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2
19

电饭煲戚风蛋糕

By xrspook @ 22:26:35 归类于: 烂日记

我是个控制狂,那仿佛是我的基本属性,在我血液之中,无时无刻不在发挥着作用。

我喜欢以超匀速跑步,重点是控制心率和速度。

我喜欢做馒头,在最终馒头出锅拿起之前不让我妈碰面团半点,我更讨厌我把面团的盆子漂浮在温水上面盖湿布发酵的时候我爸掀开去看!他根本就不懂面团发酵的程度如何,看了又怎样!更重要的是湿布的四个角必须折起,否则就会拖到水里,在我看到的时候,我爸每次都是随手一掀然后随手盖上,每次湿布的角落都会掉到水中。为什么非要搞我的东西呢!我觉得,那纯粹是捣乱。我的程序在没有经过修正之前任何人的插手都是捣乱!我喜欢用手,用左手(在搓长切块之前盆子里的操作都是左手完成,曾经鼠标手的右手腕太弱)去感受面团的冷暖软硬。一开始的时候是撞彩,面团发酵出来到底会不会太粘纯粹是靠运气。但自从我成功以后,我就会记住成功,成功的基因于是就可以占主导地位,成为我的条件反射。我从来都不会在发酵结束的时候去按一按到底好了没,50多℃的温水水浴发酵,50分钟左右就可以,如果室温15℃不到就得等到1小时。因为每次放的面粉都大概是1斤,发酵好的面团在我的不锈钢盆子里盖上湿布应该是弱弱把湿布顶起的模样,如果表面有超过50%都和湿布接触就说明我发太久了,再揉的时候会有一股酒味且会太粘,但即便如此,出来的馒头吃起来差别也不大。家人之中吃了我最多馒头的估计是我爸,因为我爸吃馒头太凶狠,所以如果我蒸的面粉超过1斤,我妈就会赶紧把馒头装起来拿去送人,免得我爸狂吃。我不是不喜欢吃自己的馒头,但实际上我吃得并不多。如果你一直在做啊做啊就自然会对那个东西有免疫力,不是不喜欢吃,只是心里淡定,知道只要不懒惰,什么时候都有得吃。

大前天晚上我开始第一次做电饭煲蛋糕。从第一次蛋浆太多电饭煲“呕吐”蛋浆到现在已经能完美稳定地作出电饭煲戚风蛋糕,不过4天的时间而已。我也为自己的神乎其技感到惊讶,我妈的疑问已经从一开始的为什么可以这么丑陋转变为为什么一个比一个漂亮。按部就班,严格执行规程,要改进的话每次都只改一点点,我觉得,现在自己的电饭煲戚风蛋糕已经没有可以更成功了,所以,100%地hold住这种水平是我要做到的。

第二个蛋糕,回缩非常严重,根本就是蛋饼。

2015-02-19_cake01

第三个蛋糕,一个鸡蛋一勺面粉,虽然有点卷边,但已经略有感觉。

2015-02-19_cake02

2015-02-19_cake03

第四个蛋糕,两个鸡蛋两勺面粉,已经迈向完美了,虽然有些不知道什么的焦糖色的颗粒,上表面不太平整。

2015-02-19_cake04

2015-02-19_cake05

今天的第一个作品,比之前发得更高,更不回缩,表面的那一倒弧线是我反扣蛋糕的时候磕在盘子边上造成的。

2015-02-19_cake06

2015-02-19_cake07

今天的头两个作品。

2015-02-19_cake08

今天的所有作品!旁边的是乐扣500mL的水瓶,高约20cm。

2015-02-19_cake09

美拉德的焦糖色真漂亮!隔水蒸和微波炉都做不到这个效果,在没有烤箱的前提下,电饭煲简直就是做戚风蛋糕的神器!

2015-02-19_cake10

详细描述一下做电饭煲戚风蛋糕的过程:

工具:大小碗状容器各一个(大的用来打发蛋白,小的用来调和蛋黄和面粉),鸡蛋,面粉(到处都说必须低筋面粉,但我用的是麦芯粉,是高筋粉,还是很成功,起码看上去没问题,估计专业人士觉得那很有问题,但我是粗人,没感觉,啦啦啦),牛奶,盐,白醋,砂糖,酵母,陶瓷勺子,打蛋器,硅胶刮刀,陶瓷勺子,完全平整、且直径大于电饭煲的盘子,电饭煲。

1、大小容器必须完全干燥,打蛋清的必须完全干燥,但蛋黄其实关系不非常大。把2个鸡蛋的蛋清和蛋黄分开,蛋清的盘子先放一边。
2、用硅胶刮刀把蛋黄捣烂搅拌均匀,手法无所谓。加入少许酵母,半勺砂糖,少许牛奶,搅拌均匀至砂糖完全溶解。加入2少面粉(起山冒尖那么多),上下左右翻动翻动蛋浆溶解面粉,不能打圈搅,以免形成面筋,用高筋面粉的死定了,低筋面粉也救不了你。翻动手法其实就是硅胶刮刀把底下的不断翻上来盖在上面,再不行就压压,直到面粉完全和蛋黄浆融为一体,最终效果应该是只能弱弱流动,太浓稠完全流不动的再适量加入牛奶。
3、完全用同一个方向打蛋白(关键)!打那么几下,表面出现大泡沫时加入少许的盐和几滴白醋。再打那么几下,加入大半勺砂糖。打发至表面形成均匀细小白沫再加入大半勺砂糖。前面的打发可以慢一点,幅度大一点。顺便当作是前臂workout的热身。第二次加糖后就开始猛力搅打吧,有那么狠打那么狠!先是会出现再也看不到蛋清,但泡沫流动性仍非常好。继续下去你会感到搅打有阻力,此时把打蛋器提起泡沫会冒尖,但尖端长且会自动弯曲,把碗侧一定角度,泡沫能流动,这叫做湿性泡沫。还不行,湿性泡沫做的蛋糕回缩厉害。革命快要成功了,继续发狂打吧。泡沫打到打蛋器提起能出现短而尖的山峰,峰不会弯曲,碗倒过来,里面的东西完全不流动,这就叫做干性泡沫,这就OK了,这是我们需要的!继续打下去均匀温柔感的泡沫会出现棉花状的东西,那叫做打过了,打蛋器提起不能拉起山峰。我个人觉得,要手动打蛋打到全部棉花状你是神人!我的经验是打到泡沫有少量棉花状,泡沫完全不能流动为止,没有一点点棉花状我不安心,过了一点点比大部分是湿性泡沫没打够好。
4、电饭煲插电按下煮饭键预热。
5、混浆,这个步骤得尽可能快,不要吝啬一点点的泡沫或蛋浆而折腾刮半天了!把一半干性泡沫加到蛋黄浆里,用上下翻拌的方式调匀。然后再把余下的也加进去,上下翻拌调匀。
6、电饭煲内胆取出,把蛋浆倒入,轻叩锅底震出蛋浆中的大泡沫。内胆放回去,关上锅盖按下煮饭键开始加热!
7、我用的是1.6L的电饭煲,2个鸡蛋2勺面粉。煮饭键按下后5分钟会跳保温,拔掉电源,用湿布盖住电饭煲出气口,继续闷25分钟。
8、时间到!拿走湿布,戴上手套,开盖后以秒杀的速度立即把内胆拿出并倒置,把蛋糕反扣在盘子上。不要多手去碰热乎乎的蛋糕,这时的蛋糕非常娇嫩,一碰就破相了。静置冷却后,再慢慢折腾不迟。

注意事项:没加面粉的蛋黄可以随便搅;搅打蛋清只能用同一方向;加入面粉的蛋黄浆以及最后混合蛋清泡沫和蛋黄浆的时候只能用上下翻拌的方式,不能画圈;打发蛋清是最最重要的步骤,是蛋糕严重回缩与否的关键!电饭煲的加热及闷烧时间也会影响蛋糕回缩与否,时间太短未熟,时间太长,哪怕只是闷的时间过长也会导致蛋糕回缩。

我能说的都说了,如果你还是做不成,我只能摊手。

2015-02
12

向THE BEST学习

By xrspook @ 10:16:02 归类于: 烂日记

怎么会有让别人不那么厉害从而让自己显得不那么糟糕的思维的呢?但事实上这种事太普遍了,在那些甘愿生活在大同中的人们的心里,他们根本不希望别人太牛逼,因为相对而言他们就会显得有点弱了。我是这么觉得的:如果你不服气,你可以做得更好;如果你觉得你不想靠付出辛勤劳动换取厉害的话,你直接不把别人的牛逼当回事就好。有什么理由让别人从优秀上走下来回到你们的平凡之中?为的只是让你们这些普通人觉得没有低人一等?我觉得这是神一般的思路,但如果这种思路不是很普遍的话地球上也就没有那些会暗地里挖坑陷害你,出其不意背后捅你一刀的事情出现了。为什么今天我会突然聊这个?因为昨晚单位团年饭在敬酒的时候某个男同事跟我说:“你能不能不穿短袖,你让我们这些男的都不知道该如何是好。”(整个单位40多个人一起吃饭,只有我一个穿短袖,大多数人穿了好几层长袖,有些甚至在穿薄羽绒服)如果我觉得我冷我当然不会这么穿,我为什么为了让你们觉得面子好过而故意闷着自己呢?我从来都不会为了好看/漂亮之类的故意整自己,按照自己的感觉穿多或少是我一贯的作风。如果你们觉得我穿短袖让你们难堪,你们可以把身体练好穿背心上场啊!比谁穿得少这有什么意义呢?我完全就不觉得穿得少哪里牛逼了。居然连这等鸡毛蒜皮无关紧要的事都被称作会伤害他们的自尊心,WTF。

要当THE BEST就必须向THE BEST学习。这句话,Alberto Rodríguez经常提到,当然啦,他这么说通常是默认他自己就是THE BEST,其他人必须赢过他才有资格自诩是最棒的。

周日晚上我就已经写完了我第一篇要投稿发表的论文,但直到昨天我的搭档才发现原来我星期一跟他说的写完某些东西的意思不是我写完了准备投到单位内刊的东西而是论文。这是我第一次投稿,到底要投哪里我心里没底。我的搭档的投稿操作经验丰富,投过去,发表肯定是没问题的,很多时候甚至连修改都不必了,直接交版面费最后就是等刊登发表而已。这般顺利与否其中一个很重要的点是,投的期刊杂志社到底是哪里!就食品工业类的中国核心期刊而言,毋庸置疑地肯定是《食品科学》最牛逼,那是这个领域顶级类的。我工作的这些年里,好像没听说过我们整个单位系统内有谁曾经成功过。我不知道文章应该投到哪里,粮食类的比冠名“食品”的显然相对来说更容易,但我的搭档昨天居然说先投去《食品科学》和《食品科技》,不行了再转投粮食类的。OMG!要这么拼?虽然,我们心里都很明白,食品巨头的期刊杂志收录我论文的几率很低,感觉不会超过10%,即便收录了也要排很久的队才能轮候到刊登发表。我想都没想过他居然想这般“搏一搏,单车变摩托”,不过这等尝试又的确真的非常好玩。不颠覆不让这个单位系统的所有人颤抖我们会觉得我们的工作没做到位。毕竟,我觉得我的搭档是有100%把握即便投稿食品类期刊不成,他也有能耐让文章可以在粮食类的期刊上发表,区别只在于顶级核心期刊和一般核心期刊。想当最好,还是只是要混日子得过且过?要玩当然得玩最高档的好吗!既然目标是顶级,我当然现在开始就得把顶级期刊看那么一下,感受一下那种氛围。这就是ADR所谓的神马必须向THE BEST学习,哈哈哈。

生活又充满未知的好玩挑战因素了,OH YEAH~

归档:2015-02-12 男男女女。

2015-02-12_stamp01

2015-02-12_stamp02

2015-02-12_stamp03

2015-02-12_stamp04

2015-02-12_stamp05

2015-01
29

关于橡皮章盖印的种种

By xrspook @ 13:11:41 归类于: 烂日记

就在我打算平静地开始写blog之前,那个屁人引发的屁事又让我的心情狠狠地波动了起来。一个人要有多么的无聊低级神经病无能才能把注意力完全放在别人身上而不考虑自己有多么糟糕呢?好吧,我继续用定语加在句子里发泄我就和某人一样渣了。视而不见,用事实揍扁那些故意要栽你的人是最好的进击,get√。

昨晚打算做大数据的,结果在看完电影后折腾橡皮章就折腾了一个晚上。先是常规的试印,然后是在小卡片上印了好些,虽然印了5张以上,但称得上完美的几乎没有,有些有显得略模糊,有些是某些部位太用力了于是就变成了一坨,我那个去!也有的是明显印出毛病了的,比如说有些部位没有颜色,橡皮章在卡片上印偏了。我觉得啊,印好橡皮章的难度不比我刻橡皮章的难度低多少。印橡皮章对我来说影响的因素更多更不可控,我是一个粗人,尤其要让我用阴柔之力的时候。至今我仍不知道如何用力按压让图案上的染料均匀清晰地转移到其它介质上。是用手指按?用手掌按?很猛力地一次性还是盖上去以后慢慢推?反正有一点是很确定的,橡皮章绝对不能和受印介质有半点的位移,除非你故意要营造某种虚实效果。每一发都保证相同的力度,每次都在介质的固定位置把图案搞上去,这实在太难了!于是呢,很多时候我会弱化印这个环节,平时我只会做一个简单的试印,一个封套的盖印以及一个小手册的盖印。我很多很多很多很多的章子从雕刻完成到被收起来放一边就只经历过这三趟的盖印。橡皮章做出来却不去印,这意义何在?说真的,我享受到是做章子本身的乐趣,我最喜欢做的是拿着雕刻刀让完整的橡皮按照我的设计剔除多余剩下我需要的部分。期间我会分心有可能不完美。如果下刀太浅,没刻断继续补刀也就OK了,但如果下刀过深,那是要付出误伤图案剪掉不应该剪掉东西的代价啊啊啊,那是无可挽救的!

上上周刻的是Dos Caras和Dos Caras Jr.的合体面具,上周刻的是Lucha Underground的logo,这周刻的是《进击的巨人》里面的“自由之翼”logo。相比之前的“宁静海”系列,连续三周的章子的大小以及图案的难度都大了很多,而且图案都主要以线为主。线的宽度就只是0.3mm铅笔一笔过的那种程度而已,虽说谈不上真的只有0.3mm,但0.5-1mm的范围总是有的。于是,我就需要更多的时间去prepare,去计划之前之后的时间安排。我应该什么时候开始刻?什么时候完成?什么时候照相?有没有什么特别的事会蹦出来影响我的进程?

目标→计划→实施→检查→改进→目标,这个循环过程已经扎根在我的脑海里,条件反射我就会这么干。质量体系的管理方法是我自身的一部分,正是因为我已经练成了“自然”这么严谨,于是对其他人的不经大脑我条件反射地就会抗拒和蔑视。我不想挑你们的刺,我自己要烦的事一箩筐,为什么你们还要故意挑衅我跟你们干架呢!神经病不是么!

今年我的目标很简单——用我正能量无比的优秀表现憋死某人!

归档:2015-01-29 为自由进击。

2015-01-29_stamp01

2015-01-29_stamp02

2015-01-29_stamp03

2015-01-29_stamp04

2015-01-29_stamp05

2015-01-29_stamp06

2015-01-29_stamp07

2015-01-29_stamp08

2015-01-29_stamp09

2015-01-29_stamp10

2015-01
22

无边吐槽

By xrspook @ 22:24:17 归类于: 烂日记

又到单位考核要写年终总结的时候,很多人都如临大敌的样子。有些晚上不回家就是为了要写年终总结,有些大清早天还没亮就爬起来也是为了那个,有些人在需要使用2天前写完被认为是神人。我不知道这到底是一个什么状况,起码我觉得如果你在需要使用前1小时才写好的话你才是真的牛逼,因为显然你就没有把那当作一回事,那不过是篇用800-1000字就能打发的玩意而已,除掉一头一尾的很多固定搭配,需要你费神的也不过600字左右。600字是一个什么概念?每一条围脖不能超过140字(含标点符号),600字不过是5条围脖不到的量而已,但大家一天要发多少条围脖呢?如果不发围脖,一天要发多少条微信呢?连微信都不发,QQ或短信总有那么一些吧?在不经意的时候已经写了很多字,只不过在写年终总结的时候大家觉得字字吐出来的都是血,不知道如何写起。有可能是做了太多区区千来字概括不了,也有可能是得过且过,只是别人叫你干嘛你就干嘛,完全想不起具体做了什么。大概写2000字是我的习惯,也就是用小四宋体、1.5倍行距,设置上下左右各2cm页边距,写一页半A4的样子。虽然和平时写blog比起来,写年终总结要难那么一点点,因为用词不能太口语随便,但2个小时绝对可以弄出来。写出来甚至比后续多次阅读修改需要的时间还少。对我来说,年终总结无非就那样了。

下午的狗屁批斗大会持续了接近3个小时,每次都这样,我们只有13个人,但耗费的时间比人家20几人还要多,你懂这个科室有多么的无聊弱爆的。在搞完一堆东西以后,那个弱爆了的科长在弱弱鸡鸡地说以后那些神马“本年度完成绩效情况(主要成绩、存在问题、努力方向等)”需要按照括号里的情况一条条列出来,尼玛的这是问答题吗?那么“等”字该如何处理呢?!难道来一个(四)等[回车,@#¥#%……&¥%&]吗?!这个括号里的东西摆明就是为了那些不知道“本年度完成绩效情况”该写什么而所作的指引,智商让人很抓急的领导却提出了这样的要求,让人无语。如果人家要你一条条分列,表格就不是一个大表格里留1.5页纸给你写“本年度完成绩效情况”而是把“主要成绩、存在问题、努力方向”这三类狗屁分列在3块表格中。号称是计算机专业毕业的,连这等分类思想都没有考虑到,我再次怀疑他到底是如何毕业的!也罢,成人教育或许大概就那样了。这不是教育的问题,是人的思考有根本缺陷的问题。反正我是绝对不会那么写,你要怎么奈何我?!一个科长的年终总结基本就是把岗位职责照抄一遍再多加几个数据你就明白那到底有多高水平了。每年都是那几条“存在问题”从来存在,未曾改变,他自己不觉得丢脸作为下属我都觉得挖个坑跳跳进去。

每年批斗大会我都会有很多很多很多很多很多很多很多东西需要吐槽。

今天我总算把“你们不知道的检验室”下篇基本写完。主体内容已经完工,合计4000字+,比上篇还要多。还有很多图片没有整理和粘贴,光是文字已经5页纸,所以全部图片都上去以后版面估计可能超过8页,卧槽,我再一次崇拜自己的吹水能力,怎么就可以这么牛逼的呢?!而且即便已经写了4000+的字,但我觉得我还是没写够没写全。我真应该去写长篇小说…… 年终总结写完,迫在眉睫的吐槽文章写完(你们不知道的检验室,上下篇,合计8000字+),如果下周仍没有什么大任务降临的话我就可以开始RF Video – Alberto Del Rio 的校对了,又是一项庞大的工程,小五字体单倍行距超过20页的大炸弹正在等待我拆除。战斗吧,少年!

归档:2015-01-22 lucha新世代。

2014-01-22_stamp01

2014-01-22_stamp02

2014-01-22_stamp03

2014-01-22_stamp04

2014-01-22_stamp05

2014-01-22_stamp06

2014-01-22_stamp07

2014-01-22_stamp08

2015-01
17

与生俱来DIY

By xrspook @ 22:06:19 归类于: 烂日记

每次在外婆家架起小米平板、插上OTG连接线,摊开超薄软键盘开始敲的时候,外婆就会问,这个东西是不是算盘?上周问了一次,这周再问了一次。每次我都会跟她说着是键盘,这不是算盘。但如果说这是算盘也可以,因为键盘当然能做算盘的事,而且可以做得比算盘更快更好。因为我和平板电脑匹配的键盘是软硅胶大的物理全键盘,所以敲打的时候还几乎没有声音。这跟算盘有非常明显的区别。算盘拨击的声音那可真的是震耳欲聋啊有木有!我小的时候外公就是用算盘计算的,当时没有计算器。我印象中外婆家男装柜的某个抽屉里有个太阳能计算器,小时候每次偷偷拿出来玩的时候都觉得好高端好神奇。具体牌子是什么已经忘记了,好像不是CASIO,但是个日本品牌,真的是进口正品哦!在物质缺乏的年代,虽然进口货很贵也很少,但从来都是如假包换的正品,那是真的用上一辈子都不会有毛病的那种,跟现在街边几块钱的山寨冒牌货有本质的区别。从前,外婆家的彩色电视机是HITACHI的,据说是从香港带回来?调台那个是真心的辛苦!在没有有线电视的年代,各家各户都要弄自创好神奇的天线来接收信号看电视。最常见的莫过于一个人在楼顶调校角度,一个人在家里看效果,两个人的交流就是扯着嗓子拼命吼。现在的孩子是不会再有那种经历的了。在我还是小屁孩的时候,家里很多东西都是大人自创改良出来的,对我们来说,动手能力是必须具备的,是耳濡目染觉得理所当然的。生活中怎么能没有拿着个螺丝刀钳子锤子之类敲打折腾呢!电子游戏机之类也是我这代人非常熟悉的东西,但对我来说,我几乎和那玩意没什么交集。小时候不打游戏机,长大后也对什么电子游戏没兴趣。对我来说,玩那些别人设定好规则的游戏没有我自己天马行空随心所欲利用手边的东西创造出我原创的东西好玩。

今天的跑步挺作死。首先是还没开始,从6楼家里出门,下到一楼即将要开防盗门离开的时候觉得我要便便了。那是腹泻的感觉,必须要上厕所,于是不得不又爬回6楼回家解决问题。18K过程中,C60有2次“无GPS”的提示,第一次在8K多的地方,第二次在9K多的地方。我知道今天C60显示的距离肯定会被坑爹了!结果呢?我跑到C60记录里最常见的18K结束地方,C60说我跑了16.34K,所以配速是625,我那个去!足足吃掉了我1.66K的距离,无语。总耗时01:44:54,18K,真实配速是550,平均心率156,最大心率178,平均步频96。这些数据显示也都还可以。156的心率,我还想有什么作为呢?!Nike+记录的距离是18.85K,01:45:47,配速536。今天出门的时候阳台的温度计显示13℃,Nike+的温度是12℃,Yahoo天气今天刷不出数据,UC浏览器记录的温度是14℃,湿度47%,风速2级,北风。但你知道么,在最后2K的时候,我都快被某些区域的风吹得快倒过来走了好吗!我一路向西,那应该是西风或者西北风。

周六LSD晨跑18K是一个遇见的盛宴。几乎每次跑这条路线的时候在珠江琶醍以东的阅江路上会遇到一个穿全白的大叔(他的习惯是穿全白,我的习惯是穿全黑,起码在我8点左右出门去跑步的时候我俩这么个穿法,够可爱),在珠江泳场和海珠桥之间会遇到跑了一辈子步的大伯。今天我隐隐觉得从琶洲大桥折返向西的路上有个人一直在我后面,最靠近的时候我们估计相距不超过5米,从呼吸声音判断,应该是个男的。他足足跟了我5K?很多次我都听到后面有踩到树叶/沙子的声音,我觉得有人在我后面,很靠近了,但我没有扭头去看,很多次我都觉得他是不是要超越我呢?所以我都让在了1米宽左右单车道的左侧,但一直没有超越,摊手。最后时刻,在跑过猎德大桥和广州塔之间的斜坡的时候,我明显地能听到后面的呼吸声加重了好多,那个地方,我是故意加大了深呼吸的力度爬坡上去的,我有能力这么干,在大学城跑的那个上下坡频繁的环湖6K路线上我已经体会到了,但要跟着我那个更快的上坡步频和下坡大步流星并不容易,这种奇葩跑法完全和我平路前进的方式不一样,显得有点激进。如果再多200米,我后面那人肯定会把我超越了,但在最后关头为了可能有点面子的关系在上坡下坡后我没有减速。在有轨电车广州塔西站我向右转进江边路线,他不知道是继续向前还是向左,反正,我俩分道扬镳了。为什么会一直没有超越呢?我的速度和他的差不多,跟着我更省事?还是说他故意想看看我到底什么水平?估计人家不会那么闲,跟个5K神马够长久的。

上周和这周的就18K里我开始尝试数7跑法,也就是4步吸气+3步呼气,这样的话,理论上我能控制住更低的心率,但暂时来说执行的准确度还不高,到某些时候会觉得氧气不够,所以自动就转为了我最熟悉的数5。为什么数5我就不能控制在一个较低的心率强度呢?数5在有需要的时候我可以加深呼吸实现更大的步距(冲刺)或更有力的蹬地(爬坡),在我的血红蛋白指标合格以后我可以轻松地这么升级强化,但为什么我就只会更狠而不会更温柔呢?我那个去!我必须学会更温柔的啊!因为夏天进行的MAF180里我需要数5!虽然呢,那个还远着呢。

我在敲键盘,我妈在我面前一直说啊说啊说,即便我有再强的控制力和抗干扰能力也会受影响啊,够烦。

© 2004 - 2024 我的天 | Theme by xrspook | Power by Word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