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4
30

必须长大

By xrspook @ 20:42:10 归类于: 烂日记

昨晚搭同事的车回家的路上我各种于心不忍,因为驾驶员几乎一路都处在哭的状态貌似这对我俩来说都不是好事。我的确什么都没做,甚至即便我不说话她还是会自己说,然后边说边哭。妈妈上周已经提醒过我,有些话不能说,因为那会显得我很没有人情味,别人会觉得我很冷血。所以昨天的路上我已经很注意说话的尺度。话题本来就有点那个,而我的同事在那方面正好完全没有抵抗力,所以哭是必然的事。她不会在她的家人面前哭,因为她知道那样会让家人感觉更糟糕,最后可能会出现大家一起抱团哭却什么都解决不了的局面。我是个很感性的人,一部电影就可以把我弄得内牛满面,还记得当年看《岁月神偷》的时候我的泪点简直无下限。很多印度电影也经常让我不能自已,但在同事完全控制不住的事情上我显然相对而言坚强很多。我会谈那些事,我也亲身经历过那些事,我哭过,但我没有天天都那般,一谈那些就哭我们实在没办法继续话题。我追了很多年的美国医务剧,也看过更多的电影电视,在我31年的人生里直接间接也遇到过。我看过很多场景别人是如何处理的,既然我觉得他们处理得当我就应该把那当作是我的经验。几天前看GA的时候,当老母亲哭着跟医生说不知道如何选择是否病危时停止抢救儿子时,儿子的大女儿勇敢地走上前说爸爸如果能做决定的话他不会选择纠结地靠机器苟延残喘下去,最终老母亲签下了DNR。天朝还没有把安乐死合法化,但到某些时候,如果我得为我的家人做那个决定,而他们又真的已经回天乏术的时候,我会果断签下DNR,他们会支持我为他们做出的选择。这不是放弃退缩不珍惜生命而是顺应天意。我们应该让我们爱的人过得好,只能躺在床上身上插满管子,什么都做不了,甚至已经没有意识到达脑死亡的境地我们就不应该让他们继续在这个世界受罪。有钱人可以无限烧钱让人一直靠机器活下去,但我觉得这根本就是在花钱买受罪。他们到底是跟病人有不共戴天之仇还是真的为了床上那个人好呢!

昨天的交谈中我感觉同事还没能做出那个选择。最重要的是她不能接受那个事实,她不愿意接受那个事实,如果可以她一辈子都不想接受。显然,这是不可能的。之所以这样可能因为她有一个能独自挑起所有的姐姐。我有点担心她和她妈的状态。既然我的同事这样,她妈可能跟她很类似,那么情况就会非常糟糕。我外公去世以后外婆一直都没事一样很多年,直到近期她因为年纪大了各种机能衰退严重才出现状况。但我的叔婆在我叔公去世之后就像掉魂了一样,天天几乎都以泪洗脸,本来她的身体就不好,因为心理不健康,生理就更糟糕了。我担心我的同事也会落入那种境地。时间能冲淡一切,但无论时间怎么推移如果她不愿意接受事实,人生就只会变得越发沉重。

如果她曾经有想过我已经想透了的事,估计她就不会是现在的她。在那个问题上,显然我和她姐更像是同龄人(大概比我实际年龄大30岁)。我是独生的孩子,我不去想不去做就没人可依靠了。

我会做别人觉得神经病式的自残,但我不会让别人和我一起受罪。

2016-04
3

基本属性

By xrspook @ 21:38:25 归类于: 烂日记

今天我突然发现极强的条理性和随之自然而然的麻利是我的基本属性,不只是工作或干某些特定事情的时候才能会那样,我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在严格执行着那个。除非我真的很闲不知道要做些什么,但近期已经几乎没有时间做白日梦了。

条理+经验=麻利

条理是处理问题的方式,是盲头苍蝇乱撞一通还是很有章法有先有后?条理性和是不是第一次接触没有关系、和人的习惯有很大关系。有条理的人可以把自己的事处理好,同时,在经过一定时间的锻炼后,可以成为很好的管理者。连自己都管不好的人怎么可能管理好别人?!不同人的条理性可以很不同,这跟每个人的思维方式有非常大关系。不同处理方式只要最终都能达到同样的效果,用任何方式都是没有问题的,但大家在选择到底用哪个人的方法的时候当然会兼顾完成速度和完成质量。条理性可以让人在第一次接触陌生事物的时候不乱阵脚。这是解决问题最基本的技能。

经验是一种厚积薄发的东西。你不能要求一个新人入职的时候就经验丰富。招聘的时候当然可以招有相关工作经验的人,但不同的工作还是会有各自的特殊性。即便是同样的工作在不同时间和地点完成也需要在细节上做细微的调整。经验是一种底气,一种把握大局的能力。因为见识多了,所以遇事不乱。如果之前已经做过当然可以轻松地按部就班,即便之前没碰到过也可以根据相关的处理方式得出比较靠谱的解决方法。积累并总结出经验能让人更有条理性。把分类对比成为定性思维的条件反射,一开始就能判断出事情的轻重缓急。有些人轻易做好了某事是TA的直觉,但实际上不然,那肯定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通过后天不断训练掌握的,那是经验!只不过他们把那和身体的条件反射融为一体无招胜有招而已。不想把经验具体化分享出来就把那推给老天爷说那是天赋直觉,够抠门的。

麻利是最终的输出效果。有了经验知道该怎么做,以条理把目标具体输出,当然导致最终的过程就是麻利。

昨天有人在我的blog里留言询问牛奶包装之类的东西,我回复了好长的一段,用一二三四点娓娓道来。从来我都不觉得自己说话很有条理,尤其是紧张的时候,简直是哑口无言。但原来当我有所思考有足够时间慢慢输出的时候我还是可以弄得很完备的。我喜欢到我之前没去过的地方游历探险,但之前我会先做好规划,比如说路该怎么走,大概要花多少时间等等。这都是我在开始长距离快走/跑步后养成的习惯。时间距离是最基本的要求,要走大路还是小路要搭车还是做地铁都得规划好。各种分类对比的习惯贯穿于我生活的方方面面,无论是在网购的时候还是在逛超市的时候。这是因为女人为了一些小钱太抠门?如果男人也能把这些斤斤计较用在大事上估计我们的社会就不会出那么多没必要的意外了。

又到了该睡觉的时候了,但我今天还有超过4000步才能完成2W步的任务,抓紧时间啊啊啊~~~

2016-03
18

折磨小年轻

By xrspook @ 21:17:13 归类于: 烂日记

我已经连续两天每天的睡眠时间只有6个多小时,前天是因为一大早要跑步,昨天则是因为下午的开会加上晚上的饭局,回到单位已经接近晚上10点,洗个澡写个blog,然后再凑一下小米手环的步数,所以睡觉的时候已经接近12点了。升级以后的小米运动2.0,外加微信运动已经让我很心累,微信运动从小米运动升级的那天起,捐赠步数对应的金额突然间减半,让人觉得很打击。昨天我用QQ捐步和微信全部一起来,算是平了,捐赠的金额减半的那个打击,但今天早上我发现微信捐步可以,QQ捐步的页面已经打不开了,就为了几块钱需要这么折磨人吗?以前不知道的人也就算了,知道的人看到这样被砍掉,打了个五折,这种感觉实在太糟糕。

昨天开会的时候,那些老同志简直就好像打了鸡血一样,但是我觉得实际情况跟开会时的可能相差很大。毕竟如果不会吹他们又怎么会做到那个位置?昨天我的位置很搞笑,因为全场的职务我最低,工龄也是我最短,理论上,我不应该出现在那个场合,但是冥冥之中我就偏偏是去了那个地方,但是我觉得这不丢脸,毕竟这不是我想去的,我是被迫去的。当他们在说起用经验,用感官去感受新陈粮的时候,我觉得各种的无语。你叫一个新人怎么去凭经验呢?要用十几二十年的经验才能判断出出新陈粮吗?这样的话,这太考验人了,因为你不可能在招聘的时候就招一个有二三十年经验的老保管员,大学生肯定不具备这种能力,当你具备这种能力的时候,你也不需要去应聘做这种事了对吧!他们的优势在于他们的经验,但是做同样的事对年轻人来说我们需要的是技术、需要的是观念、需要的是灵感,需要的是借助其他工具去实现别人凭经验去完成的事。经验如果不转化为技术的话,那只是一个人用来牛逼吹水的事,并不能帮助其他人。他们说的是我觉得大多是感觉,但是对我来说,我需要用数据说话,多少百分比,什么颜色,多少数值,用一个坎一道线说明是还是不是?而不是很主观地我觉得。任何事都需要有证据,用我觉得作为证据在现在这个年代已经是行不通的了,老中医的经验要不转化为数据,用事实说明问题,要不就只能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被淡忘。全场接近20人,最年轻的我就像是个异类,因为我没办法跟他们谈经验,没什么经验可言呢。他们保管了十几二十年有些甚至30年以上的稻谷,我接触稻谷30天不到,你叫我怎么比,没有可比性。但同时,因为我不是搞机械的,我有想法,但是我没办法把它转化为实际,我做的是基础科学的工作,即去做实验,而不是研发某个机器出来,所以,在技术没有成熟的时候你叫我去做那种事,简直就是天方夜谭。人放在恰当的位置才能最大地程度的发挥所长,显然,我的位置被放错了。开脑洞那种事谁都会,但开脑洞,不代表所有脑洞就真的可以走下去,他们老是喜欢抓着你的一点东西,就在那里借题发挥,实际上,行还是不行,大家都懂的。你们也就别折磨小年轻了好吗?我不是那种你逼迫一下我就可能会做得更好的人,因为我已经很逼迫我自己了,只要你能调动我的主观能动性,我一定能做得很好,但问题是,我不喜欢被别人牵着鼻子走,我讨厌那样做,在我觉得没有希望的项目上,我根本不可能投入任何去实现什么,因为我觉得那是在浪费时间。

用语音输入识别的方式写blog真的很节省时间,在早上的十几分钟里,我就可以把blog写好了。虽然还要花不少时间去校对,但说话的速度和写字的速度相差真的很大,无论字我是通过敲智能键盘还是物理键盘,都比不上我说话来得高效。因为说话的速度比敲键盘的快,所以我的脑子要转得更快去适应这种模式。接受新鲜事物需要一个过程,我在慢慢地适应着。

2015-09
9

都神经病了

By xrspook @ 19:10:11 归类于: 烂日记

情况太神奇,怎么会有那样的事呢?今天较早时候我在记事本里已经写了好几百字的东西,刚才一打开居然是空白的!我怎么可以傻逼到不保存?Windows怎么会在问我保不保存之前就退出软件???一切都太奇葩!今天同样出现状况的有wifi路由器、紫外分光光度计和抽风机。这是一起合伙神经病的节奏吗???

机器神经病,人也神经病,今天凌晨4点多我突然觉得很想吐。躺在床上,清醒了,觉得口水不断在分泌,我吞下口水,但越是吞口水越觉得想吐。我利用心理暗示好不容易让那种感觉淡化,再次睡着。这到底是肿么了?!半夜居然会想吐得居然醒了!这辈子想吐这种事我很少会遇上。一年多前正在减肥的时候,我试过饿到想吐。那事通常发生在早上起床后早餐前,但从未试过半夜这样。当时的想吐是明显觉得肚子里空虚,饿了,不只是想吐,胃也在痛。无它,因为我除了减少摄入以外还猛加运动量。胃痛对我来说也是极罕见的事,当时,我好不容易才知道了胃在什么地方(现在又不知道了)。但昨晚我的想吐和饿了好像联系不是特明显啊!早上起来后也没感觉特别饿得慌,坐在马桶上的时候还弱弱有点想吐的感觉,但也已经没那么强烈。直到吃过早餐,想吐的感觉才终于真的完全消失。昨天我早餐吃的量大概只有平时40%,上午的确让我饿得慌了一段时间,但一天内的其它时候我的摄入正常啊!睡觉之前也没感觉特别饿。难道差不多20小时前的早餐会影响那么久远???无论如何,今天早上我不敢那么放肆了,吃了平时大概80%的量。

对别人来说,感到饿这种事是一天发生至少三次的,但对我来说,如果我不努力争取就不会有。但如果我太狠了,身体又会闹别扭。为什么我的消化吸收能力就那么的厉害呢???我真心是不浪费粮食的好榜样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我不是在抱怨什么,我已经很感激自己的身体了。平时几乎没什么毛病,有什么毛病也会很快自我修复。我已经比很多人幸运很多。那些怎么吃都不胖的自然有被羡慕的理由,但我这喝水都会胖的未必就是件坏事。是这样的“恶劣”条件让我更懂得努力去争取自己想要的东西。

这两天一直在用SE修理《爱在旅途》的字幕,先是把小白有但hon3y时间轴没有的内容补上,然后是把hon3y里很多两行的字幕改为一行。如果是整完全没有时间轴的字幕的话,SE里用的是调整模式下的F9和F10,如果是只是修改几行的话用的是F11和F12,两对快捷键都是用于设定字幕的起始时间和终止时间,区别在于前面两个修改后字幕往后的字幕也会按照那个修改发生偏移,而后面两个则只是让修改的字幕时间轴发生变化。这是非常巨大的差别哦!如果只是修理电影里的某个字幕的时间轴而用的是F9和F10的话,一整下来,整部电影本来靠谱的时间轴就会变得彻底乱套了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关于修理时间轴,F11和F12搭配空格键使用能解决很多问题~ 这是我折腾了一天多以后得出的心得。没有谁一开始就是精英,都是靠不断的磨炼成长起来的,加油!

这周的工作日还有2天而已了!

2015-04
27

跑步碎碎念

By xrspook @ 13:06:18 归类于: 烂日记

有些人跑步是1K 1K慢慢累积上去的,但我的不完全是,我把10K的快走慢慢逐渐地转为10K的跑步,对我来说,那就是1个多小时的事,从来如此。所以呢,在我完全以跑步方式完成10K之前我从未试过以完全跑步的方式完成过10K以下的任何距离。对其他人貌似很重要的5K分水岭对我来说一直都不存在。至今我仍未试过很努力地通过跑5K得到一个PB,每个5K对我来说都只是更长距离的一部分而已。就像很多人跑过马拉松、越野马拉松甚至超马的人或许从未参加过1.6K或3000米的比赛。跑到一半撞墙或严重掉速什么的,幸运的我还没有真的尝试过,起码当我开始全程跑步以来没有过,从前快走和慢跑结合的时候发生过那种事,原因是我吃完早餐后2个多小时才开始动,开动的时候已经是正午,当时我的目标大概是23K,以当时的速度,我需要大概3小时,2小时不到我就饿了。饿了的时候没有吃的,光有水,那种感觉是跑两步都会觉得眩晕。其实现在我也不会在18K之前吃很多,只吃一点点,但我开始得早,等太阳猛烈起来的时候我应该已经结束战斗了,身体学会了慢慢消耗。和当年比起来,完成相同距离的消耗现在显然低很多,消耗少了,而且我还多吃了。尤其星期六早上18K之前星期五的那个晚上我通常会吃很多。

我还清楚记得去年323李宁10K,那个我第一次参加的正式跑步比赛后,我的两个膝盖外侧那个痛啊,陪同一起痛的还有右脚。但今年412李宁10K,418 Nike 15K后痛不存在,412的那个晚上我感到大腿在酸,但418比赛过后,我就完全没感觉到过什么不适。

积累!积累!积累!这是很重要的,从一开始,我们的长辈/老师之类一直给我们强调这个,但真正让我领会到非如此不可的是跑步!去年323参加比赛,从快走开始算我已经持续锻炼接近半年,但就纯粹跑步而言,我只跑了2个月!无论你信不信,即便是从快走,快走慢跑间歇,慢跑慢慢过渡,你的身体还是没有那么快接受得了完全跑步的冲击。即便你觉得在快走慢跑的时候跑步的比例已经超过60%了,把余下的40%也一股脑转了有什么问题,但这是有问题的!一次半次无所谓,但如果一周跑3次,周跑量为40K,40%就是16K的量了你知道吗?

如果还有那么一次,我会这么安排自己。快走和慢跑间歇,20%,40%,60%,80%,100%,用这样的比例,每周跑3-4次,每2周提升一个档次。到达100%以后,周跑量维持2周,2周后再以10%的比例递增周跑量,直到周跑量达到目标(40-60K)。在开始快走和慢跑间歇的时候同时开始其它强化腿部力量和臀部力量的训练,那些训练不能停,甚至得随着跑量的增加而增加训练次数或训练强度。说是这么说,但估计那时候我不会用快走了,直接慢跑5K开始,5K维持一周,每周4次,然后下一周6K,再下一周7K,直到增长到我的目标周跑量。

据说女性比男性跑步的时候更能控制住速度,以匀速前进,所以女性的撞墙也没有男性强烈。我不完全同意这个说法。年轻的女性也经常狠狠地撞墙,因为她们的跑步方式和男性的一开始自由奔放无异,觉得很舒服,觉得自己可以飞起来。同理,有经验的男性估计不会狠狠撞墙,因为他们知道墙在哪里,他们知道怎么做才不会自寻短见。当你把心放下来,把傲气和急冲冲放下,不要一开始就想超越目标刷PB什么的,一切都好。长跑得讲究策略,无论你信不信,因为那可不是一下子跑得肺都飞出来就能解决问题的事。昨天和我的同事谈起应对今天的检查我们该有什么安排的时候,他有点惊讶我怎么想得那么周密。好吧,其实我不是天生如此的,是长跑让我不得必须具备那样的特性。

我真的很讨厌单位以蒸包子为早餐!

© 2004 - 2024 我的天 | Theme by xrspook | Power by Word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