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
20

手冲壶练习

By xrspook @ 8:56:06 归类于: 烂日记

周一晚上吃过晚饭,回宿舍拖了个地,然后我又回到了办公室。我把之前已经拿回了宿舍的手冲壶又拿回了办公室。我的想法是我要练一下用手冲壶注水。虽然周一下午我用普通的茶壶跟勺子的确也能做出那个很别扭的小水流的效果,但显然还是用手冲壶会方便一点。手冲壶已经买了好几年,买那个东西的时候,我就只想着那个壶的尖嘴一定要够细,那么我的水流就不会那么大。当时我完全没有考虑手冲壶到底要买多大,还有就是要不要盖子、要不要保温。这些东西在我买那个玩意的时候,我根本没有考虑过。因为买那些东西的时候,我是一个一窍不通的状态。有多少人可以一次就到位呢?如果是有高人指点,或许可以,但如果有高人指点,一开始就到位,那么你那套东西估计不会便宜,有多少人可以在一开始的时候就下定决心、狠下血本进行那样的投入呢?穷人肯定不会这么考虑,能用就行,如果有现有物资的替代方案更好。有些人可能茶壶都没有,直接拿着个电热烧水壶就开干了,也不考虑什么大水流小水流,因为电热烧水壶本来就很重,顾不上那些东西。但是当你了解越多,你会发现之前那些贪图便宜的都是歪路。比如在磨豆机上面我就走了很多歪路。唯一没有走歪路的估计就是家里那个不锈钢的滤杯,但经过长期使用以后,滤网已经被细粉堵住了,很难过滤,所以我妈突发奇想,把里面的滤网全部撕掉,然后直接加滤纸使用,这样的话清洗很方便。

要做练手,首先我就得有粉、有滤杯、滤纸以及水。第一次我是直接用平时手冲的方式,冲了一杯出来。感觉那是我近期冲得最好喝的一杯。老豆子的辛鹿的蓝冬,几乎没有很明显的酸味,后面整个咖啡的味道都比较均衡,不会感觉很淡,但问题是喝完那一杯,我又开始担心了,因为已经晚上19点多,我从来没有试过在那个时候喝咖啡,会不会睡不着呢?不知道。虽然我知道正常情况下,我对辛鹿咖啡有免疫力,他们的咖啡因含量不会太高。但也不知道是咖啡起了作用,还是运动起了作用,又或者是我睡觉之前还在看手冲咖啡的视频起了作用,相对而言,睡眠质量没平时那么好。

周一晚上那杯咖啡,我调整了一个因素,我把巫师2.0从38格调到了36格。肉眼可见,咖啡粉的粒度小了一些。可以这么说,已经一般的挂咖啡粒度要小了,之所以做这个调整,因为我第一次用V60那个陶瓷滤杯的时候,发现过滤速度非常快。我想稍微控制一下那个速度,因为速度太快感觉冲出来的咖啡没什么味道,但也有可能没什么味道跟我加水太多有关。晚上喝完第一杯咖啡以后,第二杯我基本按照平时的思路整,但是出来的那个水基本上没有任何咖啡味道了,但起码第二次的时候我还是用开水的,虽然只能说是温水,但起码是烧开过的。接下来的练手,我用的完全是自来水。同一张滤纸同一批咖啡粉,被我一次又一次地拿来练手,过滤速度越来越慢,但虽然说很慢,但相比于家里那个已经被我妈用到堵住滤网的不锈钢滤杯比起来还是挺快的。我说的慢主要是对比我冲第一次那个粉的时候的速度。在没有咖啡秤的前提下,我怎么控制加液量呢?所以我拿出了之前本来我买来进行尿液pH值测试的50毫升小烧杯。买回来以后我根本没用过,所以一个已经被我用来专门洗钢笔了,另外一个还放在那里,因为我发现直接拿着试纸测量更方便,根本不需要用烧杯接。首先我把120毫升的水用烧杯量着倒进手冲壶里,感觉到那个位置以后,就反过来操作。有些手术壶里面是有刻度的,但我买的时候根本没在乎这些。所以到底用多少量,我只能自己感觉,我没有在里面做记号,如果我拿个小刀之类的东西,估计能在那里做记号,但我没有。然后我又想出了拿个牙签,在装到120毫升的时候,用牙签做记号,拿马克笔在牙签上标记,接下来每次从水龙头接我感觉120毫升的时候就拿牙签比。这样多次反复以后,我已经八九不离十能把握那个量。看一眼那个手冲壶,就知道那里大概有没有120毫升,但关键是周一晚上睡觉之前看的那些视频,又让我否定掉了自己这个训练结果。我那个手冲壶是250毫升的。要接120毫升的水,就只有小半杯。这样的话倒的时候实际上不好控制,而且只有那么点水,水的温度也会过快降低,所以实际上,周二下午我做手冲的时候,我直接把手冲装满大半壶,然后开始操作。控制加水量完全是看着那个液面变化情况以及接滤液杯子的液面做判断的。

周二下午的那杯咖啡酸味又很突出了,这意味着萃取的水温又过低了,而之所以会过低,是因为周二跟周一相比,气温出现了跳水,而我在烫滤纸的时候没有用烧开的水,而是用保温壶里的水,但除了酸味以外,咖啡后味还行,所以这还不算完全失败。

新手和老手最大的区别,我感觉就在于新手很难复刻出一杯自己觉得好喝的咖啡。

2024-01
2

我妈的头发也将是我的?

By xrspook @ 11:25:33 归类于: 烂日记

2023年最后一天的中午我妈突然跟我说,估计以后剪头发要找我了。还记得2022年买推剪的时候,我根本不敢跟我妈说。第一次要剪我爸的头的时候,我也是那种挺难开口的状态。反正一开始的时候,我妈对我挺鄙视。无论是我剪我爸的头,还是我剪自己的头,但经历过一次又一次我给自己剪头发以后,我觉得我妈算是发生了一些改变。一开始她是完全不理会,对我的作品非常的鄙视。我爸那个头还凑合着,反正剪短就行了,基本上不会搞砸,搞砸了就显得更短就可以了。毕竟我拿的那个是推剪而不是剃刀,所以不至于会完全光头,无论如何还是会有一些短毛在那里。但是我自己剪我自己的头,前几次我妈都非常鄙视,我下面用推剪推剪,和上面长头发过渡的时候会有明显分界线。该怎么干掉那个分界线?一开始我是完全没有头绪的。因为一开始当我用推剪对付自己下半个脑壳的时候,我学习的是男士自己用推剪和卡尺为自己剪头发。理论上就是利用卡尺的渐变一层一层推,但实际上没那么容易。第一次是在宿舍搞的只有两个镜子。可以这么说,我完全是凭感觉。一开始我觉得可以用个手作为标志物控制推剪的高度,结果发现手一旦移位就彻底完了,所以头两次我是在头上绑了个东西做定位,但是那两次推剪和上面的头发有明显的分界线,下面被我推得很短,几乎是青的状态,那上面就像一个锅盖。

后来我又研究了一番不用推剪卡尺,用梳子和推剪剪出过渡。后来我就是用这种方法给我爸剪头发的,那一次以后我再也没有在我爸的头上用过卡尺,因为用梳子反而更快速更顺畅,衔接得更好。在那种情况下,梳子是垂直或者稍微倾斜的角度推进的。的确推出来的效果挺好,但关键是自己给自己剪头发的时候根本做不出那样的状态,即便我有高清摄像头在后面,我能看清全过程,但是这个定位还是很难,因为只有一个角度。看准了很难,手真的要定位到我想要的地方也很难。一开始的时候,一手拿着梳子,已经把需要剪掉的部分隔离了出来,但是当另外一只拿着推剪的时候过去的时候,二者就像是两个次元的很难接触,终于接触到了或者即便接触到了,也不是我希望的那个角度。因为我试过这样剪头发,所以我非常理解那些做微创腔镜手术的医生,在练习的时候有多么的绝望。我现在这个状态只是看不到,而且手要举起来比较别扭,但是一旦能熟练地感觉得到,还是有触感的,但是如果是机器人协助的腔镜手术,那种估计是几乎没有反馈的,所以到底要凭什么去判断自己已经做好了呢?除了不断练习,我实在想不出来了。

对待我自己头发的过渡,我用的是把梳子水平向上推,通过比较垂直和有点倾斜的角度制造过渡。12月的最后一次,用推剪完成了过渡以后,我直接用牙剪在我觉得可能过渡有些不整齐的地方又补了几下。所以现在从镜子上看。我几乎看不到我用推剪推的地方的不流畅衔接痕迹。后脑勺部分也看不到推剪和长头发之间的明显分界线。

大概是我妈也觉得我总算用自己的头练出了一些门道以后,她决定冒险尝试一下。哪怕我真的搞砸了,她还有机会出去外面找到师傅尽量修正。她的头发是天生卷曲的,所以即便搞砸了,胡乱梳理一下估计就不会太明显。

2023-10
28

纯粹的快乐

By xrspook @ 10:22:18 归类于: 烂日记

为什么运动非得叫上小伙伴?为什么理论上需要小伙伴一起才能做的运动,就不可能一个人完成?对我来说没有什么不可能,因为当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我就经常一个人玩理论上得两个人或者以上才能玩的运动。现在回想起来,以前我好像从来就没有着迷过一个人就能完成的运动。我很讨厌跳绳,短跑我感觉还行,但是我很讨厌长跑。以前在家里玩得最多的是乒乓球,但实际上在家里玩乒乓球,一开始的时候我连一只乒乓球拍都没有。踢毽子理论上也不是一个人完成的,但实际上。我踢毽子的能力就是一个人在狭窄的走廊里练就的。如果没有那些练习,我就不可能掌握控制力,于是比我年纪大的小孩在他们玩的时候也会让我加入。后来,当我在小学或者中学,跟我的同龄人玩踢毽子的时候,他们会有点惊讶于我的控制力。显然这东西不是天生就有的,肯定得经过长期的练习,但是什么样的人才能耐得住寂寞?要练习多长时间?要怎么练习?当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我根本不知道这些,我只知道要把那个毽子一直踢,尽量不要拉掉到地上。我可以用身体的任意部分辅助。在那个狭窄的走廊里,我甚至可以利用各种东西的反弹。如果是现在,估计反而更没有空间让我练习踢毽子。因为在家里到处都是东西,一个不小心就会碰到。如果是在外面,而我又是一个小孩,外面又不仅仅是我一个小孩,为什么我会耐得住寂寞自己在那里练习。其他小孩会不会主动过来跟我一起玩?我之所以成为现在的我,一定程度上是很多很多的机缘巧合叠加出来的。我是我那个家族里三个小孩里最小的,我是外公外婆公租房某片区域里倒数第二小的孩子。那最小的那个我们直接不跟她玩,因为她太小了。在其他大孩子的眼里,其实他们也不想跟我玩,但是碍于长辈的命令,不得不让我加入。我不喜欢跟比我小带孩子玩,估计比我大的那些孩子也一样这么觉得。

羽毛球是我小时候唯一不能一个人玩的东西,那个时候我的羽毛球玩伴是我的表姐,其他人很少跟我们玩。我的表哥直接不屑跟我们玩。现在的人觉得打羽毛球必须得去羽毛球馆,光是地上画线不行,不仅画线还有网也不行,要保证灯光,要保证无风,要保证地面的材质足够防滑,但是当年的我们只要有一副球拍,只要有一个毛没有掉光的羽毛球,我们就可以一直下去。我也不知道是以前的羽毛球特别耐用,现在的羽毛球特别容易掉毛还是什么的,反正在我记忆之中,除非羽毛球飞到了树上拿不下来了,否则我们好像根本不需要更换羽毛球。我们从来没想过羽毛球居然是一个易耗品。如果乒乓球得换新,通常是不知道滚到什么地方找不到了,又或者不小心踩了一脚踩扁了。不小心弄凹的乒乓球还能放在热水里滚一滚,凹了的地方就会重新凸起来,虽然不再像一开始那么光滑了,但是还能继续打。虽然打到那个不平的地方,弹跳的轨迹肯定会有一些走样,但是相对于我家那堵凹凸不平的墙,那个不规则的轨迹根本不算什么。

现在的人之所以运动,之所以比赛是因为想赢想钱想奖品想荣誉想健康,但对我来说,那些让我着迷的运动只有一个原因,因为那好玩,因为那可以给我带来快乐。

2023-10
15

温柔的劲

By xrspook @ 10:21:27 归类于: 烂日记

国庆过后的超长工作日,第二天晚上我就去了篮球场,直接把那天当作是星期二。星期二晚上对我来说是去投篮的,在去之前我已经稍微研究了一下到底该怎么上篮,但是看视频是一回事,自己干又是另外一回事,所以那天晚上我没感觉到什么门道。站在颜色区域的弧线附近,任何角度,任何方式我都没感觉到怎么才能把篮球擦板投进篮筐?各个角度我都尝试了,无论是投在篮筐的方框以和篮板边缘中间,还是投到小方框的两个角落。之所以没有感到那种感觉,后来我发现最重要的原因是实际上上篮从来都不是一个静态定点的过程,那天晚上我练习的时候,我是站稳了在一个地方,然后拨球擦篮板尝试让那进入篮筐,这实际上是一个完全静态的过程。所以我除了要制造一个向上的力以外,我还得制造一些横向的力,但实际上如果我在运动中上篮,我的行进方向默认会给我带入一些横向的加速度。正是因为有了那些加速度,所以实际上在行进中上篮的时候,我反而只需要制造一个向上的力。

那个晚上我已经感觉到了一点苗头,在把球向上拨过程不是从腰部就开始拨,因为那样的话手指和手腕带入的力就得很大,带入的力大了就意味着球偏出我目标的几率越大。我应该先用手臂带着球到达手臂再也去不了的高度的时候,再用手指轻轻拨球擦板,但是这一招时灵时不灵,尤其当我紧张的时候,经常到最后那一刻我忘记拨球了,又或者手臂还没上升到一定高度就已经在手指上使劲了。那天晚上最后的尝试,我从45度的三分线开始带球上篮。虽然已经在篮底练了好些时间,但实际上当我切入的时候,右边我会完全控制不住,依然用我以前的方式,也就是在最后那一步起跳了以后举起双手,以类似投篮的方式把球送进篮筐。这样也不是不行,但非常容易会造成力度太大,球直接弹出。从外人的角度考虑,这就像是一个两步半的投篮而不是上篮。在我这个外人的眼里,我觉得上篮应该由单手完成。双手投篮那个动作一点都不优雅,而且要控制力度,我感觉是非常难。又或者是准确地说要收住力量非常难。

体育这种事情当我尝试多了以后,我就发现了这么一个事实,使蛮力是一开始所有新手都在干的事,当然也不排除有些人你看上去他已经很努力,但实际上从效果看来,他根本没有使出蛮力,比投实心球的时候,有些同学就很努力,但无论如何都无法把球投到远于及格线的地方。大学的网球课上,老师跟我们说要像打太极那样,要柔一点、轻一点控制落点控制力度。如果做不到,站在你对面的那个同学很危险。要和搭档完成对打也几乎是不可能的。当时的网球课一次课有好几十人,而网球场就只有那么两个,所以每个网球场里都站了很多人。如果力度控制不住,完全任由蛮力来,恐怖程度可想而知。有可能你不是被你搭档的球砸到了,而是被别人不知道怎么飞过来的球砸到了。再到后来,当我练习篮球在学习投罚球和投三分球的时候,我感受到了那种温柔的力量,那种看上去好像很柔软,但实际上却隐含力量。上篮这事,有些人你会觉得他很硬,他硬是爆进去了,但是到了篮底却永远都没办法把那个球给搞进去,因为最后那一刻,他根本控制不住,他不懂得软。所以那种最高的境界我觉得是看上去软,但实际上硬。为了能积蓄力量,我没少在瑜伽球或者在地面上做俯卧撑之类的练习,也正是因为那些练习,不知不觉之中增强了我的力量,在我投篮的时候,那些东西会在不知不觉之中融进去,成为我的一部分。不仅仅我自己觉得发力没有那么刻意了,外人估计也能感受到我没有非常努力才完成了投篮。

要让自己温柔下来,我觉得对我来说有两点是必须做到的:一是掌握技巧,二个是进行大量的练习。我就是那么笨的人,要实现目标,我没有任何可以偷懒的捷径。

2022-05
26

激动啥

By xrspook @ 10:06:59 归类于: 烂日记

周二的晚上是单位运动会第2场男子篮球的比赛。我去到的时候正在打第2节。中场休息的时间比较长,所以替补队员上去热身了,我很努力地控制住自己,不让自己从椅子上起来。第3节休息的时候,我终于忍不住冲上去捡了个篮球开始投篮。我只想投三分,但是从完全坐着不动到起来以后拿到篮球,我知道自己不会有一点手感、姿势不对、发力不对、肌肉没有舒展开来,所有动作都是硬邦邦的。在这种情况下,最容易出现三不粘。如果我一开始用来尝试的是罚球,估计效果会好一点点,但是当我拿到球以后就狠砸三分的话,那就纯粹是狠砸。很多个三分都砸不进,别人也不跟我抢,因为只有我一个女的在那里,我满场飞奔,自投自捡,估计他们会觉得这个人太神奇。神奇的点在于怎么砸三分都不进。但如果说很离谱吧,实际上又每次都只差一点点,有时是偏一点点,有时偏得厉害一点。我投的那个篮筐后面是一大块空地,所以一旦没有碰到篮筐或者篮板,我就得飞快地跑起来捡球。场下的人一开始的时候估计也有想过帮我去捡,但是看了几个以后估计他们会觉得直接躲开不挡我的路反而更好。三分砸了好多个,估计超过10个,但依然没有进,比较反常。除了身体僵硬以外,我也有些紧张,因为平时就我一个人,人多的时候没看到也顶多不超过5个,但是那天晚上那个球场的人随便超过30。三分球老是不进以后我随手丢了个两分,轻而易举就进了。场下那些观众居然欢呼了起来,我一脸懵逼。就只是进了一个普通的两分球而已,用得着那么激动吗?那不是很随意的事情吗?女生打篮球的人的确不多,女生执意去投篮的人就更少。很多女生在场地内任何地方以竭尽全力的方式把球丢出去,但估计依然三不沾。对我来说,在没有热身的情况下,三分球我是有点硬来的,但是随手个两分球,那是非常轻松、很控制的事情而已。场下的那帮人叫起来,那种状态就好像我赢得了比赛一样,这也太夸张了吧。

显然我不是那种在乎别人怎么看的人。如果我只活在别人的评价之中的话,我肯定不能扛得住这么长时间以来的独自训练。一开始的时候,去篮球场我是有点紧张的,所以我很想拉个人陪我去,但是三次过后我反倒觉得我不想和其他人碰上。

单位的人通常来说下班就去吃饭,然后休息一下,接着晚上去打球。我们是5点下班的,但是饭堂的饭可能5点还没做好。匆匆忙忙吃饭,估计5点30之前能吃完。打球是个剧烈的运动,所以通常来说也得休息一个小时。正常情况下,他们大概7点会过去打球。无论是私下几个人练习,还是打比赛。对我来说,我只有两个小时,下班就立即得准备好,然后过去球场。在他们到达球场之前,我就得结束一切。有些时候状态一般,我没办法在他们来之前就完成我自己的任务。有些时候之所以无法做到,倒不是因为我的效率很低,而是因为他们早到了,比如有时6点30就到了,有时6点40到。但是一直以来他们从来没试过6点就到场,更多时候,尤其是一开始那几个月,我直接一个人干到晚上8点,即便干到那个时候,我也没有也没有遇到一个人,于是我只能去的时候独自开门开灯,然后我走的时候锁门关灯。去的时候一个人,回来的时候也没有碰上一个人。之所以这样,他们可能出去打比赛了,也有可能正在现场加班。我是那种加班起来就没日没夜的人,我的加班通常不在常规的时间内。在球场上你会看到我在没命对地投篮,加班的时候,我也在没命地干活。干的事情不一样,但核心驱动力是一样的。情况就好像《天龙八部》里的鸠摩智模仿众多武林高手的招数,看上去不一样,但核心驱动仍然是鸠摩智自己的功夫。

当我正在做一件事的时候我不想太多,只是一心把那做好。

© 2004 - 2024 我的天 | Theme by xrspook | Power by Word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