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ghting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就已经学会不完全相信老师,只要我觉得对的东西,我会毫不犹豫地质疑他们。他们也是人,为什么他们就不会犯错呢?!老师又怎么了,老师不是万能的。就像父母一样,小时候觉得父母如山,他们是那么的博学、什么都知道,但长大后我们就得不得不接受他们的很多缺点,他们实际上有很多东西都不懂,我们耳熟能详的东西他们可能听都没听过。今天吃早餐的时候,有一桌同学讨论起有没有可能在理论考试时作弊,负责这几天培训讲课的老师就坐在我旁边,她说与其把自己赌在别人身上不如靠自己。我觉得也是这样的,越是临近考试,你越是看书本身就好,更多的题目只会让你造成更多的混乱。书没看好,本该知道的不知道,一个知识点能出N种形式的题目,如果你只纠结于那个答案本身你就肯定输了。我这辈子就几乎没有为那些所谓考试题目奔波过,别人给我我当然要瞧瞧,但如果一个都没有,我死心塌地地把书背好理解好足以。
大家都读过那么多年的书,他们很多来自郑州粮院的或许真没有想象到广东的考试居然还能这般严格。对学生而言,这是不可想象的,但能参加高级工的考试,肯定不是刚毕业的学生。学生时代他们可能就没有经历过这样的残酷,尤其是大学时期,但工作以后,尤其在广东工作多年以后,他们应该懂的。
还记得大二上《食品化学》的时候,老师要求我们每个人都写一个综述,然后每个人都上台“答辩”。那是我们第一门专业课,她们就以毕业答辩的水准要求我们。当时我们不知道综述是什么,也不知道“答辩”该怎么办。但她们告诉了我们一句话,让我们觉得站在台上就可以理直气壮——我们花了那么多时间找资料写综述,我们对这个课题已经很熟悉了,不会有人会比我们更熟悉这个课题领域的东西,我们是这个小天地的专家,我们怎么有理由会被问倒?!因为是一个专业的大班上课,接近100人,所以虽说要每个人都上台答辩,实际上我没有被轮到,在大二的时候我没有那个机会。但当我大四进行毕业答辩的时候,我牢记着那个句话,在以后多次上台演讲的时候我也牢记着那句话。甚至当我上课,发现老师也糊涂的时候,我会自发脑子里就蹦出那句话。有些东西,老师觉得摆明是那样的,但事实有时并不完全按照他们的常识发展。我不知道老师的常识是什么,但我对具体地某个问题动过脑子或动过笔头,所以我比讲课的老师思路更清晰,这完全是有可能的。老师在某个领域比我们知道得更多更广,但这不意味着我们的智力和努力就一文不值、我们就只有接受的份儿。
勇于跟老师抗衡的学生不多,勇于承认自己疏忽了的老师也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