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分之一
《地球上的星星》制作篇时长62分钟我用了半个月(准确来说是19天,2015-11-30至2015-12-18),而且是有官方粗粗的时间轴,但Dangal幕后花絮时长45分钟只有内嵌英文,没有轴,我只用了4天(2018-05-10至2018-05-13)。这里我说的是为两个电影的幕后花絮纪录片内嵌配上中文字幕。TZP一共1098条字幕,Dangal则是835条。昨晚我没有非常精准翻查自己数据的时候写的是TZP的制作篇我用了2个月。的确,最初提取出来的英文字幕是放了两个月,但在制作篇之前我先做了预告篇和删减篇,所以具体制作篇的开干时间我必须得翻查自己的日志才能得出最终数据。两个月和半个月相比的确有点过于夸张,如果真的整那么久肯定是因为期间我不知道干嘛去了。不过,4天和19天,这个5倍的差别是实打实的。现在我已经无论如何都记不起当年TZP整出来以后我校对了多少次,但可以肯定昨天做出来的Dangal我翻译了1次,粗打轴了1次,校对了5次(前三次是边看视频边校对,主要核对字幕和声音是否对上,有没有出现有声音无字幕的缺漏。最后两次校对是把字幕以纯文本的方式导出,然后用软件朗读文字的方式核对我翻译出来的语句是否通顺,是否有错别字,以及是否符合逻辑。第一次视频校对的时间是最长的,因为要精细调节粗粗打出来的时间轴,几乎每句话都要调整。往后的部分你说不准修改的东西会有多少,因为不断看就会不断发现新问题。)Dangal的这种翻译、校对我沿用了做《古拉姆》时的方法,《古拉姆》也是校对了5次。3次视频2次纯文字的方式我觉得挺合理。从前我不用纯文字的方式,那是因为我没想过居然可以这样,但如果只有我一个人去做全家桶,加入这样的校对模式能让我尽可能地少犯低级错误。
关于时间轴,我一直都挺纠结。如果完全按照音频的开始结束去做字幕的显示和消失观众看起来会不舒服,因为太突然太着急了。如果句前和句后都留固定时长的反应时间也不完全合适。因为有些很短的句子,尤其是语速很快的句子不应该在后面留那么多时间,会让人觉得字幕怎么还不消失,反应迟钝的节奏。但如果遇到一些语速慢,意味深长的句子,用一般的句末预留时间显然就会觉得太着急了。我觉得遇到那些句子在声音结束之后你还得预留说话人一次呼吸的时间才比较合适。所以呢,如果平时句末预留的是30-40ms,那些句子就得再多加10-30ms。这些东西理论上是很随意的,但做出来的字幕能不能让人看得舒服却不是随意就能实现。但如果你要我总结出一套方法吧,我又真的暂时提炼不出来。估计我还要更长时间的磨练,又或者得有高人指点。
到底专业做字幕的人是怎么处理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