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6
1

做学问→做人

By xrspook @ 20:23:49 归类于: 烂日记

又听了一个星期的毕业答辩,以后不会有那么多时间去听,也不会亲历那么多好友走上讲台受老师们的批判。答辩除了考验学生的水平以外也反映了老师的水平,从提问深度及老师的表达方式就能明显地把老师的等级分出来。

最高层次的老师在问你问题的时候他/她就很有底,无论你会不会答,答成怎样,老师都会准备。首先,他/她会承认你的劳动成果,无论你研究什么,他/她都会称赞你做得很好,然后按照你的论文提出问题或建议。他们学识渊博,能把你的学术问题提升到一个哲理或实用的角度谈,把他/她丰富的人生经历融入点评中,并以一个你可以接受的形式去表达。即便你不会回答,你也不会有丢脸的感觉,反而你会十分心悦诚服地去接受建议。于是,就我们旁听人娱乐的角度而言,老师问赢了;就老师自己的角度而言,他把学问露了一手,得到了台上同学和台下观众的尊敬的;就答辩者而言,他/她也学到了东西,虽然被发现有缺点,但却不太窘,毕竟老师虽然拆了他/她部分楼梯,但却重新紧急地为他/她临时搭建了逃生通道。简而言之,这样的老师能把气氛弄得很和谐,不会让人难堪,正所谓:你好,我好,大家好。不过,要知道,能营造如此氛围的老师并不多,学院70多老师中,能成功做到的用10个手指头就能数完。

稍逊一筹的老师属于那种能提问题,并且对答案十分有底。他们的问题有理有据,但由于有的学生回答得不太好,或者语气稍有不敬,老师会发发脾气,于是气氛可能会闹僵。在这种情况下,旁听的同学会觉得老师很尖锐,很有料,学到很多,但台上人却会对老师怀恨在心。老师没错,不会答的同学问题也不大,却形成了一个比较尴尬的场面。

恶劣的老师会让你感到莫名的厌恶,因为他/她的存在似乎就是要做到鸡蛋里挑骨头,但问题是,他所挑的那些骨头往往不是真正的骨头,而是由于老师自己知识残缺而造就的“不是问题的问题”。那些老师总觉得自己天下无敌,无论学生说什么,无论学生的导师是什么来头,都要大喷特喷一番。正所谓“会看的看门道,不会看的看热闹”,懂的人明显会知道他在胡说八道,不懂的人则可能被他的气势所震慑了。台上人往往会因落入如此境地而不知所措,台下人则虽然愤愤不平却不能站出来跟老师理论一番,在这情况下,台上人窘,旁听人急,其他评审老师也窘,因为毕竟是同行,不好意思当面指正打断。如果真的落入那些无知却又老装作有知的老师之手,只有两条路可以选:一、太惊慌的话,无论他说什么,认同他,不断地对他微笑点头,承认那些不是问题的问题;二、信心爆棚,手握真理,可以跟他/她火拼!相信其他老师的水平,他们一定会判断出谁对谁错的。

记得从前杨院长说过“学士是模仿的,硕士是研究的,博士是搞哲学的”。一个真正有学问的人,应该是大智若愚,他/她的高深并不需要通过贬你区区一个没毕业的本科生来实现。因为他们除了学问厉害以外,他们也深知做人的道理,要他人尊重自己首先要尊重他人!

1 条评论

  1. 陌生人

    我们那个答辩组的老师都挺好人的 没有怎么为难谁 不过 感觉 毕业是不是太容易了点 不过话说回来 研究生都一个没挂 把本科生挂了就太奇怪了 虽然原本应该没什么好奇怪的 真的哪里会有那么多合格的毕业生
    xrspook 对 陌生人 的回复: 2008-07-18 21:09:58
    现在的高校都是宽进宽出啊。

有话要说

XHTML: You can use these tags: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 <strike> <strong>

© 2004 - 2024 我的天 | Theme by xrspook | Power by Word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