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9
13

一直挣扎

By xrspook @ 14:27:37 归类于: 烂日记

昨天我看我妈去看了香港电影《妈妈的神奇小子》。在去看之前我一直没有跟我妈说那到底是什么电影。之所以不说,是因为如果她知道这是一部香港电影,没看之前估计已经才跟我碎碎念了,而当我跟她说女主角是吴君如的时候,估计她那碎碎念会更加强烈。所以我宁愿直接不说。上个星期我才知道这部电影上映了,但是当我知道的时候已经是星期天,所以我只能这个星期再去看。我非常清楚这样的话,让我选择的机会会少很多,因为首映的第一周排片是最多的,而且优惠肯定有。这不是一部大片,但我确信这是一部非常好的片子。因为从月度的口碑排名看来,它排在第三,在两部进口片之后。看之前,我不想了解太多关于这部片的各种细节,但从演员的配置以及故事主要内容我确信这必定是一部好片子。里面除了几个老演员以外,我根本叫不出名字。看到这部片子里的吴君如,让我想起了《女人四十》里的萧芳芳。香港的女人莫名强大。香港电视剧或者电影表现的女人,并不是因为她们能力上有多么的过人,而是因为她们的勤劳、她们的无私付出、她们即便很苦也一直迎难而上。在这之前我已经在《岁月神偷》里见识过当妈妈的吴君如。从前听到吴君如这个名字的时候,脑子里会自带那种无厘头的念头,跟周星驰类似的感觉,但经过《岁月神偷》和《妈妈的神奇小子》以后,我实在太佩服这位女演员了。

同样是一部运动电影,跟《摔跤吧!爸爸》比起来,《妈妈的神奇小子》里面我感觉有更多的无奈。比如说在1985年的香港,一瓶皇冠盖的玻璃瓶汽水也要两块钱。但是2000年以后,居然政府给残障运动员每个月的补贴只有3000块。3000块在香港等于是300块,几乎等于没给钱。所以这跟香港的老人领水果金有什么区别呢?我不知道他们健全的运动员每个月的补贴有多少?但即便残障运动员已经是奥运会、破世界纪录的的级别,政府也仅仅资助3000块钱。别说用来训练,哪怕是用来吃饭都不行。吃饭都没办法保证,怎么进行全职训练?为了能进行全职训练,运动员不得不自己想办法、找经理人、代理各种商品,拍各种广告,但这样必定让运动员分心。让人无奈的是,如果他们不这么干的话,他们就没法继续下去。残障运动员跟一般的运动员在这部电影里,我觉得最大的差别可能是残障运动员的运动生涯更长,有十几年,如果早出道的话,甚至会有20年。这20年靠那一丁点的政府津贴以及即便拿了奥运金牌也只有正常运动员1/30的奖励,他们能继续坚持下去真的是个奇迹!十几二十年的运动生涯,只能纯粹靠家人养着,这实在太难了。

我是看着香港的电视剧和电影长大的,所以我明白主角生活的那个社区那个那种房子意味着那一定是一个公屋屋邨。这就意味着他们的家庭收入一定很低。在《摔跤吧!爸爸》里,当女儿们打出一些成绩以后,虽然片子没很明显地说到他们的生活有明显的改善,经济水平有所提高,但起码当女儿们的竞技水平到达国家甚至者国际层次的时候,有国家的资助、有更好的运动场地、更科学的教练团队。但神奇小子这么多年跟的都是那个教练,都是在那块场地。当运动员很不容易,当残障运动员更加不容易。即便他已经是那种世界纪录保持者的水平,他依旧不得不为他的基本生活挣扎。

《阿甘正传》涉及的深度广度更大,但是相比之下我更喜欢香港片《妈妈的神奇小子》。

2021-01
16

广州人讲广州的故事

By xrspook @ 22:16:54 归类于: 烂日记

今天我跟我妈去看了电影《点点星光》。其实去看之前,我是有点忐忑的,虽然我不知道是星期几就买了电影票,但我实在不知道单位什么时候会出一条规定,除了家里跟单位哪里都不许去,但新命令一直没有,所以我也就不理会那东西了。

让我觉得有点惊讶的是,虽然今天那个电影院的那个放映厅里有很多小孩,而且还是低龄的,比如小学低年级甚至是幼儿园的,在电影一开始的时候,我曾经担心过这片子没法看了,因为孩子们会像一锅粥一样一直乱哄哄,但结果却出乎我的意料。整部片子下来最制造噪音的是大人,尤其是那些中老年人。之所以是中老年人,通常是因为那些小孩不是父母带过来看的,而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之类的带过来。为什么要带小孩过来看?我不知道,我觉得是不是因为学校有什么要求呢?但是后来我好像又感觉到不是这么回事,尤其当我查询过猫眼专业版关于这部电影的数据以后。最关注这部电影的是30-34岁的年轻人,这些人通常已经成为了年轻的父母,而他们的孩子大概就是幼儿园到小学低年级的那种状态。就男女比例来说,女性要高于男性,大概是6:4,所以这大概一定程度上,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年轻人有那么一种情怀,他们觉得应该把这部电影当作某教育片让孩子来打卡。如果是大一点的孩子,比如说是小学高年级的,有可能就会是学校推荐你看这部电影,然后实际上老师要求你在看完这部电影以后交个观后感上去,但实际上来看电影的是低年级,所以这个情况应该是没有的。即便是有,也只能是孩子看完电影回去家长笔录下来。

今天去看电影的时候,观影的人基本都是粤语,这大概是因为我选择的是蓓蕾剧院,那个在广州市少年宫你的电影院。如果我选的是我家附近某的电影院,必定不会有那么多说粤语的观众。今天这种情况在其它电影院观影的时候是极少发生的。现在即便是本土广州人带大的孩子,很多情况下,他们都不再愿意说粤语,开口就是普通话。现在年轻的父母通常都很守规矩,看电影的时候不说话。他们也不会允许孩子在电影那里打闹。今天干扰大家看片段是老一辈的人,比如五六十年代出生的那一辈人。他们深知自己的子女叫自己陪下一代孙子辈过来看电影,是为了教育,所以就一边看电影一边上课,但他们的教育很单一,说来说去就那么几点,第一是强调这部电影在广州本地取景地,在广州的从化郊区,第二个是这是真人真事改编的电影,第三就是他们那么穷,也这么认真训练、练习跳绳,也认真学习,你们比他们好那么多,你们怎么可以不努力学习。这三个观点可能在同一个老人口里不断地循环播放。循环播放的人通常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在循环播放。

总的来说我觉得这部电影如果拍成纪录片的话,会更好一些。因为有一些方言类的东西如果用旁白或纯粹的字幕会表达会更好。一些内心的东西,用旁白能表达得比较清楚。这部电影要表达的是专业的体育,专业的跳绳,一般的演员根本演不了,所以只能当事人真人演出,要所有跳绳世界冠军都能出色地表演剧本,这实在是太难为他们了。大人尚且要找专业的演员去完成某些角色,核心演员的孩子却不能换人,所以有些时候你会感觉他们表演不自如,台词背得怪怪的。虽然我看的是国语版本,但是里面却出现了不少粤语,而且是带了口音的粤语。不只是粤语,还带入了一些比较羞涩的方言,比如嗷呜。如果这是一部纪录片,旁白里完全可以解释嗷呜,这到底是什么意思。但是在电影里,要在瞬间表达出来,就非用注释不可,但在电影里用注释又不太寻常,所以这挺矛盾的。但总体来说,这部电影给人的感觉是很真是纯粹。虽然有些细节的表达好像还没到位,一些本应说清楚的事情不知道为什么就断了。儿童电影不好拍,儿童运动电影就更不好拍,所以能把握层这样已经很不错了。我完全明白编剧兼导演为什么要表达这些东西,因为这正是他一直都关注、一直都想让大家知道的事情,在当导演之前他当过好多年的G4记者。把故事搬上大银幕是一个最好的宣传方式,但如果要跟真正的商业大片比起来,的确有很大差距。

如果以后还有这类电影,我依然会去支持。

2020-10
4

电影看完了

By xrspook @ 21:52:05 归类于: 烂日记

国庆节已经过去了4天,感觉时间过得飞快。感觉做了好多东西,也感觉好多东西还没做。国庆的4天假期,我跟我妈去看了三部电影。余下的国庆档电影,我都没有兴趣。看的三部国庆档的电影分别是《我和我的家乡》、《夺冠》,以及《一点就到家》。

我觉得《我和我的家乡》跟我料想之中有点差距的。《夺冠》总体来说,也就那样了,但是结尾的安排,让我有点惊讶。为什么他们居然静音结束一切呢?哪怕来个鼓掌也好啊,如果那个时候电影里鼓掌了,场下的观众也一定会鼓掌的,不知道他们是故意不营造这个气氛,还是说没想到要和下面的观众互动起来。同样是运动电影,虽然中国女排的定位更高,但我觉得《摔跤吧!爸爸》整个故事说得更行云流水,各种细节的处理,也更容易触动人心。之所以有这个感觉,大概是因为,我们都知道《夺冠》里面的演员是大牌,而运动电影《摔跤吧!爸爸》,你们根本不知道那些到底是谁,也没必要知道。一部好的电影,不需要让你知道演员是谁,你只要记住那个角色就好。

这是一个挺奇怪的效果,我们是怀着满腔热血去看《夺冠》的,但最后当电影结束,我的脑子里居然是一片空白,只是觉得中国女排一路走来真的很不简单。《夺冠》之所以会成现在这个样子,大概是因为某些压力,砍掉了某些东西,也因为中国女排在所有中国人心目中地位实在太高了,所以这个饼是比较难画的。编剧、导演和演员们扛下这个任务不容易。看完这个以后,我突然觉得,为什么非得把中国女排的故事拍成电影呢?如果把这个拍成系列的纪录片,不是更好吗?没有视频资料的,可以演员模拟,就像纪录片里讲到某些古代故事的时候,用模拟一样。可以找当事人过来讲述,可以用图片和文字资料进行补充。如果不把中国女排的故事拍得真实的话,肯定会被唾骂,但如果仅仅为了真实,而缺少了必要的艺术处理,就会让人觉得缺少了点什么。要把这个拍成电影,实在挺难的。运动电影有很多,但真正非常成功的运动电影其实没几个。越是家喻户晓的明星和故事,就越难拍出大家都感觉满意的电影,因为大家都对那个太了解了,在每个人的心目中,那些东西早已定型。当你的作品里表达出来的东西,跟他们的印象之中有差别,就会出现尴尬的埋怨声。

三部国庆档电影里,我最喜欢的居然是临时决定要看的《一点就到家》。这是一部青春励志的片,但我觉得鸡血其实也不算太多。三个男主角感觉都做得挺到位的。彭昱畅和刘昊然之前我就见识过他们的表演。他们是那种明明可以靠脸吃饭,但是却可以用演技征服你的人。看《我和我的家乡》和《夺冠》的时候,电影院有很多人,尤其是看《夺冠》的时候,但是《一点就到家》150人的场里就只有十几个人。没有小孩捣乱,不允许在影厅里吃喝,也没有额外的干扰,观影的环境为这部电影加了分。

如果要我选的话,我还是比较喜欢去年国庆看的那三部:《我和我的祖国》、《中国机长》,以及《攀登者》。

2019-08
3

第一次看俄罗斯电影

By xrspook @ 18:23:10 归类于: 烂日记

我明明记得昨天晚上睡觉的时候把风扇关掉了,但实际上今天早上醒来的时候我发现风扇开居然开着,但是风扇却不是对着我吹,还是对着墙吹。鬼知道我是什么时候开的风扇,又是什么时候把风扇的头转到了面墙的位置。这样做的好处是我依然能够感受到风扇的风,但是却不需要直接接受所有。

昨天晚上我接近10:00才开始看俄罗斯电影《绝杀慕尼黑》。之前就听说过这部电影,是因为朋友想叫我去看,当时这部电影已经上映三周,口碑不错,但我没去看。不知道什么时候我知道了这部电影将在7月30号在爱奇艺上线。所以昨天晚上我就迫不及待地开始。看完电影以后,我感觉一般,因为有些东西似乎太神奇了,简直到达了匪夷所思的地步。因为那支赢下美国队的苏联篮球队的队员看上去就像一帮随便拼凑起来的乌合之众。苏联的体育在我心目中一向都是非常厉害的,但是,这部篮球电影给我的感觉却好奇怪。在豆瓣上,我只给了3颗星,一般。大多数的人都给4颗星到5颗星。我觉得总的来说这部体育电影真的很一般。通常运动电影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真实事件改编,或者说是传记类,另一种则是完全瞎掰。我对完全瞎掰的没什么兴趣。对传记类的电影,如果不忠于事实本身也不喜欢,但会有一些情节过于离奇,明明是真实事件改编,却让你觉得那是纯粹捏造。《绝杀慕尼黑》我之所以只给3颗星是因为它里面其实很多故事都可以深入一点,而不需要说那么多人,因为这样的话,就只能像蜻蜓点水一样,轻轻地掠过那些故事。如果这不是电影,而只是一部纪录片,这样的轻轻掠过没有问题,但问题是这是一部运动电影,除了要反映事件本身以外理论上你应该给观众带来一些比较深层次的感受。有些人在评价的时候说这部电影很热血、很燃。但热血和燃最后能带给你些什么呢?我真说不出来。一部电影看完以后,如果没办法让我有思考的空间,那么我无论如何都不会给推荐或者力荐的评价。

昨天晚上接近12:00我才看完电影睡觉,所以连睡觉之前的书也没时间再去看了。倒不是因为我真的很困,而是因为觉得这么晚才睡觉已经很不好。开始看电影的时候我觉得是不是应该看到一半就去睡觉。我最后一次看时间是在晚上10:49,当时我觉得这部电影应该过半了,可能差不多到高潮了吧,结果原来那才一半还不到。

《绝杀慕尼黑》这部电影是俄罗斯人拍的,里面最核心的那场跟美国队在奥运会上的决战,我觉得一定程度有黑美国的成分。在运动电影里,在最高潮的那场比赛里提升自己贬低别人是再正常不过的事。而且这种贬低还不只是语言上的,而是实际上的犯规之类,比如说根本不合理的身体碰撞。这种东西在《绝杀慕尼黑》里更是体现得淋漓尽致,这也是我只给它3星的原因。难道别的队伍就那么不干净,而苏联队就那么的清白吗?

我喜欢看运动电影,但同时我对这种电影也很挑剔。

2017-05
9

破亿

By xrspook @ 9:04:24 归类于: 烂日记

昨天下午6点多一点,《摔跤吧!爸爸》的中国票房破亿了。用了四天时间破亿,我觉得这是非常不可思议的事。要知道之前在中国最卖座的印度电影《我的个神啊》在中国整个上映周期的总票房才1.16亿元。可以这么说,再过半天,《摔跤吧!爸爸》就打破这个纪录,而这仅仅是上映的第五天。该电影的排片数量还一直在上升,人们的口碑在不断地发酵。之所以会发生这种事,我觉得其中很重要的是这不只是一部非常优秀的运动电影,而且这还是一部非常感人的亲情片。

之所以说这是一部优秀的运动电影,因为正如邹市明和他的家人看过以后所说,在看到高潮的时候,他和他的家人都一并为女主角的拼搏紧张捏汗。最后的英联邦运动会摔跤比赛过程可能有二三十分钟,但那个时候你的神经根本没有一分钟可以松懈下来,你情不自禁地全神贯注到比赛之中,感觉就像你不是在看一部电影,你是在看一个运动赛事的直播。那种张力是你无法抗拒的。身边的一切都变得不再重要,甚至你会忘了你已经憋尿了很久,你必须得上厕所。不是每一部运动电影都能做到这种效果,但是一旦做到了,那就必然会成为经典。我不是学电影的,我也从来没有上过什么电影理论课。但是正因为我什么都不懂,我只能用心去体会。大概那些非常懂的人在看到那一幕的时候也会有点游离,没办法让自己再次理性地纯粹用技术去理解分析那到底是怎么回事。是怎么拍的,镜头是怎么切换的,故事是怎么阐述的。

运动相当精彩是《摔跤吧!爸爸》的一大特点,但之所以在中国爆红,最重要的一个方面是这部电影里有一些东方人共通的感情特点。我们每个人都能在里面找到自己,可能是一个小点,也可能是一大部分,无论年龄。我们曾经被父母压迫过。当父母的也曾怀着一颗好心干狠心事,希望孩子们变能更好。这部电影里完全没有跟我们上课和说教,他只是用事实说话。人生的道理很多时候都尽在不言中,通过动作、眼神以及简短的对话,你就能悟出些什么。这些东西并不一定需要很长的语言,所以,即便没有翻译为中文,这部电影也能被看懂。感情方面的东西是没有国界宗教语言隔阂的。这部电影我觉得最让我回味欲罢不能的是其中的亲情。而这个东西在铜臭味非常严重的商业电影时代几乎不存在。现在的电影都在打着烧脑烧钱的旗号。在他们绞尽脑汁要怎么让我们惊艳的时候,他们却忘记了其实你把身边最简单的事说好。也已经足够打动人了。但是现代人的想法是那些琐碎的事、那些天天都遇到的事微不足道、不值一提。看了这部电影以后,无论是当父母的还是当孩子的,都会对自己的孩子和父母有一个新认识,会理解到为什么会这样。这非常有必要,但在中国,之前从来就没有一部电影或电视可以深刻地做到。我不知道欧美的家庭观是怎么样的,反正在看过印度电影以后,我真的觉得那里跟中国很像。而他们的影人又愿意很耐心细腻地讲这些故事。对我来说,这简直就像找到了心灵的港湾。

特效的东西是过眼云烟,烧脑的东西想通了也就那样了,但是亲情这个东西,一旦被触动了,你就再难放下,自然而然地久久回味。

© 2004 - 2024 我的天 | Theme by xrspook | Power by Word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