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7
28

拜访红砖厂

By xrspook @ 18:20:26 归类于: 烂日记

据说红砖厂要拆了,所以今天我跟我妈去了一趟红砖厂。一直以来我都只知道红砖厂应该在员村,但具体在什么位置我并不知晓。今天我们在琶洲大桥底的公交站下车,然后沿着临江大道从它的南门走进去。逛了一圈以后,我们从北门出来,但实际上,北门才应该是那个工厂的正门。北门出来以后沿着园员村四横路向前,感觉走了好长一段才终于找到了黄埔大道。难怪从前搭车走黄埔大道路过员村的时候无论我怎么张望都看不到广东罐头厂或者鹰金钱的标志,因为实际上那个工厂离黄埔大道至少还有500米以上的距离。

久仰红砖厂的大名,那几乎可以算是广州各大工厂变成创意园的元老级地标,但之前我跟我妈都一直没去过。我妈甚至不知道为什么叫做红砖厂,她不知道红砖厂就是广东罐头厂。还记得我大学毕业之前,我有些同学去了广东罐头厂实习。有些甚至毕业以后也去那里干了几年。

在去红砖厂之前,我们已经花了两个周末的时间去芳村,我感觉芳村让我更感慨一些,因为相对于红砖厂,那里的仓库和厂房历史更悠久。在我印象之中,广州把厂房改建为创意园的先驱一个是员村的红砖厂,另外一个是海珠的太古仓。太古仓已经开发得非常商业化,除了那几栋仓房还矗立在那里以外,基本已经看不到历史的样子,而红砖厂我觉得开发的程度反倒没有太古仓那么彻底,其中一个原因可能是红砖厂的面积非常大。从他们的介绍看来,当年的红砖厂非常牛逼,因为建厂的时候,它是亚洲最大的罐头厂。因为之前已经看过芳村那些很旧的厂房,所以当我到五六十年代才建起来的红砖厂我反倒不觉得很有时代感,他甚至还比不上我小时后住在工业大道那边看到的那些工厂那么复杂。

我觉得红砖厂那一片老建筑现在最让人感触良多的是那段保留着铁轨的站台。铁轨只剩下很短的一小段,铁轨一旁的站台建筑还保留着原始的风貌,但是铁轨上的火车已经不是那个感觉了。因为我视力太好,我居然看到了火车的铭牌写着那辆车的出厂时间是99年。所以虽然那个站台里停着一辆看上去的老火车,但那辆车纯粹只是供人拍照使用,不是真家伙。走在红砖厂,我想象不出当年这个车水马龙的工厂是怎么一副模样。因为现在那个地方变化太大,除了厂房的墙以外,屋顶基本上都已经被重新替换过。从瓦片变成了铁皮。只有少量几栋建筑的屋顶还是瓦片结构。铁皮屋顶的厂房没有普通采光的窗,也没有天窗,里面闷热得不行。如果不开空调,简直让你待几分钟就非出来不可,但如果开空调,费用显然又太大了。要通风降温又要采光,显然要利用好那个地方,不费点钱还真不行。让我印象深刻的是里面的一个书店。那个厂房是一个是金顶结构的,金顶上又建了一个小顶,这样的好处是小顶那里有一圈玻璃窗,所以那栋厂房的采光非常好。因为现在里面是书店,所以当然开着空调,我觉得即便他们不开空调,只要把部分天窗打开,利用烟囱效应,那栋建筑也会很凉爽。那个面积不算大的书店让人感觉很有味道。

现在我有点怀念多年以前我参加代储监管检查的那些让我觉得有点恐怖的久远年代粮库。

2019-07
15

偶遇素未谋面的故人

By xrspook @ 10:47:01 归类于: 烂日记

前两天去聚龙古村的时候,才刚刚到村口的广场,我就被一个阿姨叫停,让我帮她照相。我和我妈现在属于那种周末没事干就在广州到处逛的类型,但我们不是那种一边走一边拍照,而且还是自拍的人。偶尔,我也会拍照,但通常不是拍人。我和我妈都没有自拍的习惯,尤其是到了一个景点就去自拍。的确有些自拍狂人,他们有可能是拍自己的大特写,也有可能拍他自己在某个景点或正要吃某些食物。有些时候,我也会拍景物或者食物,但这种几率不高,而且绝大多数情况下我都不会把自己拍进去。虽然我自己不进行自拍,但我可以理解那种人。那个阿姨也是闲着没事到处乱逛。在进村之前,我们遇到她,在逛村子的时候也遇到她,看完出来的时候直接就停下来聊天了。至于为什么会停下来,我已经不记得。

她就像我童年时代所住的那个地方一个活生生的回忆。要在别处遇到一个跟你从前住得很近的人不容易,而且居然她是我的校友。如果她是正常年龄入学的话,估计她比我大25年。貌似她虽然住在庄头,但不是南边路小学的学生,让我感到意外的是她居然是108的学生。在搭公交去聚龙古村的路上,我们路过美院,看到了他们的老宿舍,我妈说那些楼房已经有好些历史了。我跟她说,108还没有把旧教学楼拆掉之前,那个教学楼大概也是那个模样的。所以估计,那栋被拆掉的旧教学楼是五六十年代的东西。

我们遇到的那个阿姨是79届从108高中毕业的。所以虽然在我入学的时候,108中学的名声很臭,但实际上在那片区域里,那算老牌的了。那个阿姨说,她即将参加108中学毕业40周年的聚会,不知不觉之间,已经是40年了。她是40年,我也18年了。如果我初中毕业就生下小孩,现在孩子都已经成年了。我们活在时间里,回望的时候,有时我会觉得不知道这些日子是怎么过来的。我们这代人很少会骄傲地跟别人说,我们来自108中学,但是阿姨却会给我这种感觉。其实出自哪里,根本不重要。那个学校的好坏,不完全由教学设施以及师资力量决定。如果要为学校正名,为什么学生就做点什么呢?大多数人都会以学校为荣,但是有多少个学生会立志让学校以我为荣。

在我毕业没多久以后。108中学就再也不复存在了,变成了完全的职中。在阿姨读书的那个年代,108中学有初中部和高中部,在我读书的年代,108中学有初中部和职中部,而现在初中部彻底没有了,只剩下职中。我已经离开南边路接近20年。我极少回去。如果现在南边路的孩子要读初中和高中,难道要去到41总那么远吗?南边路小学不复存在了,改名为菩提路小学的分校。鬼知道为什么菩提路小学那么远却要把南边路小学并进去。

现实就像在跟我开玩笑,虽然学校都还在,但实际上已经更名甚至改变性质。所以,到往后我要找回它们的时候,后人,尤其是年轻的人不会知道那个我说的地方在哪里。我妈那个年代,广州的学校基本上都已经换过名字。有些也已经消失了,但因为其中的一些名气比较大,所以在他们的校历里面还是会有详细的记载。但是,没有名气的或者名气很臭的学校,没有这种待遇。如果我们这种曾经身处其中的人都不去记录,可以这么说,是我们亲手杀死了我们的共同回忆。

2019-07
14

聚龙古村

By xrspook @ 18:22:56 归类于: 烂日记

昨天我跟我妈去了芳村的聚龙古村。如果星期时间足够的话,或许我们还会从石围塘那里看过五眼桥之后去聚龙古村,但显然那个时候时间已经不够了。这个星期对我来说,就算是把上个星期没完成的任务继续搞定。聚龙古村相对于五眼桥来说,我觉得更容易找一些。聚龙古村虽然说上去是一个村,但实际上准确来说只是一个家族的聚居地。合计起来大概有不到20栋房子,但那些房子的规划布局非常整齐,横竖之间透射出章法,而且那些房子都不高,那跟西关大屋相比起来它们更有特点。聚龙古村无论是建造格局还是装饰都渗透着心思。那种感觉就像设计这个院落群的人一定很有文化,但又不是那种深宅大院的感觉。从芳村大道进入,到达聚龙古村之前立着几个石碑,写着哪一年村子里出过举人。从那些石碑看来,这个村子古人简直就是学霸。为什么芳村那片地区,其它老村落已经不复存在,只剩下这么一小片的古建筑呢?大概因为那里的人有钱也有权。聚龙古村就在大冲口涌边,芳村大道大冲口的北面有一条毓灵桥,古桥的简介说那里曾是交通要道,桥两边的店铺林立,但是在日军侵华期间,无论是那些商铺还是桥都被炸毁了,取而代之的是日本在那里附近建立了好些物资储备仓库。毓灵桥被炸毁了,但是聚龙古村却被完整地保留了下来,我觉得这不是巧合。

聚龙古村的中心有一个街心小院,那里种着几棵细叶榕树。让人觉得匪夷所思的是榕树的根基本上都从那个花坛里跑出来了,沿着花坛就像泄水一样爬到地面。第一眼看到的时候,我觉得很神奇,然后我觉得有些恐怖,因为那个状态就像是异形电影里面的那些怪物。榕树的根明明是固体,但是它爬出来的那个形式,却让你觉得那变成了液体,像糊状物一样从容器里溢出。之前我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榕树。理论上,树的根部应该扎到地下,但为什么这棵榕树却选择在地面扩张呢?难道因为那片土地下面刚好是非常坚硬的岩石?

在聚龙古村里,走到某个屋前,我发现那个大门刚好开着,于是我就往里面张望,发现那个屋子是空的。里面好像正在装修,屋的正中靠后的位置有一只黑猫。那只猫全身都是黑的,眼睛是黄色的。我在那里张望的时候,它扭过头看着我,然后呜呜地发出警示,我不理会它,继续张望。看了两眼以后,我走了,但是刚走了两步,我还想看两眼。于是又回去继续张望,与其说我是回去张望屋子,不如说我是去张望那只猫。它继续向我呜呜地发出警报,见我无动于衷以后,它就开始向我冲过来。看到它有冲过来的趋势以后,我赶紧走人,因为实在无法预测它会做什么。那肯定不是一只流浪到那个地方的猫,那只猫就像是那个屋子的守护神。因为我对那个屋子没有恶意,对它也没有恶意,所以虽然我是被它赶走的,但实际上我并不害怕。因为我觉得自己的确没有触犯些什么。虽然我也知道在未经批准的情况下,随意张望别人的家是不好的。

我喜欢广州的老东西,但貌似我希望去探秘的是不是像聚龙古村这样老的类型。

2018-02
19

寻访石围塘

By xrspook @ 21:42:52 归类于: 烂日记

今天我一个人去我一直都很想去的石围塘火车站。去之前我已经看过地图,大概知道那在哪里,但实际上也正是因为我看了地图,所以我知道完全按照那个来,要到达那个地方需要走一段比较神奇的路。结果嘛,我真的到达了那个地方,但是却跟我想象中区别很大。如果不是按照地图来,大概我很容易就能找到那个火车站,但也正是因为我在地图上看的位置没那么简单,所以我深入到了一些地图导航不了的地方,看到了某些如果我直接就找到达目的地,却看不到的风光。那些东西是我希望看到的,比火车站本身更让我着迷。

芳村一直以来对我来说都是个比较神奇的地方,因为去那里的机会很少,但是那里却留给我一些很不平常的记忆。记得两次去芳村都是和妈妈一起,因为当时外婆的单位还没有加入社保,但是那个单位已经破产了。老人们的福利和医药费报销之类的,都要回那个单位。记忆之中,第一次去那个地方走的那条路是在两排仓库之间。第二次去的那个地方比较好找,因为就在芳村大道。后来再也没去过了,因为经过多方努力,那个单位终于把很多的老人推上了社保。所以,芳村给我的记忆跟其它广州老城区不一样。芳村也有老地方,但是它不像西关,可能有上百甚至几百年的历史。它也不像东山,有小资的情调。海珠的感觉是东山跟西关之间,两种风格都有。芳村给我的感觉是有很多很多仓库。无论是滨江路还是沿江路,整个河岸都几乎可以连通走完,但芳村不一样,虽然芳村也有很长的河岸,但现在的芳村河岸线上还遍布着很多码头。有石围塘那样的各种货运都有,有专用的粮食码头,也有其它集装箱。滨江路沿江路准确来说已经成为了城市的一部分,是观光路线之一,但是芳村的河岸,一半以上还继续着货运码头的功能。

我误打误撞闯进了石围塘的小巷小街,里面的风光简直让我大吃一惊。我从来都没有走进过那种小巷。一条街大多只有十几米,然后就要拐弯。里面的房子都是金字顶的平房,只有一层,都有一定的岁月了,外观看上去不算太烂,但是挺破败,让我觉得神奇的是里面居然还住着人家,而且不是零星几户,是一路都有人住。这种风格我从来没遇到过,无论是在城中村还是西关。那种破旧之中仍有人烟的感觉,让我仿佛时光倒流。最后,我到达了石围塘码头旁边的石围塘车站,理论上那是应该是一个客运站,所以我应该能看到一些站台之类的东西,但实际上却没有。中间有一大片围起来的铁路工地。大概那片地方曾几何时真的是个车站。车站没看到,但可能是车站的候车区我看到了,而且我非常有可能看到了当年车站的公厕。不知道我看到的那个公厕有多长的历史,但是从那个标志看来,即便几十年前不是这样,现在我看到的也可能是在原址上重建的。路过那个地方的时候,我还真有点需要,进去以后,简直把我震惊得无话可说了。可以肯定的是这种公厕肯定是粪坑型的,但是粪坑全部满了,里面的粪便堆成了山我却完全没料到。到底最后那些是什么时候添加上去的,已经很难说,因为虽然里面的状况很不堪,但却没有苍蝇之类的飞来飞去。既然这个地方的公厕没人清理,为什么不直接把公厕的门给封住呢?今天我看到的那壮观的公厕,是我过去30年多年来从未遇到过的。所以,石围塘车站旁边大概也很有历史的公厕实成为了我今天最深刻的印象。

在广州的大街小巷,如果要找从前那种搪瓷的路牌或门牌会有点困难,但是在石围塘找那些东西,只是抬头间那么简单。那个地方仿佛被城市遗忘了。虽然这么说,但里面的手机信号非常好。石围塘那个迷一样的地方,我还会去。希望下次再去的时候还能让我震惊。

广三铁路一边是石围塘一边是山村,高德地图本来导航我从山村进去,但是我却人肉觉得从石围塘进去会比较近。结果我中招了。虽然只隔着一条铁路,山村这边的状况比石围塘好很多,虽然同样都是有很多老房子,但起码山村这边的金字顶房子是两层的,而且街巷规划也比石围塘好。

今天我用双脚和摩拜在芳村大道这边逗了一大圈。206路车从石围塘站下车,然后就开始一直向东南,最终到达鹤洞大桥下的鹤洞码头,然后过渡到对面海珠区的白蚬壳码头。其实到达鹤洞码头的时候,我并不确定那里还有没有得过渡。如果没有,我就只能踩着摩拜一路上坡,到达花地大道坐69路车回家。从前好长时间,我都一直住在鹤洞大桥的东边,但今天我终于到达了鹤洞大桥西边的桥脚。

过去,父母们口中的芳村一直都不是一个好地方,但今天我觉得芳村真的很神奇。对我来说,那是一个有点记忆,但实际上,却很陌生的地方,我必须再去!

2014-10
7

广州一日游

By xrspook @ 23:59:32 归类于: 烂日记

想坐船,从这里坐到那里又坐回来,探寻那些我未曾踏足过的广州。本想坐船去黄埔军校,到达大元帅府码头后才被告知节假日每天只有10点的一班船,当时已经是早上11点多了。于是我妈妈从大元帅府码头坐水吧去芳村码头,在芳村转了一圈,在芳村码头的全家吃了个快餐(芳村码头那一带简直不知道有什么卫生的可吃),接着继续从芳村坐轮渡回黄沙(芳村码头没有直接去广州塔码头的船),最后从黄沙坐船回广州塔。我就住在广州塔脚下,几乎每次在广州跑步都会离广州塔很近很近,广州塔码头也被我跑步路过了无数次,但这次是我第一次从这里上船。同样的也有大元帅府码头,我大于15K跑步的终点几乎都在那里,广州塔码头只是路过,但大元帅府码头我是经常就在那附近做跑后拉伸什么的,无论晴天雨天。妈妈是蛋家人,她小时候那条船就是她家的全部。外公的2311是条运粮船,于是他们家就一直在广州的各大码头间穿梭。在一晃一晃的水上,小的时候,在坐过江渡轮的时候我曾经觉得会有点头晕,但水吧和渡轮不同,渡轮从上船到下船也就不到10分钟的样子,而且渡轮上几乎没有坐的地方,在没有那么多跨江大桥的从前,渡轮是连接两岸人民的重要交通工具,什么都要通过渡轮搭载,所以不会设立那么多的座位(也没必要坐了好吗)霸占空间。但水吧不同,水吧就是水上的公交线,和从前的渡轮不一样,水吧有好多好多的座位,甚至可以这么说,水吧就是非常便宜的珠江日游(珠江夜游48-78元,但水吧黄沙-广州塔码头只需2元)。

水吧上来以后我们继续搭旅游1线去了黄埔古村和黄埔古港。旅游1线是辆双层巴士,现在广州唯一全部采用双层巴士的公交线。顾名思义,这完全是一辆观光车,它行走的阅江路正是我平时广州跑步的路线。跑步的时候我遇到过那辆车无数次,而今天是我第一次坐那么一回。没有塞车,从广州塔-黄埔村只用了大概15分钟,3元的车费是偏贵的,因为亮点是这是一辆双层,且上层开篷的公交车。我们没有坐到上层,因为下午气温高太阳猛烈,我和妈都不愿意犯傻。

黄埔古港就在黄埔村里,但黄埔村是个相当大的村落,我们从新港东路步行入村最终到达黄埔古港。妈妈来过黄埔村,也去过黄埔古港,但她从未独自从黄埔村走进黄埔古港,从前要不是有同事带路,要不是直接坐车就到达离黄埔古港很近的地方。该如何走进去,她心里没底。一路上我都能感知到她的忐忑。但对我来说,无所谓,只要方向正确,一直向南就会到达我们要去的地方,我并不需要知道我到底身在何处,我也无需对我正在征服的地方非常熟悉,凭借方向感和常识我就能到达我要到达的地方。在上海也好,在深圳也好,在广州任何一个我没去过的地方也好。因为这不是故意造出来整人的迷宫,所以,凭着感觉去走就对了。从前,我觉得妈妈是个非常厉害的人,她说是这么走就绝对不应该那么走,但在黄埔村中,我发现了混沌的妈妈,她来过,她觉得应该那么走,但她的直觉是错的。

黄埔古港出来,妈妈直接回家,我和同学聚会吃饭,再一次我被“老点”了。聚会地点是二沙岛晴波路43号的陶苑,但我妈却指点我坐229,在大沙头下车。我从大沙头走进二沙岛,沿着大通路、晴波路一直向东,在走完了大半条晴波路后终于到了。我那个去!陶苑在靠近广州大桥的这头,我却从海印桥的那头开走。我不是路痴,对二沙岛的几条路我也略懂(都跑过),但显然我有种被坑的感觉。事后,我妈才说,平时他们去陶苑吃饭是约好在海印桥脚等,然后坐2站公交车进去的,我那个去!

国庆假期7天,我只有2天不早起(不是早上7点前起来),一天是1002,前一天很晚才到家很晚才睡觉,一天是1003,本打算起来跑步,但正在下雨且我还很累。其余5天,4天晨跑,1天值班。

早起神马让时间非常够用。

© 2004 - 2024 我的天 | Theme by xrspook | Power by Word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