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4
30

另一个成功

By xrspook @ 9:13:27 归类于: 烂日记

没有以前大小的相框,买了大一号的,做了个给自己留纪念,DANGAL对我来说是一段很不一般的经历,不只是电影本身,还有我前所未有的默默主动参与度。有没有付出努力过,自己知道,问心无愧。
http://weibo.com/1875847321/F0Qz7aSAZ

去宜家家私买相框我来说一直都是非常简单的事。我一直都没有意识到,原来宜家家私也有某个型号相框售罄这种事。而且那种卖光并不只是一两天。昨天,我去宜家家私,想买13×18大小的某款白色相框,找了一圈都没找到。好不容易,终于看到了个工作人员在理货。她不慌不忙地回答我说,那种型号的相框很久以前已经卖光。然后我又加问了一句,是不是以后都不会有呢?她说,以后应该会有,但什么时候到货很难说。那个款式的相框有黑色和白色两种,黑色的各个型号都齐全,唯独白色我要的那个型号缺货了。以前我去宜家家私,从来就没有遇到过这种常规产品缺货的事,所以当我真的遇到,我还真不知道该怎么办。我把那里适合大小的相框又都看了一遍。但我觉得那些都不是我想要的,难道我真的要买一个黑色同款的?黑色和白色相框对我来说区别在于黑色按照我们的习俗,貌似那是用来放死人相片的。我不想在我的作品里加入太多的颜色。白色刚好是一个重复色,如果是黑色就等于又外加了一些东西进去。我在那里纠结了非常长时间。在经过仔细的比对以后,最终我买了大一号的白色相框,大小是24×18,这几乎等于我之前想买相框的两倍大小。如果把相框里面的内衬算上,其实,两倍大小的相框,也没大多少。从另一个角度考虑,相框更大会让我里面的内容不显得挤。但是买大一号的缺点是费用是原来的两倍以上。之前的价格是9块9,但大一号的价格是19块9。这是抠门方面的考虑,另外一个考虑的是上周五我已经做好了内容物,我本打算把相框买回去,把东西直接放里面就可以了。那个尺寸,完全是按照18×13去做的。但现在,相框变大了,就意味着我要对里面的东西进行改造。有可能是重来,也有可能使用其它大开脑洞的方式补救。这一切都证明着计划赶不上变化这句真理!对上一次买18×13相框大概在半年前。当时买那个相框的时候也纠结了好久,但当时纠结的内容是买哪个款式的相框。

昨天去宜家家私的时候,我特地背了个跑步的水袋包,因为我计划来去都骑车来回合计需要约2小时。因为我就没有考虑过他们居然有缺货这一条,按计划,相框是可以放在背包里的,但因为最后买到的产品是原来的几乎两倍大小。所以我也就只能用其它打包方式。也幸好我出门之前已经准备多了一个有挽手的塑料袋。否则,我回家的路上,我就不能骑车,而不得不搭公交车。把装在塑料袋里的相框绑在骑行背包上,胸前一袋(相框)、背后一袋(水袋包)很奇怪。不能说那100%不阻碍我骑行,但起码那种阻碍在我可接受的范围之内。

昨晚事情太多,于是当我把相框以及里面的内容处理好的时候,已经接近凌晨十二点。我不应该那么晚还不睡觉!但有些事,你做不完,无论如何你也睡不着。所以虽然很晚才睡觉,但是我一躺下就睡着了。那是一种舒坦的心安理得啊!大一号的相框跟我的东西组装一起来效果很好,甚至那种感觉比之前原始大小的还要好。人没办法踏入同一条河两次,本来我想复制之前的成功,但后来,因为相框的原因,我之后又创造了另外一个成功。

大概,有时候成功就是在不得不的情况下出现的。

2017-04
27

出狠招

By xrspook @ 8:40:09 归类于: 烂日记

不知道省内的门诊医保通用什么时候才真的能上线实行。从现在的情况看来,即便今年之内医保可以通用,也只是针对住院。为什么会这样呢?医保里的钱明明就是人民币,为什么我存进去的钱我却动不了?!如果说那跟医保补贴有关系,如果我在异地结算,完全不动用一分钱补贴也行啊,就把那个社保卡直接当做一个普通的银行卡而已,不过用的是卡里自行缴纳的医保资金。平时每个月我们自己缴纳的医疗保险费用,一个月百来块钱不多,但是如果十年累加下来也是一个不小的数字。那个东西,就好像梦想一样,看得到摸不着。每个月我都有一大笔的钱被划到了各种保险以及公积金那里。但当我有需要使用的时候,保险里的钱却用不了。你只能找钱包里的钱去消费。为什么可以有这种霸王条款?情况就像一年前,各大银行的同行异地转账或提现需要手续费一样,蛮横无理。

而我之所以要吐槽这个,因为我脖子上的汗斑如果去广州的大医院,他们开一支药膏四十多块钱,一周之内汗斑就会消失。虽然我知道我的这些是汗斑,正统的说法是花斑癣,达克宁是可以搞定的。但是达克林需要的周期很长,一天两次,治愈需要3到5周,痊愈以后还得再用一周。因为治疗时间很长,有时你都甚至不知道到底是好了没好,因为症状变化太慢了。如果在脖子前面的我自己照镜子能看到,但脖子后面的,我就只能靠摸。于是这周我终于忍无可忍,用上了不作死就不会死的方法。在买达克林之前,我已经试过,但因为这个方法太激进,所以我没有使用,我选择了无痛的达克宁,但我个人觉得这种激进的方法,可能治疗的时间会短一点。我用的是2mL的分析纯冰醋酸,用蒸馏水定容至25毫升。也就是配成了8%的冰醋酸溶液。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单位没有食醋,只有冰醋酸,所以我就用这招了。家里的食醋写的是九度,也不知道那个度数是怎么衡量的,反正我猜用10%左右的浓度应该差不多。即便是8%的浓度,在一开始的时候,一涂上去你就马上会觉得非常刺痛。也正是因为这样,所以在用达克宁之前,我试了一两次以后就放弃了。现在,脖子后面那块汗斑用达克林可能已经两三周,虽然我看不到,但每次回家的时候我找我妈去看,她都说很明显。所以我不确定达克宁到底生效了没有。这周开始,我狠心停掉了达克宁,开始8%浓度的冰醋酸,使用次数继续是一天两次。感觉很不一样的是,第一天使用的时候一涂上去,汗斑的地方就已经非常刺痛,但现在,用了几天以后并不是一涂上去就感到痛,而是需要过一段时间。从现在的情况看来,那个时间在不断地延长。昨天可能是几秒,但是今天可能是接近十秒,估计再过几天时间会更长。而之所以这样,大概是因为汗斑的地方结了一层痂。所以冰醋酸渗透进去,没那么容易了。不只是渗透进去不容易,刺痛持续的时间我觉得也逐渐缩短了。不知道这样会不会影响效果,如果会的话,下一次我就只能拿个纸巾,用冰醋酸润湿了,然后敷在汗斑上面。这种治疗方式,绝对是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完好的肌肤8%浓度的冰醋酸涂上去完全没有感觉,即便是百分百的冰醋酸,也不会有什么感觉。但是如果皮肤是不完整的,浓度再低你也会感到刺痛。

而之所以要遭这个罪是因为麻涌小的医院他们开不出三甲医院的那种进口药膏。如果还是给我达克宁,这又何必呢!麻涌镇的医院尚且开不出那种药膏,更加不用说漳澎的社区医院。如果要让群众看医生转移到社区医院,他们在药物配置方面就得齐全。为什么他们就没有一个我去看病,但是那个医院没有那种药,其它地方或者配送中心有,所以可以有个选项,直接把药从配送中心发出快递到家里。这样就解决了小型的社区医院药物品种不齐的问题。在资源非常有限的小医院,即便医生再厉害也没办法。

疼痛是人生一个不可缺少的感官经历。

2017-04-27 KFC的真面目

2017-04
20

无谓的怨恨

By xrspook @ 8:37:57 归类于: 烂日记

近期吵架这种事基本上已经成为了我生活中很正常的一部分,跟任何人我都可以马上吵起来。以前我不这样,因为通常我只是保持沉默。而我之所以跟他们吵,很多时候是因为我觉得他们在不懂装懂,不是专家却要摆出一副非常专业的样子。而他们所涉及的内容正是我最擅长的,我有100%的把握和证据支撑我的观点。在我的反驳过程中他们完全没有还手之力。因为很多时候他们所谓的专家行为只是一个复制粘贴的过程,至于那个结果是怎么做出来的,他们并不知晓,只是人云亦云。大家都这么说了,为什么你要站出来搞反对意见呢!但真理不是掌握在大多数人手上的,我只对真理负责,其他人怎么说怎么做与我无关。很多时候,我的吵架并不是源于根本性的原则问题,而是我发现了其中的一些小毛病,可能是一些数据上的差异,或者是一些语法上的逻辑错误。我出于认真才把这些说出来,世界上可真没有人那么无聊要每天都故意认真阅读并挑刺,而且这还是无偿的。

你可以把我的反对声音看作是针对你们的工作,找你们的茬,但你也可以把它当作是一种善意的提醒。我不是那种懂得转弯抹角的人,所以一旦我认真了,一旦被我发现了错误,我就会直言不讳地指出来。没有情面,通常来说,也不会加入任何的感情色彩。除非我真的觉得那个问题非常不可让人接受,我会加一些讥讽的语气。如果的确因为自己的疏漏没有做好,别人提出了问题,这到底有什么不妥呢?我承认即便是我自己,觉得已经检查得很周密,但是我还是会犯错,当别人指出的时候,我的第一反应不是怨恨那个人,而是考虑我该怎么去修改,我有没有可修改的途径。毕竟这不是测验考试,这跟成绩没有关系。大家都只有一个目标,把事情做好。所以不存在那种我告诉你这个问题,你改好了,可能你就会超越我这个情况。话说回来,以正确的态度接受别人的不满意是人成长过程中必须得学会了一条。我也承认,在这个问题的学习上,我的水平还很糟糕。因为如果我的水平足够高,可能我就会漠视那些问题直接让其过去,我不会故意纠结在上面让大家都难堪。但或许,这是我性格的一部分,如果某一天,我不再那么直率了,看到别人有问题我也不声不响不提醒了,或许那个就不再是xrspook。

在写这篇blog之前,我有点生气。因为我觉得,可能某个人在围脖上把我拉黑了,我对此毫不知情。当我要用上某些功能的时候,发现我使用无能。其实拉黑不拉黑这种事实际上也没什么关系,毕竟因为我跟世界上的某个人不一定就非得建立某种联系,进行某项交流。他不过是世界上的其中一个人而已,除了他以外,我还可以和无数多的人去交往。我为什么要为了这么一个人而不开心呢!

从前当我还是某些小领域里面的核心粉丝的时候,我从来就没想过要把任何一个粉丝进行剔除处理。因为这完全是没有必要的,即便他们其中的某些人表现出来的确有点过于天真。但我觉得,指引他们走上正道也是我们的责任之一。一帮志同道合的人聚在一起,为的是快乐,而不是互相的羡慕嫉妒恨引发怒气。从出发点看来,我的初心是好的,但显然有些时候,我实在压抑不住内心那团羡慕嫉妒恨的或。但显然这团火并不是我被他们认为在故意挑刺的原因。要解决羡慕嫉妒恨,最简单的方式是直接不去看,眼不见心不烦。但为什么我还要去看呢?!因为我知道还有无数不清楚不了解的人会从他们那里获取信息,如果他们有什么错漏,将影响非常多的人。大概是心里某种正义在作怪,所以我不能容忍这么多的人因为他们的失误而信息错误。

不作死就不会死,能力越大责任越大。

归档:2017-04-20 胡大叔

2017-04
13

还好啦

By xrspook @ 8:48:33 归类于: 烂日记

一直以来我都默认网上订电影票是最便宜的,因为它通常都要比传说中的定价低好多,有些时候甚至会低超过50%。通常,比定价低二三十元是很正常的事。但直到昨天,我才知道原来在台湾网上订票要比到电影院里买贵。有人说贵十块钱,有人说贵二十块钱。当然,这里指的是新台币。新台币跟人民币的换算,大概是五块钱新台币等于一块钱人民币。折算下来一张电影票他们要是在网上购买的话会比到电影院购买贵2到4块钱人民币。当然,如果抠门的话,可以去电影院买。但遇到大片会存在一个你到电影院排队买票的时候发现票已经卖光的现象。但是如果在网上订票就不存在这个问题,因为一出票你就可以去买,而且可以选座,知道那场电影的订票人数是多少,好控制自己的出手时机。同时也能为自己找个好一点的观影座位。

台湾那边的习惯跟大陆这边截然不同。因为现在在我们这里,去电影院看电影的年轻人基本上已经不会现场购票,即便是现场买票,也是去自助售票机。但更多时候,我们通过各种网络手段去买票,遇到一些特殊的场次,购票是需要秒杀的。不同的电影院有不同的app,综合的卖电影票的app也有一大堆。不同app的折扣不一样。对我们来说,买电影票这种事最让我们头痛的不是在网上买还是到电影院去买,而是在哪个售票平台买更划算一点。试想一下,如果观众都自助购票,电影院也就不需要配备,那么多的售票人员。观众也不需要在电影院售票窗那里排好长的队伍。更加不会出现排队到了才发现电影票已经卖光。显然,我觉得大陆这边推崇的自助模式省力省时间,同时也省钱。虽然我不知道这个省钱能持续多长时间。

不只是电影票,几乎所有东西,我们都会在网上买。吃的不能吃的,甚至服务都可以。快递的兴起让整个中国的人都像生活在一个城市里,想买什么都可以轻易买到。外卖的出现更加让宅男宅女们足不出户就解决一日三餐的问题。挂号可以手机搞定,医院付款也可以手机搞定,当然,也可以在家里用手机炒股之类。基本上,现在从前被定位为只能在专业场所干的专业事,现在基本都已经可以通过智能手机搞定。对中国人来说,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双11的电商血拼,消费者们不停地剁手、不停地买买买,把自己的钱包全部都买光,甚至买出负资产。现在的双11已经逐步从中国人的庆典变成全世界的庆典,世界各地的人都知道双11的时候要到中国的电商买买买。而另外一个疯狂的时候是春运。如果说双11的买买买是个人的犯贱行为,那么春运这就是不论你愿意不愿意,只要你有那个出行的需要,你就必须迎上去开始战斗。从前在火车站排非常长的队伍买票几乎已经成为历史,因为现在的人用手机app抢票基本上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就已经秒杀光了所有机会。出票的几分钟,甚至几秒钟之内票就卖光了,你还去现场排个什么队呢!

不知道能不能这么说,中国的网络是最受限制的国际互联网,但就在这个少半截的网络却有一个非常强大的生态系统,关系到每一个人的生活。如果现在还得退回去医院看个病也得现场挂号的年代,估计我们很多人都会抓狂不已。互联网上有很多东西我们看不到,对一些年轻人来说,他们甚至不知道看到是什么滋味。但却正是在这个被阉割的互联网上,我们享受着一些发达国家的人都还没有习以为常的方便。

不能说我们非常好,但起码,我们并不那么糟糕。

归档:2017-04-13 I LOVE U

2017-04
6

Singam系列观后感

By xrspook @ 8:54:21 归类于: 烂日记

虽然看印度电影已经有两年多,但是我还是傻傻的分不清泰卢固语和泰米尔语。要通过听来辨别基本是不可能,看到了具体的文字有可能会分得清谁是谁,但是在分清谁是谁之前我还是得去复习一下泰米尔语和泰卢固语的文字到底大概是什么模样的。于是这就让我很纠结,到底某一部南印电影说的是泰卢固语还是泰米尔语呢?无论是哪种语言,肯定我看到的已翻译版本大家都是用英语去翻译的。至于为什么得纠结泰卢固语和泰米尔语,是因为电影里面可能出现某种文字,但那不一定就意味着演员们说的就是那种语言。看印地语电影的时候我看到天城体就默认那是印地语。相比于印地语电影来说南印电影我主观选择看得少,自然就多困惑了。如果某一天我在印地语电影里面看到了天城体的某些文字,可能那并不是印地语,那可能是马拉地语。我觉得二者扭来扭去差不多,但显然他们完全不是一回事。可能他们的渊源有点相似,都来自梵语,但在后来的进化过程中,他们变成了两种不一样的语言,这种不一样的语言并不等同于中国同样的文字不同的多读法。因为文字也不同,所以那不是方言,是不同的语言。

要把电影打进南印市场就必须有泰米尔语和泰卢固语的翻译版本,我认识这两种语言,第一次分清他们的文字,是从Dangal的宣传开始的。那些扭来扭去的文字,居然拷贝到电脑上系统还能识别出来,而不只是一个方块这已经足够让我觉得很神奇了。

连续三天晚上,我看完了Singam系列。之前就听说过有这些电影,但我不知道主角是苏利耶(Suriya Sivakumar)。我是先从三看起了,因为那是印坛新近的作品,Singam 3是2017年2月上映的电影。看完三以后,我觉得感觉很好,于是把一和二都看了。顺序是先看三再看一最后看二!感觉很好,满满的鸡血感。跟我过去看的印地语动作片感觉完全不同。印地语动作片很多时候就是秀身材。于是有网友调侃说,这该不是去健身房随便找个健身教练过来拍电影吧。跟南印男神苏利耶相比起来,印地语的动作片男星很多时候表情相当木讷。人家不脱衣服就能表现出霸气威猛,你为什么必须一定得脱呢!印地语的动作电影是通过身材来征服你,这种做法跟欧美的大片有点类似,但南印的电影却是用特效和夸张的动作(开挂)本身去征服你。他们动作的那种夸张程度就像是中国的气功已经非常好地传承到那里去了。动作片夸张到那个程度,大概现在就只能在南印电影里看到。Singam第一部是2010的年,第二部是2013年的,第三部是2017年的,横跨了七个年头,但三部电影那种风格完全一致,这么多年来坚持做同样的事还一直不变真心不容易。我个人觉得三部Singam电影一部比一部做得好,非常的不简单。因为通常续集出来效果会不如第一集。Singam完整地保留了印度电影的传统项目:一个专门用来搞笑的小角色,一言不合就唱歌跳舞。现在的印地语电影很多时候已经把唱歌跳舞换成了讲故事的MV,但当然不是全部,但已经有好些部分是那样。但Singam系列不这样,他们的唱歌跳舞就是传统的唱歌跳舞,但唱歌跳舞并不影响Singam系列的整体剧情和逻辑性。不得不说这个动作电影系列节奏非常快。故事推进得很快,对白也来得非常快非常多,所以我有时觉得自己跟不上他们的节奏了。

第一次认识苏利耶是因为他是原版的《未知死亡》的男主角,后来在他的力荐之下米叔成了印地语版本的男主角。第一次看《未知死亡》,看的是米叔的版本,当时我觉得怎么可以这么夸张。但当我看过南印原版以及苏利耶的这三部Singam电影之后,我完全明白了。米叔的《未知死亡》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他们为了终于原版的《未知死亡》的风格。拍《未知死亡》的时候,苏利耶还比较年轻,所以我觉得米叔在男主角失去记忆以后的那些表现更加到位,把困惑和仇恨融合表现得淋漓尽致,相比之下,苏利耶则是主要是茫然,但仇恨不足。看过Singam系列以后,你会感觉到苏利耶的那种威猛的仇恨已经完全建立起来了。现在要苏利耶和米叔同时演那种感觉的话,两人的表现会不分上下。看过苏利耶的六部电影以后,我可以得出结论,即便我闭着眼睛随便挑,这个男演员的电影也会让我失望。

昨晚的Singam 2里面有这么一句对白“不要混淆爱与崇拜”。爱与崇拜是完全不一样的两回事,但很多时候,成为粉丝后你会说不清自己的感觉到底是哪一种。以前我也困惑过,但是当我遇到遇到一个玛丽苏以后,我精准地意识到自己只是崇拜,而不是爱。因为崇拜的时候,你会非常希望跟别人分享,但如果是爱,你会很吝啬地把那当作私有。总觉得自己跟某个人的某种感觉是别人没有的。但显然我不是这回事,我觉得我喜欢的东西就必须得跟大家分享,让更多人知道了解喜欢上,我会非常满足开心。正因为我的是崇拜而不是爱,所以也无所谓背叛。今天我可以崇拜这个,明天我可以崇拜那个。当我觉得崇拜的人的优点我已经吸收得差不多的时候,我可以换一个,而之所以这样,跟移情别恋一点关系都没有,之所以崇拜是因为我想变得更好。只有吸收百家之长,才能让我走得更好更远。

爱和崇拜不是一回事,崇拜和花痴是不是一回事呢?我觉得也不是,因为崇拜可以来得很专业,但花痴,貌似一直都只是停留在一个很显浅的水平。

要整就得整得有点深度,要有创意,要有特色。专业崇拜这种事,我这辈子算是永远割舍不掉了。

归档:2017-04-06 Dangal – 怪咖

© 2004 - 2024 我的天 | Theme by xrspook | Power by Word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