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
6

超前早班车

By xrspook @ 9:58:39 归类于: 烂日记

因为种种变故,平时星期一早上搭顺风车的那些同事这个星期都不合适,于是我不得不换了一个。这样的变动意味着我要比平时上车的时间早50分钟。如果这是正常时间,完全没有问题,早点出门就解决了,但是一大早,我得考虑早班车能不能满足我的要求。早班车虽然说早,但实际上大都是6点头班车,也可能是6点半,甚至接近7点才发车。如果能坐上车,从我家出发,到等车的地点,30分钟之内就搞定了,但前提是能搭上车。按照站牌上的信息。我搭的那个车早班车是6点发车,但是我家离那个车的总站还有起码20分钟的距离。那如果要我6点40到达等车的那个位置,几乎是不可能的。为了实现6点40,我想过无数遍应该怎么做。上一次机缘巧合之下,我在正好6点的时候路过我上车的那个站,居然看到了我要搭的那台车。估计那台车的早班车5点30就发车了。虽然所有站牌和消息都显示那台车6点才发车。不管到底是不是偶然事件,我得把这个当作是必然。上一次6点那台车我是在天桥上看到,它在地下路过的,当时我离车站剩下不到三分钟的不行距离。下一台车我足足等了超过20分钟。最后,我刚好在6点40赶到等车的地点,前提是那个司机刚好开得比较快,而且下车之后我跑跑走走拼命赶。

今天我是铁了心,要去搭6点到站的那台车,所以我的闹钟是5点20的。5点40我搞完所有,在家里看一下那台车发车了没有。居然已经发车,而且还已经发出了三个站,车来了显示还有18分钟到达离我最近的站,于是我赶紧出门。我要过两个红灯,刚好是绿灯,但是剩下的秒数不多了,所以我都是跑着冲过去的。到车站的时候是5点52。我觉得那个车应该没那么快来,所以我先完成了一些日常打卡。当我再次打开车来了看的时候。我要搭的那台车离我那个站只剩下一个站。那是一条很直的路,我已经能远远地看到那台车朝我缓缓驶来。车到站的时间是5点56。幸好我预留了时间。理论6点才到的车,5点56就到达。如果下一次还搭这台车,我甚至得更早。我觉得之所以有这4分钟的时间差,非常有可能是路况比上次好了一些,比如说路上遇到的都是绿灯。当我上车走人了以后,我发现一班车还没有发出来。这就意味着,如果要等下一台车,上车时间估计得起码6点30了。根据我的猜测,实际上这台304长隆那边的首发车是5点30。为什么首班车居然要比站牌上的时间早半个小时呢?我不知道。通常情况下,304的发车间隔是10-15分钟发一台,但实际上304的首班车和第2班的间隔时有20分钟,甚至25分钟以上。所以会不会可能这台比早班车还早半个小时的车一直以来都是一个特殊的惯例呢?

今天到达等车地点的时候平时我还没出家门……

2020-04
18

随机应变

By xrspook @ 16:10:30 归类于: 烂日记

我经常会出现这么一个状况,在写某篇东西的时候其实我没什么思路,我只是凭着感觉走。当然开始的时候,我是有点话题的,因为完全没有话题,根本就无法开展。随着那片东西逐步深入,我会越来越有想法,脱口而出的东西也越来越有逻辑和章法,虽然有时可能思维会比较跳跃。这让我想起一句话“女人嘛,胸这种东西,挤挤总会有的。”不只是女人,男人如果努力挤一挤,也可以用。所以刚开始落笔的时候没有思路,但是当你硬逼自己,思路总会来。问题只是你有没有真的很用力地挤。或许你根本就没有挤,你把那放在怨恨上面了,想把那锅甩给别人,甩给逼迫让你挤出思路的人。

甩锅这种事情,我非常的不喜欢,尤其是新冠之后,见识过某些地方某些领导人的处理方式以后,我就更憎恨甩锅这种行为了。憎恨归憎恨,我自己有没有耍过锅呢?肯定有。是我犯的错误,我一定会承认,但是如果不是我的东西,你甩给我,绝大多数情况之下,我会用加倍奉还给始作俑者,但有些时候,可能这个锅我根本甩不回去,因为那个东西已经消失了,别人也已经默认了这是我有问题。接下来的我也就只能在猛烈吐槽之后,开始寻求解决方法。

通常来说,生活中的绝大多数问题按照固定的规律模式去执行就好,但是当你身边有一些经常性、习惯性随心所欲的人,那些明明很规律的东西会变得难以直接用规律去套用。不规律的东西,整理一下还是可以用规律方法去处理的,但问题是,每个小东西都自成一格,每个环节都必须用不同的整理方式。虽然,其实只要有整理方式,就意味着可以写出判断条件。人最终能处理掉的事情就总能写出一个方案让机器去执行。有些时候,我们觉得这做不到,大概是因为我们没有那个决心,把人肉处理的很多东西一条一条写清楚写明白。连把图画抽象成梵高风格都能执行出来,有什么是不可以做到的呢?当科技发展到那个程度,人应该找什么乐子呢?对现在的人来说,必须还得用人去解决的东西,到时估计都可以用AI解决。

单位的很多事情常规操作的时候,我只需默默执行某些已经形成规律的东西,但是更多时候,我的作用是在应对一些突发、甚至是首发的各种状况的时候。那些东西说不准会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以什么形式出现。要事先做好准备肯定是不可能的,因为身边的猪队友埋下了太多的地雷。即便其他人再小心翼翼,也难免埋雷的那个人自己踩他自己栽培的地雷上面,而且这种事情屡见不鲜。于是,这就必须有好几个大脑应对这些突发的神经状况。我大概就是那几个大脑之中的其中一个,但是我又是一个脾气很大的人,所以我总会咒骂一番。临时做应对只是迫不得已的补救,更重要的是杜绝这种事情以后再次发生。我更愿意把时间和精力用在不让事情再次发生的规划上。

人过得再小心翼翼也会遇到状况。遇到状况的时候,继续保持冷静沉着,是我们要努力做到的。

2018-07
21

转魔方

By xrspook @ 18:03:13 归类于: 烂日记

上周三晚上魔方到手,我星期四开始折腾,但只是自己折腾,没有看武功秘籍上面的公式。星期五继续折腾,到下班的时候,我终于这辈子第一次把魔方还原了。对我来说,这是匪夷所思的事情!还是小屁孩的时候从来没想过我可以把魔方还原。我妈也觉得这很神奇,因为她知道我对做这些事向来很笨,从来都是一窍不通。从前不懂的东西,现在懂了,我觉得这是理所当然的。不能从前不懂,现在就畏惧,以后也不会。我觉得人就应该不能有这种妥协,至于可以还原魔方以后,我能不能更快地还原,那又是另外一回事。到现在为止,我还是做不到在完全不看武功秘籍的前提下把魔方还原。底层以及魔方下两层的还原,我可以完全不看武功秘籍,至于顶层,我到现在都没搞懂为什么即便按照武功秘籍还是搞半天都还原不了。因为实际情况比武功秘籍里面所谈到的那几种复杂很多。按照他们针对不同情况给出的策略不一定能行。经过一次又一次失败以后,我确信这不是我搞错了,而是真的是同一个形状也要分情况考虑。用一层一层的方式还原魔方,最后两步的步骤是最复杂的。武功秘籍说那两个叫做凹字诀和顺字诀。之前的那些,步骤都不过是把上下左右顺逆按顺序过一遍,但到最后两个步骤,真的有点不以常理出牌。前面的几乎我都已经背下来了,但是最后的我还是得盯着步骤一个一个来。按照公式还原魔方,玩到一定程度,我觉得其实有些地方有些原则跟我还原单面魔方是一样的。除了某些特殊的步骤,基本上上下左右你都得过一遍,而且是很规律地过一遍,这就保证了,东西可以回到原点,除了你想它变化的那个。真不知道是哪位神人发明了魔方这种东西。孔明锁可能一套就只能用一种方式去解答,但是魔方这种东西,真的一个都可以让你献上无数个小时的膝盖,而且我玩的不过是一个三阶魔方而已。如果是更高级别的,难度可想而知。即便是三阶魔方,要搞得炉火纯青也相当不容易。即便那些公式我都已经烂熟于心,但光是要观察魔方上特定的颜色然后进行条件反射,这也需要反应时间。公式操作可以很快,但是要发现那个颜色,有时真的要找一下,对我来说还不是找一下,而是找来找去。所以我也终于明白,为什么米叔说在还原鲁豫给他的魔方的时候,他要比平时慢了一些,因为他不习惯那个颜色。虽然魔方也就那几个颜色,但是如果真的有哪个屌丝把本来固定对应的颜色调了个个的话,那必须一定整死那些已经习惯了常规颜色的人。几天之前我并不知道原来魔方的固定颜色是白色对面是黄色,红色对面是橙色,绿色对面是蓝色。知道了这个原则以后,你就会明白到,你永远都不可能在一个方块上同时找到白色和黄色。也正是因为知道了这个,还原特定颜色的时候你就可以更快。对三阶魔方来说,分为中心块,棱块以及角块。这三种方块永远都不会混在一起。这些东西准确来说,永远都只是唯一。魔方是千变万化的,但里面的东西,你却永远找不到两个相同的,真的很玄妙。

坐地铁,我在转魔方;坐公交车,我在转魔方;坐在家里,我也在转魔方。可能在别人眼里,我就是一个刚入门的小白疯子。

2018-01
18

自觉学习

By xrspook @ 11:46:09 归类于: 烂日记

昨天和同学的聊天几乎到达了吵架的地步(或者说已经在吵架了)。之所以这样是因为我们看到的某些东西和我们持有的某些观点不一致。工作了10年多以后我意识到辩证法的重要性,不把话说死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实际上真的是100%的事少之又少。因为我和我的同学从工作开始走上的就是不同的道路,所以看到的问题和个人感悟相差很远。

让我觉得很神奇的是我的同学为什么会觉得我学得比她快她压力大呢?几乎可以这么说,离开学校以后我自学的东西更多更杂更深入。学校学的那些东西都是基础,没有之前的根基我估计也不会养成往后的自学习惯,但显然脱离了那个被迫学习的体制以后我根据自己的情况上手各种东西其用功程度比我在学校被严格要求要考多少分好很多。我不再为分数奋斗,我为自己的兴趣奋斗,有些时候那些也谈不上是兴趣,而只能说是自己对自己的要求。我没办法接受自己本可以做得更好却因为懒而让重复无聊的东西一再每天都持续上演。再深层次地挖掘大概因为我很早以前就开始当码农,一开始的时候写的是HTML和CSS,后来变成了PHP,期间又在学校学了C语言,因为要写某个可视化封装起来的程序学了VB。一开始我就选择了折腾的路,所以往后当我要学习什么Excel公式,SQL规则的时候我会觉的一切都很正常且理所当然的事。明明做网页的时候我可以选择可视化的方式,当时可用的是Frontpage和Dreamweaver,但可视化的东西总不能精准到位,且生成的东西过于拖沓,所以我宁愿自己写HTML,然后用浏览器去测试我的敲键盘成果。没有人强迫我必须得这样,但我觉得这样有意思,完成了以后有成就感。很多人都有自己的网站,但不是每个人的网站都是自己亲手敲键盘写出来的。他们可以通过直接给钱别人,提出要求让别人设计出现成的,也可以利用网站后台的可视化模块以拖拉的方式组建。要自己写网站就意味着要学习理解各种规律,然后把自己的意愿按照约定的格式输出。我不喜欢你直接给我鱼,我更喜欢你给我一本钓鱼教学手册。

理解规律,认清自己的需要,最终恰当成功地输出。我觉得这几条就是学习的真谛。最终神一样的境界一定是无招胜有招。如果我们根本不去学习规律,也不知道我们自己要怎么着,又怎么会有后续的东西呢。有没有学习的心跟身份地位有钱没钱做的是哪份工作没关,这真的只是各人想不想这么干而已。有些人会自觉学习,但有些人要别人逼迫着才去学习。如果是前者,放在任何环境都无所谓,但如果是后者,环境貌似就很重要了。我觉得最根本的还是主观的人本身。学生年代当过班级里的鸡头与凤尾的我有深刻的体会。我不觉得名校里的普通学生就一定比九流学校的尖子生优秀,虽然外人看来二者的学习环境和受教育师资相差九万八千里。

环境或许不容得我们去选择,但我们可以选择改变自己。

2017-09
3

备份Firefox网站登陆信息

By xrspook @ 19:19:54 归类于: 烂日记

今天睡了一整个下午,从下午一点多直接睡到下午5点。今天睡得不沉,因为我一直能听到我妈用电脑看电视的声音,而我也随着声音做一些奇怪的梦,那些声音就像是我梦的素材。虽然实际上我觉得自己并没有听清那在说什么。除了生病的时候,我好久都没有睡过这么长的午觉。之所以这样是因为没什么事做。本来打算昨晚开始迎接台风,这个星期将和上个星期一样准备周日好狂风暴雨。但实际上今天一整天都非常闷热,完全是那种躺在床上什么都不干开着风扇,依然会一身汗的节奏。我也终于明白为什么现在我第二天起来就会觉得落枕。大概是因为我睡觉时候脑袋和身体会形成一个很别扭的角度,可以说是一个V字形,甚至是一个U字形。从前我不觉得自己会这么奇葩,但现在,我却经常会这样。唯一能不让这个事情发生的只有我特别去买那种有颈椎承托的枕头。因为颈椎的部位被托起来了,我也就没有那么容易整出那种造型。几乎每次我仰卧的时候很自然的就会出那种造型。但让我觉得很奇怪的是如果我睡完全的平板而不睡枕头,这种事情就不会发生。人真是一个神奇的存在。

每次换电脑,最让我烦心的是浏览器的信息转移,一个是上面的书签,另外一个是上面的登录信息。我平时用的浏览器是Firefox。一切都很好,他们也有自动的账号同步功能。我已经是他们的老用户了,在还没有Firefox中国版的时候,我已经在用这款浏览器,于是这也个问题。Firefox有国际版和中国版之分,所以他们同步账号的时候会有矛盾。国际版和中国版账号信息不能共享、不互通。使用国际版的Firefox,你不可能用中国版的账号登录,但是用中国版的Firefox登陆的时候,可以让你选择用国际账号还是中国账号。但从现在的情况看来,已经没有这个区别了,默认只能是中国账号。两个账号的东西不互通,且不能导入导出,而我一些电脑用的是国际版,一些电脑用的是中国版,这就很让人烦恼。之前在单位换电脑的时候,我就曾经找过怎么才能把旧电脑上的书签以及登录信息保存起来在新电脑上使用。但实际上,一直以来我都没有成功过,书签我倒还可以用书签管理器导入导出的方式,凑合着解决问题,但是账号密码却一直无能为力。昨晚我花了时间研究该怎么做。按照某篇国人在新浪博客上写的教程,根本没办法把登录信息复制过去,度娘上也没有正确的指引方法。所以我直接就在Google上输入关键词Firefox和password。第一条搜索结果就已经帮我解决问题了。实际上,思路跟新浪博客上写的一样,但是所提取替换的文件有所不同。新浪博客上说与登录信息相关的文件是signons.sqlite和 key3.db。但实际上,Firefox官方答疑写的却是logins.json和 key3.db。其中一个key3.db文件,两个文章都有提到,但另外一个文件,显然新浪博客提到的就错了。那个的确是登录信息,但我觉得那个只是Firefox账号的登录信息,并不是Firefox保存各种网页账号的信息。之所以存在这种问题,也有可能是从前的Firefox的确是用那个保存的,但经过几代的升级以后,他们改变了保存网页登陆信息的文件。毕竟新浪博客那篇文章是2013年的,但Firefox官方答疑是2016年的。当我把旧Firefox配置文件夹里的相关文件拷贝机换到新的配置文件夹里以后,世界被拯救了。因为那里有从2012年起的很多登录信息。1KB的登录信息和300多KB的登录信息差别非常大。知道这个操作后,往后就好办了。我再也不怕换电脑什么的了。

让自己更方便之前,你肯定得花时间去研究规律规律。

© 2004 - 2024 我的天 | Theme by xrspook | Power by Word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