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8
11

人人人人

By xrspook @ 13:43:19 归类于: 烂日记

我不想当神马领导,至今我都不喜欢当领导,但我更讨厌某些人明明是自己的事都不做,等停靠地让别人帮TA完成。我相当的讨厌这种作风!这种人其实自己并不是做不了/不会做,只是他们不想做,但他们当然不会直接了当地告诉你他们不想做,而是给你N多借口推三推四的。我讨厌这种人,所以如果我不想做(我根本安排不出那个时间/我觉得那根本就是错的/我对那个一点兴趣都没有),我会直接推掉,别浪费大家的时间。如果只是我没时间的问题,找别人吧,别耗在这里死皮赖脸了。怎么世界上会有明明是自己的事却自己拒绝承担那个责任的怪卡存在呢!他们想做的到底是什么?只会逃避,只会寻找所谓的更好,说白了就是不脚踏实地。

另外一个小年轻们的惯用模式:我要某某资源,而且必须是什么质量的,一定得可以通过神马方式下载。尼玛的,不如写下地址包邮到你家,然后快递员还必须送上到门口好吗?!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这种狗屁不知道是谁惯出来的,反正我很讨厌。这种人属于不经大脑,很傻很天真的类型,你丫的你谁啊,你又没给我报酬我为啥要给你干活?!这就是现在很流行的“任性”!屁那么大的小孩想要什么东西,如果不能得到就哇哇大哭,大人们心痛于是就让步了。有哪个父母是够狠心让孩子碰壁摔跤的呢?不知道很多东西获得的不容易,觉得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这样的恶果是什么呢?如果得不到就会发脾气,因为从来都缺少磨炼的过程,所以不会享受到其中艰辛的乐趣。简而言之,得到了,那是正常的,得不到那就得怨念,那么,什么才会让他们感到幸福高兴呢?更大更多的贪欲吗?他们完全不懂得感恩。这种人的诞生,我觉得我也有一定的责任,如果我不是那么尽善尽美,如果我弄出来的东西丢三落四有各种大大小小的瑕疵,他们也就没那么容易觉得获得了东西以后就万事大吉或者说只要东西拿到手就可以100%信任用起来了。我的认真有错吗?为什么居然可以把我的追求完美变成懒人们存在的借口呢?我不喜欢他们,所以我已经习惯性屏蔽过滤掉这些人,想都不想,直接当作不存在,否则,难道我还要为考虑照顾他们而故意让自己掉价出毛病?!

我简直就是个愤世嫉俗的破烂货!

但实际上,我也有不高冷的时候,当我完全专注于做事的时候我就完全只是个勤劳热心的小蜜蜂。我知道我不能要求所有人都像我这样。幼儿园高年级的时候老师总说如果每个小盆友都像xrspook那样,那么她们的工作就太轻松了。为什么要给别人制造麻烦呢?!世界上有太多事需要投入时间和精力了,为什么可以把乐子放在让别人忙得不可开交上呢?这啥思路啊?!

独生子女这种特定时代的产物让我们要不学会拥抱孤独习惯思考,要不选择经常嘻哈地和外人聚一起。哪一种更快乐?哪一种都可以很快乐或不快乐。

管好自己,这个要求很过分?!!!

2015-07
29

能力+坚持

By xrspook @ 12:51:28 归类于: 烂日记

明明一个人就能做好的事偏偏要故意分给好几个人去做,最后,结果是一团糟,效果反倒不如一个人做的好。究其原因,完全是因为懂怎么去做的人自己,懒自己心理不平衡所以才会有不愉快。认真地做好自己的工作就那么的难?为什么工作的时候第一时间想到的不是我该怎么去做,而是我怎么才可以不自己做?这种想法太诡异,我无法理解,起码至今我无法让自己做出这种事。举手之劳都懒得去完成的东西,你还怎么谈要他们做什么“奉献”。

关于马尔克斯、关于ADR、关于AK,这三个人我不敢说自己相当的了解。他们相对于我脑子里对其他人的认识来说都丰富一点而已。三个人都是想辍学或真的完成辍学了的。为什么会这样,怎么可以这样?因为他们都找到/顿悟到了他们人生的重点。那东西比所谓的文凭还重要,且重要很多。在他们心目中,一律地认为大学文凭不过是一纸空文,不顶什么用,更重要的是他们觉得他们觉得必须离开学校去追随的东西是他们毕生的梦想,大学无论具体是哪个专业或哪一门课都不是他们的菜,无法跟他们远大的抱负相比。他们这么干了,他们走他们的路,正如某本书名那样“I’ll do it my way”。

说实在的,我并不喜欢辍学或翘课什么的,我觉得那样不好,可能是一直以来的教育让我有这种感觉吧,老师和家长们从来都会跟我们说那是不好的。我个人经历和感觉告诉我无论我再怎么对某门课无感,甚至是到了憎恨某门课的老师的地步,如果我专心下来,我总会在里面找到一些快乐点。从前我是那种一整堂课都认真听讲的好孩子,尽量不开小差,尽量不打瞌睡,但实际上,无论哪门课是40分钟还是45分钟,要一直保持高度精神集中是不可能的,起码对我来说,那做不到。不一定是讲课的老师水平不够,也不一定是课程的内容闷死人,是人的问题,是我的问题,是专注力的问题。所以,到了后来,尤其是工作了以后,我用了一种新的上课学习模式——主体听讲,外插游离,或者主体游离,外插听讲。我不需要100%地把注意力用在上面,因为说的东西我真的没必要每个字词都得清楚记住。把握住重点核心也就足够了。我不浪费我的时间跟打瞌睡作斗争,老师不用烦我在课堂上打扰别人,我能在静坐的时间里做好听课和自娱自乐。不再是全职学生的时候我才领会到这个,我的反应这是有多慢!所以呢,我的结论是我不迟到早退,不翘课,更加不辍学,但我用我的方法“应对”那些上课时间。

回到上面我提到的那三人,他们的不羁有他们的理由,他们自信他们的确就有那个能耐那么干,但如果你试图要学他们,你真OK了吗?首先,他们非常清楚异常明白自己需要的是什么、自己的人生该怎么发展、他们将要面对的是什么(好与坏都已经非常透彻清楚)、他们知道要去做些什么去哪里做跟什么人做用什么方式,甚至可以这么说,他们连他们要实现他们人生目标将要经历的阶段坎坷都已经预想得很周全了。他们当然会考虑过会失败,但他们脑子里最要紧的不是考虑失败后怎样,不想退路,已经回不去大学,已经回不去普通人的成长模式了,即便失败,不得不退一步退十步退百步退千步,他们还是会继续逆流而上。人生目标是高大宏伟的,一路顺风怎么可能?!远大的梦想、坚定的信念、已经在积累中且已经积累到一定程度的能力,他们揣着这些道具,就那般去了。没有信念就无法坚持,没有能力根本就是寸步难行。坚持不屑让能力提升,能力强了自然是有自信能跑得更远。如果你们决意要像他们那般作死的话,你的耐力和韧劲到底有多强大呢?这是最最基础的哦,没有这个甚至在你遇到的一个大boss挫折之前就打算退堂鼓折返了。急功近利是现代人的通病,什么都要快,什么都想捷径,得到了,那又怎么了呢?然后就为了得到往后更多的吗?都得到了以后呢?只强调结果,漠视过程带来的磨炼,自然做不到在挣扎中成长,在过程中变强。马尔克斯写《百年孤独》其中的艰辛只有他自己和他家人知道(到最后老婆都要靠着到处赊账维持生计了),至于书好不好卖大家喜不喜欢,那可不是作家自己能左右的;ADR摔角表演最让他乐的是在擂台上和对手酣畅淋漓,至于摔角比赛的胜负,那是剧情安排的好吗;AK的电影,他自己也多次强调过他享受其中的过程,虽然之中很囧很痛很身心,所有该做的能做的完成了,余下的观众反应只能听天由命。书的销量很重要?摔角比赛的胜负很重要?电影的评价和票房很重要?对,这些都重要,但一律都不是那三人最最最最最最最最在乎的,如果他们只是把关注重点落在那上面的话,他们成不了他们现在的他们。我持续跑步已经一年多,让我感悟深刻的并不是冲过终点按停运动手表或手机运动app的那一刻,那不过是个喘着粗气不到一秒钟的手指操作,那一刻我反倒觉得有种脑子里一片空白(大脑缺氧吗?),一整路的各种身心感受才是最重要的,和风和雨和太阳和地形和人和身体和内心作斗争,平均起来个把小时的持续时间当然要比那一秒来得实在太多。PB是一个时间点吗?能做到ENJOY YOUR RUN我觉得新PB会来的,别急躁。

一定的能力+过人的坚持,世界不可能不是你的。

2015-07
13

深度(续)

By xrspook @ 13:50:22 归类于: 烂日记

原文再续,书接上一回,昨天谈到AK的电影角色没固定模式/套路,那小子(还是应该说大叔?)喜欢海纳百川,偏偏人家又有演什么像什么的能耐,普通人你只能摊手。但是否AK这个影人就真的没有什么固定搭配呢?有!当然有!大大的有!

纵观AK的成长历程(xrspook同志,你真的有底气谈AK的生涯么?你的功课做足了吗?!),最明显的一个特点,尤其是AK当主角的电影里几乎都不会缺一种东西——眼泪。你有没有见他在某部电影里没哭过?(我们是不是可以来个“AK内牛满面的电影截图集”?)可能是伤心可能是高兴可能是激动可能是仇恨可能是其它一些我暂时想不起来的原因。即便在他主持的电视节目《真相访谈》里他也几乎是每期都要哭,可能是比较轻微的,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可能是比较严重的,要抓起袖子揩掉。眼泪说明了什么?我们暂且不谈电影里我们看到的那些是不是眼药水,因为那是技术层面的东西了,谁知道那个哭的镜头人家重复拍了多少回,有眼泪可能也会哭到没眼泪了是吧。一个男演员,你能数出多少个几乎每部作品都有眼泪的?那些神马动作片巨星流汗流血是最普通不过的事,但流泪呢?AK这般演法难道你觉得那纯粹是因为他个人泪点低?如果剧本编排与泪点没啥关系,怎么会流泪呢?比如说WWE的某场摔角表演打得天昏地暗日月无光,道具满大街,红了一大片(PG的现在通常不这样),你会觉得要哭吗?顶多是掩面叹气看着他们肉痛自己心痛罢了。要流泪得满足2个条件:一、某样东西触碰到你脆弱的某根神经了;二、你入戏了,感同身受,不能自已。神经过于粗大或者反应不灵敏的不会哭,可以很敏感但嘻嘻哈哈半开小差的也不会。wait,我好像从AK的眼泪扯到了观众的眼泪,罪过…… 回到AK本身哈。人都一样,我们因为这些原因流泪,AK也一样,所以,我得出的结论是,AK在选角色挑剧本的时候非常注重那个故事能不能打动他,我不知道他看剧本的思维方式是从角色层面看还是从观众层面看,还是人家脑子好使多核操作直接全面观了。演那个角色的人尚且不能感受到角色的苦与乐,试问观众又怎么会从TA的表演里get到什么。这样的出发点选角,从一开始就是从很感性的角度出发,试问只管商业价值只管票房好不好只管电影能不能拿奖的会以这个为首要出发点吗?NO!因为基于人的情感,AK的角色能感染人这当然是情理之中的事,但到底能感染得有多深就得靠剧本编写和演员和团队的表现力了。

眼泪是贯穿AK整个演员生涯的,近年,尤其是2000年过后,他的作品更强调责任感!Aamir Khan Production的处女作是《印度往事》,那是一部相当有爱国情怀的电影,当然了,我们普通人的第一感觉是爱国,但实际上AK自己的感觉那是人类精神世界的伟大胜利,underdog的吐气扬眉让人酣畅淋漓。传统的印度电影少不了歌舞,经常都是嘻嘻哈哈的,大团圆结局尤其多,谈情说爱可以说必不可少,有时也会加入一些比较严肃的话题,但为数不多。从AK的角色选择趋势不难发现,他越发倾向于一些有深一层意思的电影参与其中。那或许是关于爱国的,或许是关于某个社会问题的,又或许是关于做好人道德范畴的。感觉到了这些,你或许觉得我想太多了,其实不然。如果一个人脑子里有强烈的责任感,他的心里有人民,他希望凭借自己的力量宣扬些什么,把正能量传递给大家,那么,他的作品里必然会反映出这些,虽然不是一定蕴含着什么大道理(印度电影挺直白的说,该哭就哭该笑就笑,无需让你看完后沉思半天都没get到他们到底在说什么),但估计得有点什么那个才会让他觉得这个角色很好,我非演不可。不管那是不是个新导演,不管那是不是个新的制作团队,不管那个话题是否真的可能过于尖锐产生副作用。时至今日,AK已经具备了台前幕后制作电影的全部技术和经验,已经是大师级别了,所以,无论他的制作团队如何,只要他坚定下来,他就能带领大家干出些什么。他能让他们安心同时也给他们信心,他对他的作品高度负责。前几天,我看到了一句话,意思大概是爱讲的不是感觉,而是责任。我明白这其中的意思,你喜欢一个人重点不是此刻你觉得TA有多么的与众不同你如何倾慕,而在于你是否愿意为其付出所有,从此以后TA就是你的女/男神,爱TA就是要给TA安定稳妥。年轻人总是把爱字挂在嘴边,却未曾意识到爱背后千斤重的责任,当发现的时候才后悔,马勒戈壁,我好像选得不对哦。因为AK爱电影,所以他会主动担起电影的责任,那不只是演员的责任,那可能也包括playback歌手的责任,导演的责任,制片的责任等等。既然他就是个这样的人,他演的角色自然顺带会流露出多少这样的作风。他的有些作品相当尖锐,比如说《芭萨提的颜色》和《P.K.》,那是一个外国人看完以后都觉得一身冷汗的,这般批判真的没问题?某些人真的不会刁难报复?比这些更尖锐的当数《真相访谈》,因为那直接就是事实了,不经过任何艺术夸张扭曲。一般影人不敢这么整,他是抱着他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心态去的。他不那么干其他人更加不敢那么干,而且其他人即便这么干,效果可能远没他那么好。太神奇了,这人实在太神奇了!

无论从事的是什么职业,如果能像AK这般自持和坚持,我觉得必将有所成,虽然,肯定不是人人都能达到他的高度,但起码你能在晚年的时候觉得此生无憾。

2015-07
12

深度

By xrspook @ 23:24:03 归类于: 烂日记

今天看了3部电影,一部比一部长。

上午看1989年的《灰飞烟灭》(Raakh),下午看2008年的《老鼠与猫》(Jaane Tu Ya Jaane Na),晚上看1990年的《讲心不讲金》(Dil)。第一部灰暗,第二部阳光,第三部让你又哭又笑。显然,第三部才是印度传统电影的作风!第一部电影无论主题还是表达方式都比较小众,第二部因为和其余两部的出品时间有非常大的差距,走的是青春爽朗路线,第三部那些什么家庭恩怨啊,曲折跌宕啊都非常的大路平常,但最让我觉得被震撼到的是男主角某次说赢了某人后要亲女主角,但实际上他没有,因为他知道那么做对女主角来说有多么的难堪,第二次是女主角报复诬蔑男主角要强奸他,男主角半夜把女主角从床上抱走然后用貌似恐怖片的方式告诉女主角她轻易说出的那句“强奸”实际上分量有多重,对被诬蔑的人伤害有多深。在一部爱得要生要死的大路货里居然会插入这种君子细节,而且不是一次,而是两次,一次比一次深刻,实在让我被触动了。心可以花,行为可以不羁甚至可以说是流氓,但剧本编写和演员表达让AK绝对的能获取亿万异性的心,他的角色真的设置得相当微妙!相比之下,我努力地想了半天都没有想到女主角有能与之相匹敌的细节。某人给AK写的传记里某个导演的曾经说到,他要做的印度电影是要在观众心目中留下些什么。我觉得,光是一句好看根本就是敷衍了事,完全解决不了问题。多年以后,如果说一部电影被记住的话肯定是某个片段情节让人刻骨铭心,如果说起《铁达尼号》肯定大家脑子里蹦出来的第一个画面和对白一定是男女主角在船头卿卿我我并说的那句“you jump I jump”。如果用电影的某个情节能不能在我脑海里留下深刻印象来评判好坏的话,《讲心不讲金》赢了!不过我记住的不是那些年轻男女欢聚离合,双方的父亲怎么勾心斗角,而是那些关于做人的品德。

下午的《老鼠与猫》我不是一口气看完的,先看了30分钟,然后睡觉,睡醒了继续。我做梦了,毫无疑问地梦见了年轻的AK在表演,我确信那是某部电影,语言当然不是印地语,是啥我一点印象都没有了。好像不记得有没某个美女,但故事情节是有关什么爱国大事的,好像是什么不理会家庭的反对要为国家荣誉做点什么?那个不是现在的AK,是从前很嫩很嫩的小AK,大概是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的样子。为什么我这么确定?当时的AK身材比较匀称修长,现在的AK直接往筋肉人方向发展,。无论是8岁的小小AK,还是20几岁的小AK,又或者是40多岁的AK,他的样貌特征还是一个样,某些表情简直就好像定格从未变过,所以不能从样貌轻易区分开来。为什么我会有这样的梦?只能说我的潜意识终于为这个影人定位了(不能说演员,因为他也是歌手导演制片之类)。AK的角色如果你发现一致的,他就输了,实际上,我看了超过20部他的片子,居然没发现任何一致的套路。他的确对角色很挑,即便是类似的角色他也用心让一个有别于另外一个,服装行头是一点,语言表达肢体表达面部表情身材等是另外一点。所以,你要从角色表观来试图为AK定位分类你就得哭了!之前我试过这么干,但当我看他的电影看得越来越多后我明白到那有多傻逼。

Shah Rukh had built his reputation with repeated box-office successes. Yet Aamir had more variety in the characters that he had played, while delivering commercial success too. The media inevitably positioned them against each other as the ‘star’ versus ‘actor’.

I’ll Do It My Way The Incredible Journey Of Aamir Khan by Christina Daniels,P101

上面那段话之前,我没有意识到巨星和演员的区别,但昨天看到以后,我顿悟了!在我遇到AK这个神人之前,我所知道的所有演员都被有意无意地定位了,他们因为某个角色而走红,从此以后他们就永远被当作是某个角色,会故意让他重复地演差不多的角色,或者是他们就从未试图转变。AK属于那种他主观上不断地寻求改变突破,客观上因为他的成功他的电影的票房有保证他再怎么转型都能被观众接受并喜欢,所以他真心让我诚服配得上“actor”这个称呼!对比其他人来说,他们不过是“star”而已。正是因为AK的这个显著特征,就确立了他必定是那种时间越长越有深度的演员,就像好酒一样。他是单从一部电影你能发现其中的闪光,但可能那些闪光不如某些人耀眼,但如果把他的作品都集在一起,他所创造的银河可以这么说,前无古人!

从角色上说,AK毫无套路可言,演青春天真小白脸他有好几个模式,演小混混不同的特色更多,更加不用说如果让他演什么年轻爸爸,孤僻画家,聪明绝顶的学生,热血青年,孪生杂技兄弟他有多么可发挥的空间了。对他来说,从前的角色差异他主要通过服装行头和细腻的各种表达实现,但现在,可能是自从《未知死亡》以后他发现体格也是个相当有挑战性的项目,让自己变壮变瘦变胖,比凌晨4点起床,8天不洗脸又或者留1年的长发更考验人!毕竟之前曾经做到的那些不可思议只是短时的,只是多了或少了点东西,但要实现体格的改变需要用心的是全方位,饮食运动作息还有更重要的——坚持。实现体格上明显的变化每次必须持续3个月以上。没有多少人耗得起这个,因为AK一年只出1-2部作品,而且他的资历和地位已经在那里,不可撼动,所以他才有时间能讲这个价。在快节奏的现在,什么都讲求神马“极速”,AK则继续在用他的慢工来打造他喜欢的东西,我确信,这个过程是痛并快乐着的,他自己乐在其中,因为不热爱的东西坚持不了。

我呢,敞开心扉继续用心去看AK的电影就好了。

2015-06
16

胸怀·长成

By xrspook @ 13:30:37 归类于: 烂日记

幸福需要靠自己去争取,但快乐神马,经常保持一颗平常心也就足够了。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我经常提到的一句话,实际上呢,有些人最喜欢做的却是“己所不欲,必施于人”。人如果没有一定的胸怀,做什么都困难。但胸怀这种事,不是说有就能有。那玩意是天生的吗?还是后天培养出来的呢?我觉得后天因素影响比较大。既然是后天造成,肯定会受到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从不知道胸怀是什么到形成一定的胸怀,这比较容易。情况就像从普通的小孩子发育成正常的成年人。但如果狭窄的胸怀已经形成,而且还形成好段时间了,你再要求其改过来,这估计就非常费劲。就像我的某个亲戚,小时候因为家里穷,弟弟妹妹又多,所以她一直都吃得很少。后来生活富裕了,无论有多少山珍海味放在面前,她也只能吃那么一点点而已。现在她70多岁,就现代人来说,达到了老人的水平,但也不是太老。她有柏金森,缺钙,骨骼密度低,也几乎没有什么肌肉支撑,她脑子好使得很,但身体是那种挪一挪都得很久你看着会心痛的类型。要知道,逼她多吃一点简直比登天还难。一顿午饭喝一碗白粥都会觉得太多的人你说她怎么可能有力气对抗病魔!她的摄入远远小于她的消耗啊好吗!她的胸怀没问题,在这里我举她为例子只是为了说明,狭窄一旦形成,要重新改变撑大真TMD难!

有什么输入就会有什么输出,近期我除了看王小波的杂文以外就是看AK的电影了,所以我blog的主要内容也就只能是这两种东西以外再加一点跑步或生活神马。步一周要跑3-4次,每天打开围脖铺天盖地都是我follow的那些与跑步相关的东西。至于ADR,我一直在用我的习惯去维持着最低输出。这不能怪我,尼玛的没有输入就没有输出,从前输入很多输出当然就丰富,如果把从前比作是消防栓喷水的话现在就是接近停水时水一滴滴地从水龙头流出。其实我挺害怕这个的,当年渐渐地和JEA渐行渐远也是因为发生了这种事。这不是细水长流,而是人一走茶就凉。我自感是一个挺耐得住寂寞的人,但我更加上一个坐不住的人,一边的火焰渐暗我觉得不能浪费时间和生命,如果这里的柴不够了,我得另觅地方把火重新烧起来啊。起码到现在为止,我仍觉得得把自己归在热血少年的范畴。我还没到慢节奏无聊瞌睡等死的境地,人非不得已,不应该抱那样的态度,我觉得。

从昨晚开始我就在酝酿着一场革命,今天早上我毫不犹豫地就主动开了第一枪打响这场战争。一直以来我都只是在逆来顺受地服从别人的安排,但今天,我要来一个绝地反击。我可不只有外表刚硬那么简单。我已经有点学会了内里如一,可以全部一起硬化,也可以因为某些感动而完全瘫软,我不再需要外面硬里面软的那个保护状态了。就如多年以前的xrspook在网络上和生活上完全是不一样的两种性格和作风,现在我已经统一起来了。或许在不同场合侧重表现的部分有所区别,但总的来说已经比较合一。无论是Yo soy Betty, la Fea里的Betty日记,还是Ghajini里的Sanjay日记,都在说着那些尘封秘密的美好/心酸故事。小时候家长或老师要我写日记不如杀了我,但我已经养成每天一blog的习惯10年有余。我用笔和纸写过,而且还写了厚厚不只一本,那是因为大一的时候学院不允许带电脑,我只能出此下策,每个周末回家后再转为电子版。我没有什么秘密,我藏不住秘密,如果要偷窥我的日志,随便窥好了,就只怕你没有这个耐性天天蹲点等那一瞅。一个能常年坚持写日记的人通常不会太糟糕,因为,你想想吧,天天都写,如果不观察思考无论如何都死不出的。换句话说,连对自己都不认真、得过且过、不肯花时间去整理的人,有什么理由你可以把重任交付给TA,难道你就不怕东西会被搞砸?

当我想聊天的时候,能很快找到一个懂行的跟我一起疯起来是件非常快乐的事。我感恩这种命运的安排~

© 2004 - 2024 我的天 | Theme by xrspook | Power by Word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