友而参演,电影能不能狠狠地打动他,能不能让他要不笑死要不哭得一塌糊涂才是重点,无论那个电影的编剧、导演、制片是谁。简而言之,要对得住良心。一年多以前我参加跑步比赛的时候是一根筋的,不加挑选的,只要时间地点合适其它的我都不想,但现在不一样了,我会问自己,我真的想去参加那个吗?有什么非去不可的理由?我喜欢那个有多深?我的期望值是什么?

在大势所趋的今天知道自己在干什么,知道自己要去哪里非常重要!!!

前天下单的2TB硬盘昨天到了,上午就到了,但京东的快递没有给我短信和电话。下午开始着手玩那东西。让人觉得好神奇的是联想的BIOS系统我居然不知道该怎么设置主盘和从盘,那个菜单那个界面让我无所适从。好吧,据说用SATA线是无所谓设置什么的。反正我把电源和数据线都插上开电脑就能进入Windows。在磁盘管理那里,我惊呆了!新的2TB硬盘居然显示的是“未初始化”和黑色的“未指派”,这两个的组合意味着我不能分区,冷汗了我几分钟。但原来一个简单的“初始化”按钮就能解决问题。“未指派”的硬盘可以通过新建来划分出主盘和扩展盘,扩展盘后继续划分逻辑盘。首先,我分了80GB为主盘,那是为系统预留的,天知道我哪天或许要在这块硬盘上装个64位系统呢,1863GB减去80GB以外的部分我全部作为扩展盘,320GB作为系统盘附带的工具盘备用,900GB是我的电影及纪录片仓库,余下的563GB是我的ADR及摔角相关区。分区很快,几个按键,秒杀。我的4个盘分别用的盘符是PQRS。把最大的900GB定为R是用了我名字的戳。R for Ru,S for spook,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CDEF是最常用的盘符,当然早被占光,IJKL在我用来格式化的机器里居然也被占用为可移动硬盘了,我就只好继续往下看,PQRS也不错嘛。分区很快,但格式化非常慢,尤其我用的不是快速格式化,因为据说快速格式化会查不出硬盘的坏道之类。昨天只进行了80和320的格式化,今天用了2个小时多一点完成了900的格式化,563的格式化才刚开始不久,估计得90-110分钟。900格式化的时候1%的进度大概需要1分钟,563的1%进度大概需要50秒。如果靠装系统吃饭的人不是用快速格式化,像我这样慢慢来,早饿死了。回想当年我装系统的时候都是在DOS界面下的工具里操作完成分区和格式化,很快(虽然那时的电脑硬盘也不大,40GB/80GB而已),估计一定是快速格式化了。什么事都会有第一次,第一次让人紧张也让人兴奋,我享受这种有点惴惴不安的激动,所以如果可以选择碰上这件事或者不碰上,我会亲自迎上去玩。

用已知去享受未知。

归档:2015-08-27 天之骄子。

2015-08-27_stamp01

2015-08-27_stamp02

2015-08-27_stamp03

2015-08-27_stamp04

2015-08-27_stamp05

2015-08-27_stamp06

2015-07
26

时间紧绷

By xrspook @ 23:09:42 归类于: 烂日记

周日看3部印度电影的节奏还真心紧绷!!!这起码需要7.5小时,遇上3个小时的电影那更加意味着可能得8个小时以上。一开始的时候,觉得有趣,但连续几周之后,要这般挺住真的纯粹靠信仰了。通常来说我会故意安排一些不同时期不同主题的混搭在一起。个人觉得,早上看一部看到中午,然后吃饭,睡个觉,下午在晚饭前做完运动、写完blog、洗完澡,晚上再看一部,那个节奏更合适。周六看3部印度电影的节奏(上午、下午、晚上各一)随着七月的离开也将结束了。

不知不觉中,到现在为止(2015-07-26晚上1030),我已经看过30部AK作品,绝大多数是主演,但也有客串几个镜头的。有的只有英文字母,有的我根本就没办法把注意力用在画面上,而只是几乎一直都是只盯着字幕的内容。盯着字幕看,无暇看其它的代表是《真相访谈》,在那个电视节目里,内容才是重中之重,至于AK或者嘉宾穿什么做什么动作有什么表情都不重要。Indmi制作的《真相访谈》字幕相当有水平!除了句子流畅恰到好处以外注释也用得很到位。有英文字幕,很多字幕组都可以翻译出漂亮的中文,但印度的地理知识、社会常识以及AK的个人历史不是随便一个谁都能给得出很好的注释,不是内行人,怎么会知道!熟悉的人,听到某些词就知道怎么回事了,纯粹翻译的人,只是把那个词用中文的方式表达出来,这是完全不一样的境界好吗!我觉得,如果翻译的时候不把心带上,翻译出来的东西就是木头,如果把很感人的东西翻译成读者完全没被打动,那是很失败的好吗!不如直接不翻译!!!上周日看的《偶然机会》我貌似就遇到了机器翻译的中文字幕,那种感觉是我无论如何都难以从中文里读懂,但如果把中文直译为英文再用英文的思路去想,那很简单嘛!纯粹机器翻译是毫无诚意的,机器翻译后,起码也调换一下语序啊好吗!现在,我觉得,水平不够,真的不要去把东西翻译出来并发布给别人看了,在给别人看之前,难道就不能自己读读,看看能不能读懂(读懂是基础,顺不顺是以及好不好是能力问题)?我就只有把东西翻译得让别人能读懂的水平,所以现在我会很小心地选择东西去翻译,有些我自己都只是半懂的东西我采取的方式是不完全翻译,而是概括总结出我能完全看懂的部分的内容,以我的方式阐述出来。这样的梗概不一定全面,但作为个引子还是可以的。我不能误导别人。

有些时候,我是完全没有闲暇看字幕的,我一心就只花在花花绿绿速度快节奏明亮的歌舞上,至于歌词是什么,我经常是看完了都完全不知道,甚至一句都记不起。世界上几乎没有主流电影会像印度电影那样几乎每个插曲都是个完美的MV,而且每个MV都几乎是对口型的,不是歌手们MTV里的只是拍摄故事。印度电影里的某些歌舞有剧情、有口型、也有传统的各种舞蹈/姿态,让人感觉很欢乐。每当谈到这个,我自然会想起《古拉姆》里面的Aati Kya Khandala,那不是传统的印度歌舞风格,但歌词的对话逗趣和节奏却很可爱。

明天540起床,又该睡觉去了~

© 2004 - 2024 我的天 | Theme by xrspook | Power by Word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