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行
我妈是一个广州的中专生,被分到了龙川。除了中专生以外,那个时候其它学校毕业的学生也会被分到那个地方,这包括了大学生。虽然同在一个偏僻的山区工厂,但我妈却能遇到很多各种各样的人。这样让她的人生阅历增长了不少。以至于多年以后,我的外公跟我妈说“阿沛去了龙川后成熟了”。我感觉这是不得已的长进,在特殊的时候、特殊的环境,除了躺平,也就只能这样,但是躺平就意味着再也回不到广州,会一直都跟家人相隔很远。
我不知道其他人的经历到底是怎样的,虽然去到了那个地方,但是我妈发现很多很值得学习的人和事。比如农械厂金工组的那些人,有不少都是中专那个专业毕毕业的。那个时候,专业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力都很过硬。首先,他们会有非常标准的流程,其次,是他们也有一定的理论基础。除了那里的师傅以外,还有一些从大城市过去的大学生。在理论方面,大学生造诣更高,所以在解决一些复杂的问题时,大学生能起到独当一面的作用。作为在那个专业上一张白纸的小女孩,我妈觉得哪里都有很多值得她学习的东西。师带徒这个步骤是默认的,但有些东西当你没遇到,或者没到某个程度的话,可能师傅也很难预先就告诉你,预先告诉你非常有可能你也不知道到底为什么要这样干。虽然身边有高手,身边也有师傅,那是工作上依然会有一些难题,所以有空的时候,我妈会找书看,可能是借别人的书,也可能是去新华书店买书。因为她本来就不是一个笨的人。有小学初中扎实的基础以及中专的那些技能,让她在遇到一些不懂的问题时,她可以利用她的基础知识通过自学,从书本上获得新的知识与技巧。这些经历在她往后回到广州以后,在工作上帮助了她很多。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全县最大的农械厂和一个广州比较大型的国有单位修配厂相比,某些技术还是有很明显区别的。尤其是某些没什么文化,只是通过师带徒学习技术,万一那个师傅本来就不咋滴,出来的效果会挺糟糕。同一个零件,有人可以做得又快又好,但有些人却经常会出现瑕疵品,甚至根本做不出来。有些人的刀具很耐用,可以用很久,但有些人的刀具过上一段时间就得报废。有些人做出来的零件很精准,完全符合图纸的要求,有些人的做出来的零件各种问题,不得不进行翻工,甚至报废。起码到退休之前,我妈在她的那个班组里面,依然属于能力很强的那个。当别人觉得某个零件做不了的时候,我妈或许有方法,当让我妈觉得那个零件做不出来的时候,即便找高手,也基本不会有什么奇迹发生。这些技术的底气来自于扎实的基础,规范的培训,以及个人的努力。一直以来我都深信这些道理。
所以,我觉得如果一个人什么时候觉得无法接受新事物了、没有学习的动力了,那么那个人离死也就不远了。哪怕肉体还活着,但脑子已经死了。
还没有评论