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
18

广州的老城区

By xrspook @ 20:46:34 归类于: 烂日记

走在广州的街头,各种建筑都有,新老交替。有西关大屋,有竹筒屋,有小别墅,有六七十年代的宿舍,有八九十年代的石米宿舍,也有数不清有多少层楼的电梯新楼。广州就是在这样的地方,这些房子几乎可以说以随机的方式分布在老城区。骑楼旁边是一栋宿舍,过了几米可能就是某个高层的商品房小区。为什么居然可以这么零散呢?这种事情在广州市中心以外的地方很少出现。城中村里成片都是农民宅基地建的房子。在广州核心区域以外更多看到成片的是厂房成片的宿舍,厂房可能搬走了,或者被征用了,已经消失,所以会变成现在的高层住宅小区,而成片的老宿舍还在。那些房子到底什么时候才会被拆迁、改造掉,实在太难说了。西关那一片,理论上都是西关大屋、竹筒屋或者骑楼的地方现在说不准什么时候就会遇到一片空地,是个工地,或者已经建成了某个高层住宅小区。

这种随机的风格跟佛山禅城区市中心的很不一样。在他们那里,老城就是老城,有可能老房子跟老宿舍混搭在一起,但几率很低,新城通常是一大片的,都是某个风格的,不会骑楼跟新住宅区混搭在一起,每隔十几米或者几十米就换一个风格。这是不是因为广州的改造远比他们早呢?我不知道从前的佛山有没有像广州这样有那么一大片的骑楼街区,但从前几天习大大到汕头,汕头视频介绍的那些街区,广州的骑楼又只是汕头那个地方的凤毛麟角。不知道为什么广州的旧城改造会是现在这个样子,是因为某些钉子户的存在吗?还是说开发商收了一片地就起一片房子,至于旁边那些收不了,也建不了,没办法,只能这样。

在各种时代各种建筑之间穿插行走,会让人觉得有点穿越时空。那些破破烂烂、墙体发霉,甚至楼顶已经长满了很多植物的老房子还有人住吗?住在那里的会是些什么样的人呢?他们的生活是怎样的呢?今天走在东华东路上,我看到某一个老房子的二楼有个人正站在窗前。那条路的数目很茂盛,所以即便是白天,整条马路,都是有点昏暗的。那人的家里没开灯,在我看来,她就站在黑暗之中,看不清身后到底有些什么,让我莫名觉得有鬼片的恐怖。每次走在那些老城区,每次遇到某个开了门的门口,我都会向里面张望,看到那些歪斜的木楼梯,我都会有无限的遐想。有些房子,不仅仅是歪斜的木楼梯,而且那个木楼梯还很长,深处漆黑一片,像无底洞一样。从前和现在,住在这些屋子里的人是做什么工作的呢?他们是租下这个房子,还是根本就是这个房子的房东呢?每个老建筑,我都想知道它背后的故事。我觉得,我对房子的构造没多大爱好,是某个老建筑背后的老故事让我着迷。

不知道为什么,我对富人的故事不感兴趣,但是对穷人的故事却无限好奇。

2020-06
28

老屋

By xrspook @ 22:29:42 归类于: 烂日记

80年代的香港到底是什么样子呢?昨天我看了一部电影,这部电影的名字叫做《鬼战》,是一部1984年的电影,主角是任达华。之所以看这部电影,是因为我的一个网友说这部电影是他童年的阴影,找了很多年,终于找到了。我的网友他人在美国,但却接近给我留的言,所以他那边应该半夜了,他说他在油管上看完这部电影以后睡不着了,于是他就去找与这部电影相关的东西,发现原来还有其他小孩子跟他一样。这个电影是他童年的阴影。因为他知道我不怕恐怖片,尤其是不怕鬼片,所以就把片子丢过来,考验我的胆量。鬼片这种东西,我还真不怕,但前提是,我必须完整的看完,看一半就不看了那是最恐怖的。在我印象之中,让我觉得害怕且感触很深的只有麦浚龙的《僵尸》。任达华的这个《鬼战》我真心觉得不害怕。这是因为我没找到让我觉得害怕的点。看电影的时候我就觉得这么假,怎么可能怕呢?!虽然那个音乐以及飘来飘去的东西的确有点恐怖。看完以后仔细的思考,我才发现这部电影不是真的有鬼,而是反应一个精神分裂者的心态,所以总的来说。《鬼战》跟《僵尸》挺类似,因为《僵尸》也是主角钱小豪精神分裂的表现。《僵尸》比《鬼战》更进一步。但我明白,《鬼战》是一部80年代中期的电影,尚且有这种构思,已经很不简单了。

《鬼战》这部电影里有一个西关大屋的场景。最后,主角也是在那里毙命的。因为电影比较久远,所以我即便已经找得很努力,顶多只找到了480p的版本。我努力找过,但真心没找到粤语的版本,只能凑合着看国语的。对我来说,故事在西关大屋里开展,对我来说又有了更深一层的含义。初中时的研究性课题,我们那组人研究的就是广州西关的老建筑。但实际上,我却只有一次上过西关大屋的2楼,那是在荔湾公园附近的西关文化博物馆。虽然我们在书上找到不少资料,但是只是文字,跟现在比起来,当年找到的图片和视频简直几乎没有。我对西关大屋的构造还是不太清楚的。当时我只能在广州市老城区里转悠,站在别人家的门口观察他们的门面,至于里面是什么结构,我不太清楚。这部电影让我可以窥探那到底是什么样子。破败的西关大屋,在电影里有另外一种含义,大概是代表社会萧条。导演从前在那里可以拍出好片子,哪怕那只是一个广告。但是在那个情况下,导演身心俱疲,老板的压力,自己艺术追求的压力,还有来各个地方无名的压力。那个破败的西关大屋,就像是导演内心的反映。看着那破破烂烂的屋子,让我想起了佛山筷子路附近的那些。谈起破破烂烂的老屋子,必须得讲起那条街。整条筷子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就已经被清空了。人搬走了,只剩下破烂的屋子,之所以一直没有拆。大概领导觉得那里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所以得保留下来。但保留下来,它就得花钱维护。我猜新升平路那边从前也跟筷子路差不多,但现在那边现在已经被买下来了,已经被拆掉,重新开发。而筷子路这边的破房子,就只能在春节时候写挥春的时候红火那么几天。那条路,经常给我我穿越时空的感觉。破败的老房子有种莫名的阴森,曾经灯火辉煌热闹非凡,现在冷冷清清、漆黑冷清,我更多的是心痛而不是害怕。夜幕降临时路过那里,我总在想象这里当年是多么高大上,那些可是大富大贵的人才住得起的房子啊!

我真的很想看看,当年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2018-11
27

吴财记的特殊味道

By xrspook @ 11:32:41 归类于: 烂日记

前天,我跟我妈不仅去了沙面,还去了大同路吃那里有名的吴财记云吞面,然后我们去了下九路,路过莲香楼的时候买了两个咸煎饼和一个小蛋糕。实际上我们打算去的是恩宁路的永庆坊,结果误打误撞走到了粤剧博物馆的门口,发现进去要钱,所以又绕了出来。因为整个行程都在下雨,而且有些时候还下得不小,所以我们都只是匆匆地赶路,最吸引我们的不是什么特色建筑,而是吃的。大概广州人都是吃货,唯有吃的东西能笼络我们的心。

吴财记的云吞面大名鼎鼎,他们的云吞最大特色是里面没有虾,只有猪肉,而且是肥瘦搭配的。除了云吞,他们出名的还有碱水面。但我跟我妈吃过以后都觉得坚记蛋面要比吴财记的好吃。为了吃上吴财记的云吞面,我们排了好长的队等买票,然后又等了好长时间等食物送上来。虽然相比于长寿路的坚记,吴财记的店面已经不算小,但显然这种东西店面多大也没用,因为会有更多的人光临。只要你煮面的人就只有那么一两个的话,再大的店面也容不下那么多的客人。于是,在吃云吞面这个问题上,我们足足耽搁了一个小时。或许像坚记那样,只有一点点的店面更好,因为只有几张桌子,煮面的人也就来得及了。吴财记的云吞我挺喜欢,但是面条感觉一般般。最吸引我的是吴财记那个店面。堂食的地方是一间西关大屋的一楼一整层,放满了桌子,那里的布置很有特色,怀旧风简直一流。那些自拍狂人估计要在那里耗费很长时间。那一间旧旧的西关大屋有些地方他们并没有特意修缮,有些地方他们随意地挂上了一些他们觉得特色的东西。最吸引我的是那个天井。天井这个东西基本上可以说是西关大屋的灵魂所在,因为有天井和大门的对流使得整间房子通风凉快,因为西关大屋侧面没有,所以如果没有这个设计,屋子里面肯定会闷死。吴财记没有把天井封死,而是直接把那个镂空出来变成一个小型的水系装饰。下雨的时候,尤其能感受到生风的凉快。吴财记的食物没有我想象中的那么吸引,但是坐在那个特色的地方会让你有很不一样的感觉。去过很多店吃东西,但是这是我第一次感觉到时光倒流。因为吃的东西很经典,所处的那个环境也很经典。虽然这两者都已经经过改良了。如果把吴财记的云吞面搬到大型购物广场,感觉会完全不一样。吴财记扎根在大同路和隆里,那是一条小巷,车开不进去。扎根在西关大屋,才能体现出它最珍贵的价值。也许只有把它的东西放大后很高大上的地方,它的名气才会变得更大,但显然,如果那样的话它就失去了它最吸引我的特色了。在骨子里,我是喜欢这种旧旧的东西的,所以旅游的时候,或许我会挺着迷于民宿。

突然间想起来,既然吴财记可以搞下一个西关大屋开云吞面,为什么其他人就不能也要下一间西关大屋做私房菜呢?名字就叫做家常便饭。我觉得这个点子可以有。可惜我不是搞设计的,而且我的煮饭技术相当的烂,否则或许我真的会跟别人合伙搞一家这样的店。我妈小时候曾经在吴财记所在的那个区域住过,而且住过好些时间,但在她印象之中却没有这家现在已经被传得挺出名的云吞面,有点奇怪。

扎根于草根的东西,会让人感受到人情味。

© 2004 - 2024 我的天 | Theme by xrspook | Power by Word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