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1
6

回广附

By xrspook @ 8:13:10 归类于: 烂日记

按照广附计划的时间表,理论上校庆活动8点30才正式开始,但是8点就可以入场了,所以我的计划是大概8点30就到达。因为纪念品是先到先得的,领完即止。像我这个年纪或者比我小的人。绝大多数情况下,周末都不会起那么早,如果是跟我年纪相仿或者±5岁左右的人还得带孩子,所以大多不可能那么早。综上所述,如果我早一点,就肯定能拿到纪念品同时遇到同学的几率会很低。我的计划本来是7点30出门,但是起床刷牙洗脸之后,我还是选择先做一下尿酸,结果头两次扎手指居然怎么捏都捏不出血,所以我只能调整扎针的深度再扎第3次。第1次不够血,我还是打算碰一下运气,结果仪器显示E-7,就是血量不够。第三次扎针以后血量够了,但是数值太低,所以我又多花了一个试纸。之前我从来没有试过扎针太浅,怎么挤都挤不出血。因为测尿酸耗费了几分钟,所以出门时间推迟了。

前一天晚上我就纠结过,我是搭184直接到,还是公交转地铁。从时间上说公交转地铁好像快一点,但是184显然省事很多,但是184有一个不确定的点。从越秀北到黄华路以前有一条小路通过去,那条路不能走汽车,但是可以步行、汽车或者走电动车。现在那条路还在吗?如果那条路已经不通了,那么我就得绕大很大一圈。最后我还是选择了省事的184,到公交站的时候,发现前一辆184才刚刚过站不到2分钟,想死的心都有了,但是小程序显示184的发车间隔是6分钟,所以实际上我并不需要等待太久。

上车以后人不多,基本上都是老人,我坐到了倒数第二排,前面是两个已经退休的大妈,一路上她们都在聊个不停,用的是纯正的粤语。一开始聊的是老人大学,然后聊的是去越秀山唱歌,其中一个还说她开了健身卡可以去某个地方游泳跳舞之类的。当车开到越秀南的时候,又上来一个大妈,跟之前那两个大妈好像是认识的。她们在聊应该在哪里下车。越秀南上车的那个大妈说要在越秀桥也就是越秀北路下车,然后有一条路穿过去,于是我马上意识到我们都是去广附黄华路校区的。车走到越秀中的时候,又有一个大妈发话说她的同学群没到8点就说现场已经在发纪念品了,然后其他大妈说不是8点30才开始吗?说8点就发纪念品的那个大妈说,反正就是提前了,她的同学已经帮她领了,所以她可以慢慢悠悠地过去。到底这辆184上面有多少个广附的校友呢?

到越秀桥也就是越秀北路下车的时候。一下子公交车上一半的人都下了。除了我以外,其他都是中老年人,如果也把我算是中年人算的话,下来的全部都是中老年人,而且老年人偏多,女性占绝大多数。下车以后大家都往同一个方向前进,其中一个大妈就发话说可能这些下车的全部都是校友吧。我默默地一句话也没说加快步频加大步距,直接把他们甩在身后。

幸好从越秀北通向黄华路的那条路还在。从前每天上下学我走的都去那条路,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我会知道那条路的存在,是同学告诉我的吗?还是我怎么摸索出来的?在我读广大附中的那个年代,根本没有电子地图,即便现在有电子地图,也很难识别出那些不能走车的路到底路况如何,又或者有没有路。所以这一次,我是赌博,赌赢了。

校庆余下的事情,下回分解。

2023-11
5

严重的社恐

By xrspook @ 22:32:33 归类于: 烂日记

对别人来说校庆就意味着同学聚会,那是一件非常令人兴奋的事,但对我来说,校庆日只是回去看一看,然后再拿些纪念品什么的。看一看也有吸引力,但对我来说最大的吸引力去拿一些可能微不足道的纪念品,尤其是这一次75周年,据说那个纪念品还很有意义的时候。现在的我有严重的社恐,但是我也心动,而且是非常的心动。学校搞什么活动无所谓,有没有合影,有没有照相也无所谓。对我来说,如果我能悄悄地完成一切,比如拿到我想要的纪念品,同时也作为一个路人甲一样参加了里面的活动就足够了,至于那些活动是不是全部都参与了无所谓,对我来说最完美的是我没有被别人认出,我也没有主动认出别人。当我只有一个人的时候,我不会主动去找老师。广附的老师里面有一些我是很感激也很喜欢的,但是具体要说哪一个,具体要说我跟哪个老师的关系比较好,没有。如果那是小学初中或者大学我还知道我要找哪个老师,但高中真的没有。不想主动去认别人也不想被别人认出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那个时候跟我最熟悉的那些同学要不没空,要不已经出国了,现在在国外,所以我可以怎么办呢?虽然高中三年我在两个不同的班都各自生活学习了一年半,所以跟我有交集的同学起码有100个,但实际上这100个人里面也就只有那么几个是很熟悉的,其他人就只是同学的关系。只是同学,毕业19年没有见面,没有交流,当他们在班的微信群上聊起某些话题的时候,我甚至有时会厌恶,又或者是打不起兴趣,你叫我怎么跟他们唠嗑呢?估计我不会认出他们,但是有些人除外,除外的那些人是我不想主动被认出的。当我们还是同学的时候,就基本上没什么交流,毕业19年以后,期间几乎没有交流,现在你让我见那种好像认识,又好像不认识,甚至连名字都不能马上反应过来的人,这种事情对我来说除了尴尬就是尴尬。对我这个本来就严重社恐的人来说,这简直就是恐到了极点。如果那完全是一个陌生人,没有任何的问题,但一个不完全陌生的陌生人会让我非常拘束。

如果是没有那些纪念品的吸引,估计我不会回去。因为我很害怕被那些不完全陌生的陌生人抓住聊天又或者合影之类。衣着低调是必须的,口罩是必须带上的,打卡点照相的地方我是不会靠近的。我只想静静地转一圈,到处都看一看。如果当年和我最要好的那些同学都还在,而且会出现的话,我或许会对这个感兴趣,但现在这不可能发生。高中和大学还都存在,会继续有校庆,继续有同学聚会什么的,小学跟初中,基本上这个事情不会发生了。小学还是那个小学,他但校名改了,初中的原址仍然是一间学校,但再也不是初中了。

我不知道我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因为我好像根本没有一个同学的关系是可以一直维持下来的。一起上学的时候都还好,但毕业以后就几乎完全断绝了关系,没有往来,再次见面的时候会让我感到紧张和恐惧。

2023-08
9

终生Excel学校

By xrspook @ 8:40:47 归类于: 烂日记

当我还是个学生的时候,虽然有电脑课,但实际上基本上没有教会我什么关于Excel方面的知识,最牛逼的那个估计得算是高级筛选,仅此而已。我觉得学生时代用得比较多的是Word,Excel可以说完全是一片空白。因为不懂,所以畏惧。那个全部都是表格的Excel到底可以做些什么呢?其实直到大学毕业,我的Excel都挺水的。能用,但是就只是把它当做是一个普通的表格而已,有什么高端好处,其实那个时候我并不知道。Word也可以画表,为什么我要在Excel里面做,不在Word里面做呢?工作了以后更加不会有人会教你这到底是什么情况。他们只需要你把东西做出来,至于你用什么方法,你是怎么做的,即便他们教你,你可能也会很嫌弃,因为他们用的是那种纸质表格的思路。

直到有一天不知道为什么,我突然认识了数据透视表,我已经彻底不记得我为什么会突然认识这个东西。然后我的世界彻底的不一样了。几乎可以这么说,数据透视表让我成为了真正的“表姐”。迷上数据透视表,才算是我认识Excel的零点。在那之前,我也会用一些公式,也会做一些合计,但是相比于后来我说感知的那个天地。之前我所做的那些感觉是幼儿园小班的事情。我认识了数据透视表以后,我算是刚刚上Excel小学了。

还记得高中的时候,我的某个同桌非常喜欢Excel,因为她爸爸是一个会计,所以估计她看他爸做表看多了。对我来说,Excel很神奇,高中时候同学就已经迷恋的东西,几乎10年以后我才刚刚不知怎么的入门了。

先是数据透视表,然后是Excel的公式,但相对于Excel五花八门不断更新的公式来说,我还是比较喜欢性价比极高的数据透视表,也几乎是同期,我喜欢上了ExcelHome。我不知道那个东西到底是怎么发展出来的,反正我一开始认识他们的时候,是个论坛,现在这个论坛还在依然,有非常多的高手。 ExcelHome里非常牛逼的专业人士会出书,出各种 office相关的教程。看过他们的书,也看过别人的书以后,我觉得他们真的很靠谱。当然不是所有都一定靠谱,但基本上你认住那几个人,只要确定那本书是他们主笔的,基本上不会出乱子,即便有些时候可能会吹水,但是起码能保证他们说的话你能懂,他们给你的方式你照着做,能得到一样的结果。如果你得不到同样的结果,他们会清楚地告诉你,是因为什么版本什么参数的原因造成的。看到他们的书买就行了。到现在为止,我依然觉得他们的书如果要入门的话直接入手Excel三剑客——数据透视表、公式、VBA。虽然VBA那本可能你用不上,但之所以为什么叫你顺便带上,是因为如果三剑客捆绑销售,而且又遇上促销,不买VBA只买那两本的价格可能比三本一起买还要贵。买的时候或许会觉得 VBA可能永远都用不着,甚至那本书都不需要拆封。但说不准什么时候,你想学习一下呢?那本书的好处在于不仅仅直接把案例丢给你告诉你源数据是什么,目标是什么,怎么去做。前面很大一部分的章节他们给你说清楚了那个东西是什么、原理是什么、可以做些什么。也就是说最基础的东西他们都告诉你了,以后再有什么超级牛逼的操作,就只是在使各种招数的组合拳而已。内功心法学好了,招式什么的只要懂得个套路就可以打出来。

我觉得让我走得越来越远的其中一个很重要原因是虽然现在我做的事情,我已经可以顺畅地做出来。经过多年的验证,没有问题,但是我不满足于现状。有没有一些更准确高效的方式呢?之所以有这种追求,最根本的原因是因为我懒。既然我有这个时间,既然我有这个需求,为什么我不趁着这个大好机会学习更多的东西呢?

如果这个是别人逼我的话,我一定会很反感,但是自学这种事情我是真心喜欢的。

2022-09
27

龙哥

By xrspook @ 8:48:00 归类于: 烂日记

做单签名收单数单做核酸。几件事稍微做完,一个上午就没了,但实际上准确来说事情还没有完全做完,但实在是太多了,即便我马不停蹄也做不完。我跟我的搭档把一周五个工作日分为前两个工作日我收单,后三个工作日她收单,但实际上这远远不是两天跟三天的区区别,因为周一就意味着收单的量是三倍。所以从数字上说是2跟3,实际上是4跟3。如果后三天没有拿船单,全部都得到周一的时候我再去拿,那更加是把7天叠加到一天里面去。不知道是我运气太差还要怎么着,反正好像连续两周都是周五到周日很多船单,周二到周四船单很少。如果所有东西都斤斤计较,这就实在太难了。要让别人自觉去拿单,显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当然如果我指定要她这么干,她也会干。但有时我觉得如果我不指定,她也自觉这么干的话会是一个惊喜,但即便这是一个惊喜,我也不会表示出什么欣喜或者表扬之类,因为一直以来我都是一个不活在别人表扬下的孩子。对我来说,做对的事情是理所应当的,做不对事情,那就一定会被责备。即便不是当场发现,事后发现可能会被责备得更厉害。

侥幸心理这种东西是我在高中的时候是我的数学老师披头盖脸让我们放弃这个念头的。龙哥的观点是,你越是抱有侥幸心理,有些东西你搞不懂,你希望卷子上不会遇到,这绝对是不可能的,你越是害怕你就越会遇到。老师肯定会知道什么东西是大家掌握得不太好的,那些东西正好用着拉开差距。如果人人都懂,如果所有东西都只是拼细心的话,还有什么意思呢?所以越是搞不懂的东西越是去攻克,我觉得特别有成就感,哪怕这个攻克不是立马就可以开展,哪怕这个攻克得花几天几个月甚至几年的时间。攻克这个东西如果有个高人指点一下,可能并不需要太折腾,但是有人指点和完全靠自己的摸索得出结论那种喜悦感不是一个层次的。

有些老师可能你拿某个问题去找他,可能会把他难倒,有些会陷入自己的圈圈,有些会表示自己要回去考虑一下,而有些虽然他不可以马上给你答案,但是他却可以给你很多解题的思路。龙哥就是那种可能他不可以马上给你答案,但是他却可以给你无数条生路的人,问题只是他只给你的那条路到底你能不能走下去。那条路可能漆黑一片,所以你必须有照明工具,那条路看上去可能根本不是路,荆棘满途,你得有砍刀之类的东西,又或者那条路中间有一条河,你可以选择搭桥,你也可以选择其它方式。但无论是哪一种,即便你已经知道了方向,你还是得有工具才能走下去。龙哥他不仅仅是告诉你方向,他还会给你工具,但问题是那个工具你会不会用,用得好不好就是你的事了。他会给你一个万能工具,到必要的时刻,那个东西就可以有各种各样的用途,但是你知不知道那个工具可以变化出那些用途呢?你的确知道那能变换成某个形态,但是你的变换到不到位呢?我永远记得学三角函数的时候,龙哥的变幻莫测让我们眼花缭乱。一个东西可以被他玩出千种花样。现在回想起来,如果当年有更多的时间,能有自己的思考,打开就不会被千万个状态迷惑,估计会以自己的方式总结出那些变换的方法,当年的数学就不会学得那么被动了。对高手来说,对天才来说,所有变换的模式都是条件反射,但是对低手来说,对变化的效果越多越乱套,我就属于后面这种人。所以对我来说最恰当的方式还是解决思路,至于遵循思路严格执行这种问题应该交给电脑。也正是因为这样,所以其实我挺喜欢编程。但是要开启编程,没有过硬的计算基础又怎么可能。

学习广度太大,我们就会迷失自我,只是在人云亦云。

2022-08
1

继续谈书柜

By xrspook @ 22:16:47 归类于: 烂日记

对一个孩子来说,书柜是一个不怎么必须的存在,因为的确没什么好收藏的。对某些人来说,家里要留很大的一片空间放书陈列东西也是没有必要的。但是对我来说,从我很小开始,已经有这样的习惯,因为家里有很多书,书柜必须存在。书太多了,如果要把它们放在一个又一个抽拉的抽屉里显然拿的时候会很困难。同时因为那些东西很重,抽屉的轨道很容易损坏,所以书柜很必要。除了书柜以外,家里还有很多杂七杂八需要收纳的东西,你想到想不到的东西都得收纳。如果要考虑搞卫生方便,东西都不能放在桌面上,全都要放到柜子或箱子里。这样的好处是除了会让人觉得很整洁以外,搞卫生的时候也不需要理会那些各种形状的表面,因为那些东西都塞在柜子里,所以灰尘也不会太大。

自从我有记忆以来,家里就有很多书,我爸的书很多,但实际上一直以来我都不知道。小时候我一直都不知道放食物和放电视机下面的柜子里居然全部都是书。那些地方还不够放,所以当我懂事以后。大门后面也做了一个书柜,但是那个柜子的功能分两块,下半部分是鞋柜,上半部分是书柜。那个书柜是我跟我妈的。那是一个敞开式的书柜,但是当时我们住在我妈单位分的宿舍,客厅的窗户对着马路,所以灰尘比较大。所以敞开书的书柜钉了个帘子。

我的某些亲戚家里就有很多书柜,甚至书桌都像办公室一样几张拼一起。当时我还不知道办公室是什么,但是那种感觉就很像小学老师的办公室。小学的时候,老师的办公室跟我们的教室大小没什么区别,唯一的差异就是里面桌子的摆布。老师的办公桌是一张一张拼起来的。通道只有身后那一条。办公桌面对面的直接拼起来,左右两张又是不留缝隙的拼起来。在我记忆之中,小学以后我再也没有看到那种大开间的办公室。大概如果现在小学的办公室仍然是这般设计的话,估计老师与老师之间会以小隔间的方式分隔开来。但从前根本没有这个东西,不需要那么多的私隐,没有小隔间的好处是大家可以随便聊,畅所欲言。有了隔间以后,私密性更好了,但实际上就像现在大家回到家,就把大门关上,几乎不再有邻里之间的交流走动。高中时的老师办公室,相对于小学的时候来说小得多。所以一个办公室里面的老师并不太多。大学时候的老师办公室实际上跟我工作以后的办公室设置差不多。我不知道这到底是时代在变迁还是说各个学校的工作氛围就是有这样的区别。

第一次在亲戚家看到一整面墙都是书柜的时候,我挺震惊。现在,二三十年之后我才意识到原来我也有这种需求。这种一整面墙都是书柜的需求只能是成年人的爱好,也只有成年人的积累才会让我们有这种想法。当我们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我们所积累下来的这些书本或者陈列品可能会被直接丢掉,又或者以一斤多少钱卖掉。对别人来说这就只是些东西,但是对我们自己来说,这都是我们的宝贝,就像是我们身体的一部分一样,不可分割。

收藏是一条不归路,无论你收藏的是什么。

© 2004 - 2024 我的天 | Theme by xrspook | Power by Word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