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7
14

情与义,难取舍

By xrspook @ 20:58:45 归类于: 烂日记

情與義

“江湖情,再讲当年情,始终太难取舍”——1998年,香港无限电视翡翠台《鹿鼎记》(陈小春版)歌词。

中午的时候在播80年代梁朝伟版的《鹿鼎记》让我想起了好多。梁朝伟版的我还是第一看,但陈小春版的我已经看过不止2次了,我觉得还是90年代的版本好些。梁朝伟和陈小春相比还是少了点“小混混的气质”,大概这是因为《鹿鼎记》前的陈小春的古惑仔山鸡已经深入人心吧。年轻的梁朝伟给我第一印象是在《新扎师兄》,他是小子型的人物,但我觉得如果要把韦小宝的神韵表达出来还差了那种“坏”的内涵,坏是有时是演技不能搭救的,生活经历更是难以模仿的。我不是说陈小春就很坏,但他的人生经历似乎和韦小宝更为相近,如果电视台能早一点找陈小春拍《鹿鼎记》的话更好,因为毕竟小春和小宝的年龄相差挺大的,但我还是十分欣赏。电视台选得一点都没错,在那个时候,能演好韦小宝的就只能是小春,到现在为止,我还是觉得还没有人能把那种“坏”演绎得更完美。

何谓“坏”呢?首先,不良动作,不良动作这个相对简单,比如说很随意就蹲在椅子上或把腿驾到桌子上,这些动作很简单,模仿也不难;其次,粗话,要不自觉地把粗话说出来你如果不够坏的话,的确很难。就梁朝伟而言吧,我觉得他平时一定是个好孩子,因为他在演韦小宝的时候单说同一句粗话就有2个版本“你爷爷啊”和“你阿爷啊”,在前几集的对话中,梁朝伟是用前面的说法的,但随着集数的推移,就开始两个版本同时夹杂了;但陈小春的呢,他一直都在说“你阿爷啊”导致我在看过以后也很随意说这句话了。初中的时候我校的某些男同学粗话不离口,其中就不乏有那句,但最经常的还是“X你老Y”。一个真正说粗话的人不会把同一句粗话讲出2个或以上版本,因为他们的粗话就如用“的、地、得”那样随便自然,可以说根本就把粗话当作标点符号用了。而梁朝伟的粗话让我看出,他是个讲粗话的外行。韦小宝对待女人也是很坏的,梁朝伟就少了某种感觉,可能是以前的电视剧没有那么“开放”不允许他那么坏吧。但从陈小春身上我真的感觉到了那种即爱又疼女人的感觉,小宝爱女人,但他也很心软,他能用自己的方法把7个老婆弄到手,对每个老婆的技巧都是不一样的。金庸把这个十几岁的小混混似乎写得有点超乎自然的神通广大,这就是武侠小说,成人的童话嘛。我看《鹿鼎记》(书)的时候也是个和韦小宝岁数差不多,那时我还是个小学生,当我第二、第三次重看《鹿鼎记》的时候还不过是初中。18岁过后我就没有看过武侠小说了,可以说,金庸的武侠小说代替了童话成为了我童年的最爱。

除了韦小宝,康熙也是《鹿鼎记》的重要人物。我还是觉得90年代的马俊伟比80年代的刘德华要好。首先,深居深宫的康熙必然只能是个小白脸。对小宝而言,小玄子是亲切的厉害的,但刘德华就显得相对严肃。

还有就是主题曲,90年代的片头曲是陈小春自己唱的,有2个版本,在前20集用的是上半截,后二十集用的是半截,歌词真的写得无可挑剔,那人一定是个熟读《鹿鼎记》的超级fans。片尾曲是马俊伟的作品,给人是种比较凄凉的感觉。80年代的主题曲是由罗文演唱,歌曲明显能听出来是80年代武侠电视剧的经典作品,给我系列武侠作品得感觉,却缺乏了《鹿鼎记》自己的风格。韦小宝从一个小混混变成一个皇帝身边叱咤红人,那种孩子般的兴奋傲慢;经历了很多江湖风雨及人生离奇经历以后他渐渐感觉到在“情”与“义”的压力,他开始懂得“愁”了。90年代的上下截歌词就有把这个表现出来,但80年代的就少了这些。皇帝是兄弟,天地会和千千万万反青复明的英雄也是他的兄弟,如果说和皇帝的是“情”,那么让我难以取舍的应该是反青复明兄弟的“义”。这么个小孩,要处理这些连身经百战的人都会难以抉择的东西,真难为他了。

记得当年有感而发曾经写了篇东西寄到《广州日报》但石沉大海,可惜现在稿子早就不知道那里去了,要不那一定是个很好的回忆,当年的xrpook对《鹿鼎记》是什么样的感情呢?

1 条评论

  1. joyjoy

    啊~~终于找到一个人喜欢老电视的拉~我最近也在看老剧集啊~
    xrspook 对 joyjoy 的回复: 2006-07-15 12:01:47
    不过我快没机会看了,要回去做实验啦。

有话要说

XHTML: You can use these tags: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 <strike> <strong>

© 2004 - 2024 我的天 | Theme by xrspook | Power by Word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