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6
11

率性

By xrspook @ 13:37:43 归类于: 烂日记

如果你能深入长期地专注到一处,即便现在不是,迟早你会变得了不起!教授级别之类的芸芸也不过如此,不是么?

回望自己过去的30年,从我有点跳出学生那个被逼迫学习的框框以后,就像是天命的驱使,我一直致力于做专一的事。一开始我觉得那是因为我比较笨,脑子不太好使,不能像学霸那样经常性习惯性地多核运作,但后来我渐渐发现可能并不完全是那样,即便是在N种工作叠加的时候我还是会编排好它们的次序,每次只专心做一项。时间到了,或者一项工作完成了我再专攻另外一项。如果你知道如何专心致志,做任何一种事的时候都能全神贯注,估计你就不会觉得那很无聊了,即便那种事真的非常无聊。比如说一次性把44个小麦样品磨粉(当然了,你是不能持续不断接着来的,因为在东莞的夏天,在30℃+的时候,即便用的是外国进口的盘式快速磨,你的样品量也很少,大概就10g左右的样子,每完成10个左右样品,还是得打开机器舱门凉快一下的)。在该做某事的时候认真做某事的好处是你不会神游开小差,于是你犯错的几率就少了,犯错少了自然而然要补救重来的几率也会降低。但我个人觉得最好的附带感觉是你不觉得你在做的事很无聊。做某事的时候你并不完全是放空了你的脑袋,而是把思维定位在你所做的事的附近,你每一刻都在注意着要让事情往你希望发展的方向前进,自然而然你就会试图让它往好的方向发展、向对你来说更便捷的方向进化。如果你不把心交上去,你就得不到相应的回赠。等价交换是非常重要的自然法则!

我不是学霸,所以我不知道学霸那种貌似可以多核运作的系统到底是如何运转的。所以我写出来的东西只能帮助“学渣”们摆脱那个臭名。但或许,我连学渣都帮不了,因为很多时候学渣之所以成为学渣不是因为不会做,而是因为他们不想做。他们觉得学渣这个称号挺好。但这也有例外,有些人是貌似怎么学都不长进的类型,比如说电影《地球上的星星》里主角小男孩那个天生就有的读写障碍问题。读写障碍是个棘手的玩意,但这不代表就不能克服。第一次听说这种毛病是在我很久以前看翡翠台播的一个香港电台节目的时候。后来,我知道了原来Jorge Enrique Abello小时候也是有那个问题,但从他成年后的情况看来,对他来说那个问题必须得加上“小时候”的标签。我身边的人里没见过有这种问题的,他们有些之所以成为学渣连他们自己都承认是因为他们不努力。AK那部《地球上的星星》对我来说震撼心灵。因为从来没有一部商业影视作品感这么直白真切地反映出那个貌似微不足道但又确切存在的问题,甚至可以这么说,连纪录片的发掘深度都没有那电影来得彻底。发现问题是一方面,解决问题比发现问题还重要,而这一点,电影里也轻轻带出了。让我们头大的不就是首先不知道其存在,然后是不知道如何解决吗?不是那种神马拯救地球、拯救全人类、舍己为人英勇就义才算是正能量好吗!以你察觉不到的方式给予你支持与帮助我觉得才算是真正沁人心脾的温暖、窝心、实在。

今早看王小波《沉默的大多数》中一篇的某段里谈到格调,天朝的传统思想是直白的格调就低,把很多理所当然没必要的东西包在某个东西外面,格调才能变高。比如说,直接谈男女之爱那叫做低格调,说的是抗战里的爱情故事那才叫高格调。《庐山之恋》里男主角喜欢女主角吼出的不是“I LOVE YOU”而是“I LOVE MY MOTHERLAND”!根据王小波的推断,爱祖国、爱人民、爱组织、爱父母以后男主角就可以爱高呼女主角了,但要这么一层一层地剥得花十几集的片长,但改革开放初期的电视剧没有那么长,所以观众始终没看到听到那句显而易见的“I LOVE YOU”。装神马个逼啊!天朝为什么没有那种像《星星》那般商演、文化、社会意义都大获全胜的电影?估计是我们的人长期都过于在乎格调那事了。

有想法,不虚伪,做自己。这些貌似没什么不对的事执行起来从来都不简单。

归档:2015-06-11 摔角·血性(下)。

2015-06-11_stamp01

2015-06-11_stamp02

2015-06-11_stamp03

2015-06-11_stamp04

2015-06-11_stamp05

2015-06
9

宿命的年龄差共鸣

By xrspook @ 13:02:20 归类于: 烂日记

个把月前,我根本不知道Aamir Khan是何方神圣。直到我在2015-04-30完整地看了我人生遇到的第一部印度电影《三傻大闹宝莱坞》(之前也看过印度电影,不过并不完整,很久很久很久以前在儿童节前后翡翠台看过《小鞋子》),我被彻底地震惊了~ 在短短的1个多月里,我又再看了4部!要知道,宝莱坞的电影是出了名长的,最短的也有150分钟+,如果遇到4-5个小时的请别惊讶。快30岁了才领略到印度宝莱坞的厉害,我真心后知后觉,不过让我感到异常熟悉的是,好吧,我觉得叮的一声让我震惊的人总和我保持着好段年龄差距。《三傻》是2009年的电影,AK是1965年出生的双鱼座,尼玛的都44岁了喂!今年是2015,他老人家都50大关了喂!从我很小开始,我就默默觉得有那么个法则,通常我对别人的欣赏得和我有15岁+的年龄跨度。1968对我来说是一个挺神奇的数字,现在更加是晋升到1965了我那个去。在Nadal之前,我几乎从未对比我小的童鞋表示真心的赞叹。

好吧,我暴露出了我是大叔控,但那种控主要是心理而不是生理的,生理上而言,我是我自己的忠实粉丝。←_←自恋狂+大叔控!这到底是为什么,为什么我总觉得大叔们,那些年龄上比我年长一大截的人的思想层次让我更觉得共鸣呢?这不是装逼。这可能跟我的家庭有关。我出生的时候妈妈已经37,爸爸已经42,我长在一个相当晚婚晚育的家庭,从来我接触的长辈都是比我年长40岁左右的,我向来都觉得比我长20岁左右的人思考模式和我相仿,其实我的思想算是young的了。从年龄上说,有20岁的差距当然不能说是同龄人,但其实算起来,他们的父母其实跟我的父母相差没几岁,我之所以觉得比我长20岁的观点我更容易接受估计是因为我们上一辈的人年龄经历相仿。我们生在我们各自的年代,但家人的影响不容忽视。

至今为止,我只看过Aamir Khan的2部电影,一部是《三傻》,另一部是我昨晚看的《地球上的星星》。讲述不同的故事,运用了不同的手法,但在两部电影里面AK就是王小波说的那只“特立独行的猪”。别搞错,我不是要把AK比作猪,完全没有贬低他的意思,我想说的只是他在两部电影里都是那种平常人但又超乎平凡的角色。《三傻》里他是个聪明绝顶的无名小卒,《星星》里他是个小时候患有读写障碍长大后不走寻常路并用其特殊方式帮助关爱小孩子的人。两部电影里他两个角色的那种自信、睿智都让人着迷。难道这就是印度片里的英雄主义?靠的不是用超能力抛头颅洒热血拯救世界,而是用平凡人平凡事科学合理的方式感化身边的人。这种人得称呼为“草根英雄”?在天朝影视作品里,逻辑、真实都是浮云,在医务剧里你都会觉得那玩意很假很假,就更加不用说抗日神剧的各种布景化妆能让你多么想吐了。从前,我觉得美剧里的逻辑性科学性很好,但看过印度电影以后我终于明白到为什么印度的医学和科学可以这般牛叉了!人家根本不用显摆,只是随意的轻描淡写就是逻辑和科学,因为那根本就是他们生活中的一部分,无需装逼。印度片我觉得最让我刻骨铭心的是故事情节!可能很浅白,没什么峰回路转险象环生,但人家的主题从一开始就相当的明确且全片都从一而终地坚决执行,你不需要看完电影以后还努力思考我到底看了什么?他们是为了表达什么?而之所以主题让人印象深刻是因为我看过的这几部片要表达的都不是什么A和B爱得死去活来(这种情节在偶像剧里TMD太泛滥了),而是确切地反映出一个社会/历史/人性问题。我看过电影《钢铁侠》三部曲,但现在让我回想起具体哪一部说的是大概什么故事我完全忆不起来。好莱坞的名气毋庸置疑是响当当的,但最最主流的未必就是最好的。
我还想看更多AK的电影,我真心想知道这个演员的风格是不是经常如我看过的那两部电影那样。反正,他那两个让人觉得我们都应该平凡向善的角色实在让我印象非常深刻。明明在两部电影里他演的都应该是年龄大概20左右小毛头,但实际上他已经是40多岁的大叔了(你知道他的歌舞段的表现有多么优秀吗?!唱功和跳功让你完全feel不出他是大叔好吗!情况就像WWE的Bray Wyatt,没见过他摔角表演的绝对不会想象得出那个死胖子的柔韧性和敏捷度怎么可以那么好!)。我这个后知后觉的一个大叔演愣头青我居然没感觉出来,呵呵呵,我真是脸盲。肉体敌不过时间的摧残,但心态可以长青。从心理上说我已经是个奔四的老大妈,但在大街上却经常被认作是大学没毕业的小子。老天爷真会开玩笑。

我运气好,所以我看过的印度片我感觉都很有诚意和良心,反观天朝,可以拿得出手向外国人力推的片子在哪里?

© 2004 - 2024 我的天 | Theme by xrspook | Power by Word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