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6
17

社区动力的什么鬼CSS

By xrspook @ 17:51:27 归类于: 烂日记

用了一天时间,我熟悉了社区动力的后台。又用了一天时间,我把社区动力的一些DIY模块自己玩起来了。这种神速的掌握,让大家惊讶不已,但我觉得这其实是理所当然的。虽然以前我没玩过论坛的后台,但是博客、轻博客的后台我可是玩了不少。

中国现存的论坛,绝大多数都是以社区动力为驱动,这个东西已经有很多年历史了,有很多代产品,功能非常强大。无论是我想到的还是想不到的。也不知道是不是我正在用的那个版本太老,所以存在一些我感觉是逆天的设计。比如说他们会有一个清除所有未使用插件的按钮,但却没有一个,针对单个插件删除的按钮。无论什么系统,论坛也好博客也好,其实无非控制几个页面。主要分为主页、导航页,还有文章页。后台的框架是我们没办法定规则的,但我们可以通过后台以各种方式控制前台的表现形式。最基础的控制手段是CSS和HTML,当然也有特效,但那是后话了。在控制论坛角色行为方面社区动力的后台的确很厉害,但在控制基础制网页方面,我真的觉得他们很让我觉得无语。明明是很简单的修改,他们却搞得很复杂,大概因为这样复杂化了,一般人就不会想到要亲自去修改,而直接去购买他们的后续产品。他们最神奇的莫过于修改最基本的CSS和HTML,居然还必须使用FTP。这都什么年代了?!他们那可视化编辑界面是弱智低能的,因为上面的功能非常不齐全。说明是有等于没有。你把里面的功能全部都试一遍,还是不知道那是干嘛的。可视化的,也就是所见即所得不是这么弄的。而之所以有这样的吐槽,大概是因为很多年以前我就已经在使用世界上用户最多的后台产品WordPress。这个东西除了支持最基本的博客以外,还支持论坛,甚至网站。只要你脑洞足够大,它可以实现你想实现的功能。唯一区别在于,社区动力很多设置考虑的是人与人的交流,人对人的控制,但这不是WordPress的长处。WordPress主要是用来发布东西的。那个公司也有交流互动的功能的产品,那是专门留给论坛用的,但是知名度却远远不如WordPress,因为它们的功能的确不怎么全。

做了那么多年的网页,我觉得最让我吐槽的是社区动力的可视化DIY模块跟他们的脚本编写完全脱节。在DIY模块你只能用最基础的方式,进行拖拉,然后参数设定。接下来你却不能用纯脚本进行进一步修改。可视化和脚本修改应该是高度结合在一起了,不是吗?脚本编写对一般人很难,但对高手来说细微调整和重复使用只是弹指间的事。即便在十几年以前,那些现在已经倒闭了的BSP也能够实现很够意思的可视化编辑,为什么到现在为止要用社区动力要做那些东西还很困难呢?看过社区动力默认模板的CSS以后,我有种想死的感觉,明明不是一类的东西他们归为一谈,于是当你要控制某个参数的时候,其它的也被迫改变了。之所以这样,我觉得是因为做前台设计的那个人思路不清晰。他们也总喜欢用一两个字母的缩写当名称,于是一整CSS下来都是代码。当然,这东西不是人给人看的,而是给机器看的,缩写无所谓,但是在修改的时候,人肉读取就变得相当困难。为了解释那一堆缩写,他们还得写一大堆的注释,这又何苦呢?WordPress的模板不这样,无论是官方的还是民间的,你看到他们的英文名称就会知道那到底是干嘛的。他们只需要在某些地方做很简短的注释。研究社区动力的默认模板代码真的比我自己重新写一套更辛苦。

于是搞完以后,我感觉整个人都废了,躺在床上不想动,觉得身体不是我的。

2017-12
20

敲键盘,我的菜

By xrspook @ 9:55:47 归类于: 烂日记

无论如何我都没有想到居然有那么一天我会把10.1寸的上网本带回宿舍,然后敲起貌似我已经很久都没有抒发过心情的键盘。因为有了科大讯飞的语记我已经很久都没有敲过键盘。一周七天我几乎全部都是用那个搞定,那的确让我节省了非常多的时间,因为我可以在一些我不摸电脑的时候也解决每天的blog了。但这样做真的让我退化了,我觉得这种退化是致命的,因为当我用双手敲键盘想写些什么东西的时候我真的不知道思路该如何开展。所以当我在今年较早时候写某篇要交上去的文章的时候我非常折腾,耗费了不少时间。目标是有的,方向也是有的,但就是无论如何很难成文。经常会发生写了一段,但马上又觉得那不好,或者刚敲出来的部分其实上面已经说过了,是累赘,于是写了一大段,长按推格后又全部删除。那只是个先兆,当我需要真的写长篇的时候,问题更明显,比如说当我要写今年的统计分析的时候。我能做出图表,说明我是有想法的,但当我需要用文字在图表间说明的时候我哑火了。憋半天写不出来,写出来以后觉得那不妥当又推格删掉一大部分……写blog这种事我坚持了13个年有多,之前我从来就不觉得写任何东西对我来说有困难,问题只是那些东西能不能以我最舒服的方式表达出来而已,当我遇到自己心仪的话题的时候我可以滔滔不绝洋洋洒洒随便数千甚至上万字,但现在我突然觉得自己不会写了!!!这很严重!!!语音转文字的这种思维方式已经悄悄取代了我边敲键盘边思考。我想再次带回这个,但显然每天都必须为这个留出时间。我的一天就缺那么45分钟吗?显然不是!拖延症这种东西如果你不狠心去克服,就像毒品一样那就会侵蚀毁灭你。

于是昨晚,在接近晚上11点的时候我独自在宿舍的书桌上开始敲键盘。夜静悄悄的,而之所以这么晚是因为昨天中下午2点多开始单位就没水了,到晚上8点多我去厕所碰运气的时候还没有。到晚上9点多,当我把2个多小时的电影都看完以后,我发现水终于来了!!!于是我赶紧把白天的茶杯洗了,顺带接了4L水回宿舍,天知道明天早上刷牙的时候会不会又突然神经病!如果白天上班时间没水,还可以找办公室的人弄些怡宝来解决问题,但宿舍没水神仙也救不了。正要离开的时候我突然记起要回办公室把上网本带上,接着我就比较狼狈地抱着上网本和提着一桶水回宿舍,回到宿舍开门了我才记起自己忘记拿电吹风了…… 于是我只好边写边等头发干。晚上8点多还没来水的时候我真的有点绝望了,难道真的要让我成为跨岁的“咸鱼”么???但总算最后我不用做咸鱼,只是有点丢三落四犯错误而已。

在32岁的前一天突然意识到继续保持敲键盘的重要性我不知道是不是命中注定。为什么我就不能用口述的方式思考并记录呢?大概这就是为什么某些作家必须用笔和纸写作而不能通过打字机或者电脑吧。如果你让某些敲键盘写东西的小年轻改用笔和纸估计他们300字都写不出来。

我觉得敲键盘这种方式最适合我。

2017-10
16

莫名其妙的挥霍

By xrspook @ 23:03:04 归类于: 烂日记

今天本来我有不少时间,可以把blog完成,但是莫名其妙地我都把它们挥霍掉了。比如说今天一大早,我可以在出门前就把blog搞定,但是我却选择了看一条微信上面的消息,上面说的是香港的住房。说到了劏房、棺材房以及笼屋。看得我各种心里不好受。还是小学生的时候,我就知道香港有这么回事,但是今天还是我第一次图文并茂地看到那么残酷的事实。劏房不过是小一点而已。棺材房有点像曾经流行过的那种子弹公寓。至于笼屋,一直以来都被各界诟病。绝大多数时候,我们都只看到香港好的那一面,但实际上,香港那里普通老百姓的痛,我们又了解多少?跟巴西、印度以及某些国家很普遍的贫民窟一样,其实香港也有不少人住在那种类似于贫民窟的地方。相比之下,在广州,虽然我们有有点让人不堪的城中村,但跟那个相比起来,已经好很多。这篇文章里面提到了黄晓明和曾志伟的某部电影《一念无明》,那是以劏房为背景的。光是这个电影的大环境,就已经很吸引我去看一看。这不是一部卖得很好的商业片,但是我觉得我要去看。

一开始的时候我说过,我本来有很多时间,但是我都莫名其妙地把它们挥霍掉了,绝大多我把它挥霍在薄荷上。有把刚快递过来的薄荷苗移植到花盆里。也有把已经干成黑色的水培薄荷重新放回到水里。为什么我要先做那些事,而不把blog先做完了呢?天知道在下午6点多的时候,我突然接到一个电话,说明天我要去总公司,一开始的时候说是开会,但后来再问发现是不知道要去那里做些什么。如果是开会之类的,也不需要再说什么了,因为不用你发言,自然你带个人过去就可以,但显然这一次不是开会,那到底是做什么呢?为什么不能一开始就说清楚?也正是因为这个突如其来的变故,所以我的时间变得很紧俏。据说今天会刮风下雨,所以我选择今天的10K明天再跑,但是显然这样一来,我明天就没办法跑步,所以我必须把10K在今天完成。下午接近五点的时候,我发现Secret Superstar又发布了一个新的幕后制作花絮。在傍晚6点多接到电话的时候,那个东西我差不多已经完成了。完成了翻译、完成了调校时间轴,就差最后的不断校对。如果不是有这个电话,我会继续慢慢地把视频做好,然后回去洗澡,接着该干嘛的干嘛。按照这个计划,晚上我有很长一段时间可以写blog。但是现在却变成了其中要把两个小时让给跑步,还有半个小时让给食物的准备。完成blog需要起码半个小时,因为明早很早就得出发,但明天也要报数,所以我要今天晚上就把要报的数全部准备好,这又需要起码20分钟。就是因为那个突如其来的变故,所有这些事都乱套了,但是其实如果我白天就已经完成了blog,我可以节省起码30分钟。如果我一开始就计划了要去跑步。我又可以继续节省两个小时。

抓紧时间啊亲。

2017-06
21

加工跑偏

By xrspook @ 8:34:10 归类于: 烂日记

都说现在已经是自媒体的时代,一个人就可以成为一个信息的发布点,其实很早以前就已经是这样,只不过那个时候发布点不一定位于浏览量很高的论坛或者门户网站之类。每一个blog都是一个自媒体,尤其是那些原创的。必须承认,无论从前还是现在很多东西都是抄来抄去了,我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起码当我自己写blog的时候,我不用想我写出来的东西有没有依据,我是不是纯粹在吸引眼球编故事。起码对我来说如果东西写出来了,我是自己心理那一关不可能过不去。很多的blog并不是自己在默默地耕耘,而是在东拼西凑的把各路东西拉过来。如果那只是图片或视频也就算了,算是一个聚合吧,但如果那发布的是文字,而且还有点新闻意味的非常容易就会误导人。从前我会发布一些教程,非常详细,而之所以这样是因为所有那些都是经过我自己亲身去试验的,起码在我写文章的那一刻那套方法是可行的。至于在过了几年或者十几年以后还能不能用。当然就得另当别论。即便可能教程最原始核心的理念不是我自己创造的,但起码那套东西我自己用过,我自己觉得可行很好。现在我越来越少发那些东西了,因为那需要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去做支撑,而我现在越来越懒了。学生时代真好!

除了自媒体,还有全媒体的说法,一个新闻发布出来,通过网络的共享,刹那间就可以传遍全世界,可以通过文字途径,可以通过图片的途径,也可以通过视频的途径。同一条新闻,可以在这个电视台那个电视台同时播放。从理论上说,这的确节约了非常多的人力成本,但这样真的好吗?全世界都一个模样,为什么还得分电视台A和电视台B呢?如果ABC电视台都是一样的,那不如纳入一个旗下算了,但再往深处想,如果电视台都是一个爹妈的,那岂不是全世界就只有一个电视台,那不是形成垄断了吗?没有市场竞争就没有进步,这是显然的,而且他们只会遵循一个价值观,非常有可能会越走越偏。

什么信息是可信的?从前我没考虑过这个问题,因为通常来说都可以。但现在我必须得考虑这个问题了。报纸上的东西就一定对了吗?主流杂志上面的东西就一定对了吗?电视上说的东西就一定是对了吗?再深一层,教科书上的东西是不是一定就没问题?如果这些都只能回答都必须得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能尽信,那么就更加不用说社交网络或者各大网站上发布的种种了。为什么会这样?几年前因为ADR要来中国,所以某个体育杂志的编辑找我说要用我曾经翻译过的各种消息组合出一篇介绍的文章,我答应了。如果信息源是我,我当然很自信,因为不确定的东西我不会写出来,我不懂的东西我也不会乱写,而且我必须确信我收到的消息是正确的。如果只是在我的材料上加工,估计不会有什么问题,但实际上就发生了问题。那个编辑完稿以后发给了我一份,我看完以后几乎跳起来了。因为她居然把职业摔角的冠军说成是拿奖杯或者奖牌的,知情人士都知道这是扯淡,因为职业摔角的冠军拿的都是冠军腰带。我马上把这个消息反馈给她,她说她已经把文章提交给上面,可能已经拿去印了。这种错误我当然不会犯。她为什么会犯这种错误肯定是因为她对这项体育娱乐一点都不了解。她不清楚最基本的规则,也不怎么关注这项运动,甚至可能她连一场摔角比赛或者节目都没看过。她到了那个杂志社,领导分配给她这项工作,于是她就做了。幸好,他们最终出版并把杂志寄给我的时候这个错误改过来了,是她上头改的。也正是因为那个上头,小编才会找到我,可能那个领导已经关注我一段时间了,他在这方面肯定有点懂。最底层的材料是正确的,但是加过程出错了,这种事发生在我身上,也可能发生在其它地方。

现在的人真累啊,看了消息以后还得多一层判断,这到底是不是真的呢?这真的程度有多少?

2017-03
18

写blog这事

By xrspook @ 20:51:17 归类于: 烂日记

一整天我都没有想好今天的blog应该写些什么内容,直到晚上我回到家这已经是摆在日程上必须得完成的事。通常来说,很少情况会这样,即便我写blog的时间是早上刚起床以后,人不算太清醒时。话题这种东西对我来说是一个你不去真的下笔有可能你还是把握不到,但当你开始以后,就会像行云流水一般。对blog来说,这不是什么坏事,但如果这是一篇文学作品或者特别有用途的东西,显然这不是应该有的思路。结构很重要,逻辑也很重要,正是因为我是一个没心没肺的人,所以通常来说,要我写东西,我都不会事先在那些东西上花时间规划,因为我觉得如果一旦我花时间去先做结构,我就不知道该如何往里面添枝加叶了。那就像是思路被控一样。在我的blog里经常会发生,一开始我在说某件事,但是说到某个程度,我又话风一转,到别的东西上面去了。而且这个大转弯还不是随便聊聊别的然后再拐回来,而是一去不回,而且是越说越兴奋。

在没心没肺没有具体话题的时候,我的文章主题通常是吐槽。有可能是吐槽工作上的不顺心,又或者是诉说梦里遇到的种种神奇。如果我的blog不是大清早写的,而是晚上才写,估计我就不会记得前一天晚上我做过什么梦了。所以从前当我的blog都是下午或者晚上才写的时候,我很少会把梦境写进blog里。但如果每天早餐之前就要写完blog,梦境就成为了主要话题之一。什么时候写blog?我觉得这没有一个规定,就像该什么时候跑步才最好一样,没有一个百分百正确的答案,这种事要看你什么时候抽得出时间。在一定程度上,我觉得写blog和跑步,是同样的事,尤其是你所进行的那个跑步是慢跑的时候。那都是一个自省的过程,一开始脑子里可能是一团糟,没有具体目标内容。但随着逐步的深入,人自然而然的就会进入某种状态。如果一个人能养成每天都写blog的习惯,我相信,即便他没有跑步的习惯,一旦他开始了以后,他肯定也能一直坚持。我觉得这两个过程的共同点是主动地制造孤独、主动地进行思考或者反省。有些人会把这个过程安排在打坐或者冥想上面。但我觉得,如果二者可以结合起来,为什么我要静止在那里打坐,而不是边跑边想,顺便锻炼身体呢?为什么我要把时间耗在什么都不干的打坐上,而不把那些东西实在地在某些具体介质上输出呢?思考跟输出是完全不一样的两回事,就像我昨天看米兰·昆德拉《笑忘录》其中一篇里面说到:儿子知道很多词汇,但他对这个世界的很多东西都一窍不通,老爸总是找不到合适的词汇表达自己,但是他实际上却无所不知。如果光是思考而没有输出,非常容易就会落入这种境地,当你真的想跟别人分享的时候你已经不知道该用什么方式。现在这个年代,如果你思考的东西没办法让别人理解,那么你所思考的东西就等于白费了。锻炼不一定就有用,把东西都写下来也不一定真的能帮到你。但我觉得,起码在生理和心理方面,这比什么都不干强那么一点点。

今天是3月18号,我终于第一次正面遇上了2017年的一场大雨。

© 2004 - 2024 我的天 | Theme by xrspook | Power by Word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