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9
11

By xrspook @ 11:12:30 归类于: 烂日记

我非常喜欢自己一个人认认真真地去做某件事,因为当只有我一个人的时候,我不会有机会踢球。我没办法把责任推给别人,所有东西都得自己一个人承担。这种想法可能幼稚,因为只有在面对小问题的时候才可以这般做到,但遇到大麻烦的时候,一个人是搞不定的。但起码我觉得一个人的时候我可以安静地思考,然后以我的方式把我的想法表达出来,而不需要琢磨别人到底是什么思路,我只需要知道我要做什么,我不需要绞尽脑汁弄清楚别人为什么要那么做。之所以这样,大概是因为我是一个独生的孩子。家里只有我一个小孩,而且我爸妈还是晚婚晚育。如果父母早点结婚,早点生孩子的话。大概我爸妈生我的那个年龄,他们都可以当上外公外婆爷爷奶奶了。即便没那么夸张,我父母的年龄都是其他同龄孩子家长的1.5倍左右。生长在这样的家庭,我觉得最明显的特点大概是不会有很傻很天真。我父母的经历比别人多,而我从小就在那种满是经历的成年人圈子里长大,我甚至无法接触一些年轻人的弱智行为。

我对爸妈喜欢的那些歌曲以及书本没什么兴趣。当我还是一个懵懂少年的时候,我对流行音乐也没兴趣,无论是什么语言的。当我身边的同学朋友在当疯狂粉丝的时候。我根本不知道他们为什么要那么热衷于干那些事。因为我觉得那没什么意思,之所以这样大概是因为从小开始爸妈就灌输那些事情跟垃圾食品类的快餐没区别。我的父母没让我喜欢上流行曲,同时他们也没有培养我喜欢上那些高端的古典音乐或者传统文化之类的东西。因为他们都只是些很普通的中年人,最重要的是他们的童年和成长过程并不富裕,甚至你可以用贫穷去形容。我从来不觉得自己生在一个穷人的家里,大概我不知道富人的日子是怎么过的吧。现在我或许知道富人是怎么样的,但是我从来没有白日梦过他们的日子要怎么过。那跟我一点关系都没有,我甚至有点抗拒那些东西,因为跟我习惯的东西比起来,那些就像是二次元的存在。

有时候我也搞不懂自己,到底喜欢些什么东西。因为我非常容易就会在某个点上沉迷,然后把之前非常喜欢的那些东西抛在一边。倒不是因为我真的厌恶了之前喜欢的那些东西,而是我被后来的那个吸引住了。如果你要我回头去干之前的东西,我依然会激情满满,但貌似到现在为止我还没试过真的浪子回头。什么时候我才会浪子没回头呢?我不知道。虽然我把一些之前非常喜欢的东西放下了,但我并不后悔曾经有很长的一段时间倾注非常多时间和精力在那里,那是我的美好回忆。当亲人离开的时候,人总会抑郁好长一段时间,回想起他们的日子总会觉得自己做的不够多、不够好,但是,回想起自己曾经的那些兴趣爱好,即便现在已经不做了,但是不会有半点的感伤。

狐狸跟小王子说,因为你在那朵玫瑰上面倾注了很多心血,所以那朵玫瑰和千千万万其他的玫瑰不一样了。

如果从前我的学习成绩可以再好一点,我会是个医生或者科学家。

2016-01
20

作文的痛

By xrspook @ 21:40:45 归类于: 烂日记

小学的时候我很害怕得回家写作文,因为那意味着那个根本就不是我的东西而是我妈的东西。我写一次,给她看一次,她各种不满意把我的东西改得面目全非,因为太混乱,所以我要抄正,抄正后她又继续会不满意,继续改。如此循环3次以上我才终于能把东西抄在原稿纸上拿去交作业。为什么我妈就那么的不放心我的文章呢?!她再怎么不满意其实都不应该在我写出来以后这般修改的,我觉得。大概小学三年级开始有长篇作文那种事,每次老师布置那个家庭作业我都很头大。我妈也知道我很头大,因为我完全不看课外书。她给我买了一堆作文书,别人也给了我另外一堆,显然那些东西在写作文之前才翻是毫无作用的。我的一些同学非常喜欢看作文书,简直是大爱着迷的那种,我完全不理解为什么他们会那样。现在回想起来,我不知道怎么写,我不知道该写什么,不知道如何把我想到的东西表达出来完全是因为我输入太少。课本上那么丁点的东西不足以让我的脑洞丰满。不只是作文,更低年级时的组词造句也让我无比痛苦,憋半天憋不出来。同样,这是我阅读量太少的缘故。正是因为低年级的时候我妈知道我脑子里的洞没有打开,各种资源都很贫乏,所以她才会买一堆的书给我。当时我很抗拒那个,我总觉得借鉴了别人的东西就是抄袭!小时候我经常缠着爸爸给我讲中国古代的故事,他每次都能说新的,但实际上我入脑的没多少。讲故事和听故事很随机,而且我爸不是讲古佬,没有抑扬顿挫也没有手舞足蹈,如果他当年给我讲故事的时候除了纯粹的说以外还有图片或视频输入,估计我会印象深很多也会记得住。很多人的童年都离不开童话故事,但印象中我的父母就从未拿着故事书给我念过。他们自己不给我讲很多,但他们会给我买一堆录音带,有儿歌的,但更多是故事的,我印入脑子里的故事不是爸爸口头随机说的那些,而是那些一遍又一遍,卡带扯出来卷好继续播的故事录音带。现在的孩子在组词造句和写作文入门的时候估计不会像我当年那么坎坷,因为现在的孩子非常聪明,而且他们接触学习的东西很多是图像而不是像我当年只是通过声音。如果我是父母,我的女儿遇到了我那种问题,我该如何引她入门让她迷上阅读呢?是否养成阅读习惯会大大地影响人的一生。我的爸妈都喜欢看书,我爸特爱看字典抄字典,我妈则喜欢看小说,虽然他们都只是工人,但他们绝对是文化人。不过,在教育孩子也喜欢上阅读方面,显然他们并没有怎么做到位。父母是最好的老师,言传身教是最佳的方式,但孩子如果了解不认同就不会去模仿崇拜,情况就像当年他们喜欢读书,但我觉得我上学读的那些已经够多了,脑子都快炸了,我有什么理由还要去自虐读更多!显然,小学低年级的时候我没有找到阅读的乐趣,那对我来说是个千金重的负担,正是因为那样,我的脑子里才那么的空空如也,该输出的时候没什么能挤得出来。

我是幸运的,因为小学四年级的时候金庸的武侠小说拯救了我!连几百字一篇的作文书我都拒绝去看,我为什么就会有冲动去看完枕头一般厚的武侠小说呢!这根本就没道理,但这种怪异的事就是发生了。一开始的时候我看得极慢,与其说我是看的,不如说我是读的。暑假的时候我捧着《笑傲江湖》一个人在家朗读。还有很多字不会,但那都不成问题,因为跳过也没什么大不了。从一天才看几十页到一小时就几十页,从朗读变成默读,从上课般的严肃端坐到偷偷地抱着小说到被窝里看。武侠小说让我这个讨厌读书的人迷上了阅读。现在回看当年,我还谈不上会思考,但我已经会想象了,只有让纸上的文字在脑子里活化起来我才会体会到其中的乐趣,我不知怎的在不知不觉中做到了。那种技能在我小学低年级的时候我的同学可能已经因为这个原因而迷上作文书故事书以及一切有很多文字的读物。我总算开窍了,虽然很迟。从那以后我不再畏惧作文,那是随心而成的东西,而那种炉火纯青的养成发生在很多年以后,在我开始每天都blog了以后才算真成了。

还有很多比我大的成年人在写文章的时候会各种头大,可能他们还处在我遇到武侠小说前的那个状态,又或者没那么糟糕,有输入,只是通常不输出,属于我炉火纯青前的那个阶段。

人不是天生就会写,也不是天生就会迷上阅读,但人应该努力地让自己在这个问题上开窍!

2015-11
19

计划减量

By xrspook @ 13:41:53 归类于: 烂日记

这几天有种睡了很多,但仿佛怎么都睡不够的感觉。我以为这和阴沉沉的天色有关,每天都灰蒙蒙的,每天的云量都很大,渴望的冷空气在遥远的地方。没有蓝天白云和艳阳,也没有淅沥冷雨,这天色给人一种略窝囊的感觉。从前秋普前的扫地里面穿短袖,外面穿长袖工作服外套,把袖子卷起来,会感觉略冷,尤其是扫仓顶天沟的时候,但今年只穿短袖就已经热得汗如暴雨了。不只是人感觉热了,单位的盆架子也预示着今年比往年暖和。大概我不应该用暖去形容,应该直接用热!北方对应农历节气已经各种雨雪,但南方,今年的长夏可真心够长的。我一柜子的冬装还没有用武之地。家里个把月前妈妈就把我的藤席收走了,但单位我睡的还是藤席,这有多变态!这有多反常!北方有冷空气也有雨雪,但夹带着各种雾霾,好不容易雨雪降临的时候雾霾程度才会变轻,可以说他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而南方呢,尤其是我生活的珠三角呢,雾霾无论如何都比不上北方,但偶有几天也是会灰蒙蒙,没有冷空气没有雨,只有热。还记得学生时代每到10月左右就会有校运会,校运会一早一晚的时候我们都得穿长袖了,但现在?呵呵呵。全球变暖,环境被破坏,我们任何一个人都逃脱不了。我们的所作所为要不坑害别人,要不被别人坑害,所有人都不能幸免。可能再过10年,甚至不用10年,珠三角全年将再也没有低于10℃的时候,全年平均气温会达到28℃以上,亚热带在跑步进入热带行列。而且这个还不是慢跑,是100米冲刺形式的!

打算从明年开始,我每周的跑步频率从现在的4天缩减为3天,跑步的距离不变,直接减少一次跑步,至于不跑步的那天干些什么,可以是游泳,可以是骑车,可以是轮滑,可以是新技能(跳舞?瑜伽?有氧搏击?普拉提?甚至可以是去打篮球?打羽毛球?)。4个工作日晚上,跑步3次,压力真心太大了。有时我甚至已经觉得那是一个计划当中的压力。星期四是固定的,星期一或星期二选一天跑步就好。这样的跑步频率预示着我将可能达不到160K的里程,9+9+18=36,36×4=144,144+9=153,有些完整4周以外的天是周末,那么最后的9就变成了18,也就是说那个月就会达到160K,但反过来考虑,4周保证36K以后,在其中一周增加一次9K的跑步,我还是可以做到每月160K跑量的。周周都跑3个9K已经让我感到压力略大,但如果4周才一次呢,那感觉还行。在不增加次数的前提下,把9K换成10K,我就一定能保证每月160K,10+10+18=38,38×4=152,152+9=161。我真的有必要这么干吗?我很烦自己一直在160K这个问题上纠结。

只有着迷了,才会把很多时间投进去,时间都用在那上面了就没有什么松动可干别的了。要形成新的兴趣、get到新的技能有空闲是首先要满足的。所以必须打破着迷,认清自己需要的是什么,做好取舍。人人的时间每天都只有24小时,不挤出来、不分割出来不可能无端地有新发现。这招叫做以退为进,在围棋上用得很多。拳击也这样,要出重拳就必须有个后拉的过程,更不用说拉弓射箭了。

世界很大,还有很多好玩的我想去尝试。

归档:2015-11-19 兄弟同心。

2015-11-19_stamp01

2015-11-19_stamp02

2015-11-19_stamp03

2015-11-19_stamp04

2015-11-19_stamp05

2015-08
17

坚决去付出

By xrspook @ 13:44:26 归类于: 烂日记

无论你喜欢的是什么,如果只求回报不想付出一切都是浮云。

找到自己喜欢的事一开始只有欢乐,欢乐到简直有点乐晕过去了,沉浸在一片幸福的海洋之中。仿佛世界上就没有比那更好的选择了,但随着时间的延长,了解的深入,会发生一定的改变。凭之前我们的经验往喜欢事那里套,有时根本解决不了问题。为什么会喜欢?因为未知,所以兴奋,但要怎么探寻未知呢?这就需要技能,经验能解决一点问题,但只是一点而已,如果经验能解决所有问题,大概我们就不会新入坑迷上某事物了,一点挑战性都没有,有什么意思?这暗地里就要求了我们要突破自我,让自己成长起来。无论你迷上的是什么,兴奋期过后的艰苦奋斗期和更靠后的纠结矛盾期都会存在。你真的爱吗?你爱得到底有多深呢?你肯投进去多少时间和精力?我觉得,那些只是处在兴奋期的人甚至称不上迷,谁知道他们会不会在兴奋期没结束还没真正着迷之前就已经另觅新欢呢?现在的人太浮躁也太善变,归根到底是现在的选择太多了,琳琅满目面前到底该选哪一个他们根本就没有自己的看法,就更加不用说要让他们静下心来慢慢咀嚼研究了。从前我并不这么觉得,现在我渐渐觉得自己就是有种研究的调调,与生俱来的,这种能力/癖好并不是人人都有。从前,在没得选择,我一定得跟别人做同样的事的时候我并没有把自己的特殊性表现出来,但当现在我可以有我自己的选择走我自己的路的时候,这种特征越发明显。我这是在愤世嫉俗吗?好像有点,但我更多想表达的是一种我无法苟同随大流。

昨晚看AK 1999年电影《终成眷属》的时候,看到某个镜头是男主角和女主角都去看话剧/舞台剧,舞台上的男女主角在干冰烟雾中对唱,那一段我开小差了。不知为何我想到了灭火器,想到了火灾,我完全就没有注意到他们唱的是什么内容,我完全掉进自己的惊恐世界里了。不得不说,两周前的某件事对我影响很大,虽然我毫发无损,但经历过那种事以后,也不知道是自己在某问题上成熟了还是那东西已经在我心中留下了永久的伤疤。看AK电影这般开小差法是极罕见的,而且还分心得那么的彻底。不过呢,我之所以分心是因为我知道那一段不过是为了表达男女主角看着表演有多么的揪心。我知道印度电影的歌词一向很美,但几乎没有一首歌我在听第一次的时候就留意到歌词意思,歌曲的调调我可能看完一部电影后就可以哼出来,尤其是一些一整部电影都用一个主旋律配以不同的歌词和节奏略改动的。印地语我不懂,歌词翻译得太好,都像诗一样,我就更难记住了。我已经看过AK 39部电影,我得出的结论是他们的歌就是有节奏的诗,都是押韵的,翻译出来的意思不同,但从印地语的发音和调调来说,每一句不过是转换了一点点原音而已。这种东西对我来说一直是硬伤,要我记住实在太难。而且他们的歌通常还不叙述事件,而是像散文那般有感而发,我就更头痛了,难入戏,真心难入戏。所以呢,如果说某首歌让我忍不住单曲循环无限次听的话我肯定是爱上那个调调和节奏而不是迷上歌词本身。昨天更奇怪,我看AK电影歌舞的时候我直接把注意放在他们的步法和身体扭动上了,我试图弄清最基础的到底是什么,好偷师。今年3月参加广州塔下的N+TC后我就觉得我必须得学跳舞,与此同时,瑜伽之类增加平衡感和柔韧性的也非常必要,这两种东西印度电影的歌舞里不是都有了吗?!!!!!啊啊啊啊啊,命中注定的巧合??????关于我在印度电影里观察到的舞蹈细节,必须开一篇blog细细道来,三言两语完全不能完全输出我的想法。

不知道为什么会走上这么一条路,但一切都是有原因的,无论我顿悟了没。

© 2004 - 2024 我的天 | Theme by xrspook | Power by Word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