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
11

我到底是什么型?

By xrspook @ 9:45:55 归类于: 烂日记

巧克力囊肿的正式称呼是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所以说巧克力囊肿是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一种,另外一种很常见的还有子宫腺肌病。这两个是比较明显的表现形式,但实际上还有其它乱七八糟伤及其它部分的东西。看过那些东西以后,我确诊巧克力囊肿,但是我没有疼痛的表现,我只有过一次痛经,所以我已经很幸运了。我不知道我如果要怀孕的话,会不会发生不孕这种事,但起码就从现在的情况看来,我应该没有子宫腺肌病,其它脏器也没有被子宫内膜异位症伤害,所以我是挺幸运的,但是复发这种事情无论手术做得到不到位,术后有没有按照医生的要求规范化治疗,概率还是存在的,而且不低。我为什么要去看文献?其实我就是想知道复发的概率是多少?规范化治疗的话,复发的概率会是多少?如果复发了,我可以怎么办?

不搜不知道,一搜吓一跳,关于巧克力囊肿的文献,有不少是水货,而且是相当的水。虽然觉得很水,但是居然也可以成为某个城市的科学基金项目。有些很水的东西写的是超声穿刺介入治疗效果与腹腔镜剥离术相当,但是入组测试的人不多,更重要的是以什么方式、对比效果没写清楚对照的时间。复发效果首先入组的人数量得够多,其次就是观察时间得足够长,三个月、半年、一年这些只能说是短期的,真正考验技术的是5年的累计复发率,但是那个论文摘要,也就是结论部分居然没写清观察了多长时间就谈复发率在统计学上没有显著性差异。我也是一个写过科技论文的人,所以我打心里觉得这实在太水了。虽然实际上我自己写论文的时候没用过专业的软件进行显著性分析。

因为见过一些很水的,所以我当我看到一些不水的论文的时候,我觉得自己获益良多,比如说当你搜索子宫内膜异位症以及中山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你肯定会搜索到姚书忠,那是他们妇科主任,是那个科室的老大。我研究那个医院的妇科教授的时候,我就见过姚氏分型这个说法,但当时我没搞明白到底是什么东西,因为当时我觉得自己是卵巢囊肿,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可能是巧克力囊肿,属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范畴。姚氏分型这个东西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判别方法,很实用,必定是经过大量的临床才能得出的结论。当我看到自己的出院病历的时候我是有点惊讶的,上面只说了我进行了卵巢巧克力囊肿剔除术以及盆腔粘连松解术,但是没有对我那个囊肿作进一步的说明,比如那属于什么分型?当然,即便上面写了那些东西,我也看不懂,但是如果有一个分型,有一个手册之类的东西能在上面查到对应的资料的话,起码患者自己能判断自己得到达了一个什么程度。肿瘤是分期的,有早中晚期,但是内异症不是肿瘤,这是一个良性的疾病,但是也有不同的程度。不同的程度就要采取不一样的对策,所以姚大大才提出了分型。我不知道现在的医科书上有没有把这个姚氏分型写进去,但是看过那个论文以后我就觉得我算是心里有点谱了。医生如果也遵循那个规则的话,他们也会对患者的患病程度心里有数。还是那句话,我到底是什么型呢?

当我跟我的老师谈起我正在看巧囊方面的科技论文的时候,她惊讶我能不能看懂。科技论文八九不离十,如果有些东西你想看懂,你总会找到方法。

2022-06
24

降低血尿酸的微生物解决方案?

By xrspook @ 11:36:24 归类于: 烂日记

前两天突然看到QQ的头像在闪动,QQ这个东西虽然一直都挂在单位的电脑上,每次开机都会自动连上,但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微信已经成为了我们所有人的联系方式,所以虽然QQ开着,但实际上几乎用不上。你在那里找人会找不到,别人在那里找你就像我一样会非常惊讶。大学的时候,当年的QQ就像现在的微信一样,是我们的标配。微信开始流行之前,QQ是我们的主要联系方式,但为什么即便不用QQ,也一直放在那里,每天都自动登录呢?因为跟微信相比,要传输文件的话,QQ显然靠谱很多,首先文件的大小宽松很多,其次传送的速度也快很多,只要你的网速OK,QQ通常都能跑满。

虽然QQ也有备注功能,但当年使用的时候基本上我都知道那个昵称对应的那个人是谁,所以不会备注,可以用昵称来分辨,也可以用他们的头像去分辨,毕竟经常联系的也就只有那几个人而已。

QQ的人找你,闪动的头像是不一样的,但微信的人找你,永远都是那个图标,所以好长一段时间,我还是比较习惯用QQ。因为昵称没有备注,所以这一次当一个陌生头像闪动,那个昵称又好像一下子想不起来的时候我懵了,那到底是谁?首先我在分类那里找一下,我到底把他分到哪里,好缩小想象的范围。翻查之前的聊天记录肯定是不可能的,因为换过电脑好多回了,想了半天我才隐隐的觉得那应该是我大学微生物老师小胖。小胖这个称呼是我们对他的昵称。他不高,当年有点胖胖的。他是一个狂热的科学家,跟你说起某些专业问题的时候,会根本停不下来。他非常着迷于他的研究,甚至可以忘记要接在读小学的儿子。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他突然心血来潮要找一下他的学生。他没有什么很明确的目的,他只是想找一下,于是我们就愉快地转了个方式,在微信上聊了起来。他现在正研究菌跟代谢综合征的关系,比如说哪些可以改善糖尿病之类。因为我一直有高尿酸这个烦恼,所以就顺便问一下他有没有发现这样的微生物。在他的研究中,暂时还没有对尿酸起作用的,但估计根据高尿酸这个话题他又去搜索了一番。所以第2天他就给了我一篇全英文的日本论文,说的是某款明制酸奶对高血尿酸测试者有积极的作用。我本该两天之前就读完那个,但是偏偏在我收到那个文档后,工作一直很忙。当我终于有时间看完那个的时候,觉得那个研究结果还真挺有趣。测试时间是两个月,之后还有一个月的观察期。这两个月里测试者每天要喝两杯85克的酸奶。两个月之后测试者的血尿酸明显下降了,而且停止服用酸奶一个月后血尿酸居然还能保持在下降后的水平。虽然从数值上来说。吃酸奶跟吃药比起来,差距还是明显的,但是这种血尿酸下降以及还能保持就很了不起。但也不排除,其实这是明治这款特殊菌种酸奶上市之前做的一些功能性研究。看到这篇东西以后我赶紧去搜索一下明治的天猫旗舰店。他们现在在国内有两种特殊菌种的酸奶销售,一个是LG21,另外一个是R-1。从他们的介绍看来,那篇论文里说到的PA-3也是属于这种类别的产品,但是推广的时间却要比正在国内销售的那两款迟。正在中国推广的那两款在日本其实已经上市多年,所以当PA-3要在中国上市的时候,他们会真的会把可以有效降低尿酸作为卖点吗?那篇论文里没有明确提到到底是什么微生物的什么东西在人体的代谢中起了作用,也就是没有深究机理,也没有提到为什么这种作用在停止服用酸奶一个月之后居然还能继续起效。但起码这样的研究让我这种长期不知道什么原因高尿酸的人有了一点希望。

一开始看那篇论文的时候,我挺吃力,开着Google翻译不断粘贴,但实际上那些单词我能猜出个大概,因为都是词头词尾组成的东西,我科学论文的套路也就那样了。

2019-05
29

自动图表索引

By xrspook @ 8:39:31 归类于: 烂日记

用了这么多年的Office,昨天是我第一次用插入题注以及交叉引用。之所以这样,是因为这一次我写的那篇统计分析里面的图表实在太多,加起来接近有20个。整篇文章的正文我用的是三号的方正仿宋简体,1.5倍的行距,有18页纸,字数大概是5700。再编一编,我可以轻轻松松写够6000,但是我觉得没有凑字数的必要了。现在已经18页纸,如果我再写点,哪怕再写一行,就会超过18页纸。写那么多又有什么必要呢?在写完一大堆以后,我要把文章缩短,因为只有那样我才能够在结束的地方写个日期,否则以现在的长度,某一段话只要再多几个字就会分到第19页了。因为里面的图表多,所以做编号也会把人做疯掉。如果我改变了文章段落的编排,图片的序号及定位肯定会非常痛苦,加入或者删掉其中一个都绝对会让人疯掉,所以唯一的办法就是利用软件自身的序列功能。之所以从前没用过是因为读大学的时候老师对论文有严格的格式要求,而自动生成的图表序号格式不符合老师的要求,所以虽然毕业论文我写了很多字,也用了非常多的图表,但最终所有图片序号我都是手工编制的。

图表的顺序改变不仅仅是图表的说明文字需要改变序号,连正文的引用也需要改变,但现在,如果我用好了Word的功能,所有改变只需要更新一下域,就能解决问题。我不知道用过Word的人有多少个懂得这个东西,之前我知道有这个东西存在,却一直没用过。我觉得知道这个东西且一直在用的人显然不多,毕竟对普通人来说,一篇文章不需要写那么长,插那么多图表。如果要搞那么多图表,还不如用个PowerPoint。其实我觉得统计分析这种东西,除了用Word去表达以外,用PowerPoint也是一个非常好的方式。对读者来说,Word就像是以文字为主的杂志,而PowerPoint则更像是看一个图册。谁说图册就不能说明问题,看看《国家地理杂志》!他们的书里图片是重点,文字是点缀,我觉得统计分析也应该这样。同样一个图表,不同人有不同的看法。虽然我是作者,但我跟读者看到的是一样的图,大家都可以由此发表感想,我的表述只代表我的个人观点,所以,那些文字只是一个意见的表达,甚至你可以说那只是一个有感而发。数据不会说谎,但当然如果我有主观的意向,同样的源数据能造出完全不一样的后期图表,并不是因为我对数据本身做了什么手脚,而是因为不同的排列组合以及数据筛选方式会得出完全不一样的结论。我觉得统计分析这种东西我看中的不是里面的文字说明,而是上面展示出来的大数据。也正是因为我觉得图表本身比说明文字重要,所以我觉得有更的大图表展示空间的PowerPoint更合适。当然了,PowerPoint本来是用作展示的,所以除了里面的内容以外,还应该配合人去讲解。如果我连一个Word都写不出来,即便全部都是我做的东西,我怎么可能在展示的时候有话讲呢。

虽然一直在用Office,但直到现在,我才终于渐渐体会到Office三剑客的伟大之处。

2017-01
9

职称改革呵呵呵

By xrspook @ 10:26:48 归类于: 烂日记

昨天好不容易看了一次新闻联播,我之所以能看下去是因为在一开始简单介绍的时候说会谈到职称改革。好不容易熬过了前面的一些什么什么什么会议,终于轮到说职称改革的时候我却一句话都没听懂,因为说的又是那些四字成语,没有实际意思的东西。大概我层次比较低,所以新闻联播一开始说哪个会议上领导提出了什么什么我都一直没听进脑子里。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我单位开会的时候,所以这就意味着,我不是一个当领导的料,我的内心深处,自然而然会抗拒那些东西。完全没听进去,一个字都不记得。那种选择透过性的能力相当的厉害。所以我不明白为什么那些领导可以一天到晚都坐在那里开会,而且还不打瞌睡,样子看上去还很认真,完全不明白他们是如何做到的。上个星期五,开了两个多小时的会,开到一半我实在忍不住要上个厕所。当然我也不明白为什么单位是50多号人,期间只有几个需要上厕所。领导发言并不是在读而是在说的时候,我是有听进去了,但当他开始排比句,我就完全选择性透过了。我开始看自己的书,因为我把kindle拿上去了,那东西很有隐秘性,因为看上去它就像个笔记本,而且因为是黑白的,所以显然我不是在打游戏,也不是在上网。如果我不翻页,你看不出那是一本电子书。单位开会的时候是我看书最认真的好时机。平时我或许也会看着看着就干别的去了,但是开会的时候你哪也去不了,上面说的东西我又没有兴趣,那个时候看书神马最适合了。

回到职称改革,我没听懂新闻联播里说的什么意思。这种大事当然在其它地方也会有传播,有些很懒的就直接把新闻联播里说过的东西再写一遍,但有些地方则会进行一些资料收集,用具体的东西解释那到底是怎么回事。某些报纸说职称改革是多个方面的,其中一点是取消了职称英语和计算机能力的硬性规定,这个我早就知道了,因为去年夏天评职称的时候,已经不需要那两样东西。另外的是对某些实用性很强的职称,据说也不需要论文的硬性要求。但是我觉得,这些最硬性的考核指标都取消掉的话,怎么还能评价,这个职称还会公平公正吗?!这些都能省掉,但有一些事绝对不会省,而且还会增加,那就是继续教育。职称英语和计算机,考一次通过就可以用很久了。论文也一样,五年之内要有两篇或以上,只要写出来了,不管在哪里发表,只要他们认可也就可以了,但继续教育这回事,年年都要干,年年都要花很多钱。这个钱,从法律法规上来说,单位是有硬性要求必须支出的,但实际上即便我在国企,单位也不肯花这个钱。所以职称这个东西有什么含金量可言?几乎可以说,那是用钱买回来的。我不明白为什么要,把所有的门槛都去掉,唯一的解释就现在领导人的孩子连那些都不想干,那些能力都不具备,所以为了让他们更容易达到目标所以就这样。做生意的人有没有职称都无所谓。只有蹲在国有企业以及某些研究机构,职称才算是个事。工程师的等级跟技师的等级是完全不一样的两条线。技师不需要考核英语和计算机能力,也没有论文的要求。工程师也取消了那些评比的门槛,那么,工程师跟技师,有什么区别?

有钱的人靠钱打通所有。有权的人拿着他的权力为自己铺平道路。我这没钱也没权的人只能适可而止地吐个槽。

2016-08
2

发掘优点

By xrspook @ 12:19:11 归类于: 烂日记

写中级工程师的申报材料无疑是这些年来我最努力的一次发掘自己的优点。不只是我,我的搭档也是那样。虽然几年前他已经申报过中级工程师,但相比现在的努力程度,当时只是糊弄过去。对我来说,做任何事都得竭尽全力做到最好,虽然这一次在论文的内容上有点擦边球的意思,但其他的条件,经过这些天努力的思考,还是能达到的。普通人凭中级工程师,如果之前不先升到助理工程师,本科毕业的话,5年以上也就可以了,但我足足用了9年的时间。为什么会这样?!这得问我的领导,为什么这些年来都要我兼任统计。而这两份工作里很多时候统计的工作比检验还多,因为,在统计方面,只有我一个,而且检验还有我的搭档可以依靠。为什么要把我的精力分摊统计那边?如果他们一开始就想让我转行,让我全职干统计,那可以,没一点问题,在哪个领域只要投入时间和精神,我肯定都能有所长,但问题是,他们从来都不会放弃压榨我做一个检验员。所以最终他们会经常问,为什么你不发表论文?为什么你不申报工程师?我只问一个为什么,为什么你要把我整得像四不像似的?我不属于哪个专业领域,我是游荡于各个领域,做着各种专业工作的打杂。要在某个领域上有所长,你就必须潜下心去干。那可不只是上班那8个小时在用心,下班,甚至睡觉的时候你的心都应该在那里。写那个申报材料的时候,我终于发现自己原来是这么厉害的一个人。尤其在发表论文方面,我真的一点都不将就。别人发论文就是为了发出去,到考核的时候有个依据而已。我发论文,那是必须的我写出来的东西能说服我自己,自己觉得那很有价值,对别人很有参考意义。如果这些都无法做到,直接不发好了。所以我发表的实验型论文,都在核心期刊,跟他们那些随便发一发,甚至版面费都不用收,只有一个CN号或者ISSN号的有天渊之别。做这个事随便,做什么事不随便呢?!

这些年来项目没有,唯一能支撑着我告诉我做了什么的,只有一大堆的论文。那些东西就像编年史一样,记录了我们到底做了些什么。在申报条件里,经常会有那些做的是什么项目,获得什么奖项,然后得到什么认可之类的。但实际上,如果认真地做好一个试验,然后写出高质量的文章,发表在最顶尖的核心期刊上,那成就感比被什么行业协会认可牛叉得多。因为对比那些在行业协会会议上宣读的论文相比,核心期刊那里随便一个小编能力都在他们之上。那些编辑收了你的审稿费,做出的东西简直让人叹为观止。他们的逻辑性他们的能力他们的思维方法,真的让我很敬佩,我还没能达到那个水平,他们的专业素养是我学习的榜样。大概他们一开始的时候并不是这样的,但接触高质量的文章多了,自然而然就养成了那么些习惯。要成为优秀的人,你就必须得向最优秀的人学习。而那些只甘心于在小小一个粮油协会而且是小分会里的人,体会不到那种高大上。从我入行开始,我就一直不觉得粮油这个领域有多么的牛差,因为相比于之前我的食品领域,这里不过是九牛一毛而已。即便是这个领域里牛叉的那些教授之类,我感觉也经常会让我呵呵!因为我觉得,他们的能力和行为根本不配拥有那个头衔。但是他们就是小山上的大王,你拿他们没办法。

昨天晚上,足足折腾那些东西到11点半才睡觉。估计那些东西在这两天再努力一下,整份资料都可以拿得出来了。

© 2004 - 2024 我的天 | Theme by xrspook | Power by Word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