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
8

过去的纠结开花了

By xrspook @ 9:38:16 归类于: 烂日记

当我以死磕式全包围的方法学习Think Python和做里面的习题的时候,网友觉得我完全不需要这样,那样太学生了,只需用到什么就学什么就可以了,但实际上,我觉得我这样做挺好。虽然我学的时候并不知道我除了这样还能怎样。看完书,但不会做里面的习题,我这书算算看好了吗?我要上手python,得到达条件反射的程度,不经过练习根本不行。我完全明白知道了理解了某些东西,但没有经过实践会是一个什么状态。

初中前两年我的英语老师从前是大学老师,后来不知怎的沦落到在一所臭名昭著的中学里教英语。他从来不给我我们布置作业,也不会有什么小测之类的东西,所以一年下来除了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我们见不到习题。的确,开学的时候除了教材以外还会发1本练习题,很薄的一本,但做不做,做到什么程度,老师是放任自流的。他讲课完全么有问题,语法解释得很到位,字也写得非常漂亮,但他这种教法除非遇到非常自觉刷题的学生,遇到我们这种完全不自觉的,简直是必死无疑。我觉得小学毕业的时候,我的英语是很不错的,尤其是英语听力,因为某年寒假我还被选去某个地方上某个班强化过,但初中的前两年我算是被荒废了。要用得溜,无论你心法掌握得多好,依然需要大量的练习。中考的几门科目里,我的英语是最低分的。当我上了一所重点高中以后,我更加领会到我跟其他同学的差距,因为我所经历过的习题实在比他们少太多了!为什么当年我会刷物理的参考书,刷化学的参考书,却从来不刷英语的参考书和习题呢???英语这个东西和理科有一定的差别,理科你掌握了原理以后或许还能八九不离十,即便某些题目里有些综合,见过和没见过顶多是反应快慢的差别,但思路还是摆在那里的。英语这个东西有什么规定搭配,什么默认的例外,什么俚语,没遇到根本没法玩,我的跟头就是栽在了这里。如果可以重来,英语这个鬼东西我一定会刷很多题,而且还必须建立错题本。海量的阅读量和海量的单词量外加各种写作技巧拼凑起来,英语考试是可以拿高分的。不过话说回来,英语考试高不高分我完全无所谓,大概从高中开始,我就觉得英语是一种工具,实用至上。跟外国人交流的时候你根本不需要用非常正确的英语他们都能理解,所以其实六十分跟九十分没啥区别,都能解决问题。

学习python我之所以要做习题是因为Think Python那本书里面的实例其实非常少,知识点也不是真的全部都涵盖了。融会贯通这种东西完全靠做习题去达成。近段时间,我在写博客导出数据的转换脚本。的确,一些功能性的东西,我还是得去搜索,边学边用,但那些最基础的思路,是在我做习题的时候印到我脑子里的。比如我要筛选标签,正常人的第一个反应肯定是找筛选的函数,如果标签关键词只有一个,用find就好,但如果多个,那就得用正则了。我一开始也是怎么干的,但后来我发现这样会带入一些莫名其妙的路人甲,我需要准确匹配关键词,所以先建立列表,然后用if str in list就能完美解决的问题。如果标签数量多,还可以用字典替换列表,in在字典里的索引速度杠杠的。如果我不曾在字符串、列表和字典那里下过功夫,我怎么可能会有这种思路。习题的确折磨了我好段时间,但那都是值得的。

过去的纠结,让我现在顺畅。

2020-04
8

螺旋线

By xrspook @ 20:29:37 归类于: 扮IT

人家要我去学阿基米德螺旋线,但显然我是数学渣,根本领会到不到那些精神,转换不过来,就不要装着能转换。既然习题5说“或者其他种类的螺线”于是我就选择了在我理解范围内的斐波那契螺旋线,也就是黄金螺旋线。人家要我画螺旋线,我觉得要把方框也画出来才容易验证我自己有没有搞错。

为了完成方形和圆弧的两个循环,我笨蛋地把斐波那契数列算了两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import turtle, math
def arc(t, r, angle):
    n = 20 # int(2*math.pi*r/4)+3 公式画图太细致太慢,直接赋值加速
    step_length = int(2*math.pi*r)*angle/360/n
    step_angle = angle/n
    t.lt(step_angle/2) # 据说折腾一下角度能消除像素误差?
    polygon(t, step_length, n, step_angle)
    t.rt(step_angle/2)
def polygon(t, length, n, angle):
    for i in range(n):
        t.fd(length)
        t.lt(angle)
def start(t): # 起点要先偏移一些,每次方向保持一致
    t.pu()
    t.home()
    t.goto(160,-110)
def square(t, size): # 第一个正方形
    for i in range(4):
        t.lt(90)
        t.fd(size)                
    t.rt(90)
def boxes(t, n, size): # n-1个正方形
    a = b = 1
    base = size
    for i in range(n-1):
        for i in range(6):
            t.lt(90)
            t.fd(size)
        t.rt(90)
        fibo = a+b # 计算斐波那契数列
        a = b
        b = fibo
        size = base*fibo
def spiral(t, n, size): # 第一个正方形里没有弧线,所以弧线也是n-1
    a = b = 1
    base = size
    for i in range(n-1):
        arc(t, size, 90)        
        fibo = a+b # 在算一次斐波那契数列
        a = b
        b = fibo
        size = base*fibo
bob = turtle.Turtle()
bob.pensize(2) # 笔迹粗点好看些
n = 8
size = 20
start(bob)
square(bob, size)
boxes(bob, n, size)
start(bob)
spiral(bob, n, size)
turtle.mainloop()
2020-04
8

冷静不慌了

By xrspook @ 13:49:05 归类于: 扮IT

昨晚的习题2的花朵让我很郁闷,今天习题3的PIE我沉着冷静了,所以快速完成任务。

参考答案用的不是一个画法,我先画中间的梗,再画外面的框,参考答案是一个接一个三角形画。无论哪个,都逃不掉三角形边长的正弦计算,你叫小学生怎么画!!!两种画法如果设定的内径一样,画出的线条长度是一样的。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import turtle, math
def pie(t, r, n): # t for turtle, r for radius, n for sides
    angle = 360/n
    for i in range(n):
        bob.fd(r)
        bob.bk(r)
        bob.lt(angle)
    bob.fd(r)
    bob.lt(180-(180-angle)/2)
    for i in range(n):    
        bob.fd(2*math.sin(math.radians(angle/2))*r)
        bob.lt(angle)
    bob.rt(180-(180-angle)/2)
def move(t, length): # t for turle
    t.pu()
    t.fd(length)
    t.pd()
bob = turtle.Turtle()
move(bob, -230)
pie(bob, 100, 5)
move(bob, 120)
pie(bob, 100, 6)
move(bob, 120)
pie(bob, 100, 7)
turtle.mainloop()
2020-03
24

回忆那只让我恐惧的小海龟

By xrspook @ 9:25:43 归类于: 烂日记

我不是读计算机的,但因为我是一个工科学生,所以我的大学课程里面有程序设计,但是学的是最基础的C语言。我不知道C语言跟其它比起来到底怎样,虽然很基础,但是该有的东西也都有了。还记得小学时学的那个小海龟LOGO语言。那才是真的一个让我崩溃的东西,每次上电脑课我都会有心惊胆战的感觉,大概因为当时我们是小学三年级,英语之停留在口语的阶段。如果只是拼打字,我还可以凭借那张纯粹打印出来的键盘练习。因为大家家里都没有电脑,所以所有人也就那个样了。至今我不觉得自己的打字有多快,尤其是如果你要我打英文。中文之所以快,是因为输入法有一些模糊音的处理,估计如果我是一个外国人,英语的输入法也有模糊音处理。英语输入法的模糊音或许只是我不知道。

小学的时光现在回想起来,就像奇迹一样。没有键盘的我们是怎么练打字呢?那些需要按Shift键才出得来的大写字母到底是怎么练的?我已经不记得一开始我们练习打字用的是哪个软件,但我记得我用过TT。现在我的电脑里仍然有TT这个奇迹般的软件。小学电脑室里学生的的电脑没有鼠标。之所以上电脑课用LOGO语言的时候我很慌,因为我觉得自己根本没有完全搞懂,处于一个半懂不懂的状态。那个东西回家却不能找爸妈帮忙。除了上课那40分钟以外,就再没有上机的机会了。我没办法通过课外练习弥补我课堂上的困惑。又或者那个时候,如果我努力的钻研一下课本,我不会迷糊,但如果我有一个实操的电脑摸索,我一定会觉得那相当简单。小学上电脑课的时候都是两个同学一台电脑。我的同桌总觉得那个小海龟非常简单,于是老师讲课的时候,他总是在脑洞大开的各种探索,当时的电脑还没有中央控制全部这种高端的功能,所以老师根本不知道,学生在下面瞎搞。也大概因为这样,我的注意力就好在看他脑洞大开上面,因此忽略了老师。之所以同桌觉得那超简单,因为他家里有电脑。对我来说,小学的记忆中,电脑是个恐怖的存在。那门课对我来说比其它课程都要让我忐忑,但当时所有人都意识到,电脑将是未来需要掌握的基础技能,不懂电脑跟文盲没啥区别。

初中的时候,我家里终于有了电脑,那是一台别人淘汰的机子。虽然说是被淘汰的,但是没被淘汰之前,又或者新买回来的时候那东西很贵。小学时候,学校的机房学生用386,没有鼠标,只有老师的那台486才有鼠标,下课的时候我们会围看老师玩纸牌。所以当亲戚的那台旧电脑搬到我家的时候。我根本不知道如何用Windows系统。连怎么关机我都不会。鼠标单击双击左键右键是个迷之存在。虽然,亲戚的朋友把机装好以后,给我演示了一下要怎么操作,但实际上我只是迷迷糊糊似懂非懂,关个机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小学时的LOGO语言没学好,因为我没看书,家里也没电脑,当我家里有了电脑以后,我买了一些Windows操作系统的书,也看过一些Windows和Office类的教学光盘,于是,我终于不慌了。虽然那个DOS系统还是会让我莫名紧张,但看到Windows界面就会觉得安稳。

又过了好多年。电脑这东西几乎变成了老古董,现在大家用得最多的是各种智能设备。虽然样式在变化,但实际上最核心的东西仍然不变,无论是从前小学里我们用386的时候,还是现在的各种智能终端上的AI系统,核心的东西依然是编程算法。

冥冥之中,我总是要跟一些我早年害怕的东西打交道。大概战胜自己就是活着的意义。

2020-01
14

自娱自乐

By xrspook @ 9:48:31 归类于: 烂日记

花了几天时间,每天我花了十几分钟到个把小时练习尤克里里,貌似现在我已经几乎回到了我放下尤克里里的那个境界。虽然还是差那么一点点,但是我很确定那种感觉已经回来了。

不靠谱这个词我不知道是怎么整出来的,但我觉得其实不靠谱和空穴来风这两个词大概都是可以有多种理解方法。不靠谱,通常的意思是跑调了,引申出去的意思是某些人信不过,但是昨天我突然意识到如果演奏的时候可以完全不依靠乐谱脱稿完成,出来的效果跟眼睛一直要紧盯着稿子完全是两码事。有些人弹琴的时候,总要盯着谱子,又或者要盯着琴。我觉得到达一定程度以后,琴上的音完全是随心所欲出来的,你不需要理会手指在哪里,倒不是因为手指已经形成了条件反射,而是你心里默默知道到达那个位置就能发出你想要的那个音。这种事情首先我是在高音竖笛上做到的,接着是尤克里里,最后,我在电子琴上也稍微有了这个感觉。这不代表,我很熟悉这三种乐器,准确来说,我全部东西都只是知道个皮毛而已,我只是能让乐器发出某些正常的声音。之所以说某些,因为有很多技巧我完全不懂。我不是那种被家长抓住每天都要练好几个小时琴,最终是为了去考级或者表演的人。我的爸妈没有阻止我玩乐器,但是他们不会让我在一些不恰当的时点骚扰他们或者骚扰邻居,但他们也从来没有投诉过我的练习很难听。我觉得自己不是那种天赋类型的人,所以要熟练掌握某些东西,我必须反复练习。我不知道他们是如何忍受我翻来覆去的那些搞歪了搞错了的调调。如果换做是我,我肯定很烦,烦到一定程度,我就会去开骂了。他们并不是因为钱的原因不去请老师培养我,而是因为我拒绝老师这种东西。因为我不想固定去上课,我更加不想浪费那个钱。有些孩子,有些家长,学习兴趣是为了考试的时候能够加分,起码在我读书的那个年代,有某种特长的确可以在报考的时候加分,但显然我很讨厌那种东西。无论是有一技之长加分,还是因为被评上某个东西加分。理论上我初中升高中的那一年,我应该有得加分,但貌似那分并没有加到我的中考成绩里。我的中考成绩不需要加分就能让我入读我报考的第一志愿,而且还可以进入到他们的重点班,因为我不仅仅达到了那个学校的入学线,而且还达到了他们划分重点班的分数线。

一直以来乐器这种东西都是我的一个玩具。我会把它们抛弃在一边,冷落好长一段时间,不是因为我不喜欢它们了,而是因为我又跑去开发我的新兴趣了。乐器买回来,一个比一个贵,高音竖笛只要几块钱。口琴需要十几块钱。尤克里里400多,民谣吉他800多,智能电子琴1400多。我不确定我还会不会买更贵的乐器打破这个纪录,但可以确定的是无论贵还是便宜、小东西还是大块头,我都喜欢。那是我的一个输出方式。绝大多数情况下,我都只是听到某个曲子然后以我的方式表达出来。我从来就没要求过自己要表达得多么精准,又或者是原封不动的像录音机一样播放出来。我只是享受那种把我喜欢的曲子表达出来的乐趣。

原来我这种自娱自乐的性格从很小开始就有了。

© 2004 - 2024 我的天 | Theme by xrspook | Power by Word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