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吃过午饭回来看到的邮件回复。我只能说——注定无奈!!!
这是我第900篇日志,第900篇的内容居然如此的无奈,的确好让人伤心~~~~~~事情起源于学校举行了个“‘读一本好书’有奖征文启事”这样的活动:
“读一本好书”有奖征文启事
撰写时间: 2006-05-08 来源: 宣传部
——————————————————————————–
为丰富大学生活,活跃校园文化,推进热爱读书的学习风气,党委宣传部举办“读一本好书”有奖征文比赛。只要是我校的在校生(含研究生),只要是你读过的一本好书,有所感有所得,都可以拿来与大家分享。来稿要求主题鲜明、立意新颖、语言有个性;题目自拟,以散文为主,字数不超过2000字。应征作品应注明姓名、学院、班级和具体联系电话,文字稿需用A4纸打印。优秀作品将在校报上刊登及校报学生记者社网页上发表。
评奖方式:由评委会对应征作品进行严格评选,评出一等奖1名:奖金300元;二等奖3名:奖金各200元;三等奖5名:奖金各100元;优秀奖10名:奖金各50元;最佳组织奖1个学院:奖金各150元。
截稿日期:2006年6月15日
来稿请寄:
1、电子稿:jzs@scau.edu.cn (请注明征文字样)
2、文字稿请交以下学生
五山公寓: 李燕玲 A4-220陈剑威 D4-315
跃进南区: 温友艳 35-504 陈善银 33-722
华山区 江敏华 7-202 柯秀洁 23-503
党委宣传部
2006年5月8日
信息来自:http://www.scau.edu.cn/gongbulan/xcb/t20060508_14983.htm
反正自己的blog写下来也有些读后感,于是就拿去“碰运气”了,完全只是碰运气,从来没有打算能拿什么奖,我只是想让那些评委知道原来有个食品学院的学生看过如此一本书,而那本书给了她什么样的感受。至于文章的形式我写的时候就从来没有注意过,其实什么样的形式对作文来说根本就不重要,重要的是感情和内容。自己的读后感从来都没有怎么辉煌过,这次我也不打算自己有什么突破。只是想去参加一下学校的活动而已。原来打算是找个中文的文章去碰运气,但怎么也找不到自己完整的中文读后感,英文的反倒找到个自己觉得有点感觉的。
Feeling of Waiting for the Barbarians(publish on weekend) –2004-11-07 (HTML格式,未经修改,有语病及拼写错误)
Feeling_of_Waiting_for_the_Barbarians.pdf (PDF格式,经过修改)
这个文章写于2004-11-07,当时刚上大学不久,英语老师说我们应该每月都看些书,然后写个感想。这样做既可以充实自己又可以提高英文写作,听话的我就照做了。当时写下这个文章也不容易,没有电脑,只有本汉英字典,要把中文的感情用英语表达,耗费了我不少时间。现在看回来也觉得当时的xrspook好厉害。仔细阅读过那个征文的通知,没有不允许英文啊!于是就把文章修改过发了过去。虽然没有说明一定要是中文,但我猜那些华农cachaco没有想到会有人交英文读后感还要是读了中文的书写英文的读后感给他们吧!如果我是组织者我也不会想到有这么一着,但偏偏,我这样做了。只希望他们能开明一点,作为一个大学生,作为一个大学教授或者普通的大学教员,英语该过关吧,不至于看我的文章不懂吧,但,看看主题图片就明白了,那就是今天他们给我的回复。
如果你是中国人,请你用中文写作。如果你是外籍学生,请翻译。
这看似婉转的拒绝就已经把我的文章“打倒”了!果然厉害,“党委宣传部
”!!!我,注定无奈!!!!我,一个写英文感想的中国学生因此感到了莫大的排斥!他们是不是要把外籍学生排斥到长城以外?!我不知道,华农的“文豪们”能把文章写得多么的美妙,也不知道那些“年龄有些大的评审专家”的眼光又如何,不知道他们喜欢什么样的文体,但有一点是肯定的,他们要不就看我的英文原稿,要不就直接把我的文章扔掉算了,我是说什么也不会改的!我凭什么要把文章用中文写?我凭什么不能用英文写的读后感去参加比赛?!如果,你们一定要把我拒之门外,随你们的便。看到那个回复以后,我只感到冤枉和生气,说什么我也不会译为中文的了!不是要为难那些组织活动的人,更不是要难为那些年纪有些大的评审专家,我只是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生气而已。他们没有错,我也没有错。这只能说,我注定无奈,是我的表达方式与SCAU的风格不合而已。我不想和任何人任何事作对,搞特殊化,那只是我一些很直接的表达,我没有错,但……
上大学以来,上了不少的课,写了不下于5篇的感想作业(大多是文科的,比如说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行政管理的、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等等),老师们的要求是我们不能抄袭,绝对不允许抄袭,一经发现是抄袭的就要从重处罚,而英文的作文作业也不少,很多人就直接从参考书上COPY下来就算了,而更严重的是那些上党课的同学不少的心得体会都是整篇从网上抄下来。相比于他们,我觉得很欣慰,虽然自己写得不怎么好,但都是我自己写出来的。于是我就有个念头产生了,会不会那些上了年纪的评审专家能看得懂我的文章,但却不能确定我的文章是不是抄袭来的,而难做判定呢?因为他们看英文感想的时间应该远不如看中文的多吧。
真的感到很不公平,但我认了,注定的无奈。大概我的文章根本不会进到评审的眼里吧,因为在那些组织人员那里就大概被卡住了,算了,我只能这样自己安慰自己,大概,在SCAU要让我充分伸展的空间的确不如我想像中的大。说不上自己是“千里马”但,总得有个“准伯乐”来评判一下吧。
无奈,无奈,真的很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